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四史”学习促高职院校“三风”建设实践研究
1
作者 方丽 刘晨 朱星宇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5期164-166,共3页
“四史”学习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促进高职院校的“三风”建设、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应结合“四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三风”建设,把“三风”建设作为学校发展... “四史”学习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促进高职院校的“三风”建设、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应结合“四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三风”建设,把“三风”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抓手,将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师生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本文从“四史”学习教育对高职院校“三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出发,总结了以“四史”学习教育促高职院校“三风”建设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三风”建设 “四史”学习
下载PDF
新时代“四史”学习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研究
2
作者 李晓晴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2-24,共3页
“四史”蕴藏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丰富经验,是中华民族在发展中积攒的精神财富与政治瑰宝,可在新时代青年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将“四史”学习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可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培养大学生践行... “四史”蕴藏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丰富经验,是中华民族在发展中积攒的精神财富与政治瑰宝,可在新时代青年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将“四史”学习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可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培养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了新时代加强“四史”学习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意义,阐述了新时代“四史”学习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四史”学习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高校“四史”学习教育的新媒体内容建设路径研究
3
作者 马敏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6期192-194,共3页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四史”学习教育直接关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研究新媒体在高校“四史”学习教育中的内容建设路径,对推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旨在探讨和分析高校“四史”学习教...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四史”学习教育直接关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研究新媒体在高校“四史”学习教育中的内容建设路径,对推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旨在探讨和分析高校“四史”学习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内容建设的途径,并强调这一过程在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文章首先探讨高校“四史”学习教育利用新媒体进行内容建设的必要性,这一必要性不仅体现在新媒体的普及和年轻一代的信息消费习惯转变,也体现在其对于构建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作用。此外,文章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指出当前高校“四史”学习教育的新媒体内容建设存在宣传形式单一、传播路径局限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从新媒体平台建设、内容产品创新和用户运营管理等方面,对构建高校“四史”学习教育的新媒体内容建设路径提出相应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多元化的内容形式和互动性强的传播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有助于形成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四史”学习教育 新媒体 内容建设 优化路径
下载PDF
“四史”学习教育背景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论意蕴和实践指向
4
作者 田瑞苗 《领导科学论坛》 2024年第4期79-82,共4页
“四史”学习教育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全局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有助于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并为报... “四史”学习教育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全局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有助于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并为报国之行提供理论指引。为此,可从坚持思想引领、强化实践锻炼、注重多方培养等方面提供实践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史”学习教育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培养 理论意蕴 实践指向
下载PDF
“大思政课”视域下“四史”学习教育融入初中课堂的实践研究——以《“四史”讲堂之新中国的这些事儿》课程为例
5
作者 张华秀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24年第1期3-6,共4页
基于“大思政课”建构逻辑,充分挖掘“四史”学习教育资源,通过开发《“四史”讲堂之新中国的这些事儿》拓展课程,有效发挥思政小课堂与“四史”大课堂协同育人功能,从而推动党的历史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大思政课 “四史”学习教育 初中 课程思政
下载PDF
高职院校“四史”学习教育的探究与实践
6
作者 宋军涛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4年第3期72-74,共3页
“四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并取得辉煌成就的光辉历程“。学史明理、学史崇德、学史增信、学史力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新时代高职院校要做好“四史”学习教育,从“四史”中汲取智慧和营... “四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并取得辉煌成就的光辉历程“。学史明理、学史崇德、学史增信、学史力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新时代高职院校要做好“四史”学习教育,从“四史”中汲取智慧和营养,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建设,为国家培养和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四史”学习教育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四史”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路径研究
7
作者 康翠 陈嫡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1期0033-0036,共4页
文章通过对“四史”学习教育内在特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发现目前“四史”教育存在政治认同教育工作结构单一、高校政治认同教育实效性低等问题,提出了优化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课程结构、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课程的有效性、大学生政治... 文章通过对“四史”学习教育内在特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发现目前“四史”教育存在政治认同教育工作结构单一、高校政治认同教育实效性低等问题,提出了优化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课程结构、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课程的有效性、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课程发展、开设“四史”学习教育网络学习平台等“四史”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路径研究,以期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史”学习 大学生 政治认同
下载PDF
“四史”学习教育视阈下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海练 《办公室业务》 2023年第9期54-56,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学习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原因,认为应该深刻认识学习“四史”的重要性、延续性、实践性、能动性,提出了与长效机制建设相融合保障学习力度、与疫情常态化管理相融合体现学习温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提升学习高度、...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学习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原因,认为应该深刻认识学习“四史”的重要性、延续性、实践性、能动性,提出了与长效机制建设相融合保障学习力度、与疫情常态化管理相融合体现学习温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提升学习高度、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延伸学习宽度、与创新活动相融合拓展学习广度的创新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党支部 “四史”学习教育 实践探索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四史”学习教育的历史溯源、核心要义与目标向度
9
作者 刘海军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8-66,共9页
中国共产党“四史”学习教育的源头可追溯到民主革命时期对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视,改革开放后形成学习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理念,党的十八大后又提出学习改革开放史,由此形成了完整的“四史”学习教育概念。就其基本内涵而言,汲取“... 中国共产党“四史”学习教育的源头可追溯到民主革命时期对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视,改革开放后形成学习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理念,党的十八大后又提出学习改革开放史,由此形成了完整的“四史”学习教育概念。就其基本内涵而言,汲取“四史”中的经验教训以指引现实是核心蕴意,用“四史”中的伟大精神鼓舞人是一贯宗旨,抵制歪曲“四史”的错误思潮是内在要求。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夯实青少年的信仰基石、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促进全体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是中国共产党“四史”学习教育的目标向度。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四史”学习教育,能够为推进当前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四史”学习教育 历史经验 伟大精神
下载PDF
“四史”学习教育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现路径
10
作者 蒋晓俊 唐金造 《高教学刊》 2023年第16期176-179,183,共5页
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将“四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对强化思政课的育人实效、守正创新,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具有重要意义。“四史”学习... 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将“四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对强化思政课的育人实效、守正创新,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具有重要意义。“四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理论相通,本质相同,目标一致,内容契合,在深度融入的教学过程中,应坚持“四史”学习教育的政治性、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专业性、突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增强教学方式的趣味性、注重红色资源的实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史”学习教育 高校思政课教学 党史 高校意识形态建设 红色资源
下载PDF
研究生党支部“四史”学习常态化模式研究
11
作者 马东刚 《大学(思政教研)》 2023年第1期17-20,共4页
在“四史”学习教育中,江苏师范大学Z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创设了“智慧青年思享汇”学习实践平台,带领学生党员交流思想感悟、分享实践经验、汇聚发展合力。党支部创新设计学习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党员学习内生动力,互动式、项目化学习增强... 在“四史”学习教育中,江苏师范大学Z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创设了“智慧青年思享汇”学习实践平台,带领学生党员交流思想感悟、分享实践经验、汇聚发展合力。党支部创新设计学习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党员学习内生动力,互动式、项目化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获得感。党支部广泛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实践,常态化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深度融合、互动共促,党员“四史”学习入脑入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党支部 “四史”学习 模式
下载PDF
“四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宗婉婷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66-168,共3页
“四史”学习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四史”学习融入专业课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文章以佛山高职院校为例,运用文献调查法和案例分... “四史”学习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四史”学习融入专业课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文章以佛山高职院校为例,运用文献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探究其“四史”学习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过程面临的困境,如教材内容不够鲜活,教学计划不够完善;课程流于形式主义,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习欲望不够强烈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优化课程内容,构建课程体系;理论结合实践,激发学习兴趣;线上、线下结合,搭建立体课堂等措施,更好地推动“四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史”学习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路径探析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的实践路径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谭红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7-14,共8页
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工作面临不良思潮的侵蚀,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具有“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重要价值意蕴。为了提高新时代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的历史、理论、制度和文化逻辑,坚定道路自信、理... 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工作面临不良思潮的侵蚀,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具有“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重要价值意蕴。为了提高新时代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的历史、理论、制度和文化逻辑,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就必须探究新时代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的具体实践路径。其中,主要途径是丰富第一课堂;直接途径是打造选修课堂;必要途径是活跃第二课堂;重要途径是开拓第三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史”学习教育 价值意蕴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价值意蕴、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
14
作者 满宠 吕晓燕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2期79-82,共4页
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主题和任务。在这个背景下,“四史”学习教育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面临着教师配比... 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主题和任务。在这个背景下,“四史”学习教育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面临着教师配比不完备、理论体系不完善、教育形式运用不灵活等难题。要发挥思政教师主体作用,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创新运用教育新形式,形成全员育人新合力,构建全程育人新思路,从而提升全方位育人新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大学生 “四史”学习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下载PDF
“四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创新路径探索
15
作者 胡吉 成琪琪 刘东梅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年第3期92-95,共4页
本文剖析了“四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过程中存在的课程系统规划不足、教学资源挖掘不够、教学手段创新不强的现实困境,从历史、理论、实践、育人、学术五个方面提出融入应该秉持的原则,探讨了各门思政课协同渐进,各类教学资源优... 本文剖析了“四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过程中存在的课程系统规划不足、教学资源挖掘不够、教学手段创新不强的现实困境,从历史、理论、实践、育人、学术五个方面提出融入应该秉持的原则,探讨了各门思政课协同渐进,各类教学资源优化创新的融入模式,为进一步发挥好“四史”的育人作用,将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史”学习教育 思政课 创新路径
下载PDF
“四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挑战及实施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鑫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第2期198-200,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四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在全社会开展“四史”知识的宣传工作,使党史知识更加深入群众、深入人心。尽管目前“四史”学习教育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但仍处于刚刚起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四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在全社会开展“四史”知识的宣传工作,使党史知识更加深入群众、深入人心。尽管目前“四史”学习教育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但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高校“四史”学习教育同样如此,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因此通过对高校“四史”学习教育存在的挑战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具有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四史”学习教育 挑战 对策
下载PDF
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四史”学习路径
17
作者 崔金辉 《贵州农机化》 2023年第4期39-42,共4页
对“四史”学习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路径进行分析,认为可以通过将“四史”学习有机融入校园生活,营造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氛围感,推动“四史”学习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以“四史”学习推进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等路径进... 对“四史”学习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路径进行分析,认为可以通过将“四史”学习有机融入校园生活,营造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氛围感,推动“四史”学习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以“四史”学习推进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等路径进行社会责任感培育。提出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适应大学生的认知特征和成长规律,注意运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注意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最终通过系统学习引导青年学生赓续红色血脉,强化社会责任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史”学习 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校园文化
下载PDF
新形势背景下增强中小学生“四史”学习教育实效性实践
18
作者 林明芳 《亚太教育》 2023年第24期12-15,共4页
新形势背景下,各中小学“四史”学习教育存在教材更新慢、内容分布零散、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师教学水平落后、教育力度和宣传广度不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四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为此,开展了新形势背景下增强中小学生“四史”学习教... 新形势背景下,各中小学“四史”学习教育存在教材更新慢、内容分布零散、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师教学水平落后、教育力度和宣传广度不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四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为此,开展了新形势背景下增强中小学生“四史”学习教育实效性的研究与实践,从学科教学、常态化的四史教育两大方面发力,克服上述问题,增强中小学生“四史”学习教育实效性。以历史学科教学为例,通过挖掘整合学科教学资源、构建主导—主体的“四史”教育课堂、优化作业设计等措施充分发挥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提升四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同时,通过有效规划,有序落实、拓展平台、丰富载体,构建“一体两翼”的“四史”教育模式,将常态化“四史”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四史”学习 教育实效性 实践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四史”学习教育长效化路径探究
19
作者 范文 孙小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3期0039-0042,共4页
“四史”学习教育是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的统称。高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意义重大,“四史”学习是高校立德树人重要方式,是高校在师生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因此,本文从高校... “四史”学习教育是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的统称。高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意义重大,“四史”学习是高校立德树人重要方式,是高校在师生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因此,本文从高校“四史”学习教育重要意义出发,探究了如何在新时代高校中构建 “四史”学习教育长效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四史”学习教育 长效化路径
下载PDF
《共产党宣言》核心思想在“四史”学习教育中的当代价值
20
作者 魏艳尔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9-33,共5页
《共产党宣言》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逻辑原点。全面分析《共产党宣言》的科学理论与精神,发现其中蕴含的政党建设思想与党史、初心使命思想与新中国史、全球化思想与改革开放史... 《共产党宣言》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逻辑原点。全面分析《共产党宣言》的科学理论与精神,发现其中蕴含的政党建设思想与党史、初心使命思想与新中国史、全球化思想与改革开放史,以及“两个必然”思想与社会主义发展史之间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共产党宣言》为“四史”学习教育提供价值意涵,对学习“四史”规划了实践进路,是新时代学好“四史”的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四史”学习 义理建构 价值意涵 实践进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