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25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PT-4语言模型分析“互联网+护理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
1
作者 郭小妹 邹文娟 +2 位作者 王芹 詹玲 董丽娟 《循证护理》 2025年第4期767-770,共4页
目的:基于GPT-4语言模型分析我国当前“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基于GPT-4语言模型拟定“互联网+护理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问卷,于2023年7月—9月选取护理专业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18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 目的:基于GPT-4语言模型分析我国当前“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基于GPT-4语言模型拟定“互联网+护理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问卷,于2023年7月—9月选取护理专业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18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进而分析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回收有效率分别为78%和100%;第2轮专家函询的专家权威系数为0.883,表明专家意见协调性较好。最终得出目前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服务项目包括慢性病护理、康复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安宁疗护5个方面,具有便捷、可定制、信息化、资源共享的优点,但也面临护患安全、供需不平衡、服务事故分责、经济需求差异等方面的困难,且存在技术、专业、角色、支持4个方面的阻碍因素。未来应从国家政策支持、增加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加强行业竞争等方面进行改进。结论:目前,虽然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仍面临一些问题,但已初见成效,未来应继续进行更深入且广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互联网+护理服务” 德尔菲法 GPT-4语言模型 护理
下载PDF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的“互联网+管道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2
作者 张林 张灿 +3 位作者 孙秀云 谢萍 张在萍 盛秋 《现代医院》 2025年第2期209-211,215,共4页
目的构建科学规范的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的“互联网+管道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半结构访谈方式,采用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基础初步构建质量评价体系框架,再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经过两论函询,最终确定评价体系的具体... 目的构建科学规范的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的“互联网+管道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半结构访谈方式,采用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基础初步构建质量评价体系框架,再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经过两论函询,最终确定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结果构建该质量评价体系共包括41项指标,其中结构指标13项、过程指标14项、结果指标14项。两轮专家函询试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03和0.831,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259和0.233。结论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构建的“互联网+管道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管道护理服务 三维质量结构模式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糖尿病延续护理服务模式的构建
3
作者 蒙连新 蒙冬日 +2 位作者 李爽旗 李亿娟 季红运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3期141-144,176,共5页
目的 探讨“互联网+护理服务”糖尿病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在糖尿病延续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7月建立“互联网+护理服务”糖尿病... 目的 探讨“互联网+护理服务”糖尿病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在糖尿病延续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7月建立“互联网+护理服务”糖尿病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前104例患者为对照组,2022年8月本院建立“互联网+护理服务”糖尿病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将2023年3—9月建立“互联网+护理服务”糖尿病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后6个月102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延伸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常规延伸护理服务基础上通过本院的“智慧医院”平台,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糖尿病延续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自我管理依从性、满意度、生存质量等指标,将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自我管理依从性、满意度(护士技术操作、健康教育、处理问题满意度)、生存质量(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互联网+护理服务”糖尿病延续护理服务模式的构建,有利于促进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满意度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互联网+护理服务 延续护理 模式构建
下载PDF
“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在居家失能老人中的应用
4
作者 杨小芳 姜燕 杨艳琴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在居家失能老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6月雅安市汉碑社区、石马社区、土桥社区、桐梓林社区的失能老人2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对照... 目的探讨“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在居家失能老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6月雅安市汉碑社区、石马社区、土桥社区、桐梓林社区的失能老人2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对照组基于互联网制订个性化线上干预方案,包括用药指导、膳食指导、健康监测等。观察组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运行模式,即互联网线上预约、护理人员上门进行护理干预,并根据前期档案,针对性完成延续性护理服务内容,包括身体监测、营养状态筛查、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的护理满意率、依从性调和知识、态度以及行为调查量表(KAP)。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8.04%,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1.37%,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依从性得分方面,观察组的服药得分和康复训练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饮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KAP方面,观察组在知识、态度、行为3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护理服务运行模式,可以在提高居家失能老人的护理满意率和依从性的同时,通过针对性健康教育影响患者的知识、信念和行为,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 失能老人 居家 线上线下
下载PDF
“互联网+专项延续护理服务”在居家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怡 付阿丹 +3 位作者 黄盼盼 彭秋霞 黄婷 杨明顺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23,共4页
目的 构建基于智能随访模块的“互联网+专项延续护理服务”模式,为出院后老年患者提供居家护理服务。方法 依托智能随访系统,基于老年出院患者居家服务需求构建管道护理、伤口造口护理2个智能随访模块,提供“互联网+专项延续护理服务”... 目的 构建基于智能随访模块的“互联网+专项延续护理服务”模式,为出院后老年患者提供居家护理服务。方法 依托智能随访系统,基于老年出院患者居家服务需求构建管道护理、伤口造口护理2个智能随访模块,提供“互联网+专项延续护理服务”,包括上门护理、智能随访等。结果 2023年1-12月通过专项延续护理服务为老年出院患者提供上门管道护理632例次,伤口造口护理260例次;162例老年患者对延续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为(5.00±0.03)分。结论 基于智能随访模块的“互联网+专项延续护理服务”模式,能早期识别有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的患者,促进患者从医院到家庭的护理延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智能随访模块 互联网+ 延续护理服务 居家护理 社区护理 管道护理 伤口造口护理
下载PDF
基于离散选择实验的公立医院护理人员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偏好研究
6
作者 刘翠 娄佳奡 +2 位作者 张志霞 陈思怡 陈秋霞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21-225,共5页
目的调查公立医院护士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偏好,为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离散选择实验方法,编制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偏好的问卷,对湖北省6所公立医院的护士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运用混合Lo... 目的调查公立医院护士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偏好,为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离散选择实验方法,编制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偏好的问卷,对湖北省6所公立医院的护士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运用混合Logit模型分析偏好结果。结果共回收问卷852份,有效问卷770份,有效回收率90.38%。研究纳入的五个属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属性相对重要性大小依次为单次服务费用(37.74%)、激励机制(24.33%)、服务模式(17.90%)、服务平台(13.56%)和服务内容(6.47%);其中,效应最大的属性水平为纳入绩效考核(β=0.53;95%CI:0.41~0.65),职称晋升优先(β=0.49;95%CI:0.38~0.59)、团队上门服务(β=0.44;95%CI:0.37~0.51)位于第二、第三名;相较于无激励机制,护士分别愿意牺牲130.64(95%CI:100.34~160.95)元和120.24(95%CI:91.83~148.65)元的服务费用,来获得纳入绩效考核和职称晋升优先的激励机制;为了获得团队上门服务,护士愿意牺牲107.59(95%CI:87.54~127.64)元的服务费用。结论公立医院护士偏好于提供单次服务费用高、有激励机制及团队上门服务模式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建议合理制定上门服务费用分配标准,完善护理队伍激励机制,建立团队上门服务形式,探索多层次服务组合方式,提高服务项目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 离散选择实验 公立医院 护理人员 偏好
下载PDF
老年慢性病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选择偏好研究
7
作者 刘翠 陈秋霞 吴瑞 《重庆医学》 2025年第3期725-730,共6页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病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选择偏好,为精准对接其服务需求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离散选择试验,编制老年慢性病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选择偏好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法对342例受访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运用混合logit模型...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病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选择偏好,为精准对接其服务需求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离散选择试验,编制老年慢性病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选择偏好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法对342例受访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运用混合logit模型分析偏好结果。结果共回收问卷342份,有效问卷342份,有效回收率100%。研究纳入的6个属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级护士(β=0.491)带来的效用最大,其次为医院规模较大(β=0.479)、医保报销比例70%(β=0.402)。受访者对高级护士的支付意愿最高,如果将服务提供者由初级护士转为高级护士,受访者愿意为此支付约165.1元。受访者对服务内容的支付意愿最低,如果服务内容由基础包转为个性包,受访者需要给予86.8元的补偿。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偏好受到多因素影响,其在选择服务时会对各属性水平进行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选择试验 互联网+护理服务 属性 偏好 慢性病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背景下我国网约护士风险感知影响因素的范围综述
8
作者 杨贤贤 郭卫婷 +1 位作者 王文君 郭玉芳 《海南医学》 2025年第5期755-760,共6页
目的 对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背景下的网约护士风险感知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范围综述,梳理我国网约护士风险感知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保障网约护士执业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以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 目的 对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背景下的网约护士风险感知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范围综述,梳理我国网约护士风险感知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保障网约护士执业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以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发布的证据整合手册为该范围综述的方法学指导框架,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关于我国网约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风险感知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8月。由2名研究者筛选文献、汇总和系统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7篇文献,分析结果显示,网约护士其风险感知总的得分率为41.66%~58.60%,网约护士的风险感知普遍处于中等水平。网约护士执业风险感知受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工作因素及社会支持)的影响。结论 在“互联网+护理服务”时代背景下,网约护士的执业风险感知受诸多复杂因素影响,有必要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为规避网约护士执业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 网约护士 风险感知 影响因素 范围综述
下载PDF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产后母亲“互联网+母婴护理服务”参与意向的质性研究
9
作者 朱洪霞 冷富华 +2 位作者 任青 张敏娣 于桂玲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5期21-26,共6页
目的 探讨产后母亲对“互联网+母婴护理服务”的参与意向,为推广“互联网+母婴护理服务”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4年10月至11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15名婴儿的母亲开展半... 目的 探讨产后母亲对“互联网+母婴护理服务”的参与意向,为推广“互联网+母婴护理服务”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4年10月至11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15名婴儿的母亲开展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将计划行为理论中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维度作为一级主题,共提炼出10个二级主题,包括积极态度、消极态度、家庭的支持、社会群体影响力、自我决策能力、母婴护理知识及技能、“互联网+”护士的职业素养、“互联网+母婴护理服务”中的安全管理、信息平台操作性及用户体验感、费用及支付方式。结论 产后母亲对“互联网+母婴护理服务”总体持积极态度,但产后母亲对“互联网+母婴护理服务”认知水平偏低,母婴护理知识及技能不足,行为意向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医疗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构建家庭-医疗机构-社会有力的支持资源,提升“互联网+”护士的职业素养,政策支持及互联网信息平台的不断优化将有效促进“互联网+母婴护理服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行为理论 互联网+母婴护理服务 参与意向 质性研究
下载PDF
社区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
10
作者 常岚 刘小青 +2 位作者 冯娟 陈琳 刘楠楠 《上海护理》 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通过访谈了解社区护士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工作体验,为进一步优化相关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1-6月于上海市某区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的40名社区护士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访... 目的通过访谈了解社区护士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工作体验,为进一步优化相关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1-6月于上海市某区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的40名社区护士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围绕社区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工作体验,提炼出3个主题:感受到“互联网+护理服务”能让患者、护士及专科护理发展均获益,认为“互联网+护理服务”仍存在部分风险隐患和待完善之处,希望通过相关措施提升社区护士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积极性。结论社区护士在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中收获了诸多积极体验,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挑战。管理者应充分重视社区护士的工作认知和需求,进一步促进其职业价值感提升,并通过加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改善执业环境、完善系统培训等措施,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社区卫生 互联网+护理服务 工作体验 质性研究
下载PDF
“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上门服务培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杜佳翼 汪春雨 张照莉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6-320,共5页
护士培训对提高护士核心能力、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也是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综述了国内现有“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上门服务培训的构建依据、大纲设计、培训内容、考核形式及效果,分析“互联网+护... 护士培训对提高护士核心能力、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也是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综述了国内现有“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上门服务培训的构建依据、大纲设计、培训内容、考核形式及效果,分析“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上门服务培训的困境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后续发展系统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上门服务培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互联网+护理服务 上门服务 综述
原文传递
“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在慢性肾脏病用药管理中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12
作者 赵雯瑾 李伯杰 赵玲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5年第4期23-25,共3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药物治疗是CKD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且病情复杂多变,用药管理面临诸多挑战。“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的概念在2015年国家卫健委...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药物治疗是CKD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且病情复杂多变,用药管理面临诸多挑战。“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的概念在2015年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被提出。“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是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为需要在家庭条件下进行医疗护理的患者提供专业护理服务的模式,这种服务模式通过线上申请和线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了传统护理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扩大了服务范围,提高了护理服务的灵活性和效率。本文综述近年的相关研究成果,旨在为“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在慢性肾脏病用药管理中的现状与发展提供临床应用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居家护理 慢性肾脏病
原文传递
“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
13
作者 欧阳红 娄晟 +3 位作者 刘炎鑫 王辉 张一粟 段晓侠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39,共4页
目的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管理提供量化的监测工具。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及半结构式访谈拟定指标条目池,以Donabedian理论为框架初步构建指标体系,结合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及层次分析法确立“... 目的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管理提供量化的监测工具。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及半结构式访谈拟定指标条目池,以Donabedian理论为框架初步构建指标体系,结合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及层次分析法确立“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及各级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94.12%,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87,Kendall系数分别为0.151、0.116(均P<0.001)。最终形成的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敏感指标体系涵盖多方面内容,可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下载PDF
护理质控中心主导的区域化“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构建与实践
14
作者 杨志萍 陈俭 张生军 《现代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263-266,共4页
目的探索以护理质控中心为主导的区域化“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构建与实施效果。方法自2020年开始,由重庆市九龙坡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统筹,护理质控中心主导,经过顶层设计、试点实施、经验总结和扩面推广4个阶段,在全区开展区域化“互联... 目的探索以护理质控中心为主导的区域化“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构建与实施效果。方法自2020年开始,由重庆市九龙坡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统筹,护理质控中心主导,经过顶层设计、试点实施、经验总结和扩面推广4个阶段,在全区开展区域化“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并评价实施效果。结果区域化“互联网+护理服务”开展以来,截至2024年6月,全区共19家医疗机构开通服务,“九龙坡云医院”平台注册护士1080人,服务用户2600余户,累计上门服务订单3000余单。服务零投诉、零差错,满意率100%。结论以护理质控中心为主导的区域化“互联网+护理服务”,充分调动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打通专业护理到家庭“最后一公里”,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护理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控中心 互联网+护理服务 上门护理 延续护理 居家护理 重庆
下载PDF
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发展现状及展望
15
作者 冯蔷薇 胡弘毅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573-576,共4页
传统护理服务的发展因人力成本高、服务范围有限等受到严重制约,现代护理通过借助“互联网+”科技手段及智能上门护理等创新模式,可有效拓展相关护理的服务范围,提高护理服务效率,促进护理服务质量升级。本研究通过调研“互联网+护理服... 传统护理服务的发展因人力成本高、服务范围有限等受到严重制约,现代护理通过借助“互联网+”科技手段及智能上门护理等创新模式,可有效拓展相关护理的服务范围,提高护理服务效率,促进护理服务质量升级。本研究通过调研“互联网+护理服务”在我国发展现状,发现目前“互联网+护理服务”措施可为护士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及服务报酬,同时也减少患者就医排队的时间与出行成本,尤其为不方便外出就医的患者提供更多服务措施;此外,通过总结与分析现阶段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不断完善的各种政策、法规、制度更加规范的实施流程,提出了更加合理、有效的解决对策,促进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遍及各级医疗机构,以期惠及更多患者和健康人群,提高护士的自身价值,提升护理服务的可持续性和患者满意度,推动我国护理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 综述 现状 展望
下载PDF
肠造口患者的“互联网+护理服务”使用意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王春梅 李琴 方方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5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了解肠造口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广居家肠造口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某三甲医院就诊的180名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 目的了解肠造口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广居家肠造口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某三甲医院就诊的180名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肠造口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使用意愿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91.11%的肠造口患者表示愿意使用“互联网+护理服务”,患者的服务需求较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有无造口相关并发症、居住地、“互联网+护理服务”了解程度是影响肠造口患者的“互联网+护理服务”使用意愿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肠造口患者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使用意愿较强,对医疗保健方面的需求最大。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高、居住地在市区、有造口相关并发症、了解“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肠造口患者对“互联网+护理服务”使用意愿更强烈。因此,需要有序地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建议临床专业医护人员采取积极措施,为肠造口患者提供延伸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肠造口 互联网+ 护理服务 使用意愿 居家护理
下载PDF
居家重度失能老人“互联网+护理服务”认知及意愿现状分析
17
作者 熊琼艳 柏乐潇 +3 位作者 李智伟 杨乾 李雅伦 冉凌云 《卫生职业教育》 2025年第9期133-137,共5页
目的调查居家重度失能老人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认知及意愿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持续深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选取云南省7个地级市共40个社区(村)115名居家重度失能老人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调查居家重度失能老人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认知及意愿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持续深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选取云南省7个地级市共40个社区(村)115名居家重度失能老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国内学者开发的居家失能老年人“互联网+护理服务”认知意愿量表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75.65%的居家重度失能老人对“互联网+护理服务”不了解;65.22%的表示愿意使用“互联网+护理服务”;乡村户籍、高中或中专学历及护工照护的居家重度失能老人更愿意使用“互联网+护理服务”;费用医疗保险不报销、安全问题及应急措施、出现医疗纠纷难以判定责任是其“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主要的消极影响因素。结论居家重度失能老人对“互联网+护理服务”认知程度较低但其意愿呈现积极发展趋势。建议政府制定政策,相关医疗机构及社区开展专项讲座与培训,建立失能老人互助平台以提高失能老人“互联网+护理服务”认知水平,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重度失能老人 互联网+护理服务 居家护理
下载PDF
厦门市某社区居民“互联网+护理服务”使用意愿调查
18
作者 林碧霞 陈媛 +8 位作者 张于 郑薇亮 吴林静 吴智敏 段舒舒 杨琴 李开新 吴梅 周明慧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第3期5-8,31,共5页
目的了解厦门市社区居民“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使用意愿,为促进该服务的实践规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月至12月对350名厦门市社区居民采用社区居民“互联网+护理服务”使用意愿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效回收问卷... 目的了解厦门市社区居民“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使用意愿,为促进该服务的实践规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月至12月对350名厦门市社区居民采用社区居民“互联网+护理服务”使用意愿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效回收问卷336份。厦门市社区居民“互联网+护理服务”使用意愿总分(68.80±8.73)分,但仅19.6%的居民了解过“互联网+护理服务”。不同年龄、医疗保障形式、是否知晓“互联网+护理服务”、需要的服务项目数的社区居民的使用意愿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是否知晓“互联网+护理服务”和需要的服务项目数是使用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虽然厦门市社区居民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使用意愿呈中等偏上水平,但该服务的普及性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应加大宣传力度,并针对不同人口学资料居民的照护需求,设计该类平台的配套应用功能,以满足社区居民尤其是对服务需求量大的老年患者的健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民 互联网+护理服务 使用意愿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互联网+延续护理服务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康复中的效果
19
作者 陈陶 杨挺伟 +1 位作者 冯敏 罗文丽 《中外医疗》 2025年第6期104-108,共5页
目的研究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的康复活动中,应用互联网+延续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宜兴市善卷骨科医院收治的78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3... 目的研究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的康复活动中,应用互联网+延续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宜兴市善卷骨科医院收治的78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39例开展互联网+延续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和自我护理能力、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出院后1个月、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分别为(2.85±0.46)分、(1.72±0.1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73±0.51)分、(3.09±0.2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095,26.934;P均<0.05)。研究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的自护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出院后3个月服药依从性评分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互联网+延续护理服务应用于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中,可缓解疼痛,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服药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延续护理服务 生活质量 膝关节周围骨折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智慧临床药学服务模式探索——以儿童癫痫病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青 冯越 孔粼 《卫生软科学》 2025年第2期58-62,共5页
回顾了智慧诊疗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儿童癫痫病为例,深入分析了传统药学服务模式的局限性。并以某医院药学部为例,从发展脉络、人员组成、平台架构与技术支撑、平台运行与维护等层面系统梳理其儿童癫痫创新药学服务模式。该模式实... 回顾了智慧诊疗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儿童癫痫病为例,深入分析了传统药学服务模式的局限性。并以某医院药学部为例,从发展脉络、人员组成、平台架构与技术支撑、平台运行与维护等层面系统梳理其儿童癫痫创新药学服务模式。该模式实现了对儿童癫痫患儿的全病程精准管理与远程指导,提高了儿童癫痫患儿的诊疗质量,并有利于降低患儿治疗成本。但要实现基于个性化药物治疗的精准人工智能模型,仍有多学科沟通难、智能技术瓶颈、信息保密难等问题需要克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服务 互联网 人工智能 儿童 癫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