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寂寞的守望——1990年代的“知识分子写作”论 |
吴斌卡
曾方荣
|
《理论与创作》
|
2007 |
0 |
|
2
|
“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互文性渊源及其冲突 |
杨红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0 |
|
3
|
“知识分子写作”诗歌流派的精神向度和诗学立场 |
余斌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4
|
“失去平静后”的一场内战——论90年代诗歌的“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 |
袁玉敏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5
|
“知识分子写作”和“口语化写作”的整合与创新——吴投文诗歌论 |
许婧雯
|
《阴山学刊》
|
2018 |
0 |
|
6
|
“知识分子写作”:智性的思想批判 |
罗振亚
|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
2004 |
6
|
|
7
|
“知识分子写作”五诗人批评 |
刘春
|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8
|
我对“知识分子写作”的多次误读(外一篇) |
叶延滨
|
《文学自由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9
|
90年代中国新诗的知识谱系 |
杨四平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0
|
“朦胧诗”后的两大诗歌写作倾向评析 |
高波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1
|
互文空间里的追问与体认——王尧散文的知识分子气质 |
陈霖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2
|
当代先锋诗歌叙事性书写的西方诗学背景 |
傅华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3
|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何处安魂——《在山的那边》细读 |
李晓奎
|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
2012 |
1
|
|
14
|
平衡与生长:中国先锋诗歌的文化走向 |
吴井泉
|
《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5
|
关于“90年代诗歌”的命名 |
曾方荣
|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16
|
王家新诗歌创作的发展 |
陈芳辉
|
《教育艺术》
|
2010 |
0 |
|
17
|
欧阳江河代表作 |
欧阳江河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8
|
主持人语 |
张光芒
陈进武
|
《创作与评论》
CSSCI
|
2013 |
0 |
|
19
|
草根性诗歌的“民间”价值取向——兼及新诗“小传统”的形成与发展 |
向天渊
|
《中外诗歌研究》
|
2016 |
0 |
|
20
|
愿每只鸽子都得到新生——伊沙的诗《鸽子》赏析 |
李汉超
|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中旬)》
|
201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