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3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碳”目标下国土空间优化的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1
1
作者 薛领 赵威 刘丽娜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1,F0002,共10页
国土空间优化与调控始终是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现有的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多聚焦于对低碳空间治理思路、框架、工具的整体性把握,尚缺乏明确的碳约束目标及行动指南,亟待将“双碳”目标全面融入国土空间规划的目标体系、... 国土空间优化与调控始终是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现有的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多聚焦于对低碳空间治理思路、框架、工具的整体性把握,尚缺乏明确的碳约束目标及行动指南,亟待将“双碳”目标全面融入国土空间规划的目标体系、决策体系和保障体系,发挥规划在空间治理上的统筹引领作用。首先,国土空间优化光论“地”不谈“天”不行,也不能“就土论土、就地论地”;其次,低碳和“双碳”目标并不完全等同,要避免“双碳”研究中忽视国土,也要在研究国土问题中厘清“双碳”;再次,空间优化是个复杂动态过程,需要高度重视深度不确定性。因此,未来有必要建立国土空间抗解性识别分析范式和方法,开发应对深度不确定性的国土空间协同演化集成模型,构建国土空间多目标优化调控理论体系,并沿着科学认知、信息技术、智能规划、创新制度四个主轴展开深入研究和理论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国土空间优化 深度不确定性 抗解问题 范式转型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旅游碳排放影响因素变化规律研究
2
作者 宋立 顾至欣 郭剑英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37,188,共7页
以旅游碳排放为研究对象,以南京为起点,通过设计四种不同的旅游线路,重点分析交通方式、住宿形式、旅游活动内容等不同旅游环节对碳排放的影响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近郊游相比,省际游交通碳排放最高可达近郊游的18.9倍和73.5倍。... 以旅游碳排放为研究对象,以南京为起点,通过设计四种不同的旅游线路,重点分析交通方式、住宿形式、旅游活动内容等不同旅游环节对碳排放的影响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近郊游相比,省际游交通碳排放最高可达近郊游的18.9倍和73.5倍。在同样选择快捷酒店的情况下,省际游住宿碳排放量是近郊游的8.9倍和13.3倍。随着旅游距离的增加,交通方式碳排放占比逐渐增大。近郊游交通方式碳排放占比为25.4%,而省际游三亚交通碳排放占比高达53.4%,超过了旅游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占比。1次近郊游产生的碳排放所需要的碳汇森林面积约168.8 m2,而省际游青岛和海南三亚所产生的碳排放需要的碳汇森林面积高达1423.77 m2和2948.74 m2,省际游所需碳汇森林面积是近郊游的8.43倍和17.47倍。研究结论对旅游政策的制定、节假日规划以及旅游线路规划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排放 “双碳”目标 影响因素 变化规律 能量消耗 单位排放
原文传递
“双碳”目标驱动的能源化工类跨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3
作者 吴雪梅 张文君 +7 位作者 韩冰雁 宋学志 孙晋 李光兰 李令东 焉晓明 李建英 潘艳秋 《化工高等教育》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大连理工大学针对能源化工类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确定了责任、知识和思政等“双碳”要素,重构了具有“双碳”要素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围绕核心课程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并初步建成了以产业链关联为...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大连理工大学针对能源化工类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确定了责任、知识和思政等“双碳”要素,重构了具有“双碳”要素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围绕核心课程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并初步建成了以产业链关联为特色的跨专业实验平台。以上改革不仅促进了能源化工类专业间的交叉融合和方向拓展,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高等工程教育适应“双碳”技术进步和能源化工行业发展提供了先进理念和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化工 “双碳”目标 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流域生态城市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
4
作者 王红瑞 刘艺欣 +2 位作者 张力 李一阳 李永坤 《水资源保护》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4,共9页
针对流域生态城市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趋势,在阐释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理论渊源和发展进程的基础上,从理论维度和现实维度辨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明确了“双碳”目标下的高质量发展路径。立足于流域生态保护,分析了当前生态城市建设规... 针对流域生态城市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趋势,在阐释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理论渊源和发展进程的基础上,从理论维度和现实维度辨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明确了“双碳”目标下的高质量发展路径。立足于流域生态保护,分析了当前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三大瓶颈因素,提出了流域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发展绿色经济,推进经济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绿色发展 流域生态城市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东北黑土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时空格局与演变趋势
5
作者 崔宁波 王婷 董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5-344,共10页
[目的]探究东北黑土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时空格局和演变趋势,将碳源与碳汇融入耕地利用过程,这对于实现黑土减排增效和“双碳”目标至关重要。[方法]基于超效率SBM模型、核密度估计、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插值工具等方法,系统考察... [目的]探究东北黑土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时空格局和演变趋势,将碳源与碳汇融入耕地利用过程,这对于实现黑土减排增效和“双碳”目标至关重要。[方法]基于超效率SBM模型、核密度估计、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插值工具等方法,系统考察了2006—2020年东北黑土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时空特征与演进规律。[结果]黑土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历经波动上升、显著下降和迅速回升3个阶段,总体处于较高发展水平,北部边缘城市的效率值明显高于中南部地区,基期和末期区间两极分化局势尤为显著,整体发展严重失衡;黑土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全局空间相关特性并不明显,大致呈现“边缘—中心”空间扩散格局,由南北两端高值集聚向内及四周递减,而后形成多个块状高值区和低值分布带,规模集聚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多数城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与产出冗余,劳动力和化肥冗余问题较为严重,碳排放冗余是造成黑土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损失的普遍因素。[结论]优化要素配置和污染减排治理成为黑土利用重点改善方向,也是提升黑土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关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生态效率 “双碳”目标 超效率SBM模型 时空格局 东北黑土区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数字化转型与企业ESG责任表现: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
6
作者 刘方媛 吴云龙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49,共10页
数字化转型赋予企业经济绩效与非经济绩效增长新的驱动力,但其能否进一步改善企业在环境、社会与治理方面的表现,助推“双碳”目标实现?以2012—2021年华证ESG评分披露的2 909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ESG责任表现... 数字化转型赋予企业经济绩效与非经济绩效增长新的驱动力,但其能否进一步改善企业在环境、社会与治理方面的表现,助推“双碳”目标实现?以2012—2021年华证ESG评分披露的2 909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ESG责任表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第一,数字化转型可以改善企业ESG责任表现,尤其可以提升其在环境与社会责任两方面表现,且云计算技术对企业ESG责任表现的贡献最为突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第二,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企业财务绩效提升并降低企业风险水平,进而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故有助于提升企业ESG责任表现。第三,数字化转型对企业ESG责任表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与重污染企业ESG责任表现对数字化转型更为敏感。结论基于数字化视角可为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从而为实现“双碳”目标与经济目标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企业ESG责任表现 可持续发展 “双碳”目标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
7
作者 樊传浩 孙桂路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7,33,共8页
基于“双碳”目标视角,采用超效率动态网络SBM模型测算黄河流域82市(盟)2011—2021年绿色技术创新的综合效率、科技研发效率及成果转化效率,并利用面板Tobit回归模型检验外部环境因素对三种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将CO_(2)排放量纳入指... 基于“双碳”目标视角,采用超效率动态网络SBM模型测算黄河流域82市(盟)2011—2021年绿色技术创新的综合效率、科技研发效率及成果转化效率,并利用面板Tobit回归模型检验外部环境因素对三种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将CO_(2)排放量纳入指标体系后,中下游地区绿色技术创新综合效率得以提升,上游地区效率反而下降;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综合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科技研发效率起引擎作用;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综合效率区域差异明显,成果转化效率差异是综合效率差异的主要来源;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人力资本禀赋、对外开放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和环境规制强度对三种效率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建议黄河流域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完善创新成果转化平台,推动能源和产业结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高质量发展 绿色技术创新效率 超效率动态网络SBM模型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挑战及路径选择
8
作者 赵敏娟 石锐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71,239,共11页
“双碳”目标的提出赋予了农业绿色发展新内容、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挑战。分析不同发展阶段农业绿色发展的特征可以揭示农业绿色发展的现实基础。农业绿色发展与减排固碳存在理论和改革实践两方面的逻辑关联。“双碳”目标指明了农业绿... “双碳”目标的提出赋予了农业绿色发展新内容、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挑战。分析不同发展阶段农业绿色发展的特征可以揭示农业绿色发展的现实基础。农业绿色发展与减排固碳存在理论和改革实践两方面的逻辑关联。“双碳”目标指明了农业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减排固碳和低碳转型是当前引领农业绿色发展的抓手;在相关重点领域更需注重低碳与绿色协同发展。“双碳”目标下的农业绿色发展面临多目标协同性不足、多主体治理格局未形成、低碳科技水平较低以及配套制度不完善等挑战,需将“双碳”目标下的农业绿色发展嵌入社会—生态系统,遵循问题导向原则,探索相应的转型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减排固 “双碳”目标 农业绿色发展 目标协同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农户兼业与农村生活能源消费转型
9
作者 王颜齐 张佳宁 《农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7,共12页
促进农村生活能源消费转型对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以及“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22年实地调研数据,实证分析农户兼业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转型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户兼业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转型有显著促进作... 促进农村生活能源消费转型对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以及“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22年实地调研数据,实证分析农户兼业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转型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户兼业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转型有显著促进作用,推动农村能源消费结构逐渐由以生物质能源为主向以商品能源为主转变。进一步机制分析显示,农户兼业通过提升家庭收入及优化收入结构、土地资本挤出、人力资本挤出和生态自觉性提升促进农村生活能源消费转型。此外,农户兼业促进农村生活能源消费转型存在代际、兼业地区和行业差异。因此,提出进一步破除城乡资源流动壁垒,完善农民工省外流动机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培育农户生态自觉性;推动乡村产业升级,促进农民收入量、质提升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兼业 农村生活能源消费转型 “双碳”目标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思路
10
作者 杨阿莉 赵丽珠 陈新如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74-78,94,共6页
旅游业发展中的碳排放量多少,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中有巨大的潜力和举足轻重的作用,旅游业应遵循多方面、多层次高质量发展理念,从供给侧、消费侧、政策支撑等方面促进降碳减排。在供给侧视角下,促进旅游业科技创新,提升旅游业节能... 旅游业发展中的碳排放量多少,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中有巨大的潜力和举足轻重的作用,旅游业应遵循多方面、多层次高质量发展理念,从供给侧、消费侧、政策支撑等方面促进降碳减排。在供给侧视角下,促进旅游业科技创新,提升旅游业节能减碳技术发展,推动数字化建设,促进旅游业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以实现供给侧的降碳减排;在消费端视角下,通过从提高游客的低碳意识、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建立利益相关方参与机制等倡导公众参与减碳措施,从消费端减少旅游碳排放量;在政策保障视角下,通过完善顶层设计、行业管理、人才培养等建议,完善旅游业低碳发展的总体政策规定,以期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提供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旅游业 新价值 机遇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在生态环境法典中的立法表达
11
作者 刘超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50,共11页
我国生态环境法典编纂既要实现环境立法的体系化,也要吸纳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制度成果,为我国的“双碳”战略提供法治保障。实现“双碳”目标,“降碳”是战略方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重点路径。“双碳”法治建设应秉持整体论法治... 我国生态环境法典编纂既要实现环境立法的体系化,也要吸纳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制度成果,为我国的“双碳”战略提供法治保障。实现“双碳”目标,“降碳”是战略方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重点路径。“双碳”法治建设应秉持整体论法治理念、重视调整对象的关联性、彰显治理制度的协同性。现行减污降碳法律规范体系未确立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整体性法治理念,未将温室气体排放作为调整对象,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制度阙如,亟待予以针对性制度创新,同时也要回应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多层次复合关系。生态环境法典污染控制编应从更新立法理念、完善污染控制一般制度和大气污染控制专章制度等方面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生态环境法典 污染控制编 减污降协同增效
下载PDF
“双碳”目标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吗?
12
作者 李强 谢舟涛 夏海清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9-126,共18页
碳达峰与碳中和是我国当前环境治理的关键目标,实现碳减排也成为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那么,“双碳”目标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吗?基于“双碳”目标下的环境政策,采用长江经济带市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双碳”目标对经济... 碳达峰与碳中和是我国当前环境治理的关键目标,实现碳减排也成为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那么,“双碳”目标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吗?基于“双碳”目标下的环境政策,采用长江经济带市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双碳”目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1)“双碳”目标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正向作用,表明“双碳”目标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并且该结论通过了平行趋势、考虑内生性和其他政策冲击等多维度稳健性检验;(2)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双碳”目标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小型城市、非省会和非工业型城市的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效应更显著,并且该影响存在空间外溢效应;(3)进一步分析表明,环境治理、效率提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等因素是“双碳”目标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传导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为“双碳”目标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环境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经济增长质量 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双碳”目标视域下甘肃省碳排放特征分析
13
作者 张巨峰 王睿云 +3 位作者 余岚 杨峰峰 杨日丽 王斯扬 《煤》 2024年第4期1-5,15,共6页
为了有效应对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我国率先提出了“3060双碳”目标,为各省区经济增长和生态治理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在“双碳”目标视域下,根据《甘肃省统计年鉴》2009年—2021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口数量、能源消... 为了有效应对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我国率先提出了“3060双碳”目标,为各省区经济增长和生态治理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在“双碳”目标视域下,根据《甘肃省统计年鉴》2009年—2021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口数量、能源消耗情况等统计数据,运用碳排放估算公式对甘肃省的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量、三次产业碳排放特征等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了甘肃省碳排放量整体仍呈上升趋势,碳排放强度却呈下降趋势,人均碳排放量也呈缓慢增长趋势的结论。在产业碳排放方面,工业和制造业的碳排放量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第二产业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均明显高于第一和第三产业。而产业碳排放强度在2013年出现了1个分水岭,2013年之前,第三产业的碳排放强度大于第一和第二产业,2013年之后,第二产业的碳排放强度大于第一和第三产业。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将会持续,在“双碳”目标视域下,甘肃省的碳减排重点和措施应关注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 减排 “双碳”目标 甘肃省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南阳市农业生态效率提升路径研究
14
作者 牛亚丽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5-31,共7页
以提升农业生态效率,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南阳农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采用2011—2021年南阳市13个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泰尔指数,测度南阳农业生态效率的时序演进和空间差异,结果... 以提升农业生态效率,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南阳农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采用2011—2021年南阳市13个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泰尔指数,测度南阳农业生态效率的时序演进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南阳市农业生态效率的总体均值未达到有效水平,较低的规模效率是农业生态效率处于非有效状态的主要原因;南阳市各县区之间农业生态效率的差异在逐步缩小,水源区内的农业生态效率差异小于非水源区,是近年来南阳各县区农业生态效率差异分化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坚持推进绿色、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和加强县区、地市之间交流合作来提升南阳市农业生态效率,以更好地促进其“双碳”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效率 “双碳”目标 排放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
15
作者 柳德才 李冰清 《生产力研究》 2024年第4期149-154,共6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众多传统能源车企纷纷转向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对新能源车企的财务绩效进行评价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它们的经营状况与发展质量,还有助于我国“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文章选取我国有代表性的18家新能...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众多传统能源车企纷纷转向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对新能源车企的财务绩效进行评价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它们的经营状况与发展质量,还有助于我国“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文章选取我国有代表性的18家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熵权法进行财务绩效评价研究。研究表明,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排名的财务能力指标重要性依次是: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盈利能力、创新能力;且我国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相对较低,18家公司之间的财务能力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新能源汽车 熵权法 财务绩效 绩效评价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房地产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研究
16
作者 高华 徐瀚名 《财务管理研究》 2024年第1期66-76,共11页
房地产业作为主要碳排放领域之一,却存在环境信息披露不全、披露意愿不强等问题,与我国“双碳”目标的推进不符。当前关于房地产业环境信息披露尤其是碳排放信息的研究较少。借鉴PSR模型,以“环境压力—绿色运营—环保管理”三维评价框... 房地产业作为主要碳排放领域之一,却存在环境信息披露不全、披露意愿不强等问题,与我国“双碳”目标的推进不符。当前关于房地产业环境信息披露尤其是碳排放信息的研究较少。借鉴PSR模型,以“环境压力—绿色运营—环保管理”三维评价框架为核心,构建房地产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并选取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选取10家房地产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运用评价体系对其进行打分评级,总结当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特点并给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房地产业 环境信息披露 质量评价 组合赋权
下载PDF
环境法典编纂纳入“双碳”目标的可行路径研究
17
作者 潘晓滨 刘尚文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7-88,共1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自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不仅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还进一步推进了国内能源、经济等领域的低碳发展转型。通过对“双碳”目标进行辨析,相关政策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自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不仅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还进一步推进了国内能源、经济等领域的低碳发展转型。通过对“双碳”目标进行辨析,相关政策与法律现状进行梳理,发现我国当前保障“双碳”目标存在专门法缺失、相关法的保障制度仍需完善、配套政策保障手段不足的问题。结合对法国、瑞典与德国三国的立法经验进行分析,基于我国国情,未来可以尝试于环境法典以可持续发展衔接“双碳”目标价值内涵,建立环境法典、单行法与政策的协同机制,推进“双碳”因素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行政许可,合理衔接刑事责任的方式保障“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巴黎协定》 环境法典 单行法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我国碳排放权担保融资法律问题探析
18
作者 潘晓滨 薛碧洁 《海南金融》 2024年第4期65-75,共11页
碳市场中的碳排放权担保融资活动是碳金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以碳排放权为标的进行担保一方面能够帮助企业提升其碳资产价值和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其节约融资成本。通过梳理我国现行碳排放权担保制度的发展状况... 碳市场中的碳排放权担保融资活动是碳金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以碳排放权为标的进行担保一方面能够帮助企业提升其碳资产价值和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其节约融资成本。通过梳理我国现行碳排放权担保制度的发展状况,概括出目前我国存在着碳排放权的法律性质不明确、碳排放权的担保方式不统一、碳排放权的担保业务规则缺乏统一规范以及碳排放权担保过程的监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基于此,明确碳排放权法律性质、规范法律框架和担保方式、建立统一的运作规则、注重市场活力的激发、完善监管体系、加强能力建设提高企业碳资产管理水平,进而促进“双碳”目标以及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权 排放权担保融资 市场 “双碳”目标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高职园林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19
作者 刘东兰 彭东辉 吴礼光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66-173,共8页
“双碳”目标下,高职园林专业承载着助力实现城乡绿色低碳、创造美好人居环境的重要使命。在为国家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同时,还需积极探索如何将“双碳”理念与园林专业课程思政巧妙融合,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碳释氧... “双碳”目标下,高职园林专业承载着助力实现城乡绿色低碳、创造美好人居环境的重要使命。在为国家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同时,还需积极探索如何将“双碳”理念与园林专业课程思政巧妙融合,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碳释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高职园林专业培养方向要准确定位,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探索园林专业教育与思政元素融合的有机方式,完善高职园林专业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利用教师队伍、课程建设、课堂教学、专业实践,持续推进高职园林专业思政改革,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三全育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高职园林专业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助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
20
作者 李男男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65-167,共3页
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给全球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碳排放的持续增加,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碳排放、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我国提高了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视。金融业作为服务实体... 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给全球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碳排放的持续增加,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碳排放、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我国提高了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视。金融业作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引擎,在助力绿色经济发展上也发挥重大作用。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正是通过金融业作用于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基于“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金融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开展实证分析,为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绿色金融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