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胃泌素-17胃泌素Ⅰ型胶原N端前肽水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魏玲静 吴慧琴 黎爱华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8期98-100,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胃泌素-17(gastrin-17,GS-17)、胃泌素(gastrin,GAS)、Ⅰ型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I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水平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性溃疡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抚州市东乡区人... 目的 探讨血清胃泌素-17(gastrin-17,GS-17)、胃泌素(gastrin,GAS)、Ⅰ型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I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水平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性溃疡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抚州市东乡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组,根据患者是否感染Hp分为2个亚组[Hp感染组(n=54)、无Hp感染组(n=32)],另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GS-17、GAS、PINP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GS-17、GAS、PINP检测对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诊断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GS-17、GAS、PINP与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血清GS-17、GAS水平高于对照组,PI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Hp感染组血清GS-17、GAS水平高于无Hp感染组,PINP低于无Hp感染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GS-17、GAS、PINP诊断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8(95%CI为0.813~0.963P,<0.05)、0.906(95%CI为0.843~0.969P,<0.05)、0.927(95%CI为0.870~0.985P,<0.05),预测灵敏度分别为83.3%、80.9%、90.6%,特异度分别为87.5%、90.6%、81.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GS-17、GAS水平与Hp感染消化性溃疡疾病进展程度呈正相关(r=0.583、r=0.595,均P<0.001),与PINP呈负相关(r=-0.612,P<0.001)。结论 血清GS-17、GAS、PINP表达水平与消化性溃疡患者Hp感染具有相关性,三者联合检测可作为诊断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泌素 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
下载PDF
基于血清β-CTx、PINP及OC的列线图模型对绝经后骨质疏松预测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少容 梁声强 林淳峥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第5期53-59,共7页
目的 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及骨钙素(OC)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就诊的PMOP患者185例... 目的 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及骨钙素(OC)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就诊的PMOP患者185例作为研究对象(PMOP组),另选择绝经后骨量正常的体检者138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套索算法(LASSO)及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PMOP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R语言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 PMOP组的L1~L4段腰椎骨密度(BMD)(t=5.132)、全髋BMD(t=4.813)、股骨颈BMD(t=4.981)、β-CTx(t=9.726)、PINP(t=25.457)、OC(t=13.258)水平,以及糖尿病(χ^(2)=15.248)、骨折病史(χ^(2)=15.089)、PMOP家族史(χ^(2)=14.859)、维生素D缺乏(χ^(2)=8.670)、缺乏运动(χ^(2)=21.615)、雌激素替代治疗(χ^(2)=27.255)、补充钙剂(χ^(2)=57.288)的分布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混杂因素后,当β-CTx≥0.52μg/L时,β-CTx每增加0.20μg/L,受试者发生PMOP的风险增加17.00%;当PINP≥50.15μg/L时,PINP每增加2.00μg/L,受试者发生PMOP的风险增加14.00%;当OC≥21.52μg/L时,OC每增加1.00μg/L,受试者发生PMOP的风险增加11.00%。β-CTx、PINP、OC水平及维生素D缺乏均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而雌激素替代治疗及补充钙剂为保护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方面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准确性和临床适用性。结论 血清β-CTx、PINP、OC水平异常变化与PMOP的发生密切相关,三者联合25羟基维生素D[25(OH)D]、雌激素替代治疗及补充钙剂等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PMOP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筛选高危人群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β胶降解产物 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 骨钙素 预测
下载PDF
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OC、PINP、CTX、25-OH-VitD与狼疮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梅 宋爱凤 +5 位作者 曹艳玲 刘洋 张志静 李晖云 杨书彦 王亚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1056-1059,共4页
目的检测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骨钙素(OC)、Ⅰ型原胶原分子N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25羟基维生素D(25-OH-VitD)的水平,探讨骨代谢相关指标是否可以作为初诊SLE病情活动的监测指标。方法选择2017年7月1... 目的检测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骨钙素(OC)、Ⅰ型原胶原分子N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25羟基维生素D(25-OH-VitD)的水平,探讨骨代谢相关指标是否可以作为初诊SLE病情活动的监测指标。方法选择2017年7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50例新发、初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时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清OC、PINP、CTX、25-OH-VitD及补体C3、C4水平,并对研究组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进行评价。将OC、PINP、CTX、25-OH-VitD分别与补体C3、C4水平和SLEDAI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OC和25-OH-Vit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PINP和CTX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补体C3和C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OC与补体C3呈正相关,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P<0.05)。血清PINP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P<0.05)。25-OH-VitD分别与补体C3、C4、SLEDAI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初诊SLE患者血清中,OC、PINP、CTX、25-OH-VitD和补体C3、C4的水平均有显著变化,OC、PINP、CTX、25-OH-VitD可作为初诊SLE病情活动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骨质疏松 清骨钙素 原胶分子n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骨代谢状态的相关性:附1389例观察 被引量:23
4
作者 洪维 朱汉民 +4 位作者 程群 甘洁民 李慧琳 杜艳萍 朱晓颖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1年第4期224-231,共8页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人群血清25羟化维生素D水平与甲状旁腺激素及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自动电子发光免疫法检测健康成人血清25羟化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素(PTH)、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β-Ⅰ型胶原C端肽...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人群血清25羟化维生素D水平与甲状旁腺激素及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自动电子发光免疫法检测健康成人血清25羟化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素(PTH)、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β-Ⅰ型胶原C端肽:β-CTX)。按血清25OHD不同水平将受试者分为维生素D极低组、维生素D严重低下组、维生素D低下组、维生素D中间水平组和维生素D高分位5组,比较血清25OHD与甲状旁腺激素及骨代谢的关系。结果接受检测的1 389位受试者年龄为22~88岁,平均年龄(65.8±10.9)岁。男性552名,女性837名,按血清25OHD水平分为5组:极低组≤4 ng/mL,120例(8.6%);严重低下组4.1~10 ng/mL,232例(16.7%);低下组10.1~20 ng/mL,744例(53.5%);中间水平组20.1~30 ng/mL,206例(14.8%);高分位组≥30.1 ng/mL,87例(6.3%)。检测结果显示,血清PTH水平随25OHD升高逐渐降低,呈负相关。血清PTH定值(cut-off value)的平台期在25OHD 16~20 ng/mL之间出现。BGP和PINP在极低组和严重低下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矫正PTH后,25OHD与BGP、PINP仍呈负相关。BGP平台期在25OHD 18~25 ng/mL之间出现,PINP平台期在25OHD 20~25 ng/mL之间出现。各组间βCT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25OHD≤10 ng/mL时,骨形成标志物发生明显变化,血清25OHD是影响骨代谢调节因子之一,但作为单个因子,其影响力度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化维生素D 甲状旁腺素 骨钙素 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 β-C
下载PDF
蓉黄颗粒治疗非透析期CKD-MBD肾虚湿热证患者的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东 胡顺金 +4 位作者 邢利 章雪莲 金华 任克军 王亿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7-731,共5页
目的观察非透析期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肾虚湿热证患者骨代谢相关指标变化,探讨蓉黄颗粒治疗本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收治的非透析期74例CKD-MBD肾虚湿热证患者,... 目的观察非透析期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肾虚湿热证患者骨代谢相关指标变化,探讨蓉黄颗粒治疗本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收治的非透析期74例CKD-MBD肾虚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蓉黄颗粒组(RHKL组)和对照组(DZ组),每组37例;并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ZC组)。DZ组予灌肠联合基础治疗;RHKL组在DZ组方案上配合蓉黄颗粒治疗,疗程均为12周。记录RHKL组和DZ组中医证候积分值,检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清钙、血清磷、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血清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羟基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水平。结果入选的74例患者中,4例出差断服蓉黄颗粒,3例自行加用百令胶囊,被剔除研究,最终纳入67例,RHKL组33例,DZ组34例。RHKL组治疗后CKD-MBD总有效率明显高于DZ组〔81.82%(27例)比61.76%(21例),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值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而RHKL组较DZ组降低更加明显(19.94±5.17比25.15±7.13,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钙、磷、iPTH、SCr、BUN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且RHKL组各指标改善程度优于DZ组〔血清钙(mmol/L):2.17±0.09比2.10±0.11,血清磷(mmol/L):1.46±0.16比1.61±0.28,iPTH(ng/L):152.10±91.26比203.49±114.69,SCr(μmol/L):199.57±89.86比252.52±116.02,BUN(mmol/L):10.82±4.12比13.62±6.84,eGFR(mL/min):38.72±12.22比31.52±16.75,均P<0.05〕。治疗前RHKL组和DZ组血清PINP、β-CTX水平均显著高于ZC组(均P<0.01);治疗后RHKL组血清PINP、β-CTX水平较DZ组降低更为明显〔PINP(μg/L):84.41±35.94比106.43±51.28,β-CTX(ng/L):465.68±100.09比519.80±113.82,均P<0.05〕。结论蓉黄颗粒可以减轻患者临床表现,改善骨代谢相关指标的水平,这可能是蓉黄颗粒治疗非透析期CKD-MBD肾虚湿热证患者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蓉黄颗粒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 肾虚湿热证 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 羟基β降解产物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CD4^(+)T细胞、PINP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章志东 王益训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H.pylori感染与消化性溃疡(PU)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CD4^(+)T细胞、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水平的关系,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消化科就诊的122例PU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H.pylori阴性...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H.pylori感染与消化性溃疡(PU)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CD4^(+)T细胞、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水平的关系,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消化科就诊的122例PU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H.pylori阴性患者50例[HP(-)组],H.pyloriⅠ型感染患者38例[HP(Ⅰ)组],H.pyloriⅡ型感染患者34例[HP(Ⅱ)组],对比各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17、IL-10、TNF-α和PINP及CD4^(+)T淋巴细胞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对不同菌型H.pylori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CD4^(+)T细胞、PINP水平的相关性进行评估,并结合ROC曲线对其相应诊断价值进行评估。结果HP(-)组患者IL-17、IL-10、TNF-α水平最低,HP(Ⅰ)组患者IL-17、IL-10、TNF-α水平最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HP(-)组患者CD4^(+)T细胞及PINP水平最低,HP(Ⅰ)组CD4^(+)T细胞及PINP水平最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血清炎症因子及CD4^(+)T细胞、PINP水平与H.pyloriⅠ型、H.pyloriⅡ型感染均有显著正相关性(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L-17、IL-10、TNF-α、CD4^(+)T细胞和PINP诊断H.pyloriⅠ型感染的AUC分别为0.863(95%CI:0.786~0.941)、0.844(95%CI:0.754~0.935)、0.907(95%CI:0.847~0.967)、0.921(95%CI:0.864~0.977)、0.742(95%CI:0.639~0.845),而诊断H.pyloriⅡ型感染的AUC分别为0.711(95%CI:0.599~0.823)、0.747(95%CI:0.641~0.854)、0.930(95%CI:0.874~0.986)、0.918(95%CI:0.861~0.974)、0.736(95%CI:0.631~0.840)。H.pylori阴性与CD4^(+)T细胞和PIN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226,P=0.225),H.pyloriⅠ型、H.pyloriⅡ型感染与CD4^(+)T细胞和PINP水平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428、0.367,P=0.007、0.033)。结论血清炎症因子及CD4^(+)T细胞和PINP水平与PU患者H.pylori感染具有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辅助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炎症因子 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
原文传递
补肾壮骨胶囊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崔路坤 刘仲栋 孙晓雷 《医疗装备》 2022年第11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院内制剂补肾壮骨胶囊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中医辨证肾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和维生素D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肾... 目的探讨医院院内制剂补肾壮骨胶囊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中医辨证肾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和维生素D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肾壮骨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腰椎L2-4的骨密度及血清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C末端肽交联(S-CTX)水平,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腰椎L2-4骨密度和ADL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清PINP、S-CTX水平及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壮骨胶囊可以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有效降低血清P1NP和S-CTX水平,抑制骨吸收,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补肾壮骨胶囊 肾虚 疗效 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 C末交联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8
作者 史伟 芮金兵 +3 位作者 裘影影 王燕茹 邓家良 汤郁 《江苏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288-292,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法测定69例SLE患者(SLE组)和61例健康志愿者(C组)腰椎和股骨颈处骨密度,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血清骨钙素、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法测定69例SLE患者(SLE组)和61例健康志愿者(C组)腰椎和股骨颈处骨密度,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血清骨钙素、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和Ⅰ型胶原C端交联肽(CTX)水平。比较两组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分析SLE组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SLE组PINP和骨钙素水平均低于C组(P<0.01)。SLE组腰椎骨密度与年龄、累积激素用量呈正相关(P<0.05);股骨颈骨密度与维生素D呈正相关,与SLE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双链DNA(dsDNA)呈负相关(P<0.05);CTX与ESR、CRP呈正相关(P<0.05);PINP与ESR呈正相关,与病程、SLEDAI、dsDNA、累积激素用量呈负相关(P<0.05);骨钙素与年龄呈正相关,与病程、累积激素用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SLE患者低骨量和骨代谢异常与病程、年龄、激素使用量、维生素D、SLEDAI、dsDNA、ESR和CRP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骨钙素 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 C交联 骨密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