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HCS (Automatic Rainfall Half-Life Cluster System): A Landslides Early Warning System (LEWS) Using Cluster Analysis and Automatic Threshold Definition
1
作者 Cassiano Antonio Bortolozo Luana Albertani Pampuch +8 位作者 Marcio Roberto Magalhães De Andrade Daniel Metodiev Adenilson Roberto Carvalho Tatiana Sussel Gonçalves Mendes Tristan Pryer Harideva Marturano Egas Rodolfo Moreda Mendes Isadora Araújo Sousa Jenny Pow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CAS 2024年第1期54-69,共16页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Landslide Early Warning Systems (LEWS) relies on the definition of operational thresholds and the monitoring of cumulative rainfall for alert issuance. These thresholds can be obtained in vari...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Landslide Early Warning Systems (LEWS) relies on the definition of operational thresholds and the monitoring of cumulative rainfall for alert issuance. These thresholds can be obtained in various ways, but most often they are based on previous landslide data. This approach introduces several limitations. For instance, there is a requirement for the location to have been previously monitored in some way to have this type of information recorded. Another significant limitation is the need for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location and timing of incidents. Despite the current ease of obtain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GPS, drone images, etc.), the timing of the event remains challenging to ascertain for a considerable portion of landslide data. Concerning rainfall monitoring, there are multiple ways to consider it, for instance, examining accumulations over various intervals (1 h, 6 h, 24 h, 72 h), as well as in the calculation of effective rainfall, which represents the precipitation that actually infiltrates the soil. However, in the vast majority of cases, both the thresholds and the rain monitoring approach are defined manually and subjectively, relying on the operators’ experience. This makes the process labor-intensive and time-consuming, hinder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truly standardized and rapidly scalable methodology on a large scale. In this work, we propose a Landslides Early Warning System (LEW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rainfall half-life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resholds using Cluster Analysis and data inversion. The system is designed to be applied in extensive monitoring networks, such as the one utilized by Cemaden, Brazil’s National Center for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of Natural Disas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lides Early Warning System (LEWS) cluster Analysis LANDSLIDES Brazil
下载PDF
中国典型城市交通出行特征及未来道路交通演变研究
2
作者 刘宗巍 张望 +1 位作者 陈铭 赵福全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3,共7页
为建立适合不同城市特点的交通体系,并明确定位汽车在其中承担的作用,文章首先从外部环境和交通工具两大维度出发,建立了表征城市整体交通出行情况的多层级评价体系;并基于一级指标的得分,对选取的9座中国典型城市的交通出行特征进行了... 为建立适合不同城市特点的交通体系,并明确定位汽车在其中承担的作用,文章首先从外部环境和交通工具两大维度出发,建立了表征城市整体交通出行情况的多层级评价体系;并基于一级指标的得分,对选取的9座中国典型城市的交通出行特征进行了聚类分析,确定了城市的不同类型;然后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识别了影响城市道路交通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相关因素变化的情景假设,预测了各城市道路交通效率可能的演变情况,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出行 道路拥堵 评价指标体系 聚类分析 情景演变
下载PDF
基于LMDI和系统聚类的电力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施应玲 余欣玥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9,共8页
电力行业作为直接使用一次能源的最大部门,是落实我国碳减排目标的重点行业。为厘清电力行业碳排放的主要驱动或抑制来源,论文构建了LMDI模型,从国家及省域两个层面对2006—2020年电力行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研究结果表明,从... 电力行业作为直接使用一次能源的最大部门,是落实我国碳减排目标的重点行业。为厘清电力行业碳排放的主要驱动或抑制来源,论文构建了LMDI模型,从国家及省域两个层面对2006—2020年电力行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研究结果表明,从国家及省域两个层面来看,经济发展效应均为电力碳排放的主要促进因素,火电燃料转化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均为电力碳排放的抑制因素,电源结构效应、工业电耗强度效应在全国层面为电力碳排放的抑制因素,但在各省份中的影响效果及程度各有不同。论文以主要抑制因素为变量,利用系统聚类法将30个省份划分为六大区域,针对各区域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减排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行业 碳排放 影响因素 LMDI模型 Q系统聚类
原文传递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卫星任务管控系统测试体系构建
4
作者 陈站华 李国勇 +1 位作者 曹雁军 高朝晖 《计算机与网络》 2024年第1期18-23,共6页
随着瀑布开发模式向敏捷开发模式转变,单体软件向微服务改变,传统单体软件测试模式已明显不能适应系统的测试需求。为适应系统新产品形态、提高测试质量、降低测试方案的复杂度及测试成本,需建立全方位统一的测试体系。深入分析系统微... 随着瀑布开发模式向敏捷开发模式转变,单体软件向微服务改变,传统单体软件测试模式已明显不能适应系统的测试需求。为适应系统新产品形态、提高测试质量、降低测试方案的复杂度及测试成本,需建立全方位统一的测试体系。深入分析系统微服务架构开发特点,剖析软件测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开发和测试融合协作的测试新思想,构建了微服务系统的纺锤形测试策略,阐述了契约测试、集成测试和场景测试方法,形成了符合当前系统建设新开发模式的软件测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服务 测试体系 微服务簇 契约测试 测试场景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智慧供应链发展水平测度——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5
作者 刘宇 张思宇 《供应链管理》 2024年第1期19-30,共12页
物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了数字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区域智慧供应链的发展。长江经济带是连接东西部的重要区域,其智慧供应链的发展水平是判断其良性发展的重要依据。为此文章基于数字经济背景,从资源、输出和柔性... 物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了数字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区域智慧供应链的发展。长江经济带是连接东西部的重要区域,其智慧供应链的发展水平是判断其良性发展的重要依据。为此文章基于数字经济背景,从资源、输出和柔性三个维度构建了长江经济带智慧供应链发展水平评价体系,采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测算了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6年至2021年智慧供应链发展水平,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和马尔科夫链统计分析方法探索了长江经济带智慧供应链的时空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其智慧供应链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供应链 博弈论组合赋权法 系统聚类分析 马尔科夫链
下载PDF
基于Multi-Agent的无人机集群体系自主作战系统设计
6
作者 张堃 华帅 +1 位作者 袁斌林 杜睿怡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3-1286,共14页
针对无人集群自主作战体系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提出基于Multi-Agent的无人集群自主作战系统设计方法。建立无人集群各节点的Agent模型及其推演规则;对于仿真系统模块化和通用化的需求,设计系统互操作式接口和无人集群自主作战的交互关系;... 针对无人集群自主作战体系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提出基于Multi-Agent的无人集群自主作战系统设计方法。建立无人集群各节点的Agent模型及其推演规则;对于仿真系统模块化和通用化的需求,设计系统互操作式接口和无人集群自主作战的交互关系;开展无人集群系统仿真推演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设计方案不仅能够有效开展并完成自主作战网络生成-集群演化-效能评估的全过程动态演示验证,而且能够通过重复随机试验进一步评估无人集群的协同作战效能,最后总结了集群协同作战的策略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AGENT 无人集群 体系设计 协同作战
下载PDF
数字文化产业虚拟集群的形成机理及其系统动力学分析
7
作者 秦志爽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98,共7页
因现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平台属性加持,数字文化产业虚拟集群相较于传统地理集群,存在更强的集群正外部性、规模经济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和产业分工效应,即数字文化产业虚拟集群的形成存在发展规律与内在逻辑上的必然。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 因现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平台属性加持,数字文化产业虚拟集群相较于传统地理集群,存在更强的集群正外部性、规模经济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和产业分工效应,即数字文化产业虚拟集群的形成存在发展规律与内在逻辑上的必然。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发现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数字基础设施、升级的文化消费需求、技术要素、人力资本、文化资源禀赋以及政策因素,在“经济—资源—政策”系统内形成了显著的正反馈作用,这也是数字文化产业虚拟集群最终形成的决定性动因。我国应继续鼓励并推动文化产业融合,积极拓展虚拟集群业务功能,努力完善数字文化内容版权保护机制,强化虚拟集群的平台治理水平,引导数字文化产业虚拟集群的价值导向,从而更好地释放集群的文化价值与经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化产业 虚拟集群 系统动力学
下载PDF
中国省会航空节点城市复杂时空系统协调度变化及空间特征分析
8
作者 韩瑞玲 李宗哲 +2 位作者 冉心月 郭晓阳 杜晓辉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70,共12页
航空运输业提升了城市系统的吸引力并激发新的交通需求,引导城市经济和空间结构快速演进。本文构建了包含经济、规模、外贸、科技、社会、环境、航空等要素在内的城市复杂时空系统指标体系,对中国省会航空节点城市及其构成的7个空管区... 航空运输业提升了城市系统的吸引力并激发新的交通需求,引导城市经济和空间结构快速演进。本文构建了包含经济、规模、外贸、科技、社会、环境、航空等要素在内的城市复杂时空系统指标体系,对中国省会航空节点城市及其构成的7个空管区的复杂时空系统发展的协调程度变化情况及时空聚类特征、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2001—2019年,中国31个省会(首府、直辖市)航空节点城市在复杂时空系统发展过程中呈现了或分散、或集中的趋势特征,南方城市在研究末期的协调程度表现更好。7个空管区中,华北区协调度最高,新疆区、西北区、华东区、中南区的协调度水平发展增速较快,航空系统的平均协调度最高。各航空节点城市复杂时空系统协调度的时空聚类模式存在空间分异特征与聚类特征,航空系统在空管区的聚类优势最为突出,经济系统在空管区聚类辐射范围最大。航空、规模、科技与环境系统均表现了正向直接空间溢出效应,经济与科技系统表现了正向间接空间溢出效应。通过全面分析航空节点城市及空管区的复杂时空系统协调度变化,精准判定了航空节点城市多指标系统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程度及时空分布异质性,对拓展航空地理研究及促进航空节点城市高质量综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节点城市 复杂时空系统 协调度 空管区聚类优势
原文传递
新农科背景下全产业链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重构研究
9
作者 王君 罗华 +2 位作者 刘敏 任志远 董志刚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期146-150,共5页
培养适应产业需求、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是新时代新农科建设的巨大挑战。以现代产业链的理念,高校应重构新农科全产业链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打破传统学院建制,建设涉农专业集群和产业专业。农业高校基于产业需求,应充... 培养适应产业需求、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是新时代新农科建设的巨大挑战。以现代产业链的理念,高校应重构新农科全产业链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打破传统学院建制,建设涉农专业集群和产业专业。农业高校基于产业需求,应充分发挥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主观能动性,开展校企深度融合,建立“产教研融合、院团社合一”的全产业链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产业专业人才全面发展,解决高校人才输出与企业输入有效衔接问题。基于全产业链型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和促进产业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全产业链 人才培养体系 专业集群 复合应用型
下载PDF
计及P2G的综合能源系统CCUS容量规划
10
作者 陈仕龙 李崇绪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118,共10页
考虑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对电转气(P2G)过程中二氧化碳(CO_(2))来源的细化,文中提出对综合能源系统(IES)进行电-氢-氧-甲烷-二氧化碳和虚拟二氧化碳等P2G过程的定性定量建模,以及对风-光-电动汽车-负荷等随机源荷进行时空聚类以... 考虑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对电转气(P2G)过程中二氧化碳(CO_(2))来源的细化,文中提出对综合能源系统(IES)进行电-氢-氧-甲烷-二氧化碳和虚拟二氧化碳等P2G过程的定性定量建模,以及对风-光-电动汽车-负荷等随机源荷进行时空聚类以深度挖掘IES氢源碳源潜力的CCUS设备容量规划模型。以阶梯正负碳交易、弃风弃光惩罚和年设备投资成本等的年综合成本最低为目标,以碳捕集、碳存储和甲烷化等CCUS设备功率容量限值为全局变量对电气平衡和能量耦合进行二次约束,经过混合整数线性化处理后利用Cplex求解。算例分析表明,源荷时空聚类可在典型日场景缩减时保留IES廉价碳源氢源特征,合理规划后的CCUS设备可兼具弃风消纳和碳减排功能,使P2G制取的天然气更具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综合能源系统 P2G 场景聚类 容量规划 源荷聚类
下载PDF
地铁列车牵引系统状态评估方法研究
11
作者 李小波 张程 吴浩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4,共7页
充分挖掘现场故障统计数据,提出一种地铁列车牵引系统状态评估方法。首先基于牵引系统故障树建立层次分析模型,构建各层级评判矩阵并确定权重,然后计算牵引系统各模块基本事件的灰色聚类系数,完成对系统模块层的状态评估,最后利用各模... 充分挖掘现场故障统计数据,提出一种地铁列车牵引系统状态评估方法。首先基于牵引系统故障树建立层次分析模型,构建各层级评判矩阵并确定权重,然后计算牵引系统各模块基本事件的灰色聚类系数,完成对系统模块层的状态评估,最后利用各模块聚类系数构建牵引系统模糊综合评判矩阵,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牵引系统整体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牵引逆变模块和牵引控制单元板卡是该车型地铁列车牵引系统的薄弱环节,应作为检修与维护中的重点对象。该评估方法综合利用故障树—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降低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其评估结果可为地铁列车牵引系统主动维护和检修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列车 主客观结合赋权 模糊灰色聚类 牵引系统 状态评估
下载PDF
新时期阿克苏地区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探析
12
作者 王俊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1期22-29,共8页
本文以阿克苏地区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为例,在对当地城乡供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和新时期供水思路,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城市群供水、城乡一体化供水和集中供水,实施多水源供水和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构建与当地... 本文以阿克苏地区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为例,在对当地城乡供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和新时期供水思路,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城市群供水、城乡一体化供水和集中供水,实施多水源供水和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构建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大大提高了供水保障程度。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地区城乡供水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城市群供水 城乡一体化供水 应急备用
下载PDF
阳澄湖入湖河道分类、污染特征分析及治理策略
13
作者 刘帅 谢茂嵘 +8 位作者 吕文 宋娜 杨惠 杨文晶 姜宇 白瑞泉 沈逸 史书 杨金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1-755,共15页
为进一步揭示阳澄湖入湖河道的污染物来源,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2017—2021年阳澄湖入湖河道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讨论。依据入湖水量选取10条主要入湖河道进行分析,其中位于阳澄湖东岸的白曲港在七浦塘拓浚工程建成之前主导流... 为进一步揭示阳澄湖入湖河道的污染物来源,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2017—2021年阳澄湖入湖河道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讨论。依据入湖水量选取10条主要入湖河道进行分析,其中位于阳澄湖东岸的白曲港在七浦塘拓浚工程建成之前主导流向为出湖,工程建成后,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证实了其流向与七浦塘引水时的水力关系,因此白曲港被选为主要入湖河道。采用距平系数法、系统聚类法和物元分析法将阳澄湖主要入湖河道分为3个类别:第1类别包括白荡、蠡塘河、北河泾、永昌泾4条河道,第2类别包括渭泾塘、界泾和施家斗港3条河道,第3类别包括南消泾、七浦塘和白曲港3条河道。使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第1类别河道的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氨氮(NH_(3)-N)、溶解氧(DO)和总磷(TP),第2类别河道的污染因子为NH_(3)-N、总氮(TN)、pH、TP和DO,第3类别河道的污染因子为pH、TP、TN和DO。通过对上游河道水质情况分析、文件研究以及实地调查等方式得出第1类别河道区域的污染源主要为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第2类别河道区域污染源主要为工业污染源与种植业污染源,第3类别河道污染源主要为陆地水产养殖污染源与种植业污染源。针对总体污染源情况,建议通过控制点源污染、削减面源污染、增强上游河道治理、开展生态治理修复以及加强巡查监管等方式对各类别河道区域进行针对性治理,以提高入湖河道水质,为阳澄湖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治理打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澄湖 入湖河道 系统聚类 物元分析 因子分析 污染源 河道治理
下载PDF
基于层次聚类的终端波形相似度评价方法
14
作者 施昕昕 张旭辉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2期6-11,16,共7页
为深入挖掘录波波形在配电终端健康状态评估中的作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聚类与层次分析相结合的配电终端健康状态评估方法。通过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DTW)算法计算源信号波形与终端录波波形的距离。将各指标对终端采样... 为深入挖掘录波波形在配电终端健康状态评估中的作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聚类与层次分析相结合的配电终端健康状态评估方法。通过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DTW)算法计算源信号波形与终端录波波形的距离。将各指标对终端采样的影响两两比较,构建比较矩阵,进行层次分析,计算各指标权重。将权重与各指标下的聚类结果相结合,提出适用于终端采样波形全局对比的评估体系。通过计算源信号波形与终端采样波形之间的相似度,与评估体系比较判定终端的健康状态,实验证明该方法能为配电终端的健康状态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相似度 配电终端 层次聚类 层次分析 评价体系
下载PDF
脉冲控制下基于合作机制的多智能体系统分组一致性研究
15
作者 刘雪梅 彭大芹 杨莎莎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7-752,共6页
针对在脉冲控制下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分组一致性协同控制问题,本文基于复杂系统中智能体间的合作机制,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具有领导-跟随网络的分组一致性控制协议.该协议控制智能体仅在脉冲时刻接收来自邻居节点的信息并更新自己的状态... 针对在脉冲控制下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分组一致性协同控制问题,本文基于复杂系统中智能体间的合作机制,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具有领导-跟随网络的分组一致性控制协议.该协议控制智能体仅在脉冲时刻接收来自邻居节点的信息并更新自己的状态,减少智能体因持续接收邻居信息更新自己状态而造成的网络开销.针对不同组之间智能体的信息交互,该协议具有防止组间干扰的机制,降低了不同组之间的通信干扰,提高系统鲁棒性.此外,本文还介绍了一种适用于非线性系统的方案,增强协议的适应性.基于实现分组一致性条件,构建了多智能体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协议的详细设计和理论推导.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协议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脉冲控制 分组一致性 合作机制
下载PDF
基于ISODATA聚类算法的个性化图书精准推荐方法研究
16
作者 陈长华 赵晨洁 汪晴 《情报探索》 2024年第3期95-101,共7页
[目的/意义]为提高高校图书馆图书个性化推荐的效率和用户满意度,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在线图书推荐方法,使用聚类的方法对图书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图书的相似度来推荐新书。[方法/过程]提出基于ISODATA聚类方法,可以实时调整聚类的精细程度。... [目的/意义]为提高高校图书馆图书个性化推荐的效率和用户满意度,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在线图书推荐方法,使用聚类的方法对图书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图书的相似度来推荐新书。[方法/过程]提出基于ISODATA聚类方法,可以实时调整聚类的精细程度。对10个不同的用户进行测试计算其TPR、FPR和F1 score。FPR的平均值低于TPR的平均值,这意味着分类器更致力于将读者不感兴趣的书从读者的列表中剔除。此外,绘制了TPR-FPR分布图,以得到分类器精度的图形化表示。[结果/结论]将所提出的算法与基于k-means聚类的推荐算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ISODATA聚类算法的推荐方法较基于传统聚类算法更加准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推荐 推荐系统 聚类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养老机构智慧化水平测度:理论与实证
17
作者 田钦瑞 李桥兴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7-866,共10页
背景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日益加剧,探索智慧养老机构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养老事业领域的研究重点。目的建立养老机构智慧化水平的评价模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文献分析法和描述性统计构建共含37个... 背景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日益加剧,探索智慧养老机构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养老事业领域的研究重点。目的建立养老机构智慧化水平的评价模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文献分析法和描述性统计构建共含37个三级指标的养老机构智慧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各评价指标的变量数据进行层次聚类分析获得聚类谱系图;基于“手肘法”提出等级聚类法,并选取上海市43家高端养老机构进行等级聚类的实证分析。结果上海市的高端养老机构可分为智慧、半智慧和非智慧等三个类别;超过60%的养老机构属于非智慧型;超过70%的养老机构没有完善的智能设备、健全的智慧监管系统并无法提供深度的心理服务。结论上海养老机构的智慧化建设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并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最后基于文献综述和实证结果的分析提出智慧养老机构的内生和外延含义,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机构 智慧养老 评价体系 层次聚类
下载PDF
PIWA-LOC——一种Cluster环境下的大图像并行重采样算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艳凰 杨学军 易会战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35-843,共9页
图像重采样问题应用广泛,具有计算复杂度高、运行时间长的特点.为了提高处理性能,针对Cluster并行环境,对一种并行几何校正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并行重采样算法PIWALOC.采用一种新的存储结构用于保存各计算结点上的不规则输出子图像,并... 图像重采样问题应用广泛,具有计算复杂度高、运行时间长的特点.为了提高处理性能,针对Cluster并行环境,对一种并行几何校正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并行重采样算法PIWALOC.采用一种新的存储结构用于保存各计算结点上的不规则输出子图像,并提出线段近似法用于获取不规则输出子图像的边界,使算法的通用性大大提高,适用于具有复杂几何变换的图像重采样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大图像的重采样问题具有良好的并行性能,且网络带宽越高算法的可扩展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重采样 并行算法 数据局部性 机群系统
下载PDF
一种高效的Redis Cluster的分布式缓存系统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翀 刘利娜 +1 位作者 刘学敏 张士波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8年第10期91-98,共8页
为了满足大型互联网应用对高并发访问、快速响应、动态扩展、易维护性等需求,本文基于Redis 4.0设计并实现了一种Redis Cluster分布式缓存系统,集成了可视化开源工具CacheCloud对该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高效管理,基于官方Redis-Bechmark... 为了满足大型互联网应用对高并发访问、快速响应、动态扩展、易维护性等需求,本文基于Redis 4.0设计并实现了一种Redis Cluster分布式缓存系统,集成了可视化开源工具CacheCloud对该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高效管理,基于官方Redis-Bechmark进行了QPS性能测试,并与Codis分布式缓存系统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Redis Cluster各功能高效运作,性能优越,在并发访问数10 000以上时响应时间明显优于Cod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缓存 分片 REDIS cluster CacheCloud 每秒查询率(QPS)
下载PDF
构建PC-Cluster系统实现精细数值模式业务运行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森 陈力强 周晓珊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年第3期41-44,共4页
介绍了应用微机等设备构建PC-Cluster硬件系统以及完全应用免费开放软件配置PC-Cluster软件系统的方法,并以MM5并行模式为例,概述了并行模式在PC-Cluster系统的调试、运行技术。通过试验分析了PC-Cluster系统的性能后认为,PC-Cluster是... 介绍了应用微机等设备构建PC-Cluster硬件系统以及完全应用免费开放软件配置PC-Cluster软件系统的方法,并以MM5并行模式为例,概述了并行模式在PC-Cluster系统的调试、运行技术。通过试验分析了PC-Cluster系统的性能后认为,PC-Cluster是一般用户高性能运算很好的解决方案,对提高我国数值预报业务和科研水平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cluster 系统配置 并行模式 精细数值模式 业务运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