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9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传授知识之“博”引向培养人格之“雅”--大学博雅教育教学实践探讨
1
作者 俸军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年第11期59-72,共14页
大学博雅教育实践之核心与重点在于从传授知识之“博”引向培养人格之“雅”,这也是目前我国大学博雅教育实践之难点。同时,我国大学博雅教育实践面临着知识网络化普及所带来的挑战、博雅课程无法激发学生兴趣、教学实践成效滞后等困境... 大学博雅教育实践之核心与重点在于从传授知识之“博”引向培养人格之“雅”,这也是目前我国大学博雅教育实践之难点。同时,我国大学博雅教育实践面临着知识网络化普及所带来的挑战、博雅课程无法激发学生兴趣、教学实践成效滞后等困境,以及存在着侧重“博”、忽视“雅”的认知偏差。这些问题值得施教者在教学实践中展开全面探索和深度探索。施教者是博雅教育实践的重要实施者,因此施教者自身成为“博”“雅”者构成大学博雅教育实践问题之关键。在博雅课程教学实践中,施教者需要探索如何以所授课程为基点构建自己的全科性认知体系,并尝试努力实践“博”“雅”并重的博雅教育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雅教育 “博” “雅” 施教者
下载PDF
“博”字职能演变研究
2
作者 白小丽 陈俊杰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00-107,共8页
无论是国内语文基础教育还是国际中文教育,汉语字词教学一直是一个核心问题。本文用汉字“博”为例,以李运富先生的汉字学“三平面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历时的角度全面考察“博”字在汉字演变历史中记录的所有词项,分析其本用、兼用、借... 无论是国内语文基础教育还是国际中文教育,汉语字词教学一直是一个核心问题。本文用汉字“博”为例,以李运富先生的汉字学“三平面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历时的角度全面考察“博”字在汉字演变历史中记录的所有词项,分析其本用、兼用、借用的使用职能,并描写了不同释义之间的关系。厘清“博”字各项职能演变脉络,可为其相关词语在汉字基础教学中的运用及汉语辞书相关条目的编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 使用职能 语文教学 字词关系
下载PDF
谈现代图书编辑的“博”与“专”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川民 《出版科学》 CSSCI 2008年第1期14-16,19,共4页
现代图书编辑应该做到"博"与"专"的有机统一。要做到既"博"又"专",就必须读书、写书、评书。
关键词 编辑 “博” “专”
下载PDF
通识教育的“博”与“约” 被引量:1
4
作者 贾未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43-146,共4页
当前通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侧重于知识面的扩张,这是通识教育形式上"博"的诉求,实现了通识教育的"知"要求,但对于通识教育的"行"要求未施以应当的重视。由此,需要实现"博"与"约"的统... 当前通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侧重于知识面的扩张,这是通识教育形式上"博"的诉求,实现了通识教育的"知"要求,但对于通识教育的"行"要求未施以应当的重视。由此,需要实现"博"与"约"的统一,而"经典精读"是有效的实现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经典精读 “博”与“约”
下载PDF
通识语境下中国文化关键词“博”之阐释
5
作者 冯惠敏 郭洪瑞 《文化发展论丛》 2018年第1期124-135,共12页
如何进一步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而对中国文化关键词“博”的重新阐释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博”有着丰富的语义内涵,既是指才学修养,又是指修习过程,还是一种思想方法,更是一种人生态度。文化关... 如何进一步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而对中国文化关键词“博”的重新阐释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博”有着丰富的语义内涵,既是指才学修养,又是指修习过程,还是一种思想方法,更是一种人生态度。文化关键词“博”之中的教育思想,包括“博闻”的人才评价标准,“博学”“博练”“博思”“博约”的培养方法以及“博通”的培养目标。可以从教育理念和具体实践两个层面,揭示“博”对于当下中国通识教育改革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 文化关键词 通识教育
下载PDF
工布民间歌舞“博”初探
6
作者 杨雪 《西藏艺术研究》 2020年第1期15-19,共5页
工布"博"歌舞音乐是西藏音乐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歌舞蕴含着工布地区独特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风格。目前关于工布歌舞的专题研究成果寥寥,工布民间歌舞"博"的研究成果更是屈指可数,基于这种现状,本文将尝试对工布地... 工布"博"歌舞音乐是西藏音乐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歌舞蕴含着工布地区独特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风格。目前关于工布歌舞的专题研究成果寥寥,工布民间歌舞"博"的研究成果更是屈指可数,基于这种现状,本文将尝试对工布地区"博"歌舞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对"博"歌舞的分类、音乐形态以及表演方式和表演特点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以此促进学术界对工布"博"歌舞更多的关注与更全面、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布 民间歌舞“博” 探讨 分析
下载PDF
现代图书编辑的“博”与“专”
7
作者 刘占凤 《新媒体研究》 2015年第16期72-,74,共2页
早期的图书编辑由于传统图书市场的性质,工作内容比较简单,对于图书信息的整合和出版也没有太多的需要注意的地方,而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国家对图书出版行业的改革,出版产业化的进程加快,现代图书编辑的任务也变得更重,其不仅要提高自... 早期的图书编辑由于传统图书市场的性质,工作内容比较简单,对于图书信息的整合和出版也没有太多的需要注意的地方,而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国家对图书出版行业的改革,出版产业化的进程加快,现代图书编辑的任务也变得更重,其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文字编辑能力和稿件质量审查的能力,还要对市场和社会的需求进行全面的了解,提升自己"博"与"专"的水平,而这对于已经适应并且习惯了传统图书出版程序的图书编辑们来说,是一个重大的难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图书编辑 “博”与“专”
下载PDF
孪生兄弟“搏”与“博”
8
作者 曾维惠 《素质教育博览(小学中高年级版)》 2007年第3期57-58,共2页
“搏”在操场上玩够了,坐在树阴下喘着粗气。 “老是这样疯玩,也不是个办法呀!”“搏”对自己说,“我得去图书室看看书,学点知识。”
关键词 小学 作文 语文教学 《孪生兄弟“搏”与“博”
下载PDF
新时期图书编辑工作的“博”与“专”探讨
9
作者 熊凌 《传媒论坛》 2018年第1期33-33,共1页
在出版融合的出版业发展新时期,出版机构内的分工也更加细化,图书编辑工作作为内容与市场的纽带,不仅要求从业者具备图书编辑的专业素质,还要求其熟悉各个流程、多个领域的知识,甚至需要具备某一领域或学科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 图书编辑 出版融合 “博”与“专”
下载PDF
一“博”未平,一“播”又起 被引量:1
10
作者 皿铭 《华人时刊》 2005年第9期38-40,共3页
当人们还在津津有味地议论“博客”流行潮时,一种新兴媒体“播客”又席卷全球。
关键词 “博客” BLOG 便携播放器 数字广播经济 世界经济
下载PDF
抖音中青年“博主化”现象的产生逻辑与治理选择
11
作者 滕国鹏 王文韬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74-84,共11页
抖音中青年“博主化”成为一种新兴网络亚文化现象,是指青年在抖音等社交平台“晒”出自我并渴望成为博主的趋向,他们是多元生活的分享者、纷繁信息的发布者、网红经济的尝试者与改变现状的创新者。在产生逻辑方面,数字化社会转型加剧... 抖音中青年“博主化”成为一种新兴网络亚文化现象,是指青年在抖音等社交平台“晒”出自我并渴望成为博主的趋向,他们是多元生活的分享者、纷繁信息的发布者、网红经济的尝试者与改变现状的创新者。在产生逻辑方面,数字化社会转型加剧、抖音平台的传播特征、当代青年的价值选择特点,以及大众对多元文化的需要共同产生影响。但青年“博主化”现象容易向内滋生不良价值取向,向外产生网络暴力等问题。因此,要辩证地看待青年“博主化”现象,在推动抖音平台的思想阵地建设,优化抖音的流量投送渠道,帮助“博主化”青年树立正确的奋斗观,为自身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等方面持续发力;规避青年“博主化”现象的潜在负面影响,为有针对性地做好新时代的青年工作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抖音平台 “晒文化” “博主化”
下载PDF
《博物要览》编撰与流传考论
12
作者 逯铭昕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74,共11页
《博物要览》一书自清代中叶以来一直被陶瓷、文玩、矿产、冶金等领域的学者不断征引,但这部被众多学者引用的《博物要览》并非作者谷泰的原本,而是一部经过了重新整理的改编本。这部改编本共12卷,原题《骨董志》,收录于清代李调元所编... 《博物要览》一书自清代中叶以来一直被陶瓷、文玩、矿产、冶金等领域的学者不断征引,但这部被众多学者引用的《博物要览》并非作者谷泰的原本,而是一部经过了重新整理的改编本。这部改编本共12卷,原题《骨董志》,收录于清代李调元所编丛书《函海》中。嘉庆间重刻时挖改书名与作者,易名为《博物要览》。谷泰原作共16卷,仅存抄本,素材多来自《墨池编》、《遵生八笺》、《本草纲目》等书,此外也记载了一些独有的技术与方法,体现着它的价值所在。两种版本的《博物要览》在文字内容上存在一定差异,各具特色,编修水平难分轩轾。二者在后世的流传一显一晦,与其文本的物质形态以及刊刻刷印的频次与数量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要览》 编撰 流传
下载PDF
科尔沁蒙古族“博”造型艺术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哈斯巴根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2-134,共3页
蒙古族"博"造型艺术是"博"信仰观念的物化形态和表现形式,它服务于"博"观念,其创作目的和功能都表明了"博"祭祀的需要,是"博"观念的产物。
关键词 科尔沁蒙古族 “博”信仰 “博”造型艺术
原文传递
美术馆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设计研究——以“博·雅”美术馆建筑设计为例
14
作者 龚巧敏 宋文溢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3年第5期71-74,共4页
融合设计需要在充分考量美术馆建筑、游客、自然环境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明确“契入自然环境”的设计目标,采用借景、消隐等设计方法,重视空间布局、功能形态、材质色彩等设计要素。据此,设计了“博·雅”美术馆建筑。
关键词 美术馆 自然环境 融合设计 “博·雅”美术馆
下载PDF
学校文化视域下的课程体系建构——以体强路中学“博·健课程”为例
15
作者 黄美燕 刘虎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3年第6期149-152,共4页
学校文化视域下的课程体系建构基于学校文化和学生发展需求,挖掘学校资源,让学校特色文化引领学校特色课程发展。南宁市体强路初级中学根据“博爱 笃学 健体 强心”的办学理念和“海纳百川 刚健有为”的学校精神,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学校文化视域下的课程体系建构基于学校文化和学生发展需求,挖掘学校资源,让学校特色文化引领学校特色课程发展。南宁市体强路初级中学根据“博爱 笃学 健体 强心”的办学理念和“海纳百川 刚健有为”的学校精神,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建构“博·健课程”体系。通过“品德与健康”、“语言与人文”、“数科与创新”、“艺术与审美”这四大课程群,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博健少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体系 “博·健课程” 学校文化
下载PDF
枭(sho)、博(sbag)考源——西藏民间娱乐文化探讨之一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尧 《中国藏学》 CSSCI 1996年第2期121-132,共12页
博塞是至今在我国、包括藏族地区仍广泛存在的一种陋习。早在春秋战国时代,齐国政治家管子即主张“一政日禁博塞”。古人以“博塞长奸邪”,败坏社会风气,甚至令人倾家荡产,故明令禁止。在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我们更应... 博塞是至今在我国、包括藏族地区仍广泛存在的一种陋习。早在春秋战国时代,齐国政治家管子即主张“一政日禁博塞”。古人以“博塞长奸邪”,败坏社会风气,甚至令人倾家荡产,故明令禁止。在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我们更应唾弃这种陋习,根绝赌博行为。藏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研究至今还根薄弱,故本刊选登了本文,意在推动此方面的研究。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藏汉两族是密不可分的,交流是全方位的,即使在博戏娱乐方面也不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娱乐文化 西藏 “枭” “博” 中国
下载PDF
“博”“专”结合 “学”“用”并举——浅议档案文献编纂研究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丽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档案文献编纂 “博”“专”结合 “学”“用”并举
原文传递
王吉民与中医知识的西向推介(1919—1931)——以《博医会报》为中心的考察
18
作者 何翔钰 《中医药文化》 2023年第3期254-262,共9页
19至20世纪,具备西方现代医学背景的医学传教士,因技术优越性与文化隔阂,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部分的中医产生了诸多疑惑与误解。关于如何向以传教士为代表的西医与西方社会推介中医、更迭他们对于中医的认识、改观他们眼中的中医形象... 19至20世纪,具备西方现代医学背景的医学传教士,因技术优越性与文化隔阂,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部分的中医产生了诸多疑惑与误解。关于如何向以传教士为代表的西医与西方社会推介中医、更迭他们对于中医的认识、改观他们眼中的中医形象,成为了维护中医亟待解决的问题。时任沪杭甬铁路管理局总医官的王吉民自1919年起在医学传教士刊物《博医会报》发表10余篇研究性文章,从诊疗技术、中医理论、医学制度与社会地位三个方面向以医学传教士为代表的西医客观又全面地推介中医药学,塑造中医形象,对促进东西方在医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西医 王吉民 医会报》
下载PDF
《刘赜评传》:在中国语言学星空中寻找那颗璀璨的星
19
作者 孙玉文 《长江学术》 CSSCI 2024年第4期89-97,共9页
刘赜是我国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他在汉语音韵学、文字学、训学及方言学等领域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卢烈红、谢艳红合著的《刘赜评传》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刘赜生平履历和学术贡献的著作。本文比较详细地研究了《刘赜评传》一书所取得... 刘赜是我国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他在汉语音韵学、文字学、训学及方言学等领域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卢烈红、谢艳红合著的《刘赜评传》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刘赜生平履历和学术贡献的著作。本文比较详细地研究了《刘赜评传》一书所取得的学术成就,也指出了《刘赜评传》的若干不足,分析了该书在中国语言学史和发展当今中国语言学中的价值。文章还连带探讨了评传这一文体的来龙去脉以及撰写理想的评传的基本要求,并对当下社会评传撰写中的不正之风提出批评意见,旨在完善评传这一文体的撰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传体 中国语言学史 古音学 卢烈红
下载PDF
科尔沁蒙古族“博”歌舞仪式的人类学解析
20
作者 耿学刚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科尔沁"博"仪式是科尔沁传统文化中保存得较完好的民间信仰仪式,以丰富的歌舞表达其宗教内涵,体现了科尔沁蒙古族的文化特质。本文通过对科尔沁左翼中旗腰林毛都镇北腰林毛都嘎查呼日勒"博"、天亮沃德干和科尔沁左... 科尔沁"博"仪式是科尔沁传统文化中保存得较完好的民间信仰仪式,以丰富的歌舞表达其宗教内涵,体现了科尔沁蒙古族的文化特质。本文通过对科尔沁左翼中旗腰林毛都镇北腰林毛都嘎查呼日勒"博"、天亮沃德干和科尔沁左翼后旗伊胡塔镇衙门营子嘎查白毛敖海"博"三个调查点多年的田野调查,并结合史料记载,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解析科尔沁"博"仪式的过程、结构、歌舞行为、符号等,试图阐释其文化结构和艺术形态中蕴含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博” 仪式 结构 歌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