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
1
作者 徐喜春 刘思鹏 《新余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0-118,共9页
通过对32所高校调研分析发现,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呈现上升态势。研究表明:个人最高学历、职业规划清晰程度、就业主动性、父母对于子女选择“慢就业”的态度、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人均年收入、学校层次、学校就业指导服务质量等因素... 通过对32所高校调研分析发现,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呈现上升态势。研究表明:个人最高学历、职业规划清晰程度、就业主动性、父母对于子女选择“慢就业”的态度、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人均年收入、学校层次、学校就业指导服务质量等因素均显著影响大学生对于“慢就业”行为的认知与选择。为此,必须结合大学生“慢就业”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开展“广谱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构建家校联合的就业指导机制、形成具有强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慢就业” 二元LOGISTIC回归 就业引导
下载PDF
共生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毕业生“慢就业”破解路径研究——以广西A院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为例
2
作者 张娟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5-50,共6页
破解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是高职院校促进就业的重要任务。在共生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主要原因有学生、教师、行业企业等相关共生单元内生动力不足,共生单元间的共生关系和共生模式演进不畅,共生环境建设不充分等... 破解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是高职院校促进就业的重要任务。在共生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主要原因有学生、教师、行业企业等相关共生单元内生动力不足,共生单元间的共生关系和共生模式演进不畅,共生环境建设不充分等。通过激发内生动力,重塑共生单元;深化跨界融合,优化共生模式;以精神文化为引领,重构共生环境等路径可以破解高职院校毕业生“慢就业”难题,加快实现由“慢就业”向“准就业”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高职院校 “慢就业” 旅游专业 “双创” 灵活就业
下载PDF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之就业观教育研究
3
作者 李晓华 张紫璇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3-99,共7页
大学生毕业后放缓求职进程,处于暂时未就业(已升学或出国深造除外)状态的“慢就业”现象,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且部分演变成为不就业。调查发现造成“慢就业”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大学生就业心理和就业观念不成熟、就业教育主体的协同... 大学生毕业后放缓求职进程,处于暂时未就业(已升学或出国深造除外)状态的“慢就业”现象,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且部分演变成为不就业。调查发现造成“慢就业”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大学生就业心理和就业观念不成熟、就业教育主体的协同能力不足、就业教育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等。加强大学生就业观教育、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教育机制、形成连续系统的教育模式是高校毕业生“慢就业”问题的破解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慢就业” 就业 就业教育
下载PDF
严峻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慢就业”心理问题探析
4
作者 华涓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8-90,共3页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近年来大学生数量快速增长,加之社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受自我认知不足、社会就业供给不足等影响,逐渐出现“慢就业”的心理。社会、高校、家庭三方应重视对大学生就业心...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近年来大学生数量快速增长,加之社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受自我认知不足、社会就业供给不足等影响,逐渐出现“慢就业”的心理。社会、高校、家庭三方应重视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进行诊断和引导,分类辅导改善大学生消极被动的就业情绪,合力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就业,塑造健康的就业心理,推动其加快就业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慢就业” 就业心理
下载PDF
“三全育人”视角下民办高校毕业生“慢就业”原因及策略研究
5
作者 张慧 殷丽萍 丁春霞 《中国就业》 2024年第5期60-61,共2页
近年来,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在高校毕业生群体中,“慢就业”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以民办高校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学生“慢就业”的影响因素,并基于“三全育人”视角,对“慢就业”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三全育人 民办高校 “慢就业” 高校毕业生 对策
原文传递
“慢就业”趋势下高职院校就业创业“金课”建设的路径探索
6
作者 冯瑞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8期16-18,共3页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但受各种因素影响,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步入“慢就业”行列。从高职院校就业创业课程现状、存在的问题阐述就业创业“金课”建设的必要性和现实诉求,提...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但受各种因素影响,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步入“慢就业”行列。从高职院校就业创业课程现状、存在的问题阐述就业创业“金课”建设的必要性和现实诉求,提出“一主二抓三促”的课程建设策略,探索“慢就业”趋势下就业创业“金课”建设路径,通过课程改革改善医学生“慢就业”思维,促进其高质量充分就业,对做好学校稳就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就业” 高职院校 就业创业 “金课”
下载PDF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背后的原因与路径
7
作者 阿西古·阿布都外力 徐保成 《品位·经典》 2024年第2期126-128,共3页
文章首先对高校毕业生普遍面临的“慢就业”现象展开分析,总结三种常见的“慢就业”现象类型。其次阐述高校毕业生中形成“慢就业”现象的根本原因,并在最后提出了四点应对建议:立足于为高校毕业生创建适宜的就业环境、指导毕业生准确... 文章首先对高校毕业生普遍面临的“慢就业”现象展开分析,总结三种常见的“慢就业”现象类型。其次阐述高校毕业生中形成“慢就业”现象的根本原因,并在最后提出了四点应对建议:立足于为高校毕业生创建适宜的就业环境、指导毕业生准确评估个人就业能力、高校与家庭积极实践协同育人、发挥市场需求导向作用,提高毕业生求职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毕业生 “慢就业”现象 用人单位
下载PDF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黄雅婷 冯蓓蕾 +1 位作者 葛贵龙 苏佳宁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3期95-97,共3页
“慢就业”现象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同时受社会、家庭、学校、自身因素的影响。为缓解“慢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家庭层面、自身层面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利用四方的共同参与,改善就业现状。
关键词 “慢就业” 毕业生 就业
下载PDF
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应对毕业生“慢就业”
9
作者 丁春霞 殷丽萍 张慧 《中国就业》 2024年第2期52-53,共2页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持续攀升,就业竞争激烈,行业结构矛盾突出、供需失衡,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面临“慢就业”的现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由于辅导员资源和职业发展不足、求职技巧指导不全面,缺乏个性化指导、沟通合作不足,服务评估不完善...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持续攀升,就业竞争激烈,行业结构矛盾突出、供需失衡,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面临“慢就业”的现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由于辅导员资源和职业发展不足、求职技巧指导不全面,缺乏个性化指导、沟通合作不足,服务评估不完善,在大学生“慢就业”工作中未能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因此,辅导员应该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自身专业能力建设,提高就业指导能力,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导员 “慢就业” 高校毕业生
原文传递
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调查研究——基于广西S职业技术学院调查
10
作者 黄曦慧 唐珍 《广西教育》 2024年第3期9-13,共5页
在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部分应届毕业生选择暂缓就业,出现“慢就业”的现象。研究小组对广西S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负责就业工作的人员及用人单位招聘负责人进行“慢就业”现象调查,结果发现选择“慢就业”的毕业生男女比例分... 在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部分应届毕业生选择暂缓就业,出现“慢就业”的现象。研究小组对广西S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负责就业工作的人员及用人单位招聘负责人进行“慢就业”现象调查,结果发现选择“慢就业”的毕业生男女比例分别为21.9%和17.4%。从专业类别上看,水利电力专业群涉及的二级学院的毕业生选择“慢就业”占比均高于平均占比38.5%,其中水利工程学院毕业生占比42.35%、电力工程学院毕业生占比41.36%、机电工程学院毕业生占比39.38%、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生占比39.75%。研究小组提出对策和建议:聚焦市场需求实施教学、招生、就业一体化,开设多样化的就业指导课并提升就业服务有效性,转变就业观念并提升就业竞争力,家校联动营造健康向上的就业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届毕业生 “慢就业”现象 调研分析
下载PDF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归因和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效良 李玉波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23年第3期131-133,共3页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慢就业”现象作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慢就业”现象的出现既有社会、高校、家庭等外部因素,也有学生个人因素。针对当前的大学生“慢就业”问...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慢就业”现象作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慢就业”现象的出现既有社会、高校、家庭等外部因素,也有学生个人因素。针对当前的大学生“慢就业”问题,应通过发挥政府职能、优化就业环境,健全高校就业机制、推动精准服务,做好家校联动、促进积极就业,树立学生自身职业发展目标、提升就业能力等策略,改善大学生就业形势,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就业 “慢就业” 归因与对策
下载PDF
新时代下高校学生“慢就业”问题原因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顶娟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3期34-36,共3页
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以及人们的思想、理念变迁会导致出现一些新的现象,比如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越来越普遍。对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进行解析会发现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多方面... 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以及人们的思想、理念变迁会导致出现一些新的现象,比如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越来越普遍。对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进行解析会发现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多方面的原因有关,比如就业大环境艰难、大学生核心能力不足、高校职业发展教育不够完善等。从时代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可知高校毕业生“慢就业”问题的消极影响是显著的,所以在当前环境下,深入探讨导致“慢就业”的具体原因,并深入思考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这可以为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慢就业”
下载PDF
大学生“慢就业”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其引导——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
13
作者 徐喜春 阮震亚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7-52,共6页
大学生“慢就业”行为选择直接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并加剧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基于32所高校的2215份问卷研究发现,大学生“慢就业”行为选择的背后交织着个体、家庭和学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数据表明,是否获得奖学金、是否独生子女以... 大学生“慢就业”行为选择直接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并加剧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基于32所高校的2215份问卷研究发现,大学生“慢就业”行为选择的背后交织着个体、家庭和学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数据表明,是否获得奖学金、是否独生子女以及学校层次等因素都与大学生“慢就业”行为选择呈现出显著关联。为此,加强大学生“慢就业”行为的引导,必须综合发挥学校、家庭与企业等多方力量——构建精准化与衔接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深化“学校-企业”之间的常态化合作,探索“家庭-学校”相协同的就业指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慢就业” 影响因素 高质量就业
下载PDF
基于“慢就业”现象构建高校就业精准服务体系
14
作者 田爽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23年第6期90-92,共3页
大学生就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而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慢就业”现象的日益凸显,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阻碍。相关部门应从“政策导航”“结果导向领航”“高质量续航”三个方面构建就业精准指导服务体系,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而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慢就业”现象的日益凸显,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阻碍。相关部门应从“政策导航”“结果导向领航”“高质量续航”三个方面构建就业精准指导服务体系,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改善大学生就业形势,促进我国社会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慢就业” 精准就业 就业指导
下载PDF
大学生“慢就业”精准帮扶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玲娟 蒋争艳 +1 位作者 陈卫东 庞少红 《西部素质教育》 2023年第8期21-25,共5页
文章基于概念界定,首先论述了大学生“慢就业”精准帮扶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的构建,然后说明了大学生“慢就业”精准帮扶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运作方法,最后阐述了本研究的结论、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慢就业”精准帮扶工作 大学生
下载PDF
大学生“慢就业”行为量表的开发与验证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玲娟 刘茜 +1 位作者 兰园淞 牟坚琼 《西部素质教育》 2023年第4期17-20,77,共5页
文章在综合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慢就业”的概念予以界定,提出包括就业观念、就业效能感、生涯适应力、就业准备、就业能力和就业压力感的六维度测量模型,然后参考相关研究,生成包括六维度56个题项的初始量表,最后利用调研数据,验证开... 文章在综合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慢就业”的概念予以界定,提出包括就业观念、就业效能感、生涯适应力、就业准备、就业能力和就业压力感的六维度测量模型,然后参考相关研究,生成包括六维度56个题项的初始量表,最后利用调研数据,验证开发的量表,形成包括就业能力、生涯适应力、就业期望、就业价值取向、就业压力感五维度23个题项的正式量表,研究结果表明,该量表既具有良好的信度,同时具有良好的单维性、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可以用于大学生“慢就业”行为的测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就业” 行为量表 大学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