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创”方针引领高职院校校本文化建设探析
1
作者 姚芬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0-65,共6页
“两创”方针引领高职院校校本文化建设是由职业教育性质决定的,是发挥校本文化功能、彰显高职教育类型教育特色和活力的内在要求。基于“两创”方针的指导,高职院校应做好顶层设计,推进校本文化的体系化建设;立足办学历史,弘扬校史文化... “两创”方针引领高职院校校本文化建设是由职业教育性质决定的,是发挥校本文化功能、彰显高职教育类型教育特色和活力的内在要求。基于“两创”方针的指导,高职院校应做好顶层设计,推进校本文化的体系化建设;立足办学历史,弘扬校史文化,厚植校本文化底色;传承办学传统,坚持职教之路,彰显类型教育特色;立足人才培养,讲好校友故事,彰显校本文化功能;立足课程建设,注重融合创新,丰富校本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创”方针 高职院校 校本文化 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 校史文化
下载PDF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宋韵文化“两创”路径研究——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
2
作者 陆昇 《新闻前哨》 2024年第3期72-75,共4页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宋韵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机遇。数字化为宋韵文化“两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宋韵文化为数字化打开了更加广阔的文化空间。宋韵文化数字化依循着从平面到立体,建构宋韵文化的应用场景;从...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宋韵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机遇。数字化为宋韵文化“两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宋韵文化为数字化打开了更加广阔的文化空间。宋韵文化数字化依循着从平面到立体,建构宋韵文化的应用场景;从静态到动态,创新宋韵文化的表达方式;从单一到多元,探索宋韵文化的关联形态;从有限到无限,开辟宋韵文化的传播路径的实践进路演进。但同时也存在着整合力不够、同质化突出、创意感不强、传播链狭窄等问题,需要完善支撑体系,提升活化深化转化率;打造主题IP,推进在线在场一体化;升级呈现方式,实现从走近到走进的转变;构筑传播矩阵,促进线下线上相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韵文化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两创” 金华
下载PDF
以“两个结合”引领文化“两创”开辟新境界
3
作者 金刚 张昕如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1,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更加直观更加深刻地彰显了“两个结合”与文化“两创”的密切联系,为在新的起点上以“两个结合”引领文化“两创”开辟新境界提供了根本遵循。文化“两创”开辟新境界,关键在于把“两创”与...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更加直观更加深刻地彰显了“两个结合”与文化“两创”的密切联系,为在新的起点上以“两个结合”引领文化“两创”开辟新境界提供了根本遵循。文化“两创”开辟新境界,关键在于把“两创”与“两个结合”这一“最大法宝”紧密结合。新时代,推进“两个结合”必然能够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和“强化文化赋能”,充分发挥“文化在激活发展动能”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引领文化“两创”提质增效,进入新境界。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契合融通理念进行更全面更深入更系统的挖掘阐扬;二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重特质进行更客观更理性更科学的宣传彰显;三是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兼通人才进行更有力更高效更广泛的教育培养;四是对“两个结合”自身的内在统一性和相互包容性特点进行更及时更通俗更贴切的剖析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文化“两创” 新境界
下载PDF
新时代文化“两创”的价值重塑与实践路径创新
4
作者 高宏存 《行政管理改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5,共12页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从增强文化创新活力出发,在探寻文明互鉴中创生民族文化“新生命体”,增强创新活力则应对接国家重大文化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耦合,再造文化价值...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从增强文化创新活力出发,在探寻文明互鉴中创生民族文化“新生命体”,增强创新活力则应对接国家重大文化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耦合,再造文化价值;构建有利于文化创新发展的文化生态系统;加强美育美学教育,培育基层“创意群体”;重视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意设计与文化制造业产品的融合,持续发力推动文化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两创” 价值重塑 路径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路径探析--以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践行“两创”方针为例
5
作者 鹿贺 《图书馆学刊》 2024年第2期47-50,共4页
公共图书馆肩负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阐述公共图书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路径及成效,并以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践行“两创”方针为例,梳理其管理运作与实践模式,以期为公共图书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 公共图书馆肩负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阐述公共图书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路径及成效,并以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践行“两创”方针为例,梳理其管理运作与实践模式,以期为公共图书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参考与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尼山书院 “两创” 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两创”视角下河南武术文化现代化发展研究
6
作者 王文婷 《武术研究》 2024年第5期19-21,42,共4页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对比法和逻辑分析法,从“两创”视角,对河南武术文化现代化发展现状展开分析。文章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提出的“两创”,从制度文化层、物态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及心态文化层探究河南武术...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对比法和逻辑分析法,从“两创”视角,对河南武术文化现代化发展现状展开分析。文章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提出的“两创”,从制度文化层、物态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及心态文化层探究河南武术文化现代化发展现状,指出河南武术文化在发展机制、传播媒体、品牌效力及武术教学方面缺乏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期通过政府主导,创新河南武术文化发展机制;融合新媒体,创新河南武术文化传播渠道;打造地域特色品牌,创新河南武术文化品牌;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创新河南武术教学内容来扭转河南武术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创” 武术文化 现代化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背景下电视节目导演的创作理念与实施策略——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例
7
作者 范继莎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第3期185-188,共4页
当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已经成为社会各行业领域的重要任务。电视节目导演理应把握时代要求,切实履行自身作为引领者和践行者、设计师和规划师的功能作用,助力广电传媒业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作出更大贡献。在此过程... 当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已经成为社会各行业领域的重要任务。电视节目导演理应把握时代要求,切实履行自身作为引领者和践行者、设计师和规划师的功能作用,助力广电传媒业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作出更大贡献。在此过程中,电视节目导演应学习和借鉴“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成功经验,及时革新创作理念和实践策略,以此发挥新时期电视节目的文化价值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两创” 电视节目 导演 “中国节日”系列节目
下载PDF
流媒体推动文化“两创”建设研究
8
作者 徐淑君 李亚红 赵伟 《传播力研究》 2024年第3期19-21,共3页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当代中国的时代任务,也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流媒体创作者作为文化内容的生产主体,对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从流媒体创作者视角出发...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当代中国的时代任务,也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流媒体创作者作为文化内容的生产主体,对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从流媒体创作者视角出发,探讨流媒体背景下文化“两创”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从政策制定者、流媒体平台、流媒体创作者及网络受众者多个维度提出推动文化“两创”的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媒体 文化“两创” 机遇 挑战 新路径
下载PDF
新闻+服务:媒体助力文化“两创”路径谈——以文博会宣传报道为例
9
作者 曹亮 魏俊怡 陈修胜 《全媒体探索》 2024年第3期72-73,共2页
在新的传播格局下,媒体需要更深入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提升传播效果。本文结合第四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宣传报道实践,深入探讨主流媒体如何实现有效传播,助力文化“两创”进一步走深走实。
关键词 短视频 融媒报道 正能量大流量 宣传生态 文化“两创”
原文传递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推动汉服文化发展研究
10
作者 吴园园 《纺织报告》 2024年第3期146-148,共3页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汉服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更代表着一种独特的审美观念与文化精神。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汉服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如何...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汉服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更代表着一种独特的审美观念与文化精神。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汉服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汉服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双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汉服文化作为切入点,探讨汉服文化联结大众情感、为传统文化注入活力以及创新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论述推动汉服文化“两创”发展的目标导向,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汉服文化“两创”发展的路径,即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展示汉服文化的时代意义;以创意为汉服文化发展赋能;利用现代技术助力汉服文化的传播。这既可以丰富汉服文化资源,积聚文化推广力量,使用现代化与科技化手段助力汉服文化的广泛传播,又能发挥汉服文化的育人作用,形成社会新风尚,实现文化强国的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汉服文化 “两创”
下载PDF
“两创”视域下博物馆宣教创新路径研究——以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为例
11
作者 吕慧媛 李亚楠 宋永刚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20期120-123,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价值引导,为深度开展中医药博物馆宣教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文章以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为例,从文化“两创”实践层面入手,将中医药文化与时代问题相结合,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与当代中国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价值引导,为深度开展中医药博物馆宣教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文章以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为例,从文化“两创”实践层面入手,将中医药文化与时代问题相结合,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与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阐述博物馆在文化“两创”理论指导下创新宣教工作的实践,讲好中医药新时代故事,探索医政融合、医廉融合、“中医药+”等宣教路径,搭建复合型人才队伍、植根文化沃土加强研究、跨界融合共建共享平台,为博物馆宣教实践文化“两创”提供保障,深耕中医药文化宣教品牌,以此强化博物馆的功能,更好发挥中医药博物馆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两创” 中医药博物馆 宣教
下载PDF
“两创”理论背景下的新时代杂技及中华美学精神建构——以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获奖作品作例考察
12
作者 董迎春 王晨雨 《粤海风》 2023年第6期60-68,共9页
中国杂技金菊奖以重大“赛事”带动当代杂技发展和互动。当代杂技在“技术赋能”语境下迎来杂技艺术的变革,杂技道具的花样翻新,新的舞台技术与杂技展演的综合与强化,提升了杂技主题表意及审美创意,推助了新时代杂技舞台综合的展演效果... 中国杂技金菊奖以重大“赛事”带动当代杂技发展和互动。当代杂技在“技术赋能”语境下迎来杂技艺术的变革,杂技道具的花样翻新,新的舞台技术与杂技展演的综合与强化,提升了杂技主题表意及审美创意,推助了新时代杂技舞台综合的展演效果。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获奖作品,自觉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元素,理论自觉地建构中华美学精神,即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由此彰显了新时代文艺创作的方向与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菊奖 当代杂技 技术赋能“两创” 中华美学精神
原文传递
“两创”视域下泰山意象的新表达——以张志民《中华泰山》为例
13
作者 董龙昌 左佳昕 《人文天下》 2023年第9期78-84,共7页
自2013年“两创”提出至今十年间,我国的文艺工作者做出了积极响应。在“两创”理念的指导下,山东的美术家们创作出许多具有齐鲁地域文化特色的美术作品。张志民于2016年创作的《中华泰山》,在展现齐鲁文化新风貌的同时,也在新时代中国... 自2013年“两创”提出至今十年间,我国的文艺工作者做出了积极响应。在“两创”理念的指导下,山东的美术家们创作出许多具有齐鲁地域文化特色的美术作品。张志民于2016年创作的《中华泰山》,在展现齐鲁文化新风貌的同时,也在新时代中国艺术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沿着“事件—文本—图像”的基本逻辑,从《中华泰山》这一件具有普适意义的作品出发,可以廓清泰山作为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从而得出结论:《中华泰山》画面的选择为当代表达泰山意象的中国画提供了一条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创” 《中华泰山》 泰山意象 视觉新范式
下载PDF
山东青年美术践行“两创”的反思与展望——基于山东省青年美术大展
14
作者 董龙昌 左佳昕 《人文天下》 2023年第6期86-92,共7页
自2013年“两创”方针提出以来,众多艺术家开始重新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青年美术家对齐鲁文化也有了崭新的认识。山东青年美术大展自2009年首展以来,在展览机制、作品选择和美术观念更新等方面特点鲜明,加强了学术性和延续性。同... 自2013年“两创”方针提出以来,众多艺术家开始重新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青年美术家对齐鲁文化也有了崭新的认识。山东青年美术大展自2009年首展以来,在展览机制、作品选择和美术观念更新等方面特点鲜明,加强了学术性和延续性。同时,展览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集中体现在齐鲁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和绘画语言创新三个方面。未来,山东青年美术需要在美术创作和美术理论评论方面继续开拓、共同努力,加强美术创作与美术理论评论的互动,鼓励青年美术家关注齐鲁文化,在多元发展、大胆创新的同时探索促进山东美术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进而推动山东美术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创”方针 山东青年美术 美术展览 齐鲁文化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融入山东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
15
作者 朱秋华 李振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3年第10期0147-0150,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内涵,以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为着力点,挖掘其中的育人精髓,并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实现思政教育提质增效的目标。山东拥有丰富的地方文化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内涵,以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为着力点,挖掘其中的育人精髓,并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实现思政教育提质增效的目标。山东拥有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所蕴含的精神并将其融入到山东高校思政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还可以推动地方文化的繁荣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两创” 山东高校 思政教育 融入
下载PDF
数字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实现向路探析
16
作者 季良靖 《艺术科技》 2023年第24期42-44,64,共4页
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的使命要求。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的使命要求。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入21世纪,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改变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也改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样态,给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结果:数字技术打破了时空壁垒,将文化资源与自然物质要素在数字空间相连,重新定义了文化的传承传播主体,引领了“数字+文化”的新方向、新特征、新趋势,推动科技与传统文化创造性融合、创新性发展的全景呈现,大幅提升和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速度和广度,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时空传承、数字化创新和多元化发展带来无限可能。结论:推进数字文化新基建,推进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应通过数字化生产、多元视听媒介与数字化传播、圈层化与场景化的数字化消费来激发传统文化创新,激发新的活力;提升多元协同传播水平,形成强大合力;提升协同治理效能,坚持虚实共治,坚守好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与技术价值三位一体,处理好守正与创新、创意与创新、包容与创新三方面的关系,提高中华文化感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两创”
下载PDF
红河流域传统舞蹈传承与发展的“两创”路径
17
作者 迟燕琼 熊妮 《民族音乐》 2023年第5期47-52,共6页
舞蹈类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其进行传承与发展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更是当代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简称“两创”,是中国共产党传承和... 舞蹈类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其进行传承与发展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更是当代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简称“两创”,是中国共产党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经验,是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在当代中国新的理论表达,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社会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的当代路径。红河流域是由红河流经地区所形成的多民族区域,流域内有彝族、傣族、哈尼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舞蹈类非遗文化资源丰富。为有效促进云南红河流域舞蹈类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建构其传承与发展的“两创”路径,一是表演化,扩大舞蹈类非遗场域性;二是产业化,开发舞蹈类非遗新产业;三是教育化,通过教育促进非遗传承;四是数字化,借助数字媒体传承传播;五是生活化,强化舞蹈类非遗自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流域 “两创” 舞蹈类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以问题导向推动“两创”:内在机理、历史演变与未来走向 被引量:1
18
作者 赖萱萱 詹石窗 《宁夏社会科学》 2023年第2期25-32,共8页
以问题导向推动“两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理念新方法在文化领域的坚持与运用。坚持问题导向是实现“两创”的逻辑基点和根本动力,以问题导向推动“两创”是中华文化自身发展逻辑在新时代的延续,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 以问题导向推动“两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理念新方法在文化领域的坚持与运用。坚持问题导向是实现“两创”的逻辑基点和根本动力,以问题导向推动“两创”是中华文化自身发展逻辑在新时代的延续,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始终以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国问题”为导向,主动肩负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与时代课题的深度结合中焕发新生。在新征程新起点上聚焦文化建设的新问题,探索形成兼顾外在建设和内在养成、由“向内”化人到“向外”引领的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两创”新飞跃的目标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导向 “两创” 内在机理 历史演变 未来走向
原文传递
“两创”与“两个结合”的理论意蕴及实践连接——融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个向度 被引量:4
19
作者 樊志辉 马文惠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104,共9页
“两创”与“两个结合”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内在关系的时代表达。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文化现代化问题上的高度自觉。对“两创”与“两个结合”的理论意蕴及实践连接的梳理与探析,有... “两创”与“两个结合”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内在关系的时代表达。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文化现代化问题上的高度自觉。对“两创”与“两个结合”的理论意蕴及实践连接的梳理与探析,有助于厘清二者的内在逻辑关系,辨明二者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逻辑。“两创”方针与“第二个结合”蕴含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改造”的具体方案。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三次伟大飞跃中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映现着“两创”与“两个结合”的理论向度与实践向度。这标示着中国几代领导人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扬弃、发展的高度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创” “两个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传统教育思想“两创”新实践
20
作者 陶晓华 方宏建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61-63,共3页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传统教育思想在教育立足点、教育途径、教育价值三方面具有逻辑上的契合性,体现为均注重个性化教育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据此,“第二个结合”视域下...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传统教育思想在教育立足点、教育途径、教育价值三方面具有逻辑上的契合性,体现为均注重个性化教育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据此,“第二个结合”视域下传统教育思想“两创”新实践,应坚持以人为本价值取向,以“因材施教”促进教育公平;坚持知行合一基本路径,夯实理想信念根基并深入推进劳动教育;坚持群性教育深入发展,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传统教育思想 “两创” 以人为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