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落羽杉属种类及其杂交子代‘中山杉’系列品种的SSR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关系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段豪 徐建华 +3 位作者 王紫阳 郭金博 於朝广 杨颖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18,44,共9页
运用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技术,对池杉〔Taxodium distichum var.imbricatum(Nuttall)Croom〕、墨西哥落羽杉(T.mucronatum Tenore)和落羽杉〔T.distichum(Linn.)Rich.〕的单株以及‘中山杉’(T.‘Zhongshanshan’)系列品种共96个样本进行... 运用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技术,对池杉〔Taxodium distichum var.imbricatum(Nuttall)Croom〕、墨西哥落羽杉(T.mucronatum Tenore)和落羽杉〔T.distichum(Linn.)Rich.〕的单株以及‘中山杉’(T.‘Zhongshanshan’)系列品种共96个样本进行SSR分子标记检测,分析供试样本的遗传多样性并分别构建指纹图谱;在此基础上,依据供试样本的Nei's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6对SSR引物共扩增条带91条,其中多态性条带68条;每对引物扩增条带9~31条,其中多态性条带6~27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平均值为70.9%;各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为0.476~0.793,平均值为0.658;供试样本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755、1.599、0.381和0.245。用4对SSR引物的多态性条带可构建40个‘中山杉’系列品种的指纹图谱,指纹编码数量为33,鉴别率达85.0%;用6对SSR引物的多态性条带可构建15个池杉、23个墨西哥落羽杉和18个落羽杉共56个单株的指纹图谱,指纹编码数量为49,鉴别率达91.1%,表明采用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技术并运用SSR分子标记构建的指纹图谱可明显提高鉴别率。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池杉与墨西哥落羽杉和落羽杉的Nei's遗传距离分别为0.420和0.169,‘中山杉’系列品种与池杉、墨西哥落羽杉和落羽杉的Nei's遗传距离分别为0.358、0.114和0.137。在Nei's遗传距离0.405处,12个池杉单株聚为Ⅰ大类,其余84个样本聚为Ⅱ大类;Ⅱ大类可进一步分为5组,其中,‘中山杉1302’(‘Zhongshanshan 1302’)、落羽杉单株L15和‘中山杉1305’(‘Zhongshanshan 1305’)分别单独成组,‘中山杉1304’(‘Zhongshanshan 1304’)、‘中山杉112’(‘Zhongshanshan 112’)、‘中山杉149’(‘Zhongshanshan 149’)、9个落羽杉单株和1个池杉单株聚为Ⅱ4组,供试的所有墨西哥落羽杉单株与其余样本聚为Ⅱ5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中山杉’系列品种与池杉的遗传关系较远,与墨西哥落羽杉的遗传关系较近;而池杉与落羽杉的遗传关系较近,与墨西哥落羽杉的遗传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羽 ‘中山杉’系列品种 SSR分子标记 指纹图谱 遗传关系
下载PDF
Cr胁迫对‘中山杉406’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胡加玲 於朝广 +2 位作者 梁文超 王晓容 谢寅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2,共11页
采用水培法模拟实验,以亲本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Linn.)Rich.〕为对照,比较了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Cr胁迫对‘中山杉406’(‘Zhongshanshan 406’)幼苗生长、抗氧化系统和光合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中浓度(5.00μmol·L^(-1)... 采用水培法模拟实验,以亲本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Linn.)Rich.〕为对照,比较了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Cr胁迫对‘中山杉406’(‘Zhongshanshan 406’)幼苗生长、抗氧化系统和光合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中浓度(5.00μmol·L^(-1))和高浓度(20.00μmol·L^(-1))Cr处理28 d时,‘中山杉406’幼苗的相对生长速率和相对含水率以及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幅均小于落羽杉。随着Cr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中山杉406’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总体呈升高的趋势,而落羽杉幼苗叶片的SOD和POD活性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中山杉406’在处理后期(28 d)能维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与对照(0.00μmol·L^(-1)Cr)相比,在1.25和5.00μmol·L^(-1)Cr处理下,‘中山杉406’幼苗叶片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F_(v)′/F_(m)′)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Ⅱ))总体变化不大,而落羽杉的这3个叶绿素荧光参数在5.00μmol·L^(-1)Cr处理下显著降低,且在20.00μmol·L^(-1)Cr处理28 d时的降幅明显大于‘中山杉406’;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中山杉406’幼苗叶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总体呈升高的趋势,而落羽杉从处理14 d开始变化不大。Cr胁迫下2种植物相对生长速率与叶片的光合系统指标(叶绿素含量、F_(v)/F_(m)值、F_(v)′/F_(m)′值、Φ_(PSⅡ)值)以及抗氧化系统指标(SOD活性、POD活性和MDA含量)有较高关联度,Φ_(PSⅡ)值和叶绿素含量与抗氧化系统指标间有较强关联性。综上所述,‘中山杉406’和落羽杉对低浓度(1.25μmol·L^(-1))Cr胁迫有一定的生长适应性,‘中山杉406’对中、高浓度Cr胁迫的抗性更强。Cr胁迫下较强的PSⅡ光化学性能、抗氧化能力和PSⅡ热耗散能力是‘中山杉406’维持较高生长速率以及防御光抑制和光破坏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胁迫 ‘中山406’ 落羽 生长 抗氧化系统 光合系统
下载PDF
皖北淮河平原幼龄‘中山杉118’根际与非根际细菌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成彦丽 陈鸿 +3 位作者 杨溪 韩永友 徐晨 张远兵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2-862,共11页
为探究生态景观绿化树种‘中山杉118’对皖北淮河平原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该研究分析了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差异、微生物类群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4年生‘中山杉118’根际对大量元素的富集能力较弱,水解性氮和有效磷出现亏欠现... 为探究生态景观绿化树种‘中山杉118’对皖北淮河平原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该研究分析了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差异、微生物类群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4年生‘中山杉118’根际对大量元素的富集能力较弱,水解性氮和有效磷出现亏欠现象,全氮与非根际持平,对全磷、全钾和速效钾有低程度的富集;‘中山杉118’根际对微量元素铁、铜、锰的富集能力较强,其中根际有效锰含量显著高于非根际;‘中山杉118’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均为碱性,根际pH略小于非根际,而根际的电导率则大于非根际,根际对速效钠、速效镁、速效钙有一定程度的富集,对有机碳和有机质也有一定的富集性。(2)Anosim组间群落结构差异显著性检验R值为0.224(P=0.022),R值显著大于0,表明‘中山杉118’根际与非根际细菌群落差异显著。‘中山杉118’根际与非根际共有5283个OTUs,根际特有1307个,非根际特有1265个。(3)根际细菌多样性略小于非根际,两者的优势菌种为厚壁菌门、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粘球菌门、放线菌门、泉古菌门,其中仅酸杆菌门与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丰度较高的菌种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在根际的含量分别为17.94%、5.21%,高于非根际1.84%、3.90%,并且两者与环境因子相关性不显著;梭菌纲、拟杆菌纲和芽孢杆菌纲在根际的丰度比非根际分别高出14.05%、1.32%、2.06%。(4)UPGMA聚类树表明,‘中山杉118’根际R4样品独聚一枝,非根际样品NR4和NR5聚为一枝,NR1、NR2和NR3与根际R1、R2、R3、R5聚为一枝,R4的物种多样性及物种丰度明显低于其他样品且分布不均匀。综上认为,尽管幼龄‘中山杉118’根际效应较弱,但其是根际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富集的主要因素,栽培过程中应多补充微量元素,适量补充大量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118’ 根际 非根际 细菌 土壤养分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中山杉302’×墨西哥落羽杉回交子代叶片光合性状和叶绿素含量的QTL定位 被引量:1
4
作者 郭金博 华建峰 +1 位作者 殷云龙 杨颖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共7页
对‘中山杉302’(Taxodium‘Zhongshanshan 302’)×墨西哥落羽杉(T.mucronatum Tenore)回交子代叶片的光合性状(包括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及叶绿素含量(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进行统计分... 对‘中山杉302’(Taxodium‘Zhongshanshan 302’)×墨西哥落羽杉(T.mucronatum Tenore)回交子代叶片的光合性状(包括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及叶绿素含量(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这些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这7个性状的频率呈正态分布。净光合速率均值为3.91μmol·m^(-2)·s^(-1),气孔导度均值为0.23 mmol·m^(-2)·s^(-1),胞间CO_(2)浓度均值为190.94μmol·mol-1,蒸腾速率均值为5.17 mml·m^(-2)·s^(-1),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值分别为0.48、0.16和0.64 mg·g^(-1);胞间CO_(2)浓度变异系数最小(7.39%),其余6个性状变异系数较大,均在25.00%及以上,以气孔导度变异系数最大(43.48%)。QTL定位结果表明:除蒸腾速率和叶绿素b含量外,其余5个性状共定位到8个主效QTLs,包含98个SLAF标记,且这些主效QTLs的置信区间不同。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a含量各定位到1个主效QTL,分别位于1号连锁群(q 1-1)和11号连锁群(q 11-1和q 11-2),各包含25、3和13个SLAF标记,解释表型贡献率分别为5.68%、7.85%和10.95%;胞间CO_(2)浓度定位到2个主效QTLs,均位于6号连锁群(q 6-1和q 6-2),各含3和1个SLAF标记,解释表型贡献率分别为9.76%~10.70%和0.62%;总叶绿素含量定位到3个主效QTLs,分别位于1号连锁群(q 1-2)和11号连锁群(q 11-3和q 11-4),各包含26、26和1个SLAF标记,解释表型变异率为6.51%~6.64%、9.66%和6.60%。并且,q 6-2的加性效应值为正值,其余QTLs的加性效应值均为负值。研究结果显示:这8个主效QTLs的置信区间不同,不存在“一因多效”现象,且这些QTL区间基因主要参与光合性状和叶绿素含量的负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羽 ‘中山杉’ 光合性状 叶绿素 QTL定位 SLAF标记
下载PDF
碱处理对‘中山杉406’幼苗叶片光合特性和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紫阳 杨颖 +3 位作者 华建峰 施钦 殷云龙 於朝广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74,共3页
中国东部沿海滩涂资源丰富,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大量的碱性低洼湖滩地,这些地区土壤理化性状较差、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系统脆弱、生态和环境问题严峻[1-2],因此,选育耐碱树种具有重要意义。碱胁迫不仅对植物造成生长抑制[3]、离子毒害[4]... 中国东部沿海滩涂资源丰富,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大量的碱性低洼湖滩地,这些地区土壤理化性状较差、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系统脆弱、生态和环境问题严峻[1-2],因此,选育耐碱树种具有重要意义。碱胁迫不仅对植物造成生长抑制[3]、离子毒害[4]、渗透胁迫[5]和活性氧伤害[4],还会产生高pH值胁迫[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406’ 碱胁迫 光合特性 生理
下载PDF
云南滇池‘中山杉118’人工林及土壤的碳、氮积累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施钦 殷云龙 +3 位作者 华建峰 丁次平 张凌云 杨红明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5-77,共3页
碳和氮是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其循环过程及相互作用对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以及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不同区域乃至全球森林土壤的碳、氮储量和循环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有关碳、氮储量估算方面的研究较多[1... 碳和氮是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其循环过程及相互作用对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以及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不同区域乃至全球森林土壤的碳、氮储量和循环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有关碳、氮储量估算方面的研究较多[1-3]。人工林正逐步成为森林总量的关键组成部分,并在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人工林碳库和氮库的储量及调控机制是了解和预测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 ‘中山118’ 人工林 碳、氮储量 分配格局
下载PDF
落羽杉属新品种‘中山杉111’和‘中山杉125’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紫阳 徐建华 +2 位作者 殷云龙 杨颖 於朝广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3-244,共2页
【目的】落羽杉属(Taxodium)植物具有耐涝性,在低洼湿地林业生产中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优良品种选育对于该属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墨西哥落羽杉为母本、池杉为父本开展人工杂交育种,并对获得的后代实生群体进... 【目的】落羽杉属(Taxodium)植物具有耐涝性,在低洼湿地林业生产中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优良品种选育对于该属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墨西哥落羽杉为母本、池杉为父本开展人工杂交育种,并对获得的后代实生群体进行观察和选育。【结果】‘中山杉111’(品种权号:20200409)和‘中山杉125’(品种权号:20200410),具有干形好、生长快、耐水湿、景观价值高等优良特性,通过观察比较,新品种表现一致且稳定。【结论】‘中山杉111’和‘中山杉125’是优良的落羽杉属新品种,可在我国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及内陆地区的湖泊湿地、水网、滩涂和平原绿化造林中栽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羽 新品种 ‘中山111’ ‘中山125’
原文传递
’中山杉118’与落羽杉胸径生长及木材密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朱越骅 潘彪 +2 位作者 於朝广 殷云龙 张耀丽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1-206,共6页
【目的】研究‘中山杉118’(Taxodium hybrid ‘Zhongshanshan118’)和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的胸径生长及木材密度差异和变异规律,为‘中山杉118’、落羽杉的品种选育和木材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试‘中山杉118’和落... 【目的】研究‘中山杉118’(Taxodium hybrid ‘Zhongshanshan118’)和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的胸径生长及木材密度差异和变异规律,为‘中山杉118’、落羽杉的品种选育和木材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试‘中山杉118’和落羽杉木材的生材含水率、生长轮宽度以及木材基本密度等指标,分析对比‘中山杉118’木材和落羽杉木材的差异。【结果】‘中山杉118’木材生材含水率靠近髓心心材位置平均为145.86%,心边材交界位置平均为93.69%,靠近树皮边材位置平均为199.68%;落羽杉木材生材含水率靠近髓心心材位置平均为121.32%,心边材交界位置平均为81.93%,靠近树皮边材位置平均为203.84%。‘中山杉118’在第9~14年单株之间生长差别明显拉大,前12年处于快速生长的时期;落羽杉在第7~14年单株之间生长差别明显拉大,前9年处于快速生长的时期。‘中山杉118’木材基本密度平均为0.314 g/cm^3,变异幅度为0.292~0.346 g/cm^3;落羽杉木材基本密度平均为0.332 g/cm^3,变异幅度为0.292~0.359 g/cm^3。【结论】‘中山杉118’木材平均含水率比落羽杉木材大;‘中山杉118’与落羽杉的幼龄期分别为12 a与8 a;‘中山杉118’木材基本密度随年轮的递增呈现先递增后略微减小,落羽杉木材基本密度随年轮的递增呈现径向递减;‘中山杉118’连年胸径生长与木材基本密度存在正相关,落羽杉连年胸径生长与木材基本密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118’ 落羽 生材含水率 胸径生长 木材基本密度
原文传递
NDVI Variation of Tree Rings between March and May since 1915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Qilian Mountains of China
9
作者 Yajun WANG Ruijie LU +1 位作者 Hongwei MENG Yanli SANG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6期886-889,共4页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ree-ring width of Picea crassifolia in the east of Qilian Mountains and the precipita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ree-ring width of Picea crassifolia in the east of Qilian Mountains and the precipita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Metho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Result] The tree-ring width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autumn precipitation and the spring average NDVI. The conversion equation between tree-ring width and spring NDVI (R2 = 48.5% , R2adj =46.2% , F =21.627, P <0.001) was developed and NDVI sequence was reconstructed during the period 1915 -2007. The drought in the 1920s was pronounced. Vegetation cover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increased during the period 1922-1934, 1940-1957, 1965-1969, 1984-1988 and 1995-1997, but decreased during 1935 -1939, 1958 -1964, 1970 -1983, 1989 -1994 and 1998 -2005. [Conclusion] The reconstructed NDVI showed the drought evolution in the study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 part of Qilian Mountains TREE-RING NDVI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