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5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机-环境”系统的智能名优采茶机设计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尹俊方 孙虎 冉秋艺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3-190,共8页
目的旨在提高采茶效率,解决现有名优茶采茶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即不贴合作业环境、用户交互体验感弱和采摘效率低等。方法以四川蒙顶山为设计目标地,运用"人-机-环境"系统理论分析影响设计与产品相关的"人&qu... 目的旨在提高采茶效率,解决现有名优茶采茶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即不贴合作业环境、用户交互体验感弱和采摘效率低等。方法以四川蒙顶山为设计目标地,运用"人-机-环境"系统理论分析影响设计与产品相关的"人"与"环境"因素,结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作业环境、政策导向等信息准确定义智能采茶机。结论 "人"的因素影响采茶机的色彩以及交互体验,"环境"因素影响采茶机的尺寸、结构、行走方式、动力机构等,综合运用"人-机-环境"系统下的各个子因素以及相关因素的关系,能够更加准确地定义智能名优采茶机,产品在功能、体验感、贴合作业环境等方面明显增强,提高了设计准确率。"人-机-环境"系统理论对具有明确设计目标的农机产品设计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环境”系统 智能采茶 名优茶 采茶设计
下载PDF
“人-机-环境”系统下智能花椒采摘机设计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史志远 靳雨欣 +1 位作者 郑杨硕 冉秋艺 《设计》 2022年第21期150-153,共4页
为解决现有花椒采摘机在适应性上存在缺陷、椒农接受度低的问题。基于“人-机-环境”系统理论,根据现有农机技术构建智能采摘机功能模型,并分析影响采摘机设计的“人”与“环境”因素,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创新。通过分析结果准确设计采摘... 为解决现有花椒采摘机在适应性上存在缺陷、椒农接受度低的问题。基于“人-机-环境”系统理论,根据现有农机技术构建智能采摘机功能模型,并分析影响采摘机设计的“人”与“环境”因素,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创新。通过分析结果准确设计采摘机的采摘方式、尺寸造型、交互方式、运输动力系统,使采摘自动化程度、效率品质、易用性、贴合环境程度有明显提升,满足椒农使用需求。该设计方法也为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进而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环境”系统理论 花椒 智能农 采摘设计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人-机-环境”系统中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文化自信培育探析——基于“八个统一”的视角
3
作者 张莹 《新一代(理论版)》 2021年第14期1-2,共2页
高职院校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的作用,是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八个统一”的视角,通过从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来对运用“人-机-环境”系统中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文化自信培育进行阐释,不仅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在深入... 高职院校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的作用,是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八个统一”的视角,通过从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来对运用“人-机-环境”系统中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文化自信培育进行阐释,不仅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在深入理解和感受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而且也能够加深我们对于文化自信的进一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环境” 文化自信 思政课 高职院校 “八个统一”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4WIDS平台转向-悬架系统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4
作者 李春友 彭育辉 +1 位作者 林军 陈文强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8,共8页
为解决复杂工作环境下,四轮独立驱动转向(four-wheel independent drive steering,4WIDS)移动平台车身失稳对感知层识别精度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双斜臂式转向-悬架系统集成的设计方案,旨在减小底盘空间占用并提高其在复杂环境下的行驶... 为解决复杂工作环境下,四轮独立驱动转向(four-wheel independent drive steering,4WIDS)移动平台车身失稳对感知层识别精度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双斜臂式转向-悬架系统集成的设计方案,旨在减小底盘空间占用并提高其在复杂环境下的行驶稳定性.通过构建悬架-转向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地面激励与车轮跳动之间的关系,运用零力矩点法,以稳定性阈值来评价车轮前后、左右非水平状态下的稳定性,最后模拟复杂行驶环境进行运动学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前后、左右非水平路复杂环境下,稳定性阈值为正,悬架系统能满足行驶稳定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悬架系统 双斜臂式悬架 四轮独立驱动转向 复杂环境 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碳交易和碳税机制的火电厂环境-经济管理
5
作者 刘敏 周然 汤栋 《环境与发展》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针对火电厂环境-经济管理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基于碳交易和碳税机制,利用区间线性规划(ILP)方法,研究开发了一个区间碳交易-碳税(ICT-CT)模型,实现CO_(2)控制与减排及系统经济性。开发的ICT-CT模型不仅能够处理表示为离散区... 针对火电厂环境-经济管理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基于碳交易和碳税机制,利用区间线性规划(ILP)方法,研究开发了一个区间碳交易-碳税(ICT-CT)模型,实现CO_(2)控制与减排及系统经济性。开发的ICT-CT模型不仅能够处理表示为离散区间数的不确定性,而且能够反映系统的复杂性。ICT-CT模型应用到一个假设的案例问题中,合理的模型解被获取,结果分析表明:在碳交易下,能够实现CO_(2)排放量定额在各机组间的再分配,优化CO_(2)排放量,确定机组购买或售卖的CO_(2)排放权,进而确定机组最优的发电量和发热量,实现系统净利润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经济管理系统 碳交易 碳税 优化模型 不确定性
下载PDF
“人-机-环境”共融的工业数字孪生系统智能优化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浩 王昊琪 +11 位作者 李琳利 张玉彦 杨文超 文笑雨 张旭辉 刘根 张幸福 刘俊 崔科飞 陈录城 王朋静 杨新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1-1570,共20页
工业数字孪生系统是智能制造应用实施的重要手段,但现有工业数字孪生系统主要面向机械系统探索研究理论和关键技术,缺乏从“人-机-环境”全局开展系统建模和优化。鉴于此,分析了“人-机-环境”系统建模和智能优化研究进展,总结了“人-机... 工业数字孪生系统是智能制造应用实施的重要手段,但现有工业数字孪生系统主要面向机械系统探索研究理论和关键技术,缺乏从“人-机-环境”全局开展系统建模和优化。鉴于此,分析了“人-机-环境”系统建模和智能优化研究进展,总结了“人-机-环境”共融的工业数字孪生系统基本特征,建立了系统参考架构。然后,提出了“人-机-环境”共融的工业数字孪生系统智能优化方法与关键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数据驱动的快速动态建模与仿真方法、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数字孪生快速建模方法、多模态感知与智能交互方法、虚实同步映射与模型校正方法、基于分布式计算的运行优化控制方法、“人-机-环境”安全监测与态势感知方法和基于AI agent的系统自学习与优化控制方法等。最后,通过典型案例展示了智能优化方法的应用效果。所提出的工业数字孪生系统智能优化方法为实现智能制造过程中的“人-机-环境”共融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环境”共融 工业数字孪生系统 智能制造 智能优化 AI agent
下载PDF
源-机-网协同视角下电力电子并网装备同步控制方法综述
7
作者 查晓明 李锡林 +3 位作者 黄萌 田震 梁军杨 刘浴霜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07-1526,共20页
发展新能源发电并网是“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高比例电力电子并网装备接入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形态。然而,电力电子系统的同步机制由装备同步控制主导,受电源特性、装备能力、互联网络三者的共同影响。因此,有必要从源-机-网... 发展新能源发电并网是“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高比例电力电子并网装备接入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形态。然而,电力电子系统的同步机制由装备同步控制主导,受电源特性、装备能力、互联网络三者的共同影响。因此,有必要从源-机-网协同视角出发,考虑电力电子并网装备对资源的调控能力、并网装备间的交互作用,梳理并网装备同步运行的内在机制。首先,综述新能源发电输出特性对同步控制的影响及针对性的改进控制方法;其次,综述考虑并网装备物理资源约束下的同步控制方法;再次,梳理考虑弱电网交互下的并网装备同步控制和多机协同方法。由此,引出电力电子并网装备同步控制需考虑的“源-机-网”三方面协同视角,并提出新型同步控制构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同步控制 多变流器协同控制 电力系统同步稳定性 新能源发电集群 --网协同 跟网型变流器 构网型变流器
原文传递
矿井通风"人-机-环境"系统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鹏 张国枢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22-24,共3页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重要辅助系统,其可靠性高低对矿井生产和安全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其生命周期中与其它子系统共同孕育发展,也是人机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构造的整体结果。对由人、机与环境组成的通风系统可靠性,除了研究...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重要辅助系统,其可靠性高低对矿井生产和安全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其生命周期中与其它子系统共同孕育发展,也是人机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构造的整体结果。对由人、机与环境组成的通风系统可靠性,除了研究机的可靠性之外,还应该对人和环境的可靠性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讨。用可靠性工程方法、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对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进行研究,给出了矿井通风"人-机-环境"系统可靠性的定义和数学模型。指出只有对系统进行全面分析,才能有效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 “人-机-环境”系统 可靠性研究 通风系统 工程学
下载PDF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及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李佳璐 潘景茹 +2 位作者 冯峰 徐鹏 刘翠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6,共10页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扩张和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资源和环境问题,亟待探究其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PWEE)系统耦合协调关系,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针对黄河流域九省(区)构建了PWE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耦合...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扩张和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资源和环境问题,亟待探究其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PWEE)系统耦合协调关系,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针对黄河流域九省(区)构建了PWE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2008—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PWE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状态和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九省(区)PWEE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从2008年的0.56上升至2020年的0.69,由勉强协调进入初级协调阶段,水资源子系统一直是影响九省(区)PWEE系统协调发展的限制因素,其平均障碍度从2008年的49.05%增加至2020年的55.48%,人均水资源量为主要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系统 耦合协调度 障碍因素 黄河流域
下载PDF
河西走廊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关系及时空分异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文睿 孙栋元 +4 位作者 王亦可 杨俊 兰立军 靳虎甲 徐裕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7-1537,共11页
推进水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生态和谐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文章基于修正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河西走廊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和泰尔指数揭... 推进水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生态和谐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文章基于修正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河西走廊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和泰尔指数揭示驱动因素和空间异质性,并利用趋势面映射耦合协调度全域分布。结果表明:(1)由经济发展带动水资源-经济-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逐年上升,综合发展指数由2006年0.29增长至2021年0.65。(2)河西走廊水资源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生态子系统两两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不同趋势上升,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发展处于颉颃阶段向磨合阶段升级;协调度经历“轻度失调衰退-濒临失调衰退-勉强协调发展-初级协调发展-中级协调发展”五个阶段。(3)区域空间异质性逐渐发展为减小趋势,2021年空间分布表现出东南部发展优于西北部格局,金昌和张掖逐步成为河西发展优势区域。(4)城市化率、排污总量、节水灌溉面积对河西走廊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耦合发展起到较大的驱动作用。研究结果对河西走廊经济-生态-水资源系统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耦合协调模型 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 时空演变规律 驱动因素 河西走廊
下载PDF
潜艇内部人-机-环境系统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 被引量:11
11
作者 茅云生 卢笑庆 +2 位作者 马运义 许建 陈丹东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2-325,共4页
潜艇是一个典型的、庞大的、复杂的人 -机 -环境系统 ,对潜艇的设计方案运用人机工程原理进行评估 ,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 ,对于充分发挥人员和机器的效能 ,提高潜艇的可靠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于人 -机 -环境系统存在很多具有模糊... 潜艇是一个典型的、庞大的、复杂的人 -机 -环境系统 ,对潜艇的设计方案运用人机工程原理进行评估 ,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 ,对于充分发挥人员和机器的效能 ,提高潜艇的可靠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于人 -机 -环境系统存在很多具有模糊性的难以模型化的概念和因素 ,所以文中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 ,根据人机工程学的原理选择了评价因素 ,采用专家调查的方法确定隶属函数 ,对通常状态下潜艇内部人 -机 -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评判结果 .评判结果说明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设计、评判潜艇人 -机 -环境系统的时候是一种简单、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艇 人--环境系统 模糊综合评判 评价指标
下载PDF
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安全分析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卜昌森 程卫民 +2 位作者 周刚 王刚 孙鑫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4-46,共3页
分别从"人"、"机"、"环境"的角度,定性分析了在生产过程中影响三者安全性的主要机理及其对整个人-机-环系统的安全影响,并同时分别建立了三者的安全性数学模型,最后以这些模型为依据,以济钢集团的一个生... 分别从"人"、"机"、"环境"的角度,定性分析了在生产过程中影响三者安全性的主要机理及其对整个人-机-环系统的安全影响,并同时分别建立了三者的安全性数学模型,最后以这些模型为依据,以济钢集团的一个生产车间的现场所测数据为基础,对人-机-环境系统工程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生产现场的安全分析、评价和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环境系统工程 安全分析 安全评价
下载PDF
基于哈肯模型的中国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演化机制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子龙 薛冰 +1 位作者 陈兴鹏 鹿晨昱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7,43,共4页
基于协同学理论,运用哈肯模型,建立了能源-经济-环境(energy—economy—environment,3E)系统的演化方程,并以中国的30个省份为样本,分别对我国3E系统在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两个阶段的演化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能源... 基于协同学理论,运用哈肯模型,建立了能源-经济-环境(energy—economy—environment,3E)系统的演化方程,并以中国的30个省份为样本,分别对我国3E系统在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两个阶段的演化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效率是3E系统演化的序参量,深刻影响着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降低,是决定3E系统可持续发展与否的关键因素,在演化过程中能源效率的提高与污染物排放强度的降低之间还未形成协同效应,说明我国节能和减排还未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机制,节能减排工作中,除了关注经济效率指标外,更应关注环境效率指标,特别是能源消耗的环境效率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 演化 协同学 哈肯模型
原文传递
人-机-环境系统设计中人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立刚 袁修干 杨春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35-539,共5页
为了提高人-机-环境系统的性能特性,目前发展了以人为核心的人-机-环境系统设计思想,本文结合该设计思想,进一步分析了人-机-环境系统中人的性能研究的主要方面,提出了多因素耦合作用下人机特性模型将成为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 人-系统 人-接口 人体工效学
下载PDF
人-机-环境系统安全性的模糊熵评价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周全 左红艳 王益伟 《模糊系统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9-174,共6页
根据人-机-环境系统安全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基于三角形隶属度函数和模糊熵耦合提出了人-机-环境系统安全性的模糊熵评价方法,应用结果表明,影响某企业人-机-环境系统安全性的模糊熵评价度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机-环境系统安全没... 根据人-机-环境系统安全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基于三角形隶属度函数和模糊熵耦合提出了人-机-环境系统安全性的模糊熵评价方法,应用结果表明,影响某企业人-机-环境系统安全性的模糊熵评价度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机-环境系统安全没有协调发展。该模糊熵评价方法可为人-机-环境系统安全评价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环境系统 安全 模糊熵 评价
原文传递
综采工作面人-机-环境系统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立云 杨玉中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8年第3期436-445,共10页
运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对新庄煤矿综采工作面系统中的人、机、环境三大要素及其对事故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人因失误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得出了综采面事故与人的因素的关系,计算出该矿综采队群体的可靠度为0.9924.对... 运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对新庄煤矿综采工作面系统中的人、机、环境三大要素及其对事故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人因失误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得出了综采面事故与人的因素的关系,计算出该矿综采队群体的可靠度为0.9924.对机器设备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事故进行了事件树分析和事故树分析,得出了各种系统状态的发生概率和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对综采面事故与环境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和模糊聚类分析,指出了影响安全的主次因素.最后对综采面的安全性进行了灰熵综合性评价,指出了综采工作面在人、机和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或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性分析 综采工作面 人--环境系统工程
下载PDF
人对人-机-环境系统效能的影响及其差错防范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青山 张海漾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2年第1期70-72,84,共4页
企业生产系统是由“人”、“机”、“环境”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具有加工转换功能的人-机-环境系统.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了面向企业生产的人-机-环境系统中人对系统总体效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旨在提高系统总体效能和可靠度的人为差错... 企业生产系统是由“人”、“机”、“环境”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具有加工转换功能的人-机-环境系统.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了面向企业生产的人-机-环境系统中人对系统总体效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旨在提高系统总体效能和可靠度的人为差错的防范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环境系统 可靠度 差错防范 企业 生产管理
下载PDF
航天器人-机-环境密闭舱试验系统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红旗 郭烈锦 +1 位作者 刘力涛 杨京松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7-162,共6页
目的研究载人航天器人-机-环境密闭舱试验系统的构建内容和构建方法。方法依据相似理论试验方法,分析地面试验与空间飞行的主要差异,保证环控生保系统重力下可靠工作,确定了人-机-环境试验系统的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结果利用该方法构... 目的研究载人航天器人-机-环境密闭舱试验系统的构建内容和构建方法。方法依据相似理论试验方法,分析地面试验与空间飞行的主要差异,保证环控生保系统重力下可靠工作,确定了人-机-环境试验系统的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结果利用该方法构建了一套试验系统,试验系统性能良好、运行稳定,已应用于交会对接任务环控生保系统性能研究。与飞行数据比对表明,该试验系统空气流动和换热状态与微重力环境下基本一致。结论提出的人-机-环试验系统构建方法合理有效,易于实现,满足当前任务需要,可为后续任务类似试验系统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控生保系统 人--环试验 密闭舱 地面试验 航天器
原文传递
基于人-机-环境的金属矿山通风系统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晓璐 李春雷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6-68,共3页
根据人-机-环境原理对金属矿山通风系统的评价因素进行选择和分析,采用专家调查的方法确定隶属函数,建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为充分发挥人员和机器的效能,提高通风系统的可靠性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实际工程应用,证明基于人-机-环境的模... 根据人-机-环境原理对金属矿山通风系统的评价因素进行选择和分析,采用专家调查的方法确定隶属函数,建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为充分发挥人员和机器的效能,提高通风系统的可靠性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实际工程应用,证明基于人-机-环境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是一种经济、科学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通风系统人--环境系统 模糊数学
下载PDF
基于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军用危险品铁路运输风险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开启 崔鲲 吴东广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8-21,共4页
运用人-机-环境(H-M-E)系统工程方法对军用危险品铁路运输系统的风险性进行评价,通过分析影响系统安全的各种因素,构建了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模糊理论进行评价,得到了较为客观的结果。
关键词 军用危险品 铁路运输 人--环境系统工程 风险评价 灰色模糊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