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0
篇文章
<
1
2
…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经收国内外同胞爱国捐款报告表
被引量:
3
1
作者
陆军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20,共5页
这里公布的四个报告表为本馆人员在整理“2188”档案时发现。报告表编制者不详,仅有一个较长的编制说明,现转刊如下: “本表根据国民政府文官处会计室《国内外捐款一览表》整理编制。所有数字以捐款到府者为准。仅有文电未收到捐款者不...
这里公布的四个报告表为本馆人员在整理“2188”档案时发现。报告表编制者不详,仅有一个较长的编制说明,现转刊如下: “本表根据国民政府文官处会计室《国内外捐款一览表》整理编制。所有数字以捐款到府者为准。仅有文电未收到捐款者不计;“七·七”事变前因他种用途捐款事变后收到者不计;时间以捐款到府之时间为准;空间以捐款人所在地为准,其地址不详或无法查明者,以汇款银行所在地为准;一人数次捐款而汇款地或有不同,未据声明者,以其第一次汇款地为其所在地;地域次序排列,国内按照内政部《行政区域一览表》,国外按照行政院《侨胞捐款团体或捐款人所在地分区地名表》;外币已折合为国币者,即列入国币总数中,不另分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七”事变
国民政府
报告表
国内外
汇款银行
所在地
编制说明
十二月
声明者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应付“七·七”事变的对策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北根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5-155,共11页
"七·七"事变发生后,美国采取的对策是:第一,对中日冲突持不干预态度,避免卷入。具体表现在不分青红皂白,对中日双方同等指责;热衷于发表不痛不痒的"道义"声明;让美国驻华大使滞留北平,观察形势的发展,不要赶...
"七·七"事变发生后,美国采取的对策是:第一,对中日冲突持不干预态度,避免卷入。具体表现在不分青红皂白,对中日双方同等指责;热衷于发表不痛不痒的"道义"声明;让美国驻华大使滞留北平,观察形势的发展,不要赶赴南京;拒绝中国政府调停和根据《九国公约》采取行动的要求;拒绝与英国采取联合行动;拒绝推动国联采取援华制日行动;不对中国贷款;不对中日实施《中立法》,禁止美国政府船只向中日运送军火。第二,高度重视保护在华美国侨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美国的应对举措产生了消极和积极的两个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七”事变
美国
避免卷入
蒋介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七·七”事变引发远东全面战争的前因
3
作者
金卫星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80-85,共6页
1936年发生在日本的“二.二六”事件,形成了以主张全面侵华的军部法西斯为核心的政制、经济和对外战略的“举国一致”;同年发生在中国的“双十二”事变,也初步形成了各党各派各界团结御侮、联合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不可能再对日本的侵...
1936年发生在日本的“二.二六”事件,形成了以主张全面侵华的军部法西斯为核心的政制、经济和对外战略的“举国一致”;同年发生在中国的“双十二”事变,也初步形成了各党各派各界团结御侮、联合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不可能再对日本的侵略退让。日本当局无视中国政局的变化、执意推行既定的侵华方针,是造成“七.七”事变引发远东全面战争的真正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二六”事件
“双十二
”事变
“七·七”事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七·七”事变是日本侵华政策的必然结果
4
作者
李峰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81-82,共2页
一日本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直到19世纪中叶,它才摆脱了西方殖民者的束缚,经过明治维新,实现了富国强兵。与此同时,受其帝国主义的本性所决定,它也迅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最让日本垂涎三尺的是资源丰富、市场广大而又落后于时...
一日本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直到19世纪中叶,它才摆脱了西方殖民者的束缚,经过明治维新,实现了富国强兵。与此同时,受其帝国主义的本性所决定,它也迅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最让日本垂涎三尺的是资源丰富、市场广大而又落后于时代的近邻中国。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获取了俄国在中国东北的许多特权,并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其它列强无暇东顾之机,迅速向关内渗透。 1927年,日本召开臭名昭著的东方会议,继承发展了明治以来大陆政策的衣钵,正式确立了先攫取满蒙、再占整个中国进而称霸亚太、征服世界的对外扩张总企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侵华政策
“七·七”事变
东方会议
资本主义国家
对外扩张
第一次世界大战
经济危机
英法美
全面侵华战争
继承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二六”事件、“双十二”事变和“七·七”事变
5
作者
金卫星
《高校教育管理》
1996年第3期9-18,共10页
关键词
对外战略
西安
事变
军部
“七·七”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
蒋介石
“九·一八
”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华北
和平解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纪念“七·七”事变60周年
6
作者
魏一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45-47,共3页
60年前,以“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中国人民由此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英勇奋斗,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的彻底胜利。这一饱含中国人民耻辱与日本军国主义罪恶的事件应永远铭记中国...
60年前,以“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中国人民由此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英勇奋斗,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的彻底胜利。这一饱含中国人民耻辱与日本军国主义罪恶的事件应永远铭记中国人民心中。了解历史,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和正确地对待现实。因此,纪念“七·七”事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七”事变
日本军国主义
前事不忘
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爱国主义精神
数控机床
侵略战争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七·七”事变前冯玉祥将军的抗日活动
7
作者
蒋铁生
《泰山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421-424,共4页
冯玉祥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在“九·—八”事变相“七·七”事变期间,他坚决主张抗日,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本文试就这期间冯玉祥的主要抗日活动进行评述,以求教于各位专家。 一、临危出山,请...
冯玉祥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在“九·—八”事变相“七·七”事变期间,他坚决主张抗日,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本文试就这期间冯玉祥的主要抗日活动进行评述,以求教于各位专家。 一、临危出山,请缨抗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很快侵占了我国的东北。在民族危机面前,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投降政策,对内围剿红军,对敌屈膝,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 面对日寇的侵略,当时正隐居在山西汾阳峪道河的冯玉祥将军,再也坐不住了。他发出通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玉祥
蒋介石
抗日同盟军
“七·七”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主张
察哈尔
泰山石刻
抗日活动
国民党政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族兴亡悲歌 华夏奇耻大辱——“七·七”事变的来龙去脉
8
作者
朱介人
《陕西教育(教学)》
1998年第Z2期85-86,共2页
“七·七”事变是日本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总爆发。回顾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可以追溯到数十年前的1906年。经过1894年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特别是1904年到1905年的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取代沙俄的地位,在中国的东北建立了一个东印度...
“七·七”事变是日本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总爆发。回顾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可以追溯到数十年前的1906年。经过1894年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特别是1904年到1905年的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取代沙俄的地位,在中国的东北建立了一个东印度公司式的殖民机构“南满铁路公司”,攫取了一块殖民扩张基地“关东洲”,设置了一支推行其殖民政策的军事力量“关东军”。从1906年日本派兵驻守“关东洲”和南满铁路沿线开始,这支“关东军”就成了日本侵略中国的一支突击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七”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
侵略中国
关东军
芦沟桥
统一战线
“9·18
”事变
中国共产
华夏
民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七·七事变前蒋介石的日本观和抗战观
被引量:
3
9
作者
杨木武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44-47,共4页
全面抗战爆发前 ,蒋介石在鼓吹“中日亲善”的同时 ,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侵华野心也有所认识 ,并且随着日本侵略的步步紧逼而逐渐加深。蒋介石虽然也泛谈救亡复兴、自立自强 ,但骨子里仍坚持认为中日两国国力悬殊太大 ,中国开战...
全面抗战爆发前 ,蒋介石在鼓吹“中日亲善”的同时 ,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侵华野心也有所认识 ,并且随着日本侵略的步步紧逼而逐渐加深。蒋介石虽然也泛谈救亡复兴、自立自强 ,但骨子里仍坚持认为中日两国国力悬殊太大 ,中国开战必败 ,因而把抗日的希望主要寄托在联合美英之上。蒋氏斑驳庞杂、矛盾抵牾的日本观和抗战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七”事变
蒋介石
抗战观
日本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管窥“七·七”事变
10
作者
张子清
《天津社会科学》
1984年第3期61-69,共9页
芦沟桥事变,四十七年过去了。然而时至今日,我仍然感到有几个问题需要加以讨论。 一、“七·七”事变的必然性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夜,日本华北驻屯军发动了芦沟桥事变,从而点燃了中日战争的烈火。这场长达八年多的中日战争,给中国...
芦沟桥事变,四十七年过去了。然而时至今日,我仍然感到有几个问题需要加以讨论。 一、“七·七”事变的必然性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夜,日本华北驻屯军发动了芦沟桥事变,从而点燃了中日战争的烈火。这场长达八年多的中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空前惨重的灾难,也给日本人民招致巨大牺牲。实事求是地研究这次事变,得出科学的正确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九军
宋哲元
平津
华北
芦沟桥
事变
“七·七”事变
部队
蒋介石
日本帝国主义
屯军
原文传递
国共两党对“九一八”“七七”两事变的立场
11
作者
张荣华
《华东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20-23,共4页
日本帝国主义于1931年9月18日和1937年7月7日,发动了旨在侵略中国本土的军事事变,这是世界现代史和中国革命史上两起重大事件。“九·一八”事变粗暴地挑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太平洋战场的帷幕,“七·七”事变则宣告了日本全...
日本帝国主义于1931年9月18日和1937年7月7日,发动了旨在侵略中国本土的军事事变,这是世界现代史和中国革命史上两起重大事件。“九·一八”事变粗暴地挑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太平洋战场的帷幕,“七·七”事变则宣告了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对这两个事变,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采取了完全不同或不尽相同的立场,现作一比较。 “九·一八”事变前,驻国民党政府对抗日毫无准备;事变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
”事变
前
“九一八”
国共两党
“七·七”事变
蒋介石
中国共产党
日本帝国主义
国民党政府
全面抗战
抗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老两代人“七·七”抒怀
12
作者
陈文
《四川统一战线》
1995年第9期13-13,共1页
1937年发生的“七·七”事变,在我国历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揭开了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的壮丽一页。今年的7月7日,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四川省暨成都市青年联合会共同举行了一次座谈会,追溯历史,以纪念“七·七”事变58...
1937年发生的“七·七”事变,在我国历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揭开了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的壮丽一页。今年的7月7日,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四川省暨成都市青年联合会共同举行了一次座谈会,追溯历史,以纪念“七·七”事变58周年暨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代人
“七·七”事变
黄埔军校
同学会
反侵略斗争
四川省
中华民族振兴
座谈会
我国历史
副团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九一八”事变后苏联对日侵华态度述议
13
作者
吴敏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78-80,104,共4页
“九一八”事变后苏联对日侵华态度可从两个阶段来分析:第一阶段:从“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此时苏联对日侵华主要采取“不干涉”的中立政策,这根源于其自身的民族利己主义。第二阶段:从“七·七事变──1942、...
“九一八”事变后苏联对日侵华态度可从两个阶段来分析:第一阶段:从“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此时苏联对日侵华主要采取“不干涉”的中立政策,这根源于其自身的民族利己主义。第二阶段:从“七·七事变──1942、1苏联卫国战争爆发。随着日本侵华的深入,已严重威胁到苏联的安全,故在此阶段中,苏联对日侵华态度由第一阶段─—“不干涉”政策为主开始转向旗帜鲜明的谴责,揭露日本的侵略行径,并积极援助中国抗击日本侵略.应充分肯定这一时期苏联对中国抗日援助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
”事变
苏联政府
“七·七”事变
中东铁路
互不侵犯条约
民族利己主义
日本侵华
远东地区
中国战场
伪满洲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始于“九·一八”事变
14
作者
孙礼刚
《东疆学刊》
1989年第3期73-77,共5页
每当人们提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自然想到“七·七”芦沟桥事变,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而且在目前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书籍或论著中,都把“七·七”事变作为抗日战争的开始。但是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的这...
每当人们提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自然想到“七·七”芦沟桥事变,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而且在目前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书籍或论著中,都把“七·七”事变作为抗日战争的开始。但是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的这段历史发展过程来分析,可以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并不是从“七·七”事变开始的,而是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推行大陆政策的必然,是其实现占领中国进而称霸亚太地区的关键性的一步。 日本自明治维新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同时,也走向了向邻国扩张的道路,在明治政权确立之初的《五条誓文》中就有“大振皇国之基础”,“开拓万里波涛,布国成于四方”。制定了野心勃勃的扩张计划:先占领台湾、朝鲜半岛,之后占领中国东北,再占领中国本部,进而称霸全世界。根据这一方针,1894年和1905年先后发动了甲午、日俄两次战争。通过这两次战争,日本侵占了台湾、澎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
”事变
到
“七·七”事变
中国人民
抗日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
蒋介石
不抵抗政策
满蒙
东方会议
日本侵略
局部抗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雨中的沉思
15
作者
马德伦
《金融会计》
1995年第11期43-43,共1页
九月,初秋,一个细雨霏霏的日子。我们乘车去卢沟桥边的抗日战争纪念馆,缅怀那一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我们到置于京西山岭中的潭柘寺,参悟纷争尘世之外的人生。窗外,雨丝蒙蒙;心中,思绪悠悠。 在抗日战争纪念馆,面对那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
九月,初秋,一个细雨霏霏的日子。我们乘车去卢沟桥边的抗日战争纪念馆,缅怀那一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我们到置于京西山岭中的潭柘寺,参悟纷争尘世之外的人生。窗外,雨丝蒙蒙;心中,思绪悠悠。 在抗日战争纪念馆,面对那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我们仿佛看到:穷凶极恶的日本军队蹂躏我大好河山,丧心病狂的日本军人屠杀我无辜的人民,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悲剧,一篇篇血与泪的控诉;我们仿佛听到:硝烟中的喊声杀声,那是人民觉醒的怒吼;山岭间的枪声炮声,那是民族正义的呐喊。在沉思中,循着历史的轨迹上溯,从“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到甲午海战、鸦片战争,中国那一段近百年的沧桑史,是民族的屈辱史,也是民族觉醒、奋起、抗争的历史。在沉思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九·一八
”事变
纪念馆
“七·七”事变
民族觉醒
日本军队
甲午海战
卢沟桥
鸦片战争
沧桑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战前期大后方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及启示
16
作者
杨吉兴
《怀化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9-22,共4页
关键词
民族工业
抗日战争前期
原因及启示
国民政府
抗战前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东南沿海
工业内迁
大后方工业
“七·七”事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日能友好下去吗?
17
作者
何方
《华人时刊》
1997年第13期10-11,共2页
今年是“七·七”事变60周年和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两国已商定进行政府首脑互访及其他各种纪念活动。一系列有关的学术讨论已开始陆续举行。人们希望能以此为契机,通过官民并举,来扭转两国关系中近年出现的某些消极倾向,设法构...
今年是“七·七”事变60周年和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两国已商定进行政府首脑互访及其他各种纪念活动。一系列有关的学术讨论已开始陆续举行。人们希望能以此为契机,通过官民并举,来扭转两国关系中近年出现的某些消极倾向,设法构筑长期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这当然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中国提倡“从我做起”,希望日本各界在发展两国关系上也能这样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关系
日本与美国
军事大国
两国关系
政治大国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七·七”事变
消极倾向
中日两国
国家利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应忘记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经济造成的巨大损失
被引量:
3
18
作者
魏永理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39-45,共7页
日本侵略者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的长达8年的侵华战争,使中国国民经济蒙受深重灾难.日寇先采用最野蛮、最残暴的手段对我国的工业、农业、金融等进行直接破坏;继而又大肆掠夺工农业物资,大量发行伪钞,给中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其潜在影响...
日本侵略者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的长达8年的侵华战争,使中国国民经济蒙受深重灾难.日寇先采用最野蛮、最残暴的手段对我国的工业、农业、金融等进行直接破坏;继而又大肆掠夺工农业物资,大量发行伪钞,给中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其潜在影响是难以估量的.用这段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在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侵华战争
日本侵略者
中国经济
日本帝国主义
损失调查
“七·七”事变
国民政府
社会科学情报
抗日战争
国民党政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战时期沦陷区民族工商业的处境及其抗争
被引量:
1
19
作者
耿仕信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3-118,共6页
侵华战争中,日本对我沦陷区民族工商业的掠夺和摧残,是其“以战养战”、实行对华经济侵略的重要内容。在日本的压榨下,我沦陷区民族工商业急剧衰落,举步维艰。而沦陷区爱国实业家以不同形式的抗争,坚持了自己的民族气节,从一个特定的角...
侵华战争中,日本对我沦陷区民族工商业的掠夺和摧残,是其“以战养战”、实行对华经济侵略的重要内容。在日本的压榨下,我沦陷区民族工商业急剧衰落,举步维艰。而沦陷区爱国实业家以不同形式的抗争,坚持了自己的民族气节,从一个特定的角度为抗日战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工商业者
抗战时期
日本侵略者
抗争活动
“七·七”事变
抗日战争
经济侵略
委任经营
政治抗争
中日合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留日女学生的抗战活动
被引量:
1
20
作者
孙越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81-84,共4页
抗战时期留日女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热忱。“七·七”事变前她们在日本从事收集情报、创办报刊杂志、宣传抗日的活动。事变后,她们愤然退学归国,共赴国难。在宣传、募捐、医疗卫生、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以及战时教育等...
抗战时期留日女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热忱。“七·七”事变前她们在日本从事收集情报、创办报刊杂志、宣传抗日的活动。事变后,她们愤然退学归国,共赴国难。在宣传、募捐、医疗卫生、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以及战时教育等方面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学生
留日学生
留日女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九·一八
”事变
抗战时期
抗战爆发
“七·七”事变
宋庆龄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经收国内外同胞爱国捐款报告表
被引量:
3
1
作者
陆军
机构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出处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20,共5页
文摘
这里公布的四个报告表为本馆人员在整理“2188”档案时发现。报告表编制者不详,仅有一个较长的编制说明,现转刊如下: “本表根据国民政府文官处会计室《国内外捐款一览表》整理编制。所有数字以捐款到府者为准。仅有文电未收到捐款者不计;“七·七”事变前因他种用途捐款事变后收到者不计;时间以捐款到府之时间为准;空间以捐款人所在地为准,其地址不详或无法查明者,以汇款银行所在地为准;一人数次捐款而汇款地或有不同,未据声明者,以其第一次汇款地为其所在地;地域次序排列,国内按照内政部《行政区域一览表》,国外按照行政院《侨胞捐款团体或捐款人所在地分区地名表》;外币已折合为国币者,即列入国币总数中,不另分列。”
关键词
“七·七”事变
国民政府
报告表
国内外
汇款银行
所在地
编制说明
十二月
声明者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应付“七·七”事变的对策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北根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历史与文化研究所
出处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5-155,共11页
文摘
"七·七"事变发生后,美国采取的对策是:第一,对中日冲突持不干预态度,避免卷入。具体表现在不分青红皂白,对中日双方同等指责;热衷于发表不痛不痒的"道义"声明;让美国驻华大使滞留北平,观察形势的发展,不要赶赴南京;拒绝中国政府调停和根据《九国公约》采取行动的要求;拒绝与英国采取联合行动;拒绝推动国联采取援华制日行动;不对中国贷款;不对中日实施《中立法》,禁止美国政府船只向中日运送军火。第二,高度重视保护在华美国侨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美国的应对举措产生了消极和积极的两个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七·七”事变
美国
避免卷入
蒋介石
Keywords
"July 7th Incident"
the United States
Non-intervention
Chiang Kai Shek
分类号
K712.52 [历史地理—世界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七·七”事变引发远东全面战争的前因
3
作者
金卫星
机构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出处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80-85,共6页
文摘
1936年发生在日本的“二.二六”事件,形成了以主张全面侵华的军部法西斯为核心的政制、经济和对外战略的“举国一致”;同年发生在中国的“双十二”事变,也初步形成了各党各派各界团结御侮、联合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不可能再对日本的侵略退让。日本当局无视中国政局的变化、执意推行既定的侵华方针,是造成“七.七”事变引发远东全面战争的真正原因。
关键词
“二·二六”事件
“双十二
”事变
“七·七”事变
分类号
K264.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七·七”事变是日本侵华政策的必然结果
4
作者
李峰
机构
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出处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81-82,共2页
文摘
一日本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直到19世纪中叶,它才摆脱了西方殖民者的束缚,经过明治维新,实现了富国强兵。与此同时,受其帝国主义的本性所决定,它也迅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最让日本垂涎三尺的是资源丰富、市场广大而又落后于时代的近邻中国。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获取了俄国在中国东北的许多特权,并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其它列强无暇东顾之机,迅速向关内渗透。 1927年,日本召开臭名昭著的东方会议,继承发展了明治以来大陆政策的衣钵,正式确立了先攫取满蒙、再占整个中国进而称霸亚太、征服世界的对外扩张总企图。
关键词
日本侵华政策
“七·七”事变
东方会议
资本主义国家
对外扩张
第一次世界大战
经济危机
英法美
全面侵华战争
继承发展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二六”事件、“双十二”事变和“七·七”事变
5
作者
金卫星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96年第3期9-18,共10页
关键词
对外战略
西安
事变
军部
“七·七”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
蒋介石
“九·一八
”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华北
和平解决
分类号
G26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纪念“七·七”事变60周年
6
作者
魏一江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45-47,共3页
文摘
60年前,以“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中国人民由此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英勇奋斗,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的彻底胜利。这一饱含中国人民耻辱与日本军国主义罪恶的事件应永远铭记中国人民心中。了解历史,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和正确地对待现实。因此,纪念“七·七”事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七·七”事变
日本军国主义
前事不忘
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爱国主义精神
数控机床
侵略战争
计算机辅助设计
分类号
K265.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七·七”事变前冯玉祥将军的抗日活动
7
作者
蒋铁生
出处
《泰山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421-424,共4页
文摘
冯玉祥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在“九·—八”事变相“七·七”事变期间,他坚决主张抗日,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本文试就这期间冯玉祥的主要抗日活动进行评述,以求教于各位专家。 一、临危出山,请缨抗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很快侵占了我国的东北。在民族危机面前,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投降政策,对内围剿红军,对敌屈膝,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 面对日寇的侵略,当时正隐居在山西汾阳峪道河的冯玉祥将军,再也坐不住了。他发出通电。
关键词
冯玉祥
蒋介石
抗日同盟军
“七·七”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主张
察哈尔
泰山石刻
抗日活动
国民党政府
分类号
K825.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族兴亡悲歌 华夏奇耻大辱——“七·七”事变的来龙去脉
8
作者
朱介人
出处
《陕西教育(教学)》
1998年第Z2期85-86,共2页
文摘
“七·七”事变是日本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总爆发。回顾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可以追溯到数十年前的1906年。经过1894年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特别是1904年到1905年的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取代沙俄的地位,在中国的东北建立了一个东印度公司式的殖民机构“南满铁路公司”,攫取了一块殖民扩张基地“关东洲”,设置了一支推行其殖民政策的军事力量“关东军”。从1906年日本派兵驻守“关东洲”和南满铁路沿线开始,这支“关东军”就成了日本侵略中国的一支突击队。
关键词
“七·七”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
侵略中国
关东军
芦沟桥
统一战线
“9·18
”事变
中国共产
华夏
民族
分类号
K265.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七·七事变前蒋介石的日本观和抗战观
被引量:
3
9
作者
杨木武
机构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出处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44-47,共4页
文摘
全面抗战爆发前 ,蒋介石在鼓吹“中日亲善”的同时 ,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侵华野心也有所认识 ,并且随着日本侵略的步步紧逼而逐渐加深。蒋介石虽然也泛谈救亡复兴、自立自强 ,但骨子里仍坚持认为中日两国国力悬殊太大 ,中国开战必败 ,因而把抗日的希望主要寄托在联合美英之上。蒋氏斑驳庞杂、矛盾抵牾的日本观和抗战观 。
关键词
“七·七”事变
蒋介石
抗战观
日本观
Keywords
Chiang Kai-Chek
The July 7th Incident of 1937
Japan
Anti-Japan Conception
分类号
K264.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管窥“七·七”事变
10
作者
张子清
机构
<天津社会科学>编辑部
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1984年第3期61-69,共9页
文摘
芦沟桥事变,四十七年过去了。然而时至今日,我仍然感到有几个问题需要加以讨论。 一、“七·七”事变的必然性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夜,日本华北驻屯军发动了芦沟桥事变,从而点燃了中日战争的烈火。这场长达八年多的中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空前惨重的灾难,也给日本人民招致巨大牺牲。实事求是地研究这次事变,得出科学的正确结论。
关键词
二十九军
宋哲元
平津
华北
芦沟桥
事变
“七·七”事变
部队
蒋介石
日本帝国主义
屯军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国共两党对“九一八”“七七”两事变的立场
11
作者
张荣华
出处
《华东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20-23,共4页
文摘
日本帝国主义于1931年9月18日和1937年7月7日,发动了旨在侵略中国本土的军事事变,这是世界现代史和中国革命史上两起重大事件。“九·一八”事变粗暴地挑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太平洋战场的帷幕,“七·七”事变则宣告了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对这两个事变,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采取了完全不同或不尽相同的立场,现作一比较。 “九·一八”事变前,驻国民党政府对抗日毫无准备;事变后。
关键词
“九·一八
”事变
前
“九一八”
国共两党
“七·七”事变
蒋介石
中国共产党
日本帝国主义
国民党政府
全面抗战
抗日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TE-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老两代人“七·七”抒怀
12
作者
陈文
出处
《四川统一战线》
1995年第9期13-13,共1页
文摘
1937年发生的“七·七”事变,在我国历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揭开了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的壮丽一页。今年的7月7日,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四川省暨成都市青年联合会共同举行了一次座谈会,追溯历史,以纪念“七·七”事变58周年暨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关键词
两代人
“七·七”事变
黄埔军校
同学会
反侵略斗争
四川省
中华民族振兴
座谈会
我国历史
副团职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九一八”事变后苏联对日侵华态度述议
13
作者
吴敏
机构
贵州财经学院社科系
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78-80,104,共4页
文摘
“九一八”事变后苏联对日侵华态度可从两个阶段来分析:第一阶段:从“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此时苏联对日侵华主要采取“不干涉”的中立政策,这根源于其自身的民族利己主义。第二阶段:从“七·七事变──1942、1苏联卫国战争爆发。随着日本侵华的深入,已严重威胁到苏联的安全,故在此阶段中,苏联对日侵华态度由第一阶段─—“不干涉”政策为主开始转向旗帜鲜明的谴责,揭露日本的侵略行径,并积极援助中国抗击日本侵略.应充分肯定这一时期苏联对中国抗日援助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九一八
”事变
苏联政府
“七·七”事变
中东铁路
互不侵犯条约
民族利己主义
日本侵华
远东地区
中国战场
伪满洲国
分类号
K264.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始于“九·一八”事变
14
作者
孙礼刚
出处
《东疆学刊》
1989年第3期73-77,共5页
文摘
每当人们提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自然想到“七·七”芦沟桥事变,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而且在目前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书籍或论著中,都把“七·七”事变作为抗日战争的开始。但是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的这段历史发展过程来分析,可以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并不是从“七·七”事变开始的,而是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推行大陆政策的必然,是其实现占领中国进而称霸亚太地区的关键性的一步。 日本自明治维新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同时,也走向了向邻国扩张的道路,在明治政权确立之初的《五条誓文》中就有“大振皇国之基础”,“开拓万里波涛,布国成于四方”。制定了野心勃勃的扩张计划:先占领台湾、朝鲜半岛,之后占领中国东北,再占领中国本部,进而称霸全世界。根据这一方针,1894年和1905年先后发动了甲午、日俄两次战争。通过这两次战争,日本侵占了台湾、澎湖。
关键词
“九·一八
”事变
到
“七·七”事变
中国人民
抗日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
蒋介石
不抵抗政策
满蒙
东方会议
日本侵略
局部抗战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雨中的沉思
15
作者
马德伦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
出处
《金融会计》
1995年第11期43-43,共1页
文摘
九月,初秋,一个细雨霏霏的日子。我们乘车去卢沟桥边的抗日战争纪念馆,缅怀那一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我们到置于京西山岭中的潭柘寺,参悟纷争尘世之外的人生。窗外,雨丝蒙蒙;心中,思绪悠悠。 在抗日战争纪念馆,面对那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我们仿佛看到:穷凶极恶的日本军队蹂躏我大好河山,丧心病狂的日本军人屠杀我无辜的人民,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悲剧,一篇篇血与泪的控诉;我们仿佛听到:硝烟中的喊声杀声,那是人民觉醒的怒吼;山岭间的枪声炮声,那是民族正义的呐喊。在沉思中,循着历史的轨迹上溯,从“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到甲午海战、鸦片战争,中国那一段近百年的沧桑史,是民族的屈辱史,也是民族觉醒、奋起、抗争的历史。在沉思中。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九·一八
”事变
纪念馆
“七·七”事变
民族觉醒
日本军队
甲午海战
卢沟桥
鸦片战争
沧桑史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战前期大后方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及启示
16
作者
杨吉兴
机构
怀化师专马列部
出处
《怀化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9-22,共4页
关键词
民族工业
抗日战争前期
原因及启示
国民政府
抗战前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东南沿海
工业内迁
大后方工业
“七·七”事变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日能友好下去吗?
17
作者
何方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出处
《华人时刊》
1997年第13期10-11,共2页
文摘
今年是“七·七”事变60周年和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两国已商定进行政府首脑互访及其他各种纪念活动。一系列有关的学术讨论已开始陆续举行。人们希望能以此为契机,通过官民并举,来扭转两国关系中近年出现的某些消极倾向,设法构筑长期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这当然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中国提倡“从我做起”,希望日本各界在发展两国关系上也能这样做。
关键词
中日关系
日本与美国
军事大国
两国关系
政治大国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七·七”事变
消极倾向
中日两国
国家利益
分类号
D822 [政治法律—外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应忘记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经济造成的巨大损失
被引量:
3
18
作者
魏永理
机构
兰州大学经济系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39-45,共7页
文摘
日本侵略者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的长达8年的侵华战争,使中国国民经济蒙受深重灾难.日寇先采用最野蛮、最残暴的手段对我国的工业、农业、金融等进行直接破坏;继而又大肆掠夺工农业物资,大量发行伪钞,给中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其潜在影响是难以估量的.用这段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在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日本侵华战争
日本侵略者
中国经济
日本帝国主义
损失调查
“七·七”事变
国民政府
社会科学情报
抗日战争
国民党政府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战时期沦陷区民族工商业的处境及其抗争
被引量:
1
19
作者
耿仕信
机构
海军潜艇学院政教室
出处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3-118,共6页
文摘
侵华战争中,日本对我沦陷区民族工商业的掠夺和摧残,是其“以战养战”、实行对华经济侵略的重要内容。在日本的压榨下,我沦陷区民族工商业急剧衰落,举步维艰。而沦陷区爱国实业家以不同形式的抗争,坚持了自己的民族气节,从一个特定的角度为抗日战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
民族工商业者
抗战时期
日本侵略者
抗争活动
“七·七”事变
抗日战争
经济侵略
委任经营
政治抗争
中日合办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留日女学生的抗战活动
被引量:
1
20
作者
孙越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81-84,共4页
文摘
抗战时期留日女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热忱。“七·七”事变前她们在日本从事收集情报、创办报刊杂志、宣传抗日的活动。事变后,她们愤然退学归国,共赴国难。在宣传、募捐、医疗卫生、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以及战时教育等方面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
女学生
留日学生
留日女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九·一八
”事变
抗战时期
抗战爆发
“七·七”事变
宋庆龄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经收国内外同胞爱国捐款报告表
陆军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美国应付“七·七”事变的对策
张北根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七·七”事变引发远东全面战争的前因
金卫星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七·七”事变是日本侵华政策的必然结果
李峰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二·二六”事件、“双十二”事变和“七·七”事变
金卫星
《高校教育管理》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纪念“七·七”事变60周年
魏一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七·七”事变前冯玉祥将军的抗日活动
蒋铁生
《泰山学院学报》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民族兴亡悲歌 华夏奇耻大辱——“七·七”事变的来龙去脉
朱介人
《陕西教育(教学)》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七·七事变前蒋介石的日本观和抗战观
杨木武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管窥“七·七”事变
张子清
《天津社会科学》
1984
0
原文传递
11
国共两党对“九一八”“七七”两事变的立场
张荣华
《华东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新老两代人“七·七”抒怀
陈文
《四川统一战线》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九一八”事变后苏联对日侵华态度述议
吴敏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始于“九·一八”事变
孙礼刚
《东疆学刊》
198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雨中的沉思
马德伦
《金融会计》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抗战前期大后方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及启示
杨吉兴
《怀化学院学报》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中日能友好下去吗?
何方
《华人时刊》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不应忘记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经济造成的巨大损失
魏永理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抗战时期沦陷区民族工商业的处境及其抗争
耿仕信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留日女学生的抗战活动
孙越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7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