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漂移的能指:当下中国影视剧中的“少年”修辞 |
王文斌
|
《长江学术》
CSSCI
|
2023 |
0 |
|
2
|
河湟“少年”音乐探析──兼及“少年”、“花儿”的名与实 |
王文韬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
2001 |
1
|
|
3
|
梁启超译述话语之关键词研究:“新民”、“豪杰”与“少年” |
潘艳慧
彭燕
|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2
|
|
4
|
“少年”溯源 |
杜亚雄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17 |
2
|
|
5
|
清末民初“少年”的修辞语义和文化影响——兼谈林译《鲁滨孙飘流记》中的少年形象 |
郑晓岚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6
|
青海“少年”悲情意识的产生与消解 |
杨生顺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0 |
|
7
|
土族情歌与“少年”音乐风格比较研究 |
叱培虹
马占山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8
|
河湟“少年”文化探源 |
杨生顺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9
|
“少年”与神事:两种民俗文化的整合 |
王文韬
|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0 |
|
10
|
临夏“花儿”与中亚东干族“少年”文化探究 |
郭玮
|
《丝绸之路》
|
2016 |
0 |
|
11
|
“少年”魏建功的一次“轻薄” |
散木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2
|
阅读史、文学梦与“少年”散文的生成——以孙卫卫为例 |
姚苏平
|
《关东学刊》
|
2020 |
0 |
|
13
|
近代中国的“少年论述”与国家认同危机 |
朱蓉蓉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4
|
五四时期“少年中国”理想探析——以少年中国学会为个案 |
李永春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5
|
战后日本少年犯罪历史现状及原因 |
李经普
|
《河北法学》
|
1986 |
0 |
|
16
|
爱国主义和寄希望于青年的名篇——读梁任公《少年中国说》 |
季年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1983 |
0 |
|
17
|
试析《少年中国》月刊中的乌托邦理想 |
梁维东
|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8
|
《少年中国》月刊中“少年中国梦”及其内涵 |
梁维东
|
《传播与版权》
|
2015 |
0 |
|
19
|
我们需要“盛唐气象”、“少年精神” |
林庚
林在勇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3
|
|
20
|
“以教代罚”和“以辅代惩”——论台湾少年“司法”特性 |
郑瑞隆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