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61篇文章
< 1 2 2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专业—思政—创新—实践”融合的经济类课程教改——以“公司金融”课程为例
1
作者 孝丽萍 王宪良 贾卫萍 《教育教学论坛》 2025年第11期45-48,共4页
在新时代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下,高校须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注重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针对经济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专业—思政—创新—实践”融合的教学体系,将专业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 在新时代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下,高校须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注重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针对经济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专业—思政—创新—实践”融合的教学体系,将专业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等四方面相融合,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改革创新,包括修订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方法和多维课堂形式,以及制定多元课程评价方法等改革措施,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思政—创新—实践”融合 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 实践教育
下载PDF
融合职业标准和思政元素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项目开发探究
2
作者 章斌 侯小桢 +2 位作者 王忠合 黄乙生 刘志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3期072-075,共4页
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实施充分融入职业标准和思政元素的课程教学理念与模块结构,对完善地方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与推动实践教学改革、支撑专业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家职业(技... 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实施充分融入职业标准和思政元素的课程教学理念与模块结构,对完善地方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与推动实践教学改革、支撑专业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岗位职责与任务的分析,提炼校企产学研合作过程的经典素材,形成特色实践教学内容,并深入挖掘适宜和匹配的思政元素,探讨融合职业标准和思政元素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项目开发,引导学生树立“专业成就价值、职业铸就未来”的学习理念,以期进一步推进“三全育人”和全面推进“课程思政”,达成专业技能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衔接、同向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职业标准 元素 实践教学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职业院校思政教学融合创新研究——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建设质量要求为例
3
作者 李莉 赵云姣 +2 位作者 王艳丽 高磊 赵世文 《物流科技》 2025年第5期179-181,共3页
文章分析传统思政课在物流管理专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人工智能赋能下高职物流类专业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路,探讨物流类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及措施,提出了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优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职业院校 教学 融合创新 物流管理
下载PDF
基于课程思政的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4
作者 宋培娟 李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5年第3期167-170,共4页
教育高质量发展大趋势下,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步显现,基于课程思政开展教学创新工作已是必然之趋。环境设计专业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相对较高,从以往的教学实况来看,更加偏向于设计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略学生思政能力... 教育高质量发展大趋势下,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步显现,基于课程思政开展教学创新工作已是必然之趋。环境设计专业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相对较高,从以往的教学实况来看,更加偏向于设计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略学生思政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的人才和社会所需不相匹配。为改善环境设计专业现存的教学问题,必须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用以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培养。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基于课程思政的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进行探究,指出基于课程思政的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困境,提出基于课程思政的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环境设计专业 创新实践
下载PDF
思政课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融合创新的路径选择——基于Z高校“乡间思政课”实践经验
5
作者 王科 臧豪杰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5年第8期15-20,共6页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改革,提出了“大思政课”理念,强调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的融合。各高校纷纷响应,积极展开实践探索。然而,这一领域的探索和研究仍有待深化。为了更全面地解答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融合“何以可行”与“何...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改革,提出了“大思政课”理念,强调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的融合。各高校纷纷响应,积极展开实践探索。然而,这一领域的探索和研究仍有待深化。为了更全面地解答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融合“何以可行”与“何以可为”问题,需要在逻辑与实践两个方面展开剖析,从媒介、动力、运作三大维度上予以延伸拓展。在媒介维度上,要借助大调研、大平台、大课堂等方式,拓宽教学渠道,丰富教学资源;在动力维度上,要坚持党委统筹、政治引领、组织嵌入原则,以确保融合的方向性和实效性;在运作维度上,要致力于融合的技术赋能、结构重塑与制度创新,以提升教学质效。三个维度共同构成思政课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融合创新的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课堂 实践课堂 “乡间课” 融合创新
原文传递
思政教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与实践路径
6
作者 贾宇琦 甄炜 邢榕 《中国就业》 2025年第2期101-103,共3页
高等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及实践技能。本文通过探讨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价值,强调融合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竞争力,并提出将思政内容融... 高等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及实践技能。本文通过探讨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价值,强调融合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竞争力,并提出将思政内容融入创业课程、加强校企协作、构建多样化的实践平台及完善评估系统等融合教育策略。研究表明,深度整合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的全面成长及社会责任培养非常重要,可为社会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融合教育 实践路径
原文传递
课程思政背景下民办高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7
作者 王昭 张玮 马丹 《南腔北调》 2025年第1期93-96,共4页
民办高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举措,是彰显专业教育价值、促进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培育科技创新人才、以科技创新驱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出路。然而,民办高校因资... 民办高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举措,是彰显专业教育价值、促进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培育科技创新人才、以科技创新驱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出路。然而,民办高校因资源、区位等原因,在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融合意识、课程设置、平台建设、评价机制等方面的障碍。新时代,有效推进民办高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需要强化融合教育理念、构建系统化融合课程、搭建融合教育实践平台、制定融合教育成果评价机制等,多方发力,让民办高校真正为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民办高校 融合教育 创新创业
下载PDF
CDIO模式+思政融合理念下交通运输专业课程研究与实践——以城市道路工程课程为例
8
作者 黄崇伟 杨培 +1 位作者 杨晓芳 孙瑜 《物流科技》 2025年第7期154-157,共4页
对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授课教师缺乏教学经验、课程安排不合理、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等问题。分析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新的教学理念。CDIO工程教育模式融合思政教学,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教学大... 对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授课教师缺乏教学经验、课程安排不合理、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等问题。分析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新的教学理念。CDIO工程教育模式融合思政教学,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教学大纲,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和网络教学辅助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增加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进行课程实践,对学生进行科研引导,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培养适用社会发展的高质量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模式 建设 城市道路工程 教学创新 教学实践
下载PDF
信息化赋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管理融合发展研究——评《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研究》
9
作者 黄泽炀 司忠业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11-I0011,共1页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目标、内容、方法、功能等方面相辅相成,可在发展过程中实现相互助力、联动发展。对此,立足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目标、内容、方法、功能等方面相辅相成,可在发展过程中实现相互助力、联动发展。对此,立足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价值、路径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由李佳璐著写,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的《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研究》一书,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基底,以“互联网+”背景为导向,对“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研究展开了论述,为信息化赋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管理融合发展研究带来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教育管理 治教育 李佳 融合发展研究 互联网 联动发展 信息化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融合与创新的探索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智 《纺织报告》 2024年第8期107-110,共4页
随着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部明确要求高等教育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文章提出了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并通过具体的实践案例分析... 随着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部明确要求高等教育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文章提出了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并通过具体的实践案例分析了如何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德技并修、艺理兼备的艺术设计人才,同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融合与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这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高职教育 艺术设计专业 教学融合 创新实践
下载PDF
地方应用型高校“思政+创新创业+专业”教育的多元融合模式研究与探索
11
作者 宋倩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4-15,24,共3页
地方应用型高校“思政+创新创业+专业”教育的多元融合模式,是将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及专业教育三者有机融合,以融思政、强专业、重创新、共发展为人才培养目标,推进地方高校教改探索与实践。此模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注重培养学生的... 地方应用型高校“思政+创新创业+专业”教育的多元融合模式,是将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及专业教育三者有机融合,以融思政、强专业、重创新、共发展为人才培养目标,推进地方高校教改探索与实践。此模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强调专业教育中的价值引领和精神塑造的重要性。同时,思政、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多元融合是地方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举措,此模式明确思政教育为价值引领,创新创业教育为发展驱动,专业教育为强化提升,注重提高拔尖人才的综合素质。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此模式着眼于理念创新,强调创新能力是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核心,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要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融合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 地方应用型高校 专业教育 教育
下载PDF
融合新闻传播模式下思政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研究
12
作者 李想 《传播与版权》 2025年第1期94-96,共3页
文章阐述了融合新闻的内涵,探讨了其在新闻生产、内容呈现和传播渠道等方面的深度交织和全方位融合特性,以及融合新闻传播的即时性和交互性等特点。文章分析了融合新闻传播模式对思政教育实践在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融合新闻... 文章阐述了融合新闻的内涵,探讨了其在新闻生产、内容呈现和传播渠道等方面的深度交织和全方位融合特性,以及融合新闻传播的即时性和交互性等特点。文章分析了融合新闻传播模式对思政教育实践在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融合新闻传播模式下思政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策略,以期推动思政教育在融合新闻传播环境下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新闻传播模式 教育实践 创新发展
下载PDF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践探索
13
作者 孙伟峰 《世纪桥》 2025年第5期93-95,共3页
在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不仅是实现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方向。其核心目的在于通过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职业技能,以培养符合新... 在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不仅是实现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方向。其核心目的在于通过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职业技能,以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深入探索和解决当前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目标协同性薄弱、思政元素挖掘深度与广度不足以及评价机制的匮乏等,进而提出提升顶层设计水平、构建优质教师团队、完善评价机制体系等举措,且取得一定成果。此融合实践探索仍需持续优化,不断完善融合策略和机制,以实现深度融合,为职业教育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社会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教育 专业教育 融合
下载PDF
《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与专业技能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14
作者 王若贤 韩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2期079-082,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Python作为一门高效、易学的编程语言,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不仅传授编程技能,更应承担起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创新思维及良好职业道德的重任。本文旨在探索在《Python程序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Python作为一门高效、易学的编程语言,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不仅传授编程技能,更应承担起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创新思维及良好职业道德的重任。本文旨在探索在《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有效途径,实现专业技能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本文通过分析思政元素融入《Python程序设计》的重要性及现状,提出思政与专业的融合的实践策略。策略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同时,这种融合方式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技能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thon程序设计 课程 专业融合
下载PDF
实践导向的多元融合: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思政教育路径的创新探索
15
作者 叶晓俊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5年第8期57-60,共4页
本文探讨了在小学信息科技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提出了实践导向的多元融合的具体策略,并通过“探寻浮云之美·云和有礼”主题实践活动,展示了多元融合教学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 实践导向 多元融合 小学信息科技课程 教育
下载PDF
课程思政与高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融合的实践研究
16
作者 王晓晖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85-86,89,共3页
中国高校教育在不断改革中不断前行,其中一个重要方向是推进课程思政。与此同时,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外语课程,也扮演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角色。如何将课程思政与英语专业核心课程有机融合,以实现教育的多元化目标,是当前高校面临... 中国高校教育在不断改革中不断前行,其中一个重要方向是推进课程思政。与此同时,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外语课程,也扮演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角色。如何将课程思政与英语专业核心课程有机融合,以实现教育的多元化目标,是当前高校面临的挑战之一。本文将深入探讨课程思政与英语专业核心课程融合的理论框架和实践策略,旨在为高校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高校英语专业 融合 综合素质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高职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探索
17
作者 于译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5年第3期009-012,共4页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交织的今天,高职教育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其目标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而思政教育作为塑造学生灵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高职教育...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交织的今天,高职教育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其目标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而思政教育作为塑造学生灵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高职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当前高职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往往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二者之间缺乏有效的融合与互动,严重限制了学生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发展,本文就高职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展开探究,以期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高职教育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专业课程 教育 融合路径
下载PDF
深度融合思政元素的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以“康复功能评定学”课程为例
18
作者 胡霞 胡龙 《教育教学论坛》 2025年第4期65-69,共5页
康复治疗学是具有人文关怀性质的学科,应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针对“康复功能评定学”课程存在的痛点问题、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以及课程特点,从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 康复治疗学是具有人文关怀性质的学科,应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针对“康复功能评定学”课程存在的痛点问题、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以及课程特点,从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手段/模式、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系统性地实施了思政化教学创新与实践,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学生在学业成绩、创新创业以及职业素养等方面提升迅猛,专业教师在康复人才培养、康复相关教学竞赛和教研项目等方面有质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康复功能评定 教学创新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下载PDF
电机与电气控制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的创新与实践—以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为例
19
作者 刘莉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5年第1期005-008,共4页
专业课程思政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结合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电机与电气控制》课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通过构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案例库,实现专... 专业课程思政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结合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电机与电气控制》课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通过构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案例库,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促进学生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 课程 教学创新 实践探索
下载PDF
课程思政主导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20
作者 袁慧慧 王炜 +6 位作者 张须龙 崔烨 窦云鹏 陈彦 吕喆 刘杰 孙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4-446,450,共4页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思政应贯穿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全过程,但目前研究生课程思政和创新能力培养仍需深度融合。在创新能力培养的...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思政应贯穿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全过程,但目前研究生课程思政和创新能力培养仍需深度融合。在创新能力培养的科研活动全过程积极融入课程思政对学生成长和科研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以呼吸免疫研究团队研究生培养为例,重点探讨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成长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设计和具体实施方案,这将为今后优化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课程 创新能力 研究生培养 高素质专业人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