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读“中国故事”与“重写文学史”——以《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为中心
1
作者 陈浩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83-90,共8页
许子东的著作《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可以被视为20世纪80年代“重写文学史”活动的余声,其“中国故事”的叙述视角及对百年中国小说中“官员”“官场”形象的挖掘是一大创见。由音频节目到纸质书籍,从“有声”到“无声”,该书体现了移... 许子东的著作《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可以被视为20世纪80年代“重写文学史”活动的余声,其“中国故事”的叙述视角及对百年中国小说中“官员”“官场”形象的挖掘是一大创见。由音频节目到纸质书籍,从“有声”到“无声”,该书体现了移动阅读时代听众、读者的阅读习惯与趣味。可以说,此书的写作方式及写作意图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移动阅读时代文学史写作的新路向,将之与之前的文学史并置比较便于照见当下文学史写作与教学的“困境”,也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思考在当前这个时代重读“中国故事”与“重写文学史”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 “重写文学史” “中国故事”
下载PDF
知识分子精神与“重写文学史”——陈思和访谈录 被引量:25
2
作者 陈思和 杨庆祥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共6页
"重写文学史"是80年代最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作为"重写文学史"的倡导者,陈思和对"重写文学史"的发生、"重写文学史"的知识资源、叙事策略等的"回叙"和反思将有助于我们对"重写... "重写文学史"是80年代最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作为"重写文学史"的倡导者,陈思和对"重写文学史"的发生、"重写文学史"的知识资源、叙事策略等的"回叙"和反思将有助于我们对"重写文学史"的历史性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文学史” 《上海文论》 80年代
下载PDF
回眸“重写文学史”讨论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兆鹏 孙凯云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8-74,125,共8页
 《上海文论》于1988年发起"重写文学史"的讨论之后,波及现代文学研究和古代文学研究两大领域。回顾这次大讨论,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8—1990)为"重写文学史"的倡导期,第二阶段(1991—1995)为"重写文学...  《上海文论》于1988年发起"重写文学史"的讨论之后,波及现代文学研究和古代文学研究两大领域。回顾这次大讨论,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8—1990)为"重写文学史"的倡导期,第二阶段(1991—1995)为"重写文学史"的深化期,第三阶段(1996年至今)为"重写文学史"的实践反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顾 反思 “重写文学史”
下载PDF
审美原则、叙事体式和文学史的“权力”——再谈“重写文学史” 被引量:26
4
作者 杨庆祥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22,共9页
"重写文学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以多种方式改变了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整体格局。本文通过对"重写文学史"的"审美原则"和"叙事体式"的辨析... "重写文学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以多种方式改变了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整体格局。本文通过对"重写文学史"的"审美原则"和"叙事体式"的辨析,历史地演示"重写文学史"与80年代的历史语境、知识范型、话语策略之间的复杂关系,并认为只有规避"二元对立"的思考方式,才能理顺意识形态、历史阐释和文学史书写之间的各种矛盾纠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文学史” 审美原则 叙事体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权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历史语境 文学史书写
下载PDF
从“重写文学史”到“人文精神讨论”——王晓明先生访谈录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世涛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5期42-46,共5页
王晓明:生于1955年,上海市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代表作有:《沙汀艾芜的小说世界》、《所罗门的瓶子》、《潜流与旋涡——论二十世纪小说家的心理障碍》、《鲁迅传》等。
关键词 “重写文学史” 人文精神 访谈录 王晓明 重新评价 陈思和 当事人 文论
下载PDF
从“重写文学史”到“重写音乐史”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聆群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6,共4页
本文对“重写音乐史”发端于“重写文学史”作了回溯简介,并期望以重提“重写音乐史”来树立更 新学科的目标和坚持建设性思维。
关键词 “重写音乐史” “重写文学史” 更新学科 建设性思维
下载PDF
“重写文学史”的新征程——陈平原《假如没有“文学史”……》和《作为学科的文学史》 被引量:2
7
作者 林分份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4-80,共7页
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有关“文学史”的研究,从晚清的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等算起,已有几代学人投身其中。作为二十世纪八。年代崛起的学人中的一员,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陈平原教授,自1985年与钱理群、黄子平一起主持“二十世纪中国... 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有关“文学史”的研究,从晚清的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等算起,已有几代学人投身其中。作为二十世纪八。年代崛起的学人中的一员,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陈平原教授,自1985年与钱理群、黄子平一起主持“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而闻名学界迄今,已然是该领域成就斐然的学者。如果说,在早期的“三人谈”中,陈平原通过对“现代文学”、“新文学”等概念的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文学史” 陈平原 学科 二十世纪 中国学术史 “新文学 北京大学 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关于“重写文学史”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春庭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84-89,共6页
关于“重写文学史”王春庭(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近几年,“重写文学史”的呼声颇为高涨,据说已经成为新时期的“一个口号”①,一种“学术思潮”②。尽管一些新编的文学史著作已经陆续问世,但古典文学的研究者们还是不满足于现状,... 关于“重写文学史”王春庭(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近几年,“重写文学史”的呼声颇为高涨,据说已经成为新时期的“一个口号”①,一种“学术思潮”②。尽管一些新编的文学史著作已经陆续问世,但古典文学的研究者们还是不满足于现状,希望有更多的充满思辨色彩的、有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文学史” 中古诗歌 文学史 文化建构 作家作品 古典文学教学 文学发展 文学通史 文学史研究 古典文学研究
下载PDF
“重写文学史”专栏的回望与反思(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忠 《中州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1-10,共10页
1988年可谓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写作的一个转折点,"重写文学史"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既折射了新时期改革开放十年的思想解放成果,也诠释了文学史写作从量变到质变的曲折过程,是一次写作观念与方法论"同向&qu... 1988年可谓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写作的一个转折点,"重写文学史"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既折射了新时期改革开放十年的思想解放成果,也诠释了文学史写作从量变到质变的曲折过程,是一次写作观念与方法论"同向"新变的结果,负载着丰富的时代信息。近的一点,有"五四"新文学性质讨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论、新文学整体论的历时推进;远的一点,有海派文化先锋性、西方近现代文艺思潮的共时作用,当然,还离不开1980年代学人的社会心理期待,尤其是青年学者急于发声、确立话语权和实现文学梦的强烈冲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文学史”专栏 回望 反思
下载PDF
“重写文学史”视域中的《讲话》--以几部新的文学史著述为例
10
作者 周景雷 胡冠男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32,共8页
在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建构过程中,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的地位、意义和作用等重大意识形态层面问题的认识,不论是在重写文学史之前各种文学史著述中,还是在“重写”之后新的文学史著述中,尽管... 在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建构过程中,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的地位、意义和作用等重大意识形态层面问题的认识,不论是在重写文学史之前各种文学史著述中,还是在“重写”之后新的文学史著述中,尽管存在着表述方式上的差异,但大体的精神主旨还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文学史” 《讲话》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著述 视域 二十世纪 意识形态 毛泽东
下载PDF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重写文学史”问题考辨
11
作者 王进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2-186,共5页
"重写文学史"思潮自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学界和中国文坛均产生过深远影响。欧美学界关注文学史话语和书写机制的权力关系,中国学界重视历史文学的底层经验和书写策略。新旧形态的历史主义习惯将文学史观念裹挟在文学作品和社... "重写文学史"思潮自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学界和中国文坛均产生过深远影响。欧美学界关注文学史话语和书写机制的权力关系,中国学界重视历史文学的底层经验和书写策略。新旧形态的历史主义习惯将文学史观念裹挟在文学作品和社会语境之间,文化诗学批评则关注历史与当代之间的文学活动、作品与情景之间的活态历史,以及史学与诗学之间的理论生态。文学史体系之下存在的是经典形塑的文化史空间,重写文学史问题之下则是以往被遮蔽的活态历史和民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文学史” 新历史主义 文学活动 活态历史 文化诗学
下载PDF
“重写文学史”专栏的回望与反思(上)
12
作者 刘忠 《中州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1-8,共8页
1988年可谓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写作的一个转折点,"重写文学史"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既折射了新时期改革开放十年的思想解放成果,也诠释了文学史写作从量变到质变的曲折过程,是一次写作观念与方法论"同向&qu... 1988年可谓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写作的一个转折点,"重写文学史"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既折射了新时期改革开放十年的思想解放成果,也诠释了文学史写作从量变到质变的曲折过程,是一次写作观念与方法论"同向"新变的结果,负载着丰富的时代信息。近的一点,有"五四"新文学性质讨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论、新文学整体论的历时推进;远的一点,有海派文化先锋性、西方近现代文艺思潮的共时作用,当然,还离不开1980年代学人的社会心理期待,尤其是青年学者急于发声、确立话语权和实现文学梦的强烈冲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文学史”专栏 回望 反思
下载PDF
从解释学角度谈对“重写文学史”的一些看法——以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思想为主
13
作者 宋辰博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21-23,共3页
解释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哲学解释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人文学科研究中的方法论之一,伽达默尔是其代表性人物,他的解释者的历史性是无法消除的理论,他的语言观,他的解释学循环理论等对于当今学界... 解释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哲学解释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人文学科研究中的方法论之一,伽达默尔是其代表性人物,他的解释者的历史性是无法消除的理论,他的语言观,他的解释学循环理论等对于当今学界的热门研究方向——"重写文学史"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达默尔 解释学 “重写文学史” 解释学循环
下载PDF
“重写文学史”的再思考
14
作者 李春梅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52-57,共6页
"重写文学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之一。但这一问题主要是针对以往文学史的弊端提出来的,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重写文学史"的必然性、相对性,因而潜伏着新的危机。
关键词 “重写文学史” 必然性 相对性 危机
下载PDF
文学史的书写与流动的文学经典——20世纪80年代“重写文学史”问题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3
15
作者 邵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4-167,共4页
20世纪80年代“重写文学史”的运动是建立在意欲打破单纯以政治需要来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基础上的,以文学性、审美性作为文学作品入选文学史的标准。但文学史的书写能否真正做到拒绝政治,这引起了学术界新的质疑,而文学价值评判标准的... 20世纪80年代“重写文学史”的运动是建立在意欲打破单纯以政治需要来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基础上的,以文学性、审美性作为文学作品入选文学史的标准。但文学史的书写能否真正做到拒绝政治,这引起了学术界新的质疑,而文学价值评判标准的变化也使得文学经典成为流动变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重写文学史”运动 文学价值评判标准 文学经典 中国
下载PDF
“当代性”的反思——“重写文学史”再审读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立群 《艺术广角》 2008年第1期13-16,共4页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重写文学史”在《上海文论》开设的系列笔谈中诞生以来,“重写文学史”便作为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不断为文学史研究者所提及、实践与深化。到目前为止,随着“重写文学史”内容的日趋丰富,成果日趋显著,可以肯...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重写文学史”在《上海文论》开设的系列笔谈中诞生以来,“重写文学史”便作为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不断为文学史研究者所提及、实践与深化。到目前为止,随着“重写文学史”内容的日趋丰富,成果日趋显著,可以肯定的是,“重写文学史”已经在脱离其所指含义的基础上,成为一种观念意义上的事物或日“公共的象征”。的确,在从中国文学研究界逐步渗透、扩展到思想文化领域的过程中,“重写文学史”的称谓和目标意义已经相继“旁落”,代之而起的则是更为广阔的写作图景与文学史写作新机制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文学史” 当代性 20世纪80年代末 审读 中国文学研究 文学史写作 文化领域 研究者
原文传递
“重写文学史”的难度与希望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义勤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重写文学史” 《教程》 陈思和 潜在写作 “文革文学 文学史 “十七年文学 文学史写作 意识形态 文学作品
下载PDF
“重写文学史”的一元想象与多元探索
18
作者 孙宾 张征 杨辰翔 《宜宾学院学报》 2012年第10期12-16,35,共6页
肇启于20世纪80年代的"重写文学史"事件,在成功摆脱一元化政治意识形态的藩篱之后,开启了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与书写的新局面。"重写文学史"在经过了80年代"回到‘五四’"的启蒙共识后,90年代出现了共识瓦... 肇启于20世纪80年代的"重写文学史"事件,在成功摆脱一元化政治意识形态的藩篱之后,开启了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与书写的新局面。"重写文学史"在经过了80年代"回到‘五四’"的启蒙共识后,90年代出现了共识瓦解、价值分化背景下矛盾的现代性文学史。到新世纪,文学史书写越来越趋向多元共生的探索格局。总体而言,新时期以来的"重写文学史"呈现出从一元化想象到分化、矛盾,并最终走向多元探索的发展脉络和演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文学史” 文学史 启蒙主义 现代性 多元化
下载PDF
历史,从将来走向我们——“重写文学史”四人谈 被引量:1
19
作者 陶东风 孙津 +1 位作者 黄卓越 李春青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2-47,共6页
陶东风:新时期十年,文艺学和文学批评不管怎么说还是比较热闹的,相比之下作为实践层次的文学史研究就沉寂多了,这两者之间的脱节是显在的,原因何在?哉以为首先可从知识结构上看。
关键词 “重写文学史” 文学史研究 文学批评 文艺学 知识结构 实践层次 东风 文学本体 二十世纪 意识形态
下载PDF
“重写文学史”与学术规范
20
作者 李春艳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9期38-39,共2页
90年代重写文学史的理念“纯文学”与“现代性” ,与以前文学史的政治性相比有自己片面的真理性。然而它却跟以往的文学史一样 ,同样也存在着失范的问题。所以 ,我们要反思 ,在不同的文学史的竞争对话中 ,最终达到真正的学术规范。
关键词 中国 “重写文学史” 学术规范 政治性 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