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世纪文学”八大趋向 |
龚举善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2
|
“新世纪文学”的八大趋向 |
龚举善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3
|
“新世纪文学”:命名的生成、反驳与意义 |
侯玲宽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4
|
“启蒙终结论”再解读——“后新时期”、“新世纪文学”批评中的启蒙话语研究 |
赵黎波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5
|
“新世纪文学”:文学图景的空间转向与文学命名的时间焦虑 |
陈雪
刘泰然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13 |
0 |
|
6
|
“新世纪文学”批评现象综述 |
罗长青
|
《晋阳学刊》
CSSCI
|
2011 |
0 |
|
7
|
不自觉的分歧、错位与湮没——“新世纪文学”命名之争分析 |
徐洪军
|
《云梦学刊》
|
2012 |
0 |
|
8
|
论“新世纪文学”对当代文学史的建构 |
郁勤
|
《天中学刊》
|
2018 |
0 |
|
9
|
有限包容及其问题——“新世纪文学”视野中的“新媒体文学” |
曾军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10
|
生活、身体以及文学消费——“新世纪文学”的婚恋叙事 |
徐杨
王确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1
|
“归来”与“走出”——试论中国“新世纪文学”与世界 |
梁艳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2
|
开展“新世纪文学”研究 |
张未民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0
|
|
13
|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里的中国小说想象——关于“新世纪文学”二十年的随想 |
傅逸尘
|
《文艺评论》
|
2018 |
3
|
|
14
|
大现代文化视域中的“后古代”及“新世纪”文学 |
李继凯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5
|
江南的诗意与失意的江南——新世纪江苏小说创作概论 |
韩松刚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6
|
文学的信念和批评家的坚持——孟繁华先生的当下文学现场研究 |
张维阳
|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7
|
现实与历史的对话——以孟繁华的《文学革命终结之后》为例 |
唐伟
|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8
|
消费读者和无限传播:论后文学时代文学史书写之新变 |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9
|
想象底层与再现底层——从“主旋律”大厂小说到底层文学 |
汪荣
|
《创作与评论》
CSSCI
|
2013 |
0 |
|
20
|
学院化:新世纪文学的趋势与忧思 |
李徽昭
|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