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0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低pH适应性进化策略提高小白链霉菌ε-聚赖氨酸合成能力 被引量:1
1
作者 柳天一 张越 +3 位作者 王靓 张宏建 张建华 陈旭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共8页
小白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lus)是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的工业生产菌,其在发酵生产过程中遭受低p H胁迫,易造成ε-PL合成能力下降。因此,该文采用一种逐级增加选择压力的低p H适应性进化策略,经过连续93 d的适应性进... 小白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lus)是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的工业生产菌,其在发酵生产过程中遭受低p H胁迫,易造成ε-PL合成能力下降。因此,该文采用一种逐级增加选择压力的低p H适应性进化策略,经过连续93 d的适应性进化,实现S.albulus GS114耐受p H值由4.0降低到3.6。经过大量筛选,获得了低p H适应性进化菌株S.albulus ALE4.0、S.albulus ALE3.8和S.albulus ALE3.6;结合低p H耐受性和摇瓶发酵实验,确定最优适应性进化菌株为S.albulus ALE3.6。进一步考察不同p H值对S.albulus ALE3.6合成ε-PL的影响发现,S.albulus ALE3.6在不同p H值条件下,较出发菌株S.albulus GS114均表现出发酵优势。最后,采用恒定p H 4.0补料分批发酵方式,在5 L发酵罐水平实现S.albulus ALE3.6的ε-PL产量达到43.7 g/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63%。研究结果一方面表明通过适应性进化方法可以显著提高S.albulus的低p H耐受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通过增强S.albulus低p H耐受性是提高其合成ε-PL能力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链霉菌 酸耐受 适应性进化 ε-聚赖氨酸 ε-聚赖氨酸合成能力
下载PDF
壳聚糖和ε-聚赖氨酸对肉食杆菌抑菌机制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伟英 刘晓婷 +6 位作者 关玉凤 吴忆惠 范灿烨 刘巧瑜 陈海光 吴俊师 王小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4-152,共9页
研究壳聚糖和ε-聚赖氨酸对肉食杆菌细胞结构和细胞保护酶的作用,探讨其对肉食杆菌的抑菌作用机制。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壳聚糖和ε-聚赖氨酸对肉食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由细菌生长曲线、电导率、... 研究壳聚糖和ε-聚赖氨酸对肉食杆菌细胞结构和细胞保护酶的作用,探讨其对肉食杆菌的抑菌作用机制。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壳聚糖和ε-聚赖氨酸对肉食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由细菌生长曲线、电导率、胞外核酸、胞外蛋白、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力等指标,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综合评价壳聚糖和ε-聚赖氨酸对肉食杆菌的作用机制;通过测定细胞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力变化分析其氧化应激反应参与情况。结果表明:壳聚糖和ε-聚赖氨酸对肉食杆菌的MIC分别为0.1953和0.1563 mg/mL,经MIC和2MIC的壳聚糖和ε-聚赖氨酸处理后,菌体细胞内成分(AKP酶、蛋白质、核酸和离子)发生渗漏,CAT和SOD酶活力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且壳聚糖和ε-聚赖氨酸质量浓度与酶活力呈负相关关系。由扫描电镜观察得出,壳聚糖能使菌体变形且内容物渗出,ε-聚赖氨酸则使菌体出现褶皱和扭曲变形,细胞表面生成孔洞。综上所述,壳聚糖和ε-聚赖氨酸均能通过破坏细胞壁、损伤细胞膜、产生氧化应激反应等机制来抑制肉食杆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ε-聚赖氨酸 肉食杆菌 细胞结构 抑菌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对鲜鲅鱼糜冷藏保鲜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田启景 邱斌 +3 位作者 臧逸 王维婷 赵前程 齐沙沙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3,共6页
为探究ε-聚赖氨酸(ε-PL)对鲜鲅鱼糜冷藏保鲜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测定了添加ε-PL后鲜鲅鱼糜在4℃贮藏1、2、3、5、7天的氧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和凝胶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对照组鱼糜样品在冷藏保鲜过程中的综合品质明显下降,其中总巯... 为探究ε-聚赖氨酸(ε-PL)对鲜鲅鱼糜冷藏保鲜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测定了添加ε-PL后鲜鲅鱼糜在4℃贮藏1、2、3、5、7天的氧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和凝胶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对照组鱼糜样品在冷藏保鲜过程中的综合品质明显下降,其中总巯基含量迅速上升、丙二醛含量快速下降,且菌落总数在第5天时已经超标。而ε-PL的添加(特别是添加量达到0.03%)有效抑制了蛋白质和脂肪的氧化,并使鲜鲅鱼糜的二级鲜度保持期延长了5天、货架期延长了2天,同时提升了产品白度。但过量添加ε-PL对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持水性、硬度以及咀嚼性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本试验结果可为鲜鲅鱼糜冷藏条件下的货架期延长和鱼糜制品的品质控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鲜鲅鱼糜 冷藏 品质变化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对西番莲果实采后病害与抗病物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林育钊 陈蕾伊 +3 位作者 陈佳怡 蒋璇靓 郑金水 陈洪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149,共8页
为研究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抑制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侵染所致黄金西番莲果实采后病害的发生及其与果实采后抗病性的关系,以‘福建百香果3号’黄金西番莲果实为研究对象,以无菌水浸泡处理10 min后接... 为研究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抑制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侵染所致黄金西番莲果实采后病害的发生及其与果实采后抗病性的关系,以‘福建百香果3号’黄金西番莲果实为研究对象,以无菌水浸泡处理10 min后接种L. theobromae的西番莲果实为对照组,以100 mg/L ε-PL溶液浸泡处理10 min后接种L. theobromae的西番莲果实为处理组,在(28±1)℃、90%相对湿度下贮藏7 d,每天取样测定果实病斑直径、果皮细胞膜透性、木质素含量和抗病相关酶活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接种L. theobromae的西番莲果实对比,ε-PL可延缓果皮细胞膜透性与果实病斑直径的上升。此外,ε-PL还能提高接种L. theobromae西番莲果实的果皮木质素含量,提高果实果皮肉桂酸-4-羟化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β-1,3-葡聚糖酶、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几丁质酶、肉桂醇脱氢酶等抗病相关酶活性。因此,ε-PL通过减缓西番莲果实果皮细胞膜透性的上升而保持果皮细胞膜的完整性,还能提高西番莲果实果皮抗病相关酶活性及促进木质素累积,进而提升果实采后抗病性,抑制L. theobromae侵染所致采后病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莲果实 ε-聚赖氨酸 可可毛色二孢 采后病害 抗病物质代谢
下载PDF
聚氨酯绷带用PEG-CL-LA共聚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虞远忠 夏浙安 +1 位作者 陈伶俐 叶炜 《中国胶粘剂》 CAS 2024年第4期35-40,共6页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聚乙二醇(PEG)为起始剂,ε-己内酯(CL)和乳酸(LA)为原料,在170℃和高真空的条件下直接缩聚合成了不同数量CL单元与LA单元的二元醇共聚物(PLCA)。PLCA与过量的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100)及少量叔胺类催化...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聚乙二醇(PEG)为起始剂,ε-己内酯(CL)和乳酸(LA)为原料,在170℃和高真空的条件下直接缩聚合成了不同数量CL单元与LA单元的二元醇共聚物(PLCA)。PLCA与过量的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100)及少量叔胺类催化剂混合,在70℃反应,得到异氰酸酯封端的共聚物混合胶体(PLCA-PU),并涂覆在聚酯多孔编织带上制备出聚氨酯绷带。保持PEG的量,改变CL和LA的比例和异氰酸酯的量,得到一系列的PLCA和PLCA-PU。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聚氨酯绷带的固化时间、径向压缩力值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PLCA和PLCA-PU;当R=5、n(PEG)∶n(CL)∶n(LA)=1∶6∶7时,PLCA-PU制备的绷带的固化时间为383 s,压缩力值最高能达到19.4 N;选用合适的物料配比可以满足绷带尽快固化、具有合适刚性强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聚氨酯绷带 ε-己内酯 乳酸
原文传递
2-((2,6-二甲基苯基)氨基)乙醇铝和锌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催化活性
6
作者 刘安求 蔺隆 +5 位作者 张德志 雷珺宇 王科峰 张蔚 庄俊鹏 郝海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1-798,共8页
研究了AlMe_(3)和ZnEt_(2)与ArNHCH_(2)CH_(2)OH(HL,Ar=2,6-Me_(2)C_(6)H_(3))的反应,合成了一个双核铝配合物[(Me_(2)Al)(L)]_(2)(1)及一个四核锌配合物[EtZn_(2)(L)_(3)]_(2)(2)。通过核磁、元素分析及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对化合物1和... 研究了AlMe_(3)和ZnEt_(2)与ArNHCH_(2)CH_(2)OH(HL,Ar=2,6-Me_(2)C_(6)H_(3))的反应,合成了一个双核铝配合物[(Me_(2)Al)(L)]_(2)(1)及一个四核锌配合物[EtZn_(2)(L)_(3)]_(2)(2)。通过核磁、元素分析及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对化合物1和2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在固态下是一个中心对称的具有Al_(2)O_(2)骨架的二聚体,而配合物2存在一个Zn_(4)O_(6)核,其可被视为缺少一对相反顶点的2个并排立方体结构。初步的催化活性测试表明,铝配合物1对ε-己内酯的开环聚合反应没有催化活性,但锌配合物2却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活性,且能很好地控制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在较窄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环聚合 氨基乙醇 ε-己内酯
下载PDF
小白链霉菌全细胞转化L-赖氨酸合成ε-聚赖氨酸的体系构建与优化
7
作者 朱道君 刁文娇 +4 位作者 张佳微 王靓 张宏建 张建华 陈旭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6,共8页
小白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lus)是天然抗菌肽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的主要生产菌株。为了提高小白链霉菌生产ε-PL效率,该文构建并优化了全细胞转化L-赖氨酸合成ε-PL体系:葡萄糖质量浓度80 g/L,菌龄12 h,反应温度30℃... 小白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lus)是天然抗菌肽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的主要生产菌株。为了提高小白链霉菌生产ε-PL效率,该文构建并优化了全细胞转化L-赖氨酸合成ε-PL体系:葡萄糖质量浓度80 g/L,菌龄12 h,反应温度30℃,L-赖氨酸质量浓度15 g/L,柠檬酸浓度15 g/L,初始反应p H 4.0,硫酸铵质量浓度6 g/L,湿菌体量为1900 g/L。基于该转化体系,实现小白链霉菌在96 h合成ε-PL产量和底物转化率达到13.80 g/L和38.9%,分别是常规摇瓶发酵的4.1、3.2倍。最后,在小白链霉菌中异源表达来自大肠杆菌的L-赖氨酸特异性通透蛋白基因lysp,获得的重组菌S.albulus OE-lysp实现L-赖氨酸利用能力和底物转化率较出发菌株分别提升26%和33%,ε-PL产量增加至17.21 g/L,约为常规摇瓶发酵ε-PL产量的6.4倍,这是文献报道的最高摇瓶规模ε-PL产量。该研究结果一方面说明了通过全细胞转化L-赖氨酸生产ε-PL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为S.albulus转化大宗氨基酸L-赖氨酸生产高值ε-PL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链霉菌 ε-聚赖氨酸 全细胞转化 异源表达 L-赖氨酸通透蛋白
下载PDF
基于贻贝仿生构建高效抗菌及良好血液相容性的聚胺-酚表面
8
作者 孟昊天 李鹏程 +6 位作者 魏嘉佳 王文轩 李天瑀 黄楠 涂秋芬 熊开琴 杨志禄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3-183,共11页
目的赋予血液接触类材料优异的表面抗菌性能。方法受天然贻贝黏附现象的启发,通过多巴胺(Dopamine,DA)、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高碘酸钠(Sodium Periodate,NaIO4)构建一种简易、快速的聚胺-酚涂层(ε-PL@PDA),同时利用... 目的赋予血液接触类材料优异的表面抗菌性能。方法受天然贻贝黏附现象的启发,通过多巴胺(Dopamine,DA)、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高碘酸钠(Sodium Periodate,NaIO4)构建一种简易、快速的聚胺-酚涂层(ε-PL@PDA),同时利用ε-PL丰富的氨基质子化形成的阳离子,实现表面高效抗菌的目的。其中DA和ε-PL通过共价交联形成酚胺聚合物,酚胺共同介导基底材料黏附形成涂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场发射扫描电镜(SEM)、椭圆偏光、氨基定量、水接触角(WCA)等材料学表征评价ε-PL@PDA涂层的理化性能;通过菌落计数法、细菌活/死染、液体法等细菌实验评价涂层抗菌性能;通过内皮细胞黏附与增殖实验评价其细胞相容性;通过血小板黏附与激活及半体内血液循环实验验证其血液相容性。结果材料学表征结果证明,ε-PL@PDA富氨基涂层成功制备,同时ε-PL的浓度大小会影响涂层的沉积过程;细菌实验表明,ε-PL@PDA涂层具备优异的抗菌性能,当ε-PL质量浓度为3 mg/mL时,对大肠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抑制率高达91%;细胞实验和血液相容性实验表明,相较于316不锈钢(316L SS),ε-PL的质量浓度为3、30 mg/mL时,涂层均不会促进细胞毒性增强、血小板黏附和激活以及血栓形成。结论ε-PL@PDA涂层能够在不影响细胞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的基础上有效提高表面抗菌能力,因此,该高效便捷且适用性强的表面抗菌策略或有助于解决临床血液接触类器械细菌感染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贻贝仿生 多巴胺(DA) ε-聚赖氨酸(ε-PL) 表面改性 抗菌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盐酸盐接枝淀粉薄膜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9
作者 刘勇 马文雅 +2 位作者 刘孝芳 陈霄汉 李立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5-41,共7页
目的对淀粉接枝抑菌肽,得到抑菌淀粉,并挤出成膜,表征其性质,为淀粉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借助偶联剂,将ε-聚赖氨酸盐酸盐(ε-polylysine-HCl,ε-PLH)接枝到玉米淀粉上,分析其化学结构、微观结构、热性能及抑菌性。通过熔融挤出法将接... 目的对淀粉接枝抑菌肽,得到抑菌淀粉,并挤出成膜,表征其性质,为淀粉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借助偶联剂,将ε-聚赖氨酸盐酸盐(ε-polylysine-HCl,ε-PLH)接枝到玉米淀粉上,分析其化学结构、微观结构、热性能及抑菌性。通过熔融挤出法将接枝淀粉与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oly butyleneadipate-co-terephthalate,PBAT)共混改性成膜,表征其力学性能、抑菌性能。结果FTIR显示,ε-PLH被成功接枝到淀粉分子上;热重分析(TGA)结果显示,接枝淀粉的起始分解温度有所下降;含有30%接枝淀粉的PBAT/PLA薄膜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此外,接枝淀粉添加量为30%的薄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46.53%、68.81%。结论接枝ε-聚赖氨酸盐酸盐是一种有效的淀粉改性途径,接枝淀粉/PBAT/PLA薄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ε-聚赖氨酸盐酸盐 接枝 改性 淀粉膜
下载PDF
PCL-HTPB-PCL基聚氨酯弹性体的性能
10
作者 李润泽 宋文生 +1 位作者 韩旭铖 刘继纯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共6页
聚氨酯弹性体(PUE)因其性能卓越,已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随PUE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对PUE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一些特殊领域,通用PUE已不能满足特殊的性能要求。为此,除调整PUE配方体系原料品种和配比外,调控链段结构也是... 聚氨酯弹性体(PUE)因其性能卓越,已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随PUE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对PUE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一些特殊领域,通用PUE已不能满足特殊的性能要求。为此,除调整PUE配方体系原料品种和配比外,调控链段结构也是一种有效途径。以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为大分子起始剂,由ε-己内酯(ε-CL)开环聚合,合成新型嵌段二元醇(PCL-HTPB-PCL,简称CHC)。由CHC与甲苯二异氰酸酯反应制得—NCO封端预聚体,—NCO封端预聚体经1,4-环己基二甲醇(CHDM)扩链后制得软链段中同时兼有聚己内酯二醇(PCL)与HTPB结构的PUE。力学性能测试及相关仪器分析表明,CHC分子量及含量对PUE力学性能的影响很大,对微观结构、断面形貌和热性能有一定影响。具体表现为:当CHC分子量一定时,随CHC含量的增加,PUE试样的硬度、比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增加;当CHC含量、预聚体扩链系数相同时,CHC的分子量增加,PUE试样的硬度降低,但PUE试样的比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增加、微相分离程度增大、PUE大分子链软段中PCL聚酯链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硬段熔融温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己内酯 端羟基聚丁二烯 嵌段二元醇 聚氨酯弹性体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非催化分子氧氧化环己酮制ε-己内酯工艺研究
11
作者 罗晓琳 郑燕春 +4 位作者 莫学坤 王康 朱明乔 江向阳 童张法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巴豆醛氧化与环己酮氧化耦合即共氧化法制备ε-己内酯,以巴豆醛代替苯甲醛,在非催化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主要考察了溶剂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氧气流量及原料投料比对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极性较大的乙酸乙酯... 采用巴豆醛氧化与环己酮氧化耦合即共氧化法制备ε-己内酯,以巴豆醛代替苯甲醛,在非催化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主要考察了溶剂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氧气流量及原料投料比对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极性较大的乙酸乙酯作为反应溶剂,反应效果较好;较佳的反应条件为乙酸乙酯15 mL、环己酮投入量12 mmol、巴豆醛投入量24 mmol、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2 h、氧气流量10 mL/min,在上述条件下进行氧气/巴豆醛氧化环己酮反应制备ε-己内酯,环己酮转化率为41.77%,ε-己内酯选择性为94.06%,巴豆醛转化率为83.07%,巴豆酸选择性为95.49%;采用共氧化法工艺制备ε-己内酯是可行的,同时能得到附加值较高的副产物巴豆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酮 巴豆醛 ε-己内酯 非催化氧化 转化率 选择性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对棒状新拟盘多毛孢侵染的番石榴果实抗病性的影响
12
作者 陈洪彬 陈蕾伊 +4 位作者 肖玉珉 蒋璇靓 林育钊 郑金水 郑宗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2-248,共7页
研究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对棒状新拟盘多毛孢侵染所致番石榴果实环斑病发生和抗病物质代谢的影响。以‘西瓜红’番石榴果实为实验材料,以无菌水浸泡处理10 min后接种棒状新拟盘多毛孢的番石榴果实为对照组,以2.0 g/Lε... 研究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对棒状新拟盘多毛孢侵染所致番石榴果实环斑病发生和抗病物质代谢的影响。以‘西瓜红’番石榴果实为实验材料,以无菌水浸泡处理10 min后接种棒状新拟盘多毛孢的番石榴果实为对照组,以2.0 g/Lε-PL溶液浸泡处理10 min后接种棒状新拟盘多毛孢的番石榴果实为处理组,并在(28±1)℃、90%相对湿度下贮藏7d,每天取样测定果实病斑直径、细胞膜透性、木质素质量分数及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与棒状新拟盘多毛孢接种番石榴果实相比,ε-PL可以降低棒状新拟盘多毛孢接种番石榴果实的病斑直径和细胞膜透性,保持较高的果实木质素质量分数及β-1,3-葡聚糖酶、肉桂酸-4-羟化酶、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质酶和肉桂醇脱氢酶等抗病相关酶活性。因此认为,ε-PL通过诱导提高采后番石榴果实木质素水平和抗病相关酶活性,维持果实细胞膜结构的稳定,进而增强番石榴果实采后抗病性,从而延缓由棒状新拟盘多毛孢侵染所致番石榴果实环斑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果实 ε-聚赖氨酸 棒状新拟盘多毛孢 环斑病 抗病性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对西番莲果腐病菌可可毛色二孢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
13
作者 林育钊 彭泽甜 +4 位作者 陈洪彬 郑宗平 陈亚珍 蒋璇靓 陈艺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91-200,共10页
为研究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对西番莲果实采后果腐病菌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的抑制作用和抑菌机理,本实验测定了ε-PL对L.theobromae菌丝生长、电导率、丙二醛含量、细胞内物质渗漏、细胞膜和细胞壁... 为研究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对西番莲果实采后果腐病菌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的抑制作用和抑菌机理,本实验测定了ε-PL对L.theobromae菌丝生长、电导率、丙二醛含量、细胞内物质渗漏、细胞膜和细胞壁组分含量、腺苷三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分析了碘化丙啶染色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变化,并探究了ε-PL对L.theobromae侵染所致西番莲采后果腐病的抑制效果。体外实验结果表明,ε-PL对L.theobromae菌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ε-PL浓度升高而增强,100 mg/L为最佳抑制浓度。ε-PL还提高了L.theobromae菌丝体的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等细胞内物质渗漏,降低麦角固醇、总脂质和几丁质含量及腺苷三磷酸酶活性。另外,ε-PL可改变L.theobromae菌丝形态,使其卷曲和弯折,减少其菌丝体的亚甲基、甲基、羟基、碳氧键等数量。此外,ε-PL延缓了接种L.theobromae西番莲果实采后果腐病发生。因此,ε-PL可破坏L.theobromae细胞膜与细胞壁结构,促进内容物溶出,扰乱能量代谢,破坏生物大分子结构,进而起到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莲果实 果腐病 可可毛色二孢 ε-聚赖氨酸 抑菌机理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盐酸盐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及其在湿米粉中的应用
14
作者 胡瑞琦 郑钧 +1 位作者 林以琳 余以刚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9-226,共8页
为了研究ε-聚赖氨酸盐酸盐(ε-Poly-Lysine hydrochloride,ε-PLH)对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yphimurium)的抑菌作用,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绘制生长曲线评估ε-PLH对S.typhimur... 为了研究ε-聚赖氨酸盐酸盐(ε-Poly-Lysine hydrochloride,ε-PLH)对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yphimurium)的抑菌作用,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绘制生长曲线评估ε-PLH对S.typhimurium的抑菌效果。通过碘化丙啶渗透和胞内大分子泄露实验探究ε-PLH对S.typhimurium细胞膜的作用,并测定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以及ATP酶活性和ATP含量,探究ε-PLH对S.typhimurium氧化应激和能量代谢的影响。研究发现:ε-PLH对S.typhimurium有良好抑菌性,MIC为128μg/mL,能够有效抑制S.typhimurium的生长,经MICε-PLH处理后的S.typhimurium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细胞膜渗透性改变,活性氧过量积累,处理6 h后核酸泄露量和ROS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2.45倍和1.99倍,SOD和ATP酶活性以及ATP含量分别比对照组下降29.60%、10.00%和67.63%。ε-PLH作用于细胞膜,造成S.typhimurium氧化损伤,破坏细菌胞内能量平衡,进而影响其正常生命活动导致死亡。此外,将ε-PLH应用于湿米粉,发现ε-PLH对S.typhimurium仍有一定抑菌效果,并且具有良好保鲜效果。综上,ε-PLH具有控制食品中沙门氏菌污染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盐酸盐 鼠伤寒沙门氏菌 抑菌效果 湿米粉
下载PDF
线形聚(ε-己内酯)和星形聚(ε-己内酯)的合成及表征
15
作者 汪林玉 于保辉 +3 位作者 陈永竹 宝利军 彭小琼 毕韵梅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31-33,共3页
以辛酸亚锡Sn(Oct)2为催化剂,分别通过苯甲醇和季戊四醇引发ε-己内酯(CL)的开环聚合(ROP),制备了线形聚(ε-己内酯)(PCL)和四臂星形聚(ε-己内酯)(S-(PCL)4)。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了它... 以辛酸亚锡Sn(Oct)2为催化剂,分别通过苯甲醇和季戊四醇引发ε-己内酯(CL)的开环聚合(ROP),制备了线形聚(ε-己内酯)(PCL)和四臂星形聚(ε-己内酯)(S-(PCL)4)。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了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线形聚(ε-己内酯)(PCL)和四臂星形聚(ε-己内酯)(S-(PCL)4)可用后续制备基于聚己内酯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为可生物降解药物输送载体的开发和应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形聚(ε-己内酯) 星形聚(ε-己内酯) 开环聚合
下载PDF
聚(丙交酯-己内酯)的制备及性能
16
作者 尹琪琦 陈荣盈 +2 位作者 王昱 丁亚北 李宏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26,共9页
以L-丙交酯(L-LA)与ε-己内酯(ε-CL)为原料,制备了3种不同比例的聚(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PLCL),通过螺杆挤出将其加工成型。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制备的PLCL结构与理论产物结构一致,凝胶渗透色谱结果显示3种不同比例的PLC... 以L-丙交酯(L-LA)与ε-己内酯(ε-CL)为原料,制备了3种不同比例的聚(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PLCL),通过螺杆挤出将其加工成型。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制备的PLCL结构与理论产物结构一致,凝胶渗透色谱结果显示3种不同比例的PLCL相对分子质量均在10万以上。拉伸性能及接触角测量结果表明,材料结构牢固且为亲水性,力学性能较好,并且通过与现有非降解骨科材料比较,能达到应用要求。热分析和降解实验结果显示,随着L-丙交酯的含量增多,PLCL的热稳定性降低,降解速率变快。细胞毒性研究表明,3种材料的细胞存活率均超过100%,具有一定增殖作用,显示出其在骨科材料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丙交酯 ε-己内酯 聚(丙交酯-己内酯) 共聚 骨科材料
下载PDF
微通道内连续合成ε-己内酯工艺研究
17
作者 马俊 王菊 +1 位作者 储博钊 钟思青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2024年第2期168-176,共9页
在微通道反应器内,以环己酮与自制的过氧丙酸溶液为原料,经Baeyer-Villiger氧化连续合成ε-己内酯。考察了过氧丙酸溶液单股进料工艺中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原料过氧丙酸溶液与环己酮物质的量比及微管管径对合成ε-己内酯过程的影响。... 在微通道反应器内,以环己酮与自制的过氧丙酸溶液为原料,经Baeyer-Villiger氧化连续合成ε-己内酯。考察了过氧丙酸溶液单股进料工艺中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原料过氧丙酸溶液与环己酮物质的量比及微管管径对合成ε-己内酯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80℃、停留时间为40 min、原料物质的量比为1.17、微管管径在900~2 000μm时,反应综合指标较好,反应转化率与选择性均超过99%,但过氧酸含量仍偏高。对过氧丙酸溶液进料方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过氧丙酸溶液分段进料工艺更有利于ε-己内酯的工业生产。与传统间歇釜反应工艺相比,微通道反应器提高了ε-己内酯的收率和选择性,缩短了反应时间,实现了连续化操作及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己内酯 微通道 连续合成 环己酮
下载PDF
烷氧基金属化合物引发ε-己内酯开环聚合研究
18
作者 李长存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4年第2期8-12,共5页
在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7 h条件下,以烷氧基金属化合物(A-17)为活性种引发ε-己内酯开环聚合制备聚ε-己内酯(PCL),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分析了产物的微观结构,考察了ε-己内酯单体转化率(η)和产物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 n)及多... 在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7 h条件下,以烷氧基金属化合物(A-17)为活性种引发ε-己内酯开环聚合制备聚ε-己内酯(PCL),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分析了产物的微观结构,考察了ε-己内酯单体转化率(η)和产物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 n)及多分散性指数(PDI)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探讨了该条件下的聚合反应动力学及反应机理。结果表明:1 H-NMR表明产物中的聚合物为PCL,产物中有未反应的ε-己内酯;η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反应初期η增长快,反应后期η增长速度降低,反应7 h时η为90.16%;反应时间从5 h延长到6 h,产物PCL的M n从37788增长到54953,PDI从1.55降低到1.31,反应时间延长到7 h时产物PCL的M n降低到53778,PDI上升到1.43;A-17引发ε-己内酯开环聚合反应为一级反应,反应机理为活性阴离子配位聚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己内酯 开环聚合 单体转化率 相对分子质量 聚合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带参数集值向量优化问题ε-强有效点集的连通性
19
作者 徐梦豪 章勤 朱彬 《江西科学》 2024年第1期7-11,76,共6页
主要研究了带参数ε-强有效点集的连通性。首先在局部凸的Hausdorff拓扑线性空间中引进了带参数的ε-强有效点集的概念,然后在可行域为弧连通紧、目标函数为C-弧连通的集值映射的情况下,证明了ε-强有效点集非空并得到了带参数的ε-强... 主要研究了带参数ε-强有效点集的连通性。首先在局部凸的Hausdorff拓扑线性空间中引进了带参数的ε-强有效点集的概念,然后在可行域为弧连通紧、目标函数为C-弧连通的集值映射的情况下,证明了ε-强有效点集非空并得到了带参数的ε-强有效点集的连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通性 集值映射 带参数ε-强有效点
下载PDF
海藻酸钠/ε-聚赖氨酸层层自组装可食膜对蓝莓保鲜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鲍若晗 刘一帆 孟岳成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71-280,共10页
为探讨海藻酸钠/ε-聚赖氨酸层层自组装(LBL)可食膜对蓝莓的保鲜效果,设计五组不同处理方式,在25℃贮藏条件,分析了失重率、细胞膜透性、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酚、类黄酮、花色苷、丙二醛含量、表观品质及感官评定等指标。结果表... 为探讨海藻酸钠/ε-聚赖氨酸层层自组装(LBL)可食膜对蓝莓的保鲜效果,设计五组不同处理方式,在25℃贮藏条件,分析了失重率、细胞膜透性、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酚、类黄酮、花色苷、丙二醛含量、表观品质及感官评定等指标。结果表明,自组装可食膜能降低蓝莓果实的失重率,减缓蓝莓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下降速度,抑制蓝莓果实细胞膜的电导率、丙二醛的上升,从而能够保留蓝莓果实中总酚、类黄酮、花色苷等营养成分。综合比较得出,先涂海藻酸钠的LBL2a对蓝莓保鲜效果最佳,其次是先涂ε-聚赖氨酸的LBL2b组,空白对照组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ε-聚赖氨酸 层层自组装 可食膜 蓝莓保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