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8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性、应用型”高校教师胜任力整合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俊强 李彦 周后红 《高教论坛》 2014年第5期65-69,共5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普及,要求高等教育向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大批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士开始走进高等院校的课堂,为了促使新入行高教事业的教师尽快适应工作,开展对他们胜任力的培养和研究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普及,要求高等教育向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大批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士开始走进高等院校的课堂,为了促使新入行高教事业的教师尽快适应工作,开展对他们胜任力的培养和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定义"职业性、应用型"高校教师,然后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胜任力整合分析,并介绍了胜任力整合影响因素以及提出了促进胜任力整合作用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性、应用型”高校教师 胜任力 模型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应用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2
作者 陈妍彦 《龙岩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09-115,共7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渗透,“教育信息化”已经进阶为“教育人工智能”阶段,应用型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变化与需求,应用型高校教师需具备图谱生成和教学综合能力、行业洞悉和职业发展能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渗透,“教育信息化”已经进阶为“教育人工智能”阶段,应用型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变化与需求,应用型高校教师需具备图谱生成和教学综合能力、行业洞悉和职业发展能力、教学创新和终身学习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能力、自我适应和专业发展能力等核心职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应用型高校教师 职业能力
下载PDF
基于AHP的应用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杨金保 王欣 《科技风》 2025年第9期151-153,共3页
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是应用型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文献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AHP)对应用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及权重排序,得出以下结论:按照重要性程度排序,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学校层面... 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是应用型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文献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AHP)对应用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及权重排序,得出以下结论:按照重要性程度排序,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四项均是影响应用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因素,其中各影响因素总权重值排在前六位的分别是“双师”素质(0.1271)、学科知识(0.1128)、教学创新意识(0.1046)、教师考核制度(0.0946)、学习需求导向(0.0773)、教学知识(0.06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教师教学能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转型困境与实践对策
4
作者 程雯 《绥化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101-103,共3页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结合党的教育方针及政策,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赋能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教师转型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个人成长的必然选择。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转型存在青年...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结合党的教育方针及政策,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赋能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教师转型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个人成长的必然选择。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转型存在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不足、应用型教师培养乏力、团队建设不够科学等现实困境。为此,要结合高校转型方向,实施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构建应用型师资队伍,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等实践对策,以推进教师转型进程,赋能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 教师转型 教师培养 教师发展共同体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5
作者 周进军 王景梅 杨康佳 《当代教研论丛》 2025年第2期53-57,共5页
文章分析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因,探讨了其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育的影响,以及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育转型的挑战,最后提出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策略,以期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和教育研究支持,促进教师的创新与发展;... 文章分析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因,探讨了其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育的影响,以及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育转型的挑战,最后提出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策略,以期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和教育研究支持,促进教师的创新与发展;通过教师社群建设、跨学科合作和国际交流,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加强学术研究引领,进而推动教育模式的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应用型本科高校 教师教育转型 创新发展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高校药学专业“双师型”教师过程性评价标准构建与实施策略
6
作者 熊大维 尤园 +3 位作者 杨俊 吕梅花 刘燕玲 吴杰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5年第4期209-211,共3页
应用型本科高校药学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评价具有片面性、静态性,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文章立足于“以评促建”的理念,从评价... 应用型本科高校药学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评价具有片面性、静态性,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文章立足于“以评促建”的理念,从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度、评价方式多样化入手,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药学专业“双师型”教师过程性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并提出药学专业“双师型”教师过程性评价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 药学专业 “双师型”教师 过程性评价
下载PDF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7
作者 蔡明明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5年第4期274-276,共3页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青年教师作为学校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其教学能力对高校的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质量和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具有直接影响。本文以某地方应用型高校...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青年教师作为学校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其教学能力对高校的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质量和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具有直接影响。本文以某地方应用型高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学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进行调查,探究提升地方应用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路径,以期为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应用型本科高校 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
下载PDF
地方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析
8
作者 果媛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3期077-080,共4页
地方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及发展路径问题研究。分析了地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剖析了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能力... 地方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及发展路径问题研究。分析了地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剖析了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应用型高校 双师型教师 专业发展 路径
下载PDF
基于洋葱模型的应用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策略研究
9
作者 李晔 刘伯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5年第4期077-080,共4页
本文聚焦应用型高校教师,梳理国内外数字素养框架,分析其核心构成及侧重点。结合应用型高校“实践导向、产教融合”特点,构建基于洋葱模型的层次化框架。针对该框架,提出激发内在动机提升技术应用、强化伦理意识与伦理判断、促进产教协... 本文聚焦应用型高校教师,梳理国内外数字素养框架,分析其核心构成及侧重点。结合应用型高校“实践导向、产教融合”特点,构建基于洋葱模型的层次化框架。针对该框架,提出激发内在动机提升技术应用、强化伦理意识与伦理判断、促进产教协同并优化实践应用等策略,以推动教师数字素养发展,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教师数字素养 洋葱模型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
10
作者 孙志惠 林佳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5年第4期098-101,共4页
研究构建了一套科学综合的应用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评估体系,实证研究证明了该体系的有效性与实用性。通过文献综述、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构建评价体系框架并确定评价指标及权重,选取一所应用型高校教师为调查对象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结... 研究构建了一套科学综合的应用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评估体系,实证研究证明了该体系的有效性与实用性。通过文献综述、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构建评价体系框架并确定评价指标及权重,选取一所应用型高校教师为调查对象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这一评价体系能够全方位和精确地展示教师在数字素养方面的水平,这包括但不限于技术能力、信息素养、教学能力、服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从而为教师的职业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得出所建构的应用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评价体系是有效、实用的结论,对促进教学质量、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教师 数字素养 评价体系 实证研究 专业发展
下载PDF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应用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标准在教学中的构建
11
作者 孙志惠 林佳丽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5年第3期174-177,共4页
以胜任力模型为依据,对应用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标准建设和运用进行深入探究。研究采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课堂观察等方法,对教师数字素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研究指出将胜任力模型和... 以胜任力模型为依据,对应用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标准建设和运用进行深入探究。研究采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课堂观察等方法,对教师数字素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研究指出将胜任力模型和数字素养有机融合有利于综合评价并促进教师数字素养水平提高。该标准涉及知识、技能、能力与态度4个维度,实证研究表明该标准是有效可行的。这不仅对应用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而且对高校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具有强大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任力模型 应用型高校 教师数字素养 标准构建 实证研究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12
作者 赵爽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39-141,共3页
在教育数字化的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师的数字素养提升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探讨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有效路径,以应对数字化教育环境中的挑战。通过分析教师面临的资源限制、培训和支持不足、抵抗心理和习惯障碍以... 在教育数字化的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师的数字素养提升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探讨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有效路径,以应对数字化教育环境中的挑战。通过分析教师面临的资源限制、培训和支持不足、抵抗心理和习惯障碍以及显著的数字鸿沟等挑战,提出了四条提升路径,即开发数字资源构建全面培训体系、组建支持团队提供持续技术支持、相互交流经验促进教师之间合作以及重视数字伦理加大安全教育力度,旨在全面提升教师数字素养,适应教育数字化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地方应用型高校 教师数字素养
下载PDF
应用型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13
作者 延璐 秦东方 员婉婉 《现代商贸工业》 2025年第1期105-107,共3页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升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双师型”教师作为连接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的桥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文研究对应用型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需要的“双师...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升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双师型”教师作为连接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的桥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文研究对应用型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展开了研究与实践,并通过分析应用型民办高校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建议,以期为应用型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民办高校 “双师型”教师 队伍建设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传媒类专业“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14
作者 张炜 宋林国 杨瑞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5年第4期144-147,共4页
应用型高校传媒类专业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使命,而“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作为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关键力量,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传媒人才的培养成效与教育创新的水平。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探讨“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策略... 应用型高校传媒类专业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使命,而“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作为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关键力量,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传媒人才的培养成效与教育创新的水平。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探讨“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策略,不仅是高校适应行业需求、优化教学资源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传媒教育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本文聚焦于教师技能提升、行业实践融合及激励评价机制创新,旨在为传媒教育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参考与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应用型高校 传媒类专业 双师双能教师
下载PDF
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核心素养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15
作者 马平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19-124,共6页
构建应用型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核心素养体系、提升教师核心素养是应用型高校成功转型的关键保障。基于应用型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原则分析,“双师双能型”教师素养体系的构建要素应包括有效教学素养、创新素... 构建应用型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核心素养体系、提升教师核心素养是应用型高校成功转型的关键保障。基于应用型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原则分析,“双师双能型”教师素养体系的构建要素应包括有效教学素养、创新素养、专业行业素养和服务社会素养。构建策略主要有确定核心素养标准体系、强化核心素养培训体系、建立核心素养监测与评价体系、完善核心素养激励与保障体系等方面,以期推动应用型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素养体系领域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双师双能型”教师 核心素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策略
16
作者 马平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34-139,155,156,共8页
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加强自身核心素养,以适应教育改革需要,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关键保障。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核心素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双师双能... 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加强自身核心素养,以适应教育改革需要,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关键保障。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核心素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双师双能型”教师素养提升的优化路径,以期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素养领域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 “双师双能型”教师 核心素养 提升策略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政策评价研究——基于新一轮审核评估思考
17
作者 徐夏静 王晓敏 《邢台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34-147,共14页
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启动,以助力“十四五”期间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青年教师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主力军,亦是这一轮审核评估的重要指标。文章构建PMC指数模型,评估安徽省7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中青年教师... 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启动,以助力“十四五”期间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青年教师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主力军,亦是这一轮审核评估的重要指标。文章构建PMC指数模型,评估安徽省7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中青年教师培养政策效果,对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队伍质量,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具有借鉴意义。结果表明:7所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政策的PMC指数均值为6.58分,处于可接受级别,无不良级政策,说明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整体比较重视青年教师培养,政策仍有较大改善空间;各评价指标均值分化较严重,整体明显呈三梯队分布,三级梯队之间均值水平差距逐级缩小;各应用型本科高校PMC得分极差为2.44分,校际差异较为明显。7所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政策得分具体排名为P6>P3>P5>P1>P2>P7>P4,呈现“强省会,弱邻近”的趋势,兼具趋同性和趋异性,政策工具、师德师风、培养途径、政策阶段方面趋同程度高,但在政策目标、政策对象、政策内容、政策引用方面趋异程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轮审核评估 应用型本科高校 青年教师培养政策 政策评价 PMC指数模型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教学投入感:发展特征与提升策略
18
作者 沈丽丽 黄国萍 陈琼 《绥化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113-116,共4页
为探究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教学投入感发展特征,文章采用自编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教学投入感问卷对来自全国31个省份的2207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对自身教学投入水平评价较高;女教师教学投入感... 为探究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教学投入感发展特征,文章采用自编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教学投入感问卷对来自全国31个省份的2207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对自身教学投入水平评价较高;女教师教学投入感水平显著高于男教师;中级及以下职称教师教学投入感水平显著高于副高级职称教师;教龄5年及以下教师的教学投入感水平显著高于教龄6~15年的教师和教龄16年及以上的教师。提出促进教师教学投入感发展的策略:学校层面应强化教学中心地位、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完善职称评审等人事管理制度;教师个人层面需完善关于教学投入的认知视角、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高校教师 教学投入 教学投入感 本科教学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数据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铃丽 谢党恩 于妍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年第10期5-7,14,共4页
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以大数据专业为例,分析“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作用,指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设策略,包括加强师德师... 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以大数据专业为例,分析“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作用,指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设策略,包括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建校企双元师资、构建分级分类培养模式及优化教师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 大数据专业 “双师型”教师 校企合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