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条块互动视角下基层职能整合的实现逻辑——基于S市G街道“三整合”改革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杨帆 蒋飞 《行政与法》 2024年第4期116-128,共13页
在基层治理领域,条线属事与街镇属地之间的权责不对等,制约着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面对基于专业化分工带来的职能碎片化问题,基层治权在职能部门与基层政府间寻求平衡、推进条块部门联合行动,是推进基层职能有效整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在基层治理领域,条线属事与街镇属地之间的权责不对等,制约着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面对基于专业化分工带来的职能碎片化问题,基层治权在职能部门与基层政府间寻求平衡、推进条块部门联合行动,是推进基层职能有效整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有益探索。从S市G街道“三整合”改革案例切入,梳理当地在行政审批、综合执法、城市管理三个重点领域的改革措施,探究基层治理中条块联合的实现机制。研究发现,基层条块互动并非简单的“条条带动块块”或“块块调动条条”的联动模式,而是在信息机制、压力机制和权责机制共同调节下形成了一种动态化、长效化的条块配合机制。在基层职能整合场域探索条块互动新机制,为深化条块关系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块关系 “三整合” 审批服务 综合执法 职能整合
下载PDF
整体性治理视域下基层“三整合”改革的审视与优化
2
作者 许远旺 倪宇娇 刘瑜珮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63-67,共5页
江苏基层“三整合”改革围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审批服务和公共服务、组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统筹基层网格、建立综合指挥平台等展开,存在治理理念落后、部门权责边界模糊、沟通协商机制不健全、综合指挥平台效益低、人才管理制... 江苏基层“三整合”改革围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审批服务和公共服务、组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统筹基层网格、建立综合指挥平台等展开,存在治理理念落后、部门权责边界模糊、沟通协商机制不健全、综合指挥平台效益低、人才管理制度失衡等问题,可以采取培育整体性治理思维、明确权责边界、构建扁平化组织结构、破除部门间藩篱、完善人事管理制度等措施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性治理 基层治理 “三整合”改革 江苏
下载PDF
宁波奉化区“三整合”高标准绿色农田 打造“共富圈”
3
作者 包家辉 毛俊超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3年第12期56-56,共1页
奉化区西坞街道庙后周村以建设高标准绿色农田为抓手,通过“三整合”措施,即整合资源、力量、效益,打造“共富圈”,工作推进中应注重一是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农田建设;二是加强技术引进和培训;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发展... 奉化区西坞街道庙后周村以建设高标准绿色农田为抓手,通过“三整合”措施,即整合资源、力量、效益,打造“共富圈”,工作推进中应注重一是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农田建设;二是加强技术引进和培训;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措施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三整合” 共富圈 宁波市奉化区
下载PDF
基层“三整合”改革与乡镇治理现代化路径选择 被引量:1
4
作者 许远旺 黄悦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5-87,共3页
新时期乡镇改革的趋向之一,是在治理现代化话语的引导下构建简约高效的乡镇治理体制。结合江苏省乡镇治理“1+4”模式实践可以看出,当前,基层“三整合”改革(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在现实中面临着沟通协商机制不健全、存在部门壁垒... 新时期乡镇改革的趋向之一,是在治理现代化话语的引导下构建简约高效的乡镇治理体制。结合江苏省乡镇治理“1+4”模式实践可以看出,当前,基层“三整合”改革(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在现实中面临着沟通协商机制不健全、存在部门壁垒和“信息孤岛”现象、人力资源支撑不足、资源支持和政策激励有限等困境。为此,要重塑多元治理主体,构建多中心网络治理格局;完善制度与规则,健全协商与沟通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力度,实现技术赋能基层治理;聚焦治理效能,推进包容性治理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改革 治理现代化 “三整合”改革 “1+4”治理模式
下载PDF
福州市“三图”整合基础数据库建设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莉 《城市勘测》 2010年第4期39-43,共5页
在对福州市基础地图的现状进行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三图"整合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方案,建成了福州市统一标准的1∶500数字线划图数据库。
关键词 “三图”整合 地形图 地籍图 房产图
下载PDF
基于高中英语读思写整合模式的读后续写教学——以人教版(2019)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二单元读写版块为例
6
作者 冯心怡 罗晓杰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22年第12期5-11,共7页
针对目前读后续写教学中“读”与“写”被人为割裂,从而导致学生续作与原语篇在人物性格、语言特点与情节逻辑等方面协同效应低下的问题,本文呈现了以“三段七步”读思写整合教学模式为理论基础的读后续写教学案例。通过合理改编教材中... 针对目前读后续写教学中“读”与“写”被人为割裂,从而导致学生续作与原语篇在人物性格、语言特点与情节逻辑等方面协同效应低下的问题,本文呈现了以“三段七步”读思写整合教学模式为理论基础的读后续写教学案例。通过合理改编教材中故事类文本作为续写原语篇,调整活动顺序,以“思”引领课堂互动,实现续作和原语篇之间的内容协同、语言协同与逻辑协同。建议在读后续写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合理改编文本,激发学生“思”的兴趣和欲望;同时设置多层互动,灵活调整顺序,外化学生“思”的过程和方法,将内隐的学习收获外化为课堂表现,以增强续作与原语篇间的协同效应,提升学生读后续写能力,发挥读后续写的促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段七步”读思写整合教学模式 读后续写 协同效应
下载PDF
基于高中英语读思写整合模式的应用文教学--以译林版(2019)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一单元阅读版块为例
7
作者 冯心怡 罗晓杰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23年第10期7-12,96,共7页
针对目前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读写分离”,输入与输出不平衡,从而导致学生应用文写作结构不清晰、体裁特征不明确、写作技巧不熟练的问题,本文呈现了基于“三段七步”读思写整合教学模式与“输入-输出”假设的应用文写作教学设计... 针对目前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读写分离”,输入与输出不平衡,从而导致学生应用文写作结构不清晰、体裁特征不明确、写作技巧不熟练的问题,本文呈现了基于“三段七步”读思写整合教学模式与“输入-输出”假设的应用文写作教学设计与实施。将教材中的一篇演讲稿作为仿写范文,从结构框架、内容要点、体裁特征、写作技巧四方面对范文进行剖析,为学生提供可理解语言输入,促成可理解语言输出。笔者建议教师:立足教材语篇,充分开发教材中的各类应用文语篇,把握学生已有应用文写作知识与范文间的差距,多角度结构语篇,为其提供适宜、足量的可理解语言输入;确立目标指向,全面为学生搭建写作支架,助力学生利用特定类型应用文所开展的有效表达与交流,高效落实读写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段七步”读思写整合教学模式 应用文写作 语言输入 语言输出
下载PDF
立足于学生,灵活运用“三段七步读写整合”教学模式
8
作者 罗苑 《英语教师》 2015年第2期40-42,共3页
英语课文阅读教学设计总体思路应以《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为依据,即在重点发展学生阅读技能时,要兼顾听说及写的技能的发展;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学习策略的培养及人文素养的... 英语课文阅读教学设计总体思路应以《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为依据,即在重点发展学生阅读技能时,要兼顾听说及写的技能的发展;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学习策略的培养及人文素养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段七步读写整合”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
下载PDF
例谈高中英语读思写整合教学模式下的读后续写教学
9
作者 倪晗 罗晓杰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22年第2期16-22,共7页
本文简要介绍高中英语“三段七步”读思写整合教学模式,并呈现了按照该模式设计实施的读后续写课例。该课例基于“conflict-solution”这一文本分析模式,从情节和语言两个维度着手,引导学生从读、思、写三方面提取、分析并解决故事冲突... 本文简要介绍高中英语“三段七步”读思写整合教学模式,并呈现了按照该模式设计实施的读后续写课例。该课例基于“conflict-solution”这一文本分析模式,从情节和语言两个维度着手,引导学生从读、思、写三方面提取、分析并解决故事冲突,提炼、赏析并模仿文本语言,实现了阅读输入和续写产出的有效结合。基于本课实践,笔者建议,教师应有逻辑地展开读、思、写教学,聚焦故事的冲突与解决,有针对性地开展写作策略指导,实现“读中有思”“写中有思”“评中有思”,更好地实现读写协同,发展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段七步”读思写整合教学模式 读后续写 协同效应
下载PDF
指向“学-练-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探究——以人教版(2019)高中英语教材B1 U1 Reading for Writing为例
10
作者 王旭碧 项纸陆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23年第9期11-19,共9页
本文借鉴高中英语“三段七步”读思写整合教学模式,结合具体教学课例,探究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课堂“学-练-评”一体化的有效路径。课例以建议信写作为目标,通过“读”“思”“写”三个阶段的活动对建议信的文体特征进行学、练、评,从而... 本文借鉴高中英语“三段七步”读思写整合教学模式,结合具体教学课例,探究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课堂“学-练-评”一体化的有效路径。课例以建议信写作为目标,通过“读”“思”“写”三个阶段的活动对建议信的文体特征进行学、练、评,从而达成知识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基于本课教学实践,本文提出以下应用文写作教学建议:精“学”范文,聚焦文本特征,确定读写目标,促进学的高效输入;“练”“评”结合,应用文体特征,落实课堂目标,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练,从而提升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文写作 “学-练-评”一体化 “三段七步”读思写整合教学模式
下载PDF
初中英语读写课教学模式探索
11
作者 胡笑鸥 罗晓杰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10年第5期46-49,共4页
长期以来,如何使初中英语读写课发挥其实效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没有明确的模式。本文作者参考高中英语课采用的“三段七步”读写整合教学模式,基于教学实践,结合初中学生身心特点及课程标准要求,提出并描述了比较适合初... 长期以来,如何使初中英语读写课发挥其实效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没有明确的模式。本文作者参考高中英语课采用的“三段七步”读写整合教学模式,基于教学实践,结合初中学生身心特点及课程标准要求,提出并描述了比较适合初中学生使用的读写整合教学模式,并结合英语GO FOR IT教材课例探讨了它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又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更好地实现初中英语读写课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写整合 教学模式 “三段七步”读写整合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