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寻找“革命文学”、“左翼文学”的历史规定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程凯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5-77,共3页
“新时期”到来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新繁荣,正是肇始于30年代左翼文学研究“热”。但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这种热度却逐渐冷却,以至于到了左翼文学被忽略的程度,其中当然有着历史、社会和思想方面的原因。新世纪以来,30年代左翼文学... “新时期”到来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新繁荣,正是肇始于30年代左翼文学研究“热”。但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这种热度却逐渐冷却,以至于到了左翼文学被忽略的程度,其中当然有着历史、社会和思想方面的原因。新世纪以来,30年代左翼文学研究又有重新抬头的趋势,仅仅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就有“左翼文学的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11)和“中国左翼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1)在北京和汕头相继召开。但被冷落的研究重新趋热,并不意味着以往文学史观和研究范式的“死灰复燃”,这个领域可能存在着太多未解的命题和问题,需要借助新的历史视野和研究范式予以面对和处理。本刊在上述两个会议之间组织的这组笔谈,就部分涉及了这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文学 30年代 历史视野 “革命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笔谈 国际学术研讨会 80年代 文学史观 新时期
下载PDF
“革命文学”历史谱系的构造与争夺 被引量:7
2
作者 程凯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62,共17页
本文意在梳理“革命文学”和左翼文学运动初期关于“革命文学”的历史叙述。包括 :“革命文学”言论的编纂以及创造社成员、鲁迅、“革命者”等不同身份和立场的批评者的发言方式、言论意图及其与自身经验的关系。以此分辨关于“革命文... 本文意在梳理“革命文学”和左翼文学运动初期关于“革命文学”的历史叙述。包括 :“革命文学”言论的编纂以及创造社成员、鲁迅、“革命者”等不同身份和立场的批评者的发言方式、言论意图及其与自身经验的关系。以此分辨关于“革命文学”不同的叙述模式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和其中蕴含的政治、文化意识的较量与争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学” 争夺 构造 谱系 左翼文学运动 历史叙述 叙述模式 文化意识 创造社 批评者 革命 言论 鲁迅
下载PDF
“革命文学”论争中的“异化”理论——“物化”概念的发现及其对论争分野的重构 被引量:9
3
作者 赵璕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3-91,共29页
在近三十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 ,后期创造社的批评活动一直被视为极左路线在文艺上的体现。在这一基本的预设之下 ,其有关“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主张 ,也仅被简单地理解为在“福本主义”影响下为争夺文坛领导权在词句上的标新立异。本... 在近三十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 ,后期创造社的批评活动一直被视为极左路线在文艺上的体现。在这一基本的预设之下 ,其有关“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主张 ,也仅被简单地理解为在“福本主义”影响下为争夺文坛领导权在词句上的标新立异。本文通过对卢卡契“异化”(“事物化”)概念在2 0年代中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历史面貌的发掘 ,重新讨论了作为一种批判性的超越意识的“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区别于“无产阶级情绪”“无产阶级意识”的历史内涵 ,并通过李初梨在与郭沫若的论争中的具体运用 ,重新勘测了革命文学论争的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 “革命文学” “物化” 分野 概念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 重构 发现 阶级意识 无产阶级 极左路线 标新立异 20年代 历史内涵 超越意识 文学论争 创造社 领导权 卢卡契 郭沫若 批判性 文艺
下载PDF
“革命文学”论战中的报刊阵营与文人集团 以《文化批判》的诞生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刘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9-101,共13页
在“革命文学”论战中,《文化批判》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刊物。围绕着它的创刊,产生了诸多的人事纠葛,导致了语丝社、太阳社和创造社三方发生冲突,带来了20世纪20年代末文学力量的分化重组和整个文坛格局的重构。透过这一事件,我们可以在... 在“革命文学”论战中,《文化批判》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刊物。围绕着它的创刊,产生了诸多的人事纠葛,导致了语丝社、太阳社和创造社三方发生冲突,带来了20世纪20年代末文学力量的分化重组和整个文坛格局的重构。透过这一事件,我们可以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看出报刊在“革命文学”论战乃至整个现代文学生产中所处的特殊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学” 文化批判 论战 报刊 20世纪20年代 诞生 集团 文人 分化重组 特殊地位
下载PDF
从“我”到“我们”——对“五四文学”转向“革命文学”的深度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宋剑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15,共8页
五四新文学以"个性解放"为口号,以"自我"与"自由"为目的,全面宣传其"西化"启蒙的价值理念,并形成了一种反传统的文化思潮。然而,启蒙却并没有使新青年获得"自我"与"自由"... 五四新文学以"个性解放"为口号,以"自我"与"自由"为目的,全面宣传其"西化"启蒙的价值理念,并形成了一种反传统的文化思潮。然而,启蒙却并没有使新青年获得"自我"与"自由",反倒是使他们遭遇了现实生存的巨大困境。因此,新文学作家的思想倾向性,便开始明显地发生了"左转"。因为他们已经清醒地意识到,由于"自我"绝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地存在;故叙事主人公由"我"变成了"我们",则是一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文学” “革命文学” 启蒙
下载PDF
从个人记忆到集体记忆——从《青春之歌》看“革命文学”叙事的重构 被引量:7
6
作者 胡军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30-33,共4页
《青春之歌》是17年时期红色经典之一。它的构思、创作明显贯穿着政治意识形态主观意图和价值重构的叙事策略。本文通过探讨作者将个人记忆纳入集体记忆的过程,认识到,“革命文学”的叙事重构,不是一个仅仅关联着形式的小问题,更是一个... 《青春之歌》是17年时期红色经典之一。它的构思、创作明显贯穿着政治意识形态主观意图和价值重构的叙事策略。本文通过探讨作者将个人记忆纳入集体记忆的过程,认识到,“革命文学”的叙事重构,不是一个仅仅关联着形式的小问题,更是一个隐含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根本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沫 《青春之歌》 个人记忆 集体记忆 “革命文学” 重构
下载PDF
福本和夫主义、新写实主义之于中国“革命文学”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智慧 《山东社会科学》 2004年第5期68-72,共5页
二、三十年代中国的“革命文学”运动 ,深受日本无产阶级文艺理论的影响。以太阳社、后期创造社为代表的中国革命作家 ,在译介、借鉴日本无产阶级文艺理论 ,指导本国创作时 ,又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日本理论消极影响的印痕 ,这集中体现在他... 二、三十年代中国的“革命文学”运动 ,深受日本无产阶级文艺理论的影响。以太阳社、后期创造社为代表的中国革命作家 ,在译介、借鉴日本无产阶级文艺理论 ,指导本国创作时 ,又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日本理论消极影响的印痕 ,这集中体现在他们对福本和夫主义以及藏原惟人“新写实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学” 福本和夫主义 藏原惟人 “新写实主义”
下载PDF
裂变与再生——作为左翼文学先声的“革命文学”辨争 被引量:2
8
作者 姜振昌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48,共8页
从“五四”文学革命到左翼文学运动,中国新文学的流动和演变既受文学自身意识的驱动,更受当时特殊的社会现实的影响和制约。192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深入和内忧外患的加剧,五四时期的个性解放主题逐渐淡化,文学表... 从“五四”文学革命到左翼文学运动,中国新文学的流动和演变既受文学自身意识的驱动,更受当时特殊的社会现实的影响和制约。192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深入和内忧外患的加剧,五四时期的个性解放主题逐渐淡化,文学表现的领域由“自我”拓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空间,中国现代文学主流出现了历史性的重大转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学” 左翼文学运动 “五四”文学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新文学 再生 裂变 社会生活空间
原文传递
创造社和太阳社的“革命文学”论争过程考述——兼论后期创造社五位主力新成员的入党问题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广海 《社会科学论坛》 2010年第11期28-37,共10页
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之间在1928年上半年进行的"革命文学"论争,涉及到了一系列复杂且重要的问题,然而这一论争的面目长期以来都模糊不清。通过考察这一论争的经过,对"革命文学"论争发起阶段的具体情形,比如中国共产... 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之间在1928年上半年进行的"革命文学"论争,涉及到了一系列复杂且重要的问题,然而这一论争的面目长期以来都模糊不清。通过考察这一论争的经过,对"革命文学"论争发起阶段的具体情形,比如中国共产党与这次论争的双方在最初的互动,可获得更确切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期创造社 太阳社 “革命文学”论争 中国共产党.
原文传递
“革命文学”论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艺制度的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跃力 路嘉玮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52,共14页
1928-1930年“左联”成立之前的“革命文学”论争时期,身处危机时刻的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对文艺制度的探索。党的文艺制度的生成既有自身谋求文艺领导权、知识分子推动社会革命的主动因素,也有迫于政治斗争、受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影响... 1928-1930年“左联”成立之前的“革命文学”论争时期,身处危机时刻的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对文艺制度的探索。党的文艺制度的生成既有自身谋求文艺领导权、知识分子推动社会革命的主动因素,也有迫于政治斗争、受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影响的被动因素。党在这一时期对文艺制度的探索,在制度理念上确立了“宣传”“实践”“组织改造”3个基本的规范性指向。1929年,党专门领导文艺文化的组织机构“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的设立标志着党的文艺制度的初步成型。党此时对文艺力量的重视与文艺制度的快速建设,显现出超前的文化眼光和强大的组织力量。党对文艺与社会现实、政治斗争之间互动关系的深刻理解,构成其文艺制度的理论前提。党对文艺制度的探索有外来观念的影响,但更多是从革命斗争的实际出发并不断随其变化而调整,这是其文艺制度具有强大的组织效能且能高效推动文艺实践和革命实践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文艺制度 “革命文学”论争 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
下载PDF
论李初梨的“革命文学”观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江元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0-82,共3页
在倡导“革命文学”的历史语境中,李初梨“革命文学”理论的先锋性引人注目。他在论争中以极力强调文学的阶级性,从而形成他“革命文学”观的显著特色,他在社会尖锐对抗的情形中抓住至关重要和迫切的作家世界观改造问题,强调阶级意识的... 在倡导“革命文学”的历史语境中,李初梨“革命文学”理论的先锋性引人注目。他在论争中以极力强调文学的阶级性,从而形成他“革命文学”观的显著特色,他在社会尖锐对抗的情形中抓住至关重要和迫切的作家世界观改造问题,强调阶级意识的获得和运用,提出了倾向政治性的无产阶级文学批评标准,为以后无产阶级文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本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初梨 “革命文学” 背景 特征
下载PDF
被“革命文学”和“十七年文学”照亮——鲁太光访谈录 被引量:1
12
作者 鲁太光 徐志伟 《艺术广角》 2011年第1期23-27,共5页
徐志伟:据我所知,"革命文学"与"十七年文学"是你近年来关注与思考的兴奋点,能否先谈谈你对"革命文学"与"十七年文学"的兴趣是如何形成的?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革命文学” 访谈录 兴奋点
原文传递
被鲁迅称为“优秀之作”的“革命文学”--刘一梦《失业以后》中国民革命时期的工人运动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伟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4-90,共7页
在与创造社、太阳社展开的“革命文学”论争中,鲁迅认为他们的作品停留在理念层面,与现实脱开,“招牌是挂了,却只在吹嘘同伙的文章,而对于目前的暴力和黑暗不敢正视。作品虽然也有些发表了,但往往是拙劣到连报章记事都不如”。意... 在与创造社、太阳社展开的“革命文学”论争中,鲁迅认为他们的作品停留在理念层面,与现实脱开,“招牌是挂了,却只在吹嘘同伙的文章,而对于目前的暴力和黑暗不敢正视。作品虽然也有些发表了,但往往是拙劣到连报章记事都不如”。意外的是,鲁迅在《我们要批评家》里称刘一梦的短篇小说集《失业以后》为“优秀之作”㈤。刘一梦是太阳社的重要作家,《失业以后》是他在“四·一二”清党后从事革命文学创作的成果。他在1928年被中共中央派往山东任团省委书记,1931年被韩复榘杀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革命时期 “革命文学” 工人运动 失业 鲁迅 短篇小说集 1931年 文学创作
原文传递
“文学”如何想象“革命”?——论早期“革命文学”的情节模式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松睿 《现代中文学刊》 2010年第1期85-95,共11页
早期“革命文学”通常被视为一种脱离现实的、空想性质的文学。本文通过对早期“革命文学”三种情节模式的分析,探究“革命丈学”作家依靠哪些资源想象与表现革命,分析这些表现革命的方式在怎样的历史逻辑下被批评家指认为“想象的”... 早期“革命文学”通常被视为一种脱离现实的、空想性质的文学。本文通过对早期“革命文学”三种情节模式的分析,探究“革命丈学”作家依靠哪些资源想象与表现革命,分析这些表现革命的方式在怎样的历史逻辑下被批评家指认为“想象的”并否定其价值,力图呈现出早期“革命文学”所包含的丰富历史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革命文学” 情节模式 想象
下载PDF
“革命文学”潮流中女性解放问题的探索与反思——茅盾短篇小说集《野蔷薇》新论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霞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49-53,共5页
尽管茅盾一再把《野蔷薇》的主题往革命的方向指引,但对女性个性解放的追求与命运的表现,对旧社会、旧礼教的批判,却使《野蔷薇》在主题上与五四时期关注女性解放的小说一脉相承。对个性解放思想在改变女性命运方面的能力与成效的质疑,... 尽管茅盾一再把《野蔷薇》的主题往革命的方向指引,但对女性个性解放的追求与命运的表现,对旧社会、旧礼教的批判,却使《野蔷薇》在主题上与五四时期关注女性解放的小说一脉相承。对个性解放思想在改变女性命运方面的能力与成效的质疑,对男权思想和社会旧势力的批判以及对革命的揶揄和讽刺,既显示了《野蔷薇》对"革命文学"潮流的背离,也展现了茅盾这些小说在探索与反思女性解放问题方面的深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 女性解放 “革命文学”潮流
下载PDF
论左翼“革命文学”的历史整体性叙事及其价值内涵 被引量:1
16
作者 方维保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1-9,共9页
中国现代"革命文学"以世俗的阶级集体主义为价值核心。初期的革命文学的阶级群体形象呈现是一种反个人英雄叙事,散乱而动荡的叙述折射了其历史把握的不确定性和历史结构能力的羸弱。《子夜》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的典型理论,在... 中国现代"革命文学"以世俗的阶级集体主义为价值核心。初期的革命文学的阶级群体形象呈现是一种反个人英雄叙事,散乱而动荡的叙述折射了其历史把握的不确定性和历史结构能力的羸弱。《子夜》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的典型理论,在阶级历史发展原理的观照下,创构了强有力的以阶级英雄演绎历史进程的宏大叙事架构。但真正的历史整体性叙事完成于延安时期以后,富于传奇性的阶级英雄与浩荡历史洪流的叙述演绎着中国革命完整历史过程及其必然性趋势。"革命文学"的历史整体叙事形成过程,言说着其价值取向从泛集体主义到阶级英雄的内涵的演变,也体现了其作为权力结构从散乱到集中的文学史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学” 历史整体叙事 典型化 英雄叙事 价值内涵
下载PDF
“革命文学”对五四文学的批判平议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春时 《哈尔滨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59-66,共8页
关键词 “革命文学” 五四文学革命 五四文学思想 五四新文化运动 现实主义 创造社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五四新文学运动 浪漫主义 郭沫若
下载PDF
茅盾在“革命文学”论争中的姿态与境遇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兴华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5-8,共4页
《从牯岭到东京》与《读〈倪焕之〉》是茅盾在“革命文学”论争中的标志性文章,其中的申辩与诤言既表述了他的文学理念,也显示了他与革命文学阵营信念相同观点却不尽一致的基本立场。这种独立姿态使他陷入了不被阵营所认可的尴尬境地,... 《从牯岭到东京》与《读〈倪焕之〉》是茅盾在“革命文学”论争中的标志性文章,其中的申辩与诤言既表述了他的文学理念,也显示了他与革命文学阵营信念相同观点却不尽一致的基本立场。这种独立姿态使他陷入了不被阵营所认可的尴尬境地,他努力求取理解却换来了更加无情的推拒。茅盾的这种姿态与境遇堪可看作一代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革命文学”论争 姿态 境遇 缩影
下载PDF
论“革命文学”的流行性艺术素质
19
作者 王智慧 王世利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6-59,共4页
“革命文学”之所以在1920年代后期广为流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采用了为广大读者熟悉并喜爱的艺术手法,从而使其艺术素质隐含着一定的流行态势。“革命文学”的独特叙事方式,缩短了读者与作家及作品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叙事... “革命文学”之所以在1920年代后期广为流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采用了为广大读者熟悉并喜爱的艺术手法,从而使其艺术素质隐含着一定的流行态势。“革命文学”的独特叙事方式,缩短了读者与作家及作品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叙事的真实性与感染力。而它在题材上呈现出的“故事类型”化特点,以及局部细节描写上的“套式”形态,都便于读者的理解与接受。此外,传统的人物描写手法以及语言的简单易懂,又进一步促进了“革命文学”的广泛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学” 叙事方式 “故事类型”
下载PDF
文学史视阈中“革命文学”及其结构谱系研究论纲
20
作者 杨洪承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6-65,共10页
中国的二十世纪是一个“革命”的世纪。从清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短短五十年间,经历了民族革命、国民革命和阶级革命三大阶段,作为时代精神与社会生活的忠实反映,这五十年来的中国文学,从邹容的《革命军》到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中国的二十世纪是一个“革命”的世纪。从清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短短五十年间,经历了民族革命、国民革命和阶级革命三大阶段,作为时代精神与社会生活的忠实反映,这五十年来的中国文学,从邹容的《革命军》到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追随着中国社会革命的发展历程,也形成了中国现代“革命文学”这一独特的文学史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学” 学史 文学叙事 研究论纲 现代中国 《暴风骤雨》 中国文学 周立波 左翼文学 解放区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