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传授知识之“博”引向培养人格之“雅”--大学博雅教育教学实践探讨 |
俸军
|
《教育与教学研究》
|
2024 |
0 |
|
2
|
“博”字职能演变研究 |
白小丽
陈俊杰
|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
2023 |
0 |
|
3
|
谈现代图书编辑的“博”与“专” |
刘川民
|
《出版科学》
CSSCI
|
2008 |
5
|
|
4
|
通识教育的“博”与“约” |
贾未舟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5
|
通识语境下中国文化关键词“博”之阐释 |
冯惠敏
郭洪瑞
|
《文化发展论丛》
|
2018 |
0 |
|
6
|
工布民间歌舞“博”初探 |
杨雪
|
《西藏艺术研究》
|
2020 |
0 |
|
7
|
现代图书编辑的“博”与“专” |
刘占凤
|
《新媒体研究》
|
2015 |
0 |
|
8
|
孪生兄弟“搏”与“博” |
曾维惠
|
《素质教育博览(小学中高年级版)》
|
2007 |
0 |
|
9
|
新时期图书编辑工作的“博”与“专”探讨 |
熊凌
|
《传媒论坛》
|
2018 |
0 |
|
10
|
一“博”未平,一“播”又起 |
皿铭
|
《华人时刊》
|
2005 |
1
|
|
11
|
抖音中青年“博主化”现象的产生逻辑与治理选择 |
滕国鹏
王文韬
|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
2024 |
0 |
|
12
|
《博物要览》编撰与流传考论 |
逯铭昕
|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3
|
科尔沁蒙古族“博”造型艺术初探 |
哈斯巴根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4
|
美术馆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设计研究——以“博·雅”美术馆建筑设计为例 |
龚巧敏
宋文溢
|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
2023 |
0 |
|
15
|
学校文化视域下的课程体系建构——以体强路中学“博·健课程”为例 |
黄美燕
刘虎
|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
2023 |
0 |
|
16
|
枭(sho)、博(sbag)考源——西藏民间娱乐文化探讨之一 |
王尧
|
《中国藏学》
CSSCI
|
1996 |
3
|
|
17
|
“博”“专”结合 “学”“用”并举——浅议档案文献编纂研究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
陈丽
|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18
|
王吉民与中医知识的西向推介(1919—1931)——以《博医会报》为中心的考察 |
何翔钰
|
《中医药文化》
|
2023 |
0 |
|
19
|
《刘赜评传》:在中国语言学星空中寻找那颗璀璨的星 |
孙玉文
|
《长江学术》
CSSCI
|
2024 |
0 |
|
20
|
科尔沁蒙古族“博”歌舞仪式的人类学解析 |
耿学刚
|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