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路径优化——以“强基计划”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谭志雄 王佳怡 穆思颖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1期17-26,共10页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既是实现教育强国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需要,更是强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举措。立足“强基计划”的战略背景与目标要求,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现状及态势入手,剖析总...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既是实现教育强国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需要,更是强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举措。立足“强基计划”的战略背景与目标要求,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现状及态势入手,剖析总结人才培养阶段衔接性不足、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及交叉学科设置不合理等问题。结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积极探索科教深度融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二三三四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即以双轮驱动配合“三类整合”课程体系,注重三大能力培养与四阶段科研训练,构建五方支撑培养体系,以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保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强基计划” 现实困境 路径优化
下载PDF
“强基计划”引导农林院校数学公共基础课程开展深层学习的策略分析
2
作者 马晓剑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5期54-57,共4页
为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农林院校数学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应引导学生放弃机械式、被动式的浅层学习,强调深层学习才是深刻理解数学和后续专业课程的有效学习方法。文章以国家提出的“强基计划”为背景,研究数学公共基础课程促成深... 为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农林院校数学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应引导学生放弃机械式、被动式的浅层学习,强调深层学习才是深刻理解数学和后续专业课程的有效学习方法。文章以国家提出的“强基计划”为背景,研究数学公共基础课程促成深层学习对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促成学生深层学习的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和实践路径,从基础学科角度为达成国家和社会对高新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提供了新的教学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基计划” 深层学习 农林院校 数学公共基础课程
下载PDF
“强基计划”背景下物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路径
3
作者 蔡燕莉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4年第5期64-66,共3页
在当前“强基计划”的背景下,物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推动我国物理学科的发展和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高中物理教育中物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从时代内涵和建构路径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时代内涵包括强化物理基础知... 在当前“强基计划”的背景下,物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推动我国物理学科的发展和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高中物理教育中物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从时代内涵和建构路径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时代内涵包括强化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注重跨学科融合的能力培养等方面。建构路径包括教师的角色转变、课程设置的优化、实践环节的加强、竞赛机制的完善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基计划”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物理教学
下载PDF
高校“强基计划”拔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应用物理学专业为例
4
作者 杨超舜 田芬 +3 位作者 李东 姚如贵 宋坤 翟薇 《物理与工程》 2023年第6期10-18,共9页
“强基计划”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出发点,旨在促进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招生自主化改革的重要探索。本论文研究了以培养拔尖人才为核心任务的高校,结合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从培养定位、培养机制、培养环节等方面建立的... “强基计划”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出发点,旨在促进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招生自主化改革的重要探索。本论文研究了以培养拔尖人才为核心任务的高校,结合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从培养定位、培养机制、培养环节等方面建立的“强基计划”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物理学专业“强基计划”为期两年的培养实践为例,从学习学风情况、科研参与情况和竞赛获奖情况等方面分析应用物理学专业“强基计划”的育人初步成效。最后指出目前“强基计划”在推进过程中在政策定位、培养体系和拓展育人渠道等方面还应强化的方向不断推进基础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为我国立足世界科技前沿领域提供强大的拔尖创新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基计划” 拔尖人才培养 应用物理学 育人成效
下载PDF
“强基计划”背景下数学拔尖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数学分析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杨蕊 戴斌祥 《高等理科教育》 2023年第4期28-33,共6页
国家“强基计划”背景下,依据“双一流”建设学科开展的数学拔尖创新人才班培养目标的要求,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对数学专业基础课程数学分析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通... 国家“强基计划”背景下,依据“双一流”建设学科开展的数学拔尖创新人才班培养目标的要求,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对数学专业基础课程数学分析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建立连贯性培养机制、纵向和横向结合的考评制度,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等,挖掘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和培养创造力,以进一步发挥好该课程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为助推世界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基计划” “双一流” 拔尖创新人才 数学分析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强基计划”的政策分析及高校应对策略 被引量:21
6
作者 全守杰 华丽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48,共8页
“强基计划”是在回应国家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兼顾公平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进一步规范高校招生办学自主权、深化高考制度改革等因素综合驱动下出台的高考招生政策。“强基计划”的政策特征为:“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即政府赋... “强基计划”是在回应国家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兼顾公平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进一步规范高校招生办学自主权、深化高考制度改革等因素综合驱动下出台的高考招生政策。“强基计划”的政策特征为:“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即政府赋予高校自主权的同时,也把权力透明化,规范高校的自由裁量权;“自下而上”的博弈与反馈,即作为政策执行主体的高校善用策略空间、规制调试对象,避免负和博弈的产生。因此,高校应制定一套多元化的录取方案以规范政策的执行,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招生队伍以保障政策的执行,借助社会多方力量以监督政策的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基计划” 招生方式 高考政策 策略空间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强基计划”何以促进教师教育振兴——论职前教师专业素养的融合发展 被引量:8
7
作者 邓磊 钟颖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9-67,共9页
“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力图通过招考制度改革协同推进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关键领域自主创新和基础学科长远布局,具有鲜明的融合发展特征和政策引领作用。从长远来看,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之基,以提高职前教师教育质量来促进教... “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力图通过招考制度改革协同推进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关键领域自主创新和基础学科长远布局,具有鲜明的融合发展特征和政策引领作用。从长远来看,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之基,以提高职前教师教育质量来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是贯彻落实“强基计划”和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举措。在“强基计划”的政策引领和示范作用下,职前教师教育应当以此为契机,努力打破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培养与评价相脱节的现实困境,深入思考如何促进职前教师道德、理念、知识、能力四大素养的融合发展,并从课程设计、教学实践、评价方式三个方面全面规划职前教师专业素养的融合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基计划” 教师教育 融合 专业素养
下载PDF
“强基计划”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特点分析——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唐玲艳 彭安臣 王晓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8期14-18,共5页
围绕“强基计划”人才培养目标,借鉴国内外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方案成功的经验,制定“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基本特点是: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融入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强化核心课程,夯实学科基础;开... 围绕“强基计划”人才培养目标,借鉴国内外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方案成功的经验,制定“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基本特点是: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融入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强化核心课程,夯实学科基础;开设学科概述和学科前沿课程,开阔学生视野;依托学科优势,加强数学学科的工程衔接;强化实践环节,着重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教学方法。平衡好学生的自我定位与项目的外部定位,是确保“强基计划”顺利实施并发挥最大效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基计划” 拔尖人才培养 基础学科 人才培养方案
下载PDF
人才选拔的关键在于选拔理念与技术的统一——“强基计划”面临的技术困境及破解思路 被引量:6
9
作者 周序 杨琦蕙 王玉梅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4-49,共6页
“强基计划”以高考分数作为人才选拔的最重要但非唯一标准,目的是在保障高考公平和选拔在基础学科上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学生之间取得相对平衡。但将分数作为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必然面临着来自应试技巧和解题套路的挑战,造成“高... “强基计划”以高考分数作为人才选拔的最重要但非唯一标准,目的是在保障高考公平和选拔在基础学科上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学生之间取得相对平衡。但将分数作为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必然面临着来自应试技巧和解题套路的挑战,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强基计划”要选拔出符合国家所需要的、有能力的人才,就必须不断革新命题技术,让高考命题技术始终走在应试技巧的前面,降低答题套路、经验和模板的干扰,实现人才选拔理念与技术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基计划” 人才选拔理念 人才选拔技术 高考
下载PDF
胜任特征理论在高校“强基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永祥 周艳林 《中国考试》 CSSCI 2020年第10期9-15,共7页
"强基计划"对高校"招什么人、怎么招人、怎样培养人"提出更高要求。基于胜任特征理论在人员选拔、测评等领域的作用及实践,可将胜任特征理论引入"强基计划"的招生与培养过程:构建"强基计划"专... "强基计划"对高校"招什么人、怎么招人、怎样培养人"提出更高要求。基于胜任特征理论在人员选拔、测评等领域的作用及实践,可将胜任特征理论引入"强基计划"的招生与培养过程:构建"强基计划"专业胜任特征模型;以模型为依据,设计考试测评方法和人才培养方案,助力高校科学选才育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改革 “强基计划” 高校招生 胜任特征理论
下载PDF
关于“强基计划”人才选拔四个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廖爱民 《教育与考试》 2022年第2期5-11,共7页
“强基计划”招生实施2年以来,因其巨大的影响而受到社会关注。从人才选拔角度看,“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设置、选拔目标定位、选拔流程的科学性与公正性以及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规范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提出“强基计划”人才... “强基计划”招生实施2年以来,因其巨大的影响而受到社会关注。从人才选拔角度看,“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设置、选拔目标定位、选拔流程的科学性与公正性以及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规范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提出“强基计划”人才选拔需要适当增加基础学科实力雄厚的非双一流高校,关注学科竞赛成绩优异的学生,优化笔试和面试环节以提高测试质量,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规范性等建议举措,从而提升“强基计划”人才选拔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基计划” 人才选拔 招生机制
下载PDF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下高校“强基计划”实施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艳 马小媛 《山东教育》 2022年第7期76-79,共4页
“强基计划”是回应国家战略需要、在反思自主招生基础上探索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相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强基计划”自身的制度障碍、家长和考生认识不到位等原因,高校“强基计划”战略“遇冷”。在分析“遇冷”基础上,提出一... “强基计划”是回应国家战略需要、在反思自主招生基础上探索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相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强基计划”自身的制度障碍、家长和考生认识不到位等原因,高校“强基计划”战略“遇冷”。在分析“遇冷”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改进举措,包括:高校要制定多元化录取方案,改革考试评价体系;强化衔接教育,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保障机制,助力政策落实;完善监督举报机制,提升政策执行效能等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基计划” 拔尖创新人才 招生改革 高校
下载PDF
“强基计划”的政策背景、实施风险及推进路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蔺旭鹏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00-102,共3页
"强基计划"是我国高校招生"自主化"改革的重要探索。相较于以往的高校自主招生,"强基计划"站位更高,更加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但"强基计划"存在过快推进影响实施效果、短时间难以消除... "强基计划"是我国高校招生"自主化"改革的重要探索。相较于以往的高校自主招生,"强基计划"站位更高,更加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但"强基计划"存在过快推进影响实施效果、短时间难以消除高成本投入与低效益产出之间的矛盾、形式公平与选拔效果难以平衡等风险。为稳步推进"强基计划",入围高校应从科学制订招生方案,提升招生效率;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科学使用综合素质档案;建立监督体系,促进招生公平与效率三方面,统筹谋划,科学施策,保证"强基计划"的实施效果,为我国立足世界科技前沿领域,提供强大的拔尖创新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基计划” 自主招生 人才选拔
下载PDF
我国“强基计划”的政策布局与实践审思——基于36所试点高校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宇佳 黄晶晶 《中国考试》 CSSCI 2020年第7期9-17,共9页
2020年开始的“强基计划”是我国探索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新举措。通过分析36所试点高校“强基计划”的政策文本发现:在招生办法上,高校设定的招生对象与条件强调高考成绩,招生专业与计划聚焦基础学科,招生考试与录取程序力求细致规范;... 2020年开始的“强基计划”是我国探索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新举措。通过分析36所试点高校“强基计划”的政策文本发现:在招生办法上,高校设定的招生对象与条件强调高考成绩,招生专业与计划聚焦基础学科,招生考试与录取程序力求细致规范;在培养方案上,设定灵活与个性化的培养目标与模式,制定集合各类学术资源的配套保障措施;在规范管理上,开辟多渠道信息咨询方式,实行招生考试、录取、培养全过程多主体监督举措。36所试点高校的“强基计划”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政策措施遵循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政策目标具备较充分的转化条件;但是,在实践中试点高校还需充分认识“强基计划”的价值导向、进一步规范“强基计划”落地的具体措施、处理好政策实施中的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基计划” 考试招生制度 高考改革 高校招生
下载PDF
“强基计划”引领下的高中育人模式革新与思考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小惠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42,共4页
“强基计划”将引发基础教育领域育人方式的进一步革新。高中阶段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中起到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基于办学定位和育人目标,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一是通过构筑真实的德育场域,厚植学... “强基计划”将引发基础教育领域育人方式的进一步革新。高中阶段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中起到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基于办学定位和育人目标,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一是通过构筑真实的德育场域,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理想信念,打好学生的人生底色;二是通过构建多元立体的课程体系、探索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实施个性化培养策略,激发学生各扬所长;三是通过家校互联、校社互融、学段互通,拓宽学生成长通道,助力学生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强基计划” 高中育人方式变革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原文传递
我国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的路径研究——基于36所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刘海燕 蒋贵友 陈唤春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3-100,124,共9页
四十余年来,我国对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进行了积极探索。本研究通过对我国36所“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进行分析发现,“强基计划”注重以公平公正为选拔原则、以综合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多元参与为基本保障、以拔... 四十余年来,我国对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进行了积极探索。本研究通过对我国36所“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进行分析发现,“强基计划”注重以公平公正为选拔原则、以综合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多元参与为基本保障、以拔尖创新为选拔导向。与此同时,各试点高校形成了个性化、融合式、贯通式、国际化与动态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了更好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应在传统高考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分类考核、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选拔更多综合素质优秀和具有创新潜质的拔尖创新人才进行培养。各试点高校应在“强基计划”的透射下不断优化招生和培养机制,探索多元化与个性化的拔尖创新人才招生与培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强基计划” 人才选拔 人才培养 多元参与 科教协同育人
下载PDF
落幕与新生: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过程检视--兼论“强基计划”政策优化建议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宇佳 高慧君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5-142,共8页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经过了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在2020年由“强基计划”取代。回顾高校自主招生政策过程,在政策制定上,教育部在寻觅与探索中着力控制自主招生学校规模与学生人数,适时调整自主招生报考方式与考核程序,逐步完善自主招生...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经过了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在2020年由“强基计划”取代。回顾高校自主招生政策过程,在政策制定上,教育部在寻觅与探索中着力控制自主招生学校规模与学生人数,适时调整自主招生报考方式与考核程序,逐步完善自主招生管理规定与处罚办法。在政策执行上,试点高校自主招生实践在依循与变通中体现出了偏重理工类的自主招生专业设置,探索了多样化的自主招生考核方式,形成了省级梯队自主招生录取格局等特征。在政策评估上,学者在研究与聚焦中较为认同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积极作用,但表现出对自主招生选拔机制公平性的担忧,对自主招生学生创新素养的疑虑。政策终结后,基于自主招生政策过程的反思与镜鉴,启示继任“强基计划”要坚持公平原则保证政策的价值取向,贯通培养环节实现政策的预定目标,健全保障机制助力政策的有效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招生 “强基计划” 政策过程 政策评估
下载PDF
“强基计划”实施的现状、差距与建议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亚楠 《教育与考试》 2021年第6期60-65,共6页
“强基计划”作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政策,以聚焦优质教育资源、注重公平与效率、选培用才一体化等独特优势,在开局首年取得良好成效。但作为一种面向少数人群的特殊类型招生政策,在两年实施过程中显现出学生对基础学科的认... “强基计划”作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政策,以聚焦优质教育资源、注重公平与效率、选培用才一体化等独特优势,在开局首年取得良好成效。但作为一种面向少数人群的特殊类型招生政策,在两年实施过程中显现出学生对基础学科的认知存在偏差、分数权重与求学初心相冲突以及“高门槛”限制了学生选择权等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因此,文章从调整招生录取标准、实施人才培养与就业的一体化保障以及协调政策主体等方面,对“强基计划”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基计划” 基础学科 拔尖创新
下载PDF
“强基计划”背景下的新高中教学管理现代化建设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崇国 《现代教育》 2020年第24期28-31,共4页
青岛市即墨区实验高级中学基于"强基计划"新背景,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确定了以"打造拥有人文情怀、鲜明特色、一流育人质量的现代化卓越品牌学校"的办学愿景,大力倡导"教师第一、学生中心、课堂至上"的教... 青岛市即墨区实验高级中学基于"强基计划"新背景,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确定了以"打造拥有人文情怀、鲜明特色、一流育人质量的现代化卓越品牌学校"的办学愿景,大力倡导"教师第一、学生中心、课堂至上"的教学理念,提升学生学科素质能力,抓实"强基计划"的核心优势,最大程度地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始终以信息化建设带动教学管理现代化,以多元化培训促进育人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强基计划"背景下的新高中建设路径,精准助推学生个性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基计划” 新高中建设 教学管理现代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