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3”阅兵期间协同减排措施对北京市大气PM2.5质量浓度及其来源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
作者 曹天慧 王哲 +4 位作者 张晶 陈学舜 王辉 张玉洽 王自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1-207,共7页
本文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NAQPMS),模拟研究了"9·3"阅兵期间北京市及周边地区主要气象要素和大气细颗粒物(PM_(2.5))质量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合污染物源解析的方法,定量分析了基准和减排情景下各周边源... 本文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NAQPMS),模拟研究了"9·3"阅兵期间北京市及周边地区主要气象要素和大气细颗粒物(PM_(2.5))质量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合污染物源解析的方法,定量分析了基准和减排情景下各周边源地对北京市近地面层PM_(2.5)质量浓度的贡献.结果表明:1)NAQPMS模式系统能较好地模拟北京市PM_(2.5)质量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2)协同减排控制措施有效降低了首都地区PM_(2.5)质量浓度,阅兵活动当天PM_(2.5)质量浓度削减率高达31%;一次PM_(2.5)排放量大,下风向特别是风场辐合区等污染物易累积的地区减排后的削减程度大;3)阅兵活动期间,北京市PM_(2.5)质量浓度最主要的贡献来源于本地排放,日平均贡献率最高达48.6%,河北东南部、中部及河南等地是其主要的外来源地,日平均贡献率最高分别为21.1%、17.6%和16.4%;4)相比于基准情景,减排情景下北京及周边减排力度较大的源地贡献率显著降低,其中北京降幅最大,达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3”阅兵 PM2.5 污染来源分析 NAQPMS 协同减排
下载PDF
框架理论视阈下媒体对“9·3”阅兵的报道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白鸽 《东南传播》 2016年第2期117-120,共4页
本文主要运用框架理论,结合臧国仁关于框架的层次划分,就国内不同性质的媒体对"9·3"阅兵的报道进行分析,针对中央媒体、地方媒体、党报以及晚报都市报在主题框架、结构框架和话语框架等方面进行内容分析、个案研究与统... 本文主要运用框架理论,结合臧国仁关于框架的层次划分,就国内不同性质的媒体对"9·3"阅兵的报道进行分析,针对中央媒体、地方媒体、党报以及晚报都市报在主题框架、结构框架和话语框架等方面进行内容分析、个案研究与统计。研究发现:从报道主题看,《人民日报》呈现出来宏观的报道框架,《南方日报》主要关注阅兵事实和现场的报道,《扬子晚报》则以本地相关新闻为主线,串起大阅兵的整个过程,《参考消息》主要刊载外国媒体的报道;报道体裁上看,消息通讯为主,只有《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上刊载有若干评论;在微观层面,诸如标题、关键词、报道呈现方式上,党报严谨慎重,立场鲜明,晚报都市报,报道生活化、大众化;但国内媒体普遍在报道文本当中,添加了过多的语气词、形容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理论 内容分析 国内媒体 “9·3”阅兵 报道框架
下载PDF
以传播的仪式观解读“9·3”胜利日大阅兵 被引量:2
3
作者 冯菲 《视听》 2016年第8期144-145,共2页
"9·3"胜利日大阅兵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举行的,其核心精神从以往阅兵的国家层面上升到了世界层面,不仅意义更加深远,而且规模更加宏大。"9·3"阅兵式不仅仅是"... "9·3"胜利日大阅兵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举行的,其核心精神从以往阅兵的国家层面上升到了世界层面,不仅意义更加深远,而且规模更加宏大。"9·3"阅兵式不仅仅是"国家形象"的象征符,更是"爱与和平"的象征符。"9·3"阅兵仪式,是一种"现象的陌生化",它使得"对于胜利的纪念""对于战争的反思"和"对于和平的渴望"等的概念具象化。这种"现象的陌生化",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激发出人们的敬畏感,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观看阅兵式的每一个人都是这场仪式的参与者、见证者,是传播共同体的一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的仪式观 “9·3”阅兵 符号 现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