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社区-家庭跟进式一体化健康管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林娜 谢思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21期60-62,66,共4页
目的探究医院-社区-家庭跟进式一体化健康管理模式对冠心病(CHD)患者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CHD患者10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常规管理干预)和观察组(n=51,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医院-社区-家... 目的探究医院-社区-家庭跟进式一体化健康管理模式对冠心病(CHD)患者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CHD患者10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常规管理干预)和观察组(n=51,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医院-社区-家庭跟进式一体化健康管理模式干预),两组均干预12周。对比两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结果观察组症状认知(92.64±2.84)分、发病原因(90.28±3.03)分、防止知识(91.72±2.99)分、并发症预防(90.28±2.97)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ESCA量表中自护技能(39.71±3.17)分、自护责任感(27.82±3.49)分、健康知识水平(50.69±4.08)分、自我概念(31.43±2.03)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GQOLI-74量表中心理功能(76.82±3.39)分、躯体功能(79.94±2.78)分、物质生活状态(80.73±3.46)分、社会功能(79.93±2.68)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CHD患者应用医院-社区-家庭跟进式一体化健康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其疾病知识知晓度,改善其自我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社区-家庭跟进式一体化 健康管理模式 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互联网“医-护-患”三人行管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根妹 林少娜 陈宗存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679-680,共2页
目的探讨互联网"医-护-患"三人行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糖尿病科治疗的2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上述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互联网"医-护-患"三... 目的探讨互联网"医-护-患"三人行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糖尿病科治疗的2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上述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互联网"医-护-患"三人行一体化管理)120例和对照组(常规宣教、监测血糖及调整胰岛素)100例,两组患者均随访管理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自我管理效能、管理能力、生存质量和焦虑等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血压、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一体化管理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6.9±1.7)mmol/L vs(7.6±2.2)mmol/L]、糖化血红蛋白[(6.7±1.6)%vs(7.2±1.8)%]、低血糖发生率(9%vs 19%)、焦虑[(38.2±12.7)分vs(42.8±11.8)分]比较,干预组低于对照组,而自我管理效能[(78.1±22.6)分vs(69.4±21.9)分]、自我管理能力(22.1±2.8)分vs(17.6±3.2)分、生存质量[(74±10.1)分vs(85±14.6)分]比较,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医-护-患"三人行一体化管理模式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医-护-患”一体化管理模式 糖尿病管理 效果
下载PDF
“医-护-患”三位一体全程化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永文 王于路 庞桂建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期28-31,35,共5页
对“医-护-患”三位一体全程化管理模式在临床诊疗中的理念形成与演变、实践特点及应用情况等进行综述,研究加强多方位沟通和管理的意义。进一步阐明国内三位一体全程化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和对未来临床工作的启示,为建立具有我国国情特点... 对“医-护-患”三位一体全程化管理模式在临床诊疗中的理念形成与演变、实践特点及应用情况等进行综述,研究加强多方位沟通和管理的意义。进一步阐明国内三位一体全程化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和对未来临床工作的启示,为建立具有我国国情特点的“医-护-患”三位一体全程化管理模式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三位一体 全程化 管理模式
下载PDF
医-护-社区一体化模式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人文关怀中的实践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芳 杨平 +3 位作者 莫亚旦 李全忠 刘艳 王海荣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879-880,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医-护-社区一体化模式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人文关怀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收治的老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2016年1—12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实施医-护-社区一体化模... 目的探讨医-护-社区一体化模式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人文关怀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收治的老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2016年1—12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实施医-护-社区一体化模式人文关怀后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Q-5D)评分。结果参与本次研究共733例患者,有效问卷共728份,问卷有效率99.32%。观察组的SA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EQ-5D量表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采用医-护-社区一体化模式下的人文关怀能够有效提高老年AMI患者的心理应激水平,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一体化 老年人 急性心肌梗死 人文关怀
下载PDF
脑卒中后遗症期“医-康-护-养”一体化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8
5
作者 张福英 杨长贵 +2 位作者 唐永艳 马亮 余贺杲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246-248,252,共4页
目的:探讨"医-康-护-养"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提高养老机构脑卒中后遗症期病人生存质量和生活能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2016年期间深圳市福田区3家养老机构的164例脑卒中后遗症期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医-康-护-养"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提高养老机构脑卒中后遗症期病人生存质量和生活能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2016年期间深圳市福田区3家养老机构的164例脑卒中后遗症期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脑卒中二级预防管理,观察组给予"医-康-护-养"一体化管理模式,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时对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存质量以及运动功能等进行评估并对比。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较干预前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生存质量指数评分均明显提高,较对照组干预后也均明显提高(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6个月Fugl-Meyer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医-康-护-养"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期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存质量以及运动功能等,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后遗症期 “医---”一体化 生活质量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医-护-患”三人行模式联合微信平台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杨丽萍 周敏 付亚红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36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医-护-患”三人行管理模式联合微信平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目的探讨“医-护-患”三人行管理模式联合微信平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试验组采用“医-护-患”三人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患”三人行管理模式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三人行管理模式 微信 糖尿病 自我管理
下载PDF
基于随访系统“医-护-患”三人行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颜伟伟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第3期187-188,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随访系统"医-护-患"三人行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内分泌科及心血管内科治疗的161例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给予"医-护-患"三人行随访管理,... 目的探讨基于随访系统"医-护-患"三人行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内分泌科及心血管内科治疗的161例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给予"医-护-患"三人行随访管理,结合饮食、运动、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进行自我监测及健康教育,共139例患者完成6个月的随访,比较接受进入慢性病随访"医-护-患"三人行管理模式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完成随访的139例患者,慢性病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体质指数、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人数有差异(P=0.034)、自我坚持运动的人数有差异(P=0.038)、自我饮食控制的人数有差异(P=0.025)。表明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依从性均逐渐增高。结论基于随访系统"医-护-患"三人行管理模式适用于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访系统 "--"三人行管理模式 慢性病
下载PDF
随访系统“医-护-患”三人行管理模式在部队医院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8
作者 生小妹 陈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2期9-12,共4页
探析随访系统"医-护-患"三人行管理模式在部队医院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时间设定在2020年01月至2022年01月,选取此间部队医院接收的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300例进行分析,依照管理模式将其分为两个单独小组,... 探析随访系统"医-护-患"三人行管理模式在部队医院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时间设定在2020年01月至2022年01月,选取此间部队医院接收的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300例进行分析,依照管理模式将其分为两个单独小组,其中运用常规管理模式的150例归入常规组,运用随访系统“医-护-患”三人行管理模式的150例归入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管理3个月后的血糖水平、血压水平进行检测,对两组患者管理3个月后的管理配合度、管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在对部队医院慢性病患者进行管理后,研究组150例的血糖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150例的血压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150例的管理配合度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150例的管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对部队医院慢性病患者进行管理时,运用随访系统“医-护-患”三人行管理模式能够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患者血压状态,增强管理配合度,提高管理满意度,建议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访系统“医--患”三人行管理模式 部队 慢性病 血糖水平 血压水平 认知水平 管理满意度
下载PDF
医-护-患沙龙模式对出院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管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黄春景 肖冬会 《全科护理》 2019年第29期3669-3671,共3页
[目的]探讨医-护-患沙龙模式对出院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医院收治的158例经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 [目的]探讨医-护-患沙龙模式对出院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医院收治的158例经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院内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医-护-患沙龙模式护理,对两组病人出院后的复发率、妊娠率以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3个月的控制和无力感、情感健康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健康状况-30(EHP-30)核心问卷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病人自我效能水平均较出院时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术后3个月自我效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妊娠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患沙龙模式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并提高病人的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沙龙模式 出院管理
下载PDF
微信实现“医-护-患”对接机制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秀玉 林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2期24-26,共3页
目的研究运用微信健康教育提高癌痛患者院外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癌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2例;两组患者除了在出院时均给予疼痛相关知识的常规教育,实验组患者离院后还通过微信实现医-护-患对接机... 目的研究运用微信健康教育提高癌痛患者院外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癌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2例;两组患者除了在出院时均给予疼痛相关知识的常规教育,实验组患者离院后还通过微信实现医-护-患对接机制健康教育,1周后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能力及疼痛控制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患者对癌痛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的得到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微信实现"医-护-患"对接机制健康教育改善了癌痛患者生活质量,实现了优质护理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 自我管理 癌痛
下载PDF
“医-护-技”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偏瘫肩痛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11
作者 胡鸿武 池响峰 《中外医学研究》 2025年第8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技”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偏瘫肩痛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3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收治的62例偏瘫肩痛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n=31)和对照组(n=31)。对照组施... 目的:探讨“医-护-技”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偏瘫肩痛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3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收治的62例偏瘫肩痛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n=31)和对照组(n=31)。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与管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医-护-技”一体化模式管理,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肩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血清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肩痛VAS评分、PSQI评分以及血清MDA水平相比治疗前下降,GSH-Px水平相比治疗前升高,且干预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技”一体化管理模式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偏瘫肩痛程度及因偏瘫肩痛而导致的睡眠不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一体化管理模式 肩痛 睡眠 脑卒中
下载PDF
医-护-患共享决策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ERAS模式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文晋 张代英 +1 位作者 李浩翰 王玲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93-497,共5页
目的探讨医-护-患共享决策下的快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44例患者,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食管癌围手术... 目的探讨医-护-患共享决策下的快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44例患者,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食管癌围手术期的常规流程,观察组给予医-护-患共享决策下的ERAS。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相关指标(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经口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护理质量满意度(服务态度、健康宣教、护理措施、风险防护)、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负性情绪[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护理质量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除社会功能和情感职能项目外,观察组其余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负性情绪和并发症方面,观察组HAMD及HAMA评级均优于对照组,咽喉水肿、口腔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患共享决策的ERAS模式可有效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应用于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围手术期 --共享决策 快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医-药-护-患共同合作模式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甜 《齐鲁护理杂志》 2019年第17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医生、药剂师、护士及癌痛患者(医-药-护-患)共同合作模式对癌症患者的良性效应。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乳腺肿瘤内科收治的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11月1日~2017年5月31日收治的10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医-护合... 目的:探讨医生、药剂师、护士及癌痛患者(医-药-护-患)共同合作模式对癌症患者的良性效应。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乳腺肿瘤内科收治的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11月1日~2017年5月31日收治的10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医-护合作模式;将2017年6月1日~11月30日收治的11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医-药-护-患合作模式。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定时定量服药率高于对照组(P<0.05),少服漏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药-护-患合作模式是一种可行、高效的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癌痛 服药依从性 满意度
下载PDF
基于“医-护-技”一体化管理模式促醒脑昏迷患者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伍华兵 张金波 +2 位作者 李聪 罗超 池响峰 《重庆医学》 2024年第S2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技”一体化管理模式对脑昏迷患者意识状态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1月该院针灸康复科住院部80例诊断为脑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化原则分为“医-护-技”一体化管理模式组(治疗组)和常规管理模... 目的探讨“医-护-技”一体化管理模式对脑昏迷患者意识状态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1月该院针灸康复科住院部80例诊断为脑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化原则分为“医-护-技”一体化管理模式组(治疗组)和常规管理模式组(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方案,治疗组实施“医-护-技”一体化管理模式方案。比较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动脉氧分压(PO_(2))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GCS评分、P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CS评分、PO_(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5.0%vs.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技”一体化管理模式可以改善脑昏迷患者的意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生活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一体化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 促醒 脑昏迷
下载PDF
医-护-患协同护理干预策略应用于贲门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缦莉 梅孝臣 +1 位作者 厉冰 钱国武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20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究医-护-患协同护理干预策略应用于贲门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90例贲门癌患者,均行贲门癌根治术,按入院时间分成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医-护-患协同护理干预策略应用于贲门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90例贲门癌患者,均行贲门癌根治术,按入院时间分成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基于对照组采用医-护-患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首次进食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麻醉苏醒时与术后1 d、2 d、3 d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2 d、3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51%,低于对照组的25.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患协同护理干预策略可促进贲门癌患者术后康复,改善其心理状况,促进疼痛缓解,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协同理干预策略 贲门癌根治术
下载PDF
医—护—患沙龙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管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莉莉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22期2064-2066,共3页
目的探讨医-护-患沙龙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压、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医-护-患沙龙模式,包括电话跟踪、家庭上门访视、医生门诊随访、患者联谊会... 目的探讨医-护-患沙龙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压、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医-护-患沙龙模式,包括电话跟踪、家庭上门访视、医生门诊随访、患者联谊会等;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于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分别评估两组患者血压、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行为等指标。结果采用医-护-患沙龙模式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压、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行为指标均优于常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患沙龙模式有助于稳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压、提高生活质量、加强自我护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压管理 --沙龙模式
下载PDF
医-护-患共享决策多维干预联合三级心理关照策略对烧伤病人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翟大年 《循证护理》 2023年第24期4489-4494,共6页
目的:探索医-护-患共享决策多维干预策略联合三级心理关照策略对烧伤病人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4月—2021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162例烧伤病人为研究样本,在区组随机化法的基础上将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1例,给予对照组病人以常规护... 目的:探索医-护-患共享决策多维干预策略联合三级心理关照策略对烧伤病人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4月—2021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162例烧伤病人为研究样本,在区组随机化法的基础上将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1例,给予对照组病人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病人在此基础上同时并行医-护-患共享决策多维干预策略联合三级心理关照策略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情绪、疾病认知、自我管理能力及疼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病人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饮食管理、药物管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症状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医-护-患共享决策多维干预策略联合三级心理关照策略针对干预烧伤病人,能够有效改善病人不良情绪,提升其对于烧伤的认知及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病人缓解其疼痛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决策多维干预策略 三级心理关照策略 烧伤 情绪 疾病认知 自我管理能力 疼痛
下载PDF
医-护-患沙龙模式护理管理在尿毒症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8
作者 王亚男 《青海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患沙龙模式护理管理在尿毒症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97例,根据患者就诊序号采用电脑数字表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常规护理组48例和沙龙护理组49... 目的:探讨医-护-患沙龙模式护理管理在尿毒症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97例,根据患者就诊序号采用电脑数字表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常规护理组48例和沙龙护理组49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沙龙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医-护-患沙龙模式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护能力[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焦虑状态[广泛焦虑性量表(GAD-7)]、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及遵医行为。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GAD-7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P<0.05),且沙龙护理组GAD-7评分为(10.05±2.14)分,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两组患者ESCA评分较干预前均升高(P<0.05),且沙龙护理组ESCA评分为(154.38±9.74)分,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沙龙护理组遵医率为95.92%,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GQOL-74评分较干预前均升高(P<0.05),且沙龙护理组GQOL-74评分为(79.58±4.62)分,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医-护-患沙龙模式护理管理可提升尿毒症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护能力,缓解其焦虑情绪,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遵医率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龙模式 高通量血液透析尿毒症
原文传递
"医-护"一体化感控管理模式在医院手术室中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分析
19
作者 姬婷乐 宋翠丽 闫自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24-26,共3页
分析"医-护"一体化感控管理模式在医院手术室中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本次入选患者共80例,入选时间2019年7月~2022年7月,均以抛硬币方式设置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管理方式,观察组则落实"医-护"一体化感... 分析"医-护"一体化感控管理模式在医院手术室中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本次入选患者共80例,入选时间2019年7月~2022年7月,均以抛硬币方式设置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管理方式,观察组则落实"医-护"一体化感控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统计院内感染发生情况,调查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共计发生院内感染1例,发生率是2.5%,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基础护理、文书写作、手卫生、手术室器械、重点环节管理评分数据分别是(18.32±1.02)分、(18.16±1.25)分、(18.17±1.11)分、(18.41±1.04)分、(18.27±1.15)分,P<0.05;统计各组的护理满意度数据,观察组在护理技术、护理内容、护理态度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值分别是(95.42±3.11)分、(94.16±3.24)分、(94.37±3.57)分,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感控管理模式用于医院手术室中管理可以有效预防院内感染,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取得患者满意,值得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感控管理模式 院手术室 院内感染 理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医-护-患一体化睡眠管理在肩袖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睡眠效率的效果观察
20
作者 韩淑娟 汪亚兵 陈德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60-62,共3页
探讨医-护-患一体化睡眠管理在肩袖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睡眠效率的观察效果。方法 48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医-护-患一体化睡眠管理干预,分别在术前及术后一个... 探讨医-护-患一体化睡眠管理在肩袖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睡眠效率的观察效果。方法 48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医-护-患一体化睡眠管理干预,分别在术前及术后一个月采用匹兹堡睡眠量表对2组患者睡眠效率进行比较,对患者住院期间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术前及术后一个月睡眠效率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护-患一体化睡眠管理可提高肩袖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睡眠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一体化睡眠管理 睡眠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