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科技创新和“全面生产” 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被引量:2
1
作者 谈利兵 陈文化 《科技创业月刊》 2004年第5期30-32,共3页
在考察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基础上,认为物质生产、人的生产和精神生产、社会关系生产与科技三大门类相对应。从而表明: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理论为全面科技创新观提供了理论支撑。最后,就全面科技创新和“全面生产”与“全面小康... 在考察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基础上,认为物质生产、人的生产和精神生产、社会关系生产与科技三大门类相对应。从而表明: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理论为全面科技创新观提供了理论支撑。最后,就全面科技创新和“全面生产”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科技创新 “全面小康社会” “全面生产” 物质生活资料 精神生产 社会关系生产
下载PDF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下的中国城市化问题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延春 赵景柱 +2 位作者 邓红兵 罗祺姗 董仁才 《经济问题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共4页
本文在详细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及中国城市化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城市化在小康建设进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认为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城市创造了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推动社会全面发... 本文在详细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及中国城市化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城市化在小康建设进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认为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城市创造了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直接动力。但当前存在于城市发展中的不合理现象已经开始制约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可续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小康社会目标 中国 问题分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小康建设进程 社会全面发展 全面小康社会 健康发展 不合理现象 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 直接动力 经济社会 城市发展 社会主义 现代化 工业化 发展观
下载PDF
试谈大学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社会功能 被引量:5
3
作者 韩延明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大学教育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社会功能 办学理念 教育质量
下载PDF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下的江西高校建设与发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赖明谷 王胜华 徐彩球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经济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也是教育的竞争,江西要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奋斗目标,迫切需要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要更新观念,开拓思路,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不断整合高校优质资源,形成"雁"字阵发展模式,产学研相结合,市场... 经济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也是教育的竞争,江西要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奋斗目标,迫切需要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要更新观念,开拓思路,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不断整合高校优质资源,形成"雁"字阵发展模式,产学研相结合,市场化经营学校,大胆引进国内外名校资源,积极打造江西高校的"世纪品牌";以高校新园区为载体,增强竞争力,带动江西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江西 高校 “雁”阵模式 资源整合 管理文化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的地理学范式
5
作者 潘玉君 武友德 +1 位作者 明庆忠 饶允昌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共3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成为全中国人民在新世纪中的最宏大的国家目标,也成为诸多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及二者的交叉整合研究的最重大的学科目标,很多学科都积极主动地开始了对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的科学研究,以期为实现国家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成为全中国人民在新世纪中的最宏大的国家目标,也成为诸多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及二者的交叉整合研究的最重大的学科目标,很多学科都积极主动地开始了对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的科学研究,以期为实现国家目标提供科学支撑。地理学以地球表层空间系统为研究对象,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研究核心,在研究全面建设小康问题方面,具有自己相对独特的范式。文章拟对中国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阐述了地理学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国西部地区 问题 范式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核心 地理学 国家目标 科学研究 整合研究
下载PDF
昆山在科学发展观的旗帜下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验有示范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君如 《群众》 2006年第6期6-10,共5页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科学发展观 昆山市 示范 旗帜 党的十六大 率先发展 和谐发展 基本指标 中央党校
下载PDF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高校中青年干部素质培养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明龙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24-26,共3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世纪背景,高等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历史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加快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导向,我国高校领导干部正处于整体性新老交替的重要时刻:都共同要求在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世纪背景,高等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历史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加快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导向,我国高校领导干部正处于整体性新老交替的重要时刻:都共同要求在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个性品德修养,广博的学识水平与宽广的视野,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和一定的工作能力与较强的协作意识方面,全面提高高校中青年干部的素质。在培养过程中尤其要注重解决政治方向,终身学习观念,理论联系实际作风等三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高校 中青年干部 素质培养
原文传递
略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8
作者 黄小毛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5-6,共2页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对邓小平"三步走"台阶式经济发展战略的继承和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这个奋斗目标连同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对邓小平"三步走"台阶式经济发展战略的继承和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这个奋斗目标连同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战略部署,共同构成了我们党和国家在新世纪之初的行动纲领.深入理解、科学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于我们做好新时期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邓小平 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建设 科教兴国 精神文明建设 法制建设
下载PDF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中的县、市级教育行政改革
9
作者 曹继平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2-63,共2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地方教育加快改革与发展,处在地方教育改革第一线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将扮演着改革者、引导者、施控者、服务者的角色。因此,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抓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拓宽投资渠道,鼓励多种办学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地方教育加快改革与发展,处在地方教育改革第一线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将扮演着改革者、引导者、施控者、服务者的角色。因此,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抓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拓宽投资渠道,鼓励多种办学形式,实施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立法,为地方教育全面、协调和均衡的发展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教育 教育行政部门 引导者 教育立法 办学形式 改革与发展 鼓励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市级 战略机遇
下载PDF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10
作者 朱必任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2期27-29,共3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中国确立的21初期新的发展战略。它是在探求“两大基本问题”和“两大规律”的进程中产生的丰硕成果,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实践和检验。
关键词 “三个代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建设 党的建设
下载PDF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内源现代化的文化指向
11
作者 董四代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3年第2期72-74,共3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社会现代化的重要阶段性任务,是在不同区域的互动中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过程。内源现代化和外源现代化作为分析不同国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方式的特定范畴,同样适用于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社会现代化的重要阶段性任务,是在不同区域的互动中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过程。内源现代化和外源现代化作为分析不同国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方式的特定范畴,同样适用于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文化传统不同的各个地区现代化过程的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区域发展是在经济与文化的互动中实现的。只有把先进文化融入内源现代化中,实现文化创新,才能形成区域发展的文化优势,形成社会现代化的内在生长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内源现代化 经济发展 经济结构 先进文化 中国
下载PDF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阐释
12
作者 高放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3年第2期50-52,共3页
建设“小康社会”是1984年邓小平提出来的。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又提出:“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1年江泽民进一步指出:“我们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2年党的十六大最终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建设“小康社会”是1984年邓小平提出来的。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又提出:“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1年江泽民进一步指出:“我们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2年党的十六大最终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括四个目标和六个标志,而难度最大的是如何才能实现“社会更加和谐”和“民主更加健全”,因此必须从治标和治本两个途径进行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国 2002年 综合治理 民主建设
下载PDF
实施“两个加快” 奋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3
作者 王玉珍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第6期7-8,共2页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宏伟目标,也是传承接力的必然结果 党的十八大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只有一字之改,但却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一改动契...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宏伟目标,也是传承接力的必然结果 党的十八大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只有一字之改,但却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一改动契合了老百姓的殷殷期待,在全国上下引起强烈反响。全面小康社会的渐行渐近既是我党我国人民对宏伟目标一以贯之的追求,也是我们咬定目标坚持传承接力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小康社会 一以贯之 承接力 十六大 老百姓 宏伟
下载PDF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贡献
14
作者 朱君 蒋美群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39-40,共2页
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是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直接继承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重大贡献。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社会形态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解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5
作者 吴文浩 《黄山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4,共4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我国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必经的中间阶段,同时,我国已取得的现代化建设成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与“总体小康社会”相比,是更全面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我国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必经的中间阶段,同时,我国已取得的现代化建设成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与“总体小康社会”相比,是更全面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新世纪之初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目标 中间 中国 总体小康 现代化战略 现代化建设 高水平 解读 成就
下载PDF
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若干思考
16
作者 李秀潭 《领导之友》 2002年第6期10-11,共2页
关于小康社会,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近年来做了许多探讨和研究。本文涉及的三题,主要从传统文化、初级阶段、历史任务诸方面作些初步思考。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部门 实际工作 初级阶段 理论界 传统文化 历史任务
下载PDF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
17
作者 韩美群 《甘肃农业》 2004年第7期4-4,共1页
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农村 文化建设 农民素质
下载PDF
主成分聚类分析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应用——以河北省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立芝 《经济论坛》 2006年第12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聚类分析 河北 主成分 区域经济发展 应用 小康社会 物质生活水平 “三农”问题
下载PDF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资源支持及应遵循的原则
19
作者 常樵 +1 位作者 马东援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3年第2期53-56,共4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高度重视资源问题,同时应遵循六个方面的原则:一是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二是加强对经济发展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宏观调控;三是制定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科研投入的政策;四是培育健康文明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高度重视资源问题,同时应遵循六个方面的原则:一是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二是加强对经济发展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宏观调控;三是制定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科研投入的政策;四是培育健康文明的消费行为;五是开拓经济建设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空间;六是在开放中协调经济发展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国 资源支持 生态环境 自然资源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加强中长期发展规划战略性的探索——兼论与十二五规划同步编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年规划” 被引量:1
20
作者 相伟 《中国物价》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9-42,28,共5页
增强战略性是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基本要求。贯彻落实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树立世界眼光可以增强中长期发展规划战略性。十二五规划应继续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报告建议与十二五规划同步编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年规划... 增强战略性是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基本要求。贯彻落实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树立世界眼光可以增强中长期发展规划战略性。十二五规划应继续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报告建议与十二五规划同步编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年规划"。中长期规划应树立世界眼光,注重经济全球化、全球气候变化等对我国的影响及相应对策措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长期发展规划 编制 同步 全球气候变化 世界眼光 中长期规划 经济全球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