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狂犬病病毒强、弱毒株糖蛋白调节Ⅰ型干扰素作用的差异分析
1
作者 肖宇 吴凡 +5 位作者 张宝石 徐孟磊 龙家慧 罗均 郭霄峰 罗永文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8,共9页
【目的】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引起的一种高致死性人兽共患传染病。Ⅰ型干扰素(IFN-I)通路在抵抗RABV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RABV可通过磷蛋白及核蛋白的功能逃逸IFN-I的抗病毒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对RABV的致... 【目的】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引起的一种高致死性人兽共患传染病。Ⅰ型干扰素(IFN-I)通路在抵抗RABV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RABV可通过磷蛋白及核蛋白的功能逃逸IFN-I的抗病毒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对RABV的致病性有重要影响的糖蛋白(Glycoprotein,G)在调节IFN-I通路方面扮演怎样的角色。【方法】将RABV弱毒株Hep-Flury的G基因替换成致病株CVS-11的G基因,拯救得到重组病毒HepG,分析Hep-Flury、CVS-11和HepG这3种毒株在体内和体外感染对IFN-I通路激活和调控的差别,比较它们在神经细胞中对抗IFN-I抗病毒作用的差异性。【结果】替换了CVS-11的G基因后,重组病毒HepG致病力增强,能够100%致死小鼠,在鼠脑中的增殖水平显著高于亲本株Hep-Flury。在感染鼠脑早期及体外神经细胞时,弱毒株Hep-Flury能够较快地激活IFN-I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重组病毒HepG的激活能力介于HepFlury和CVS-11之间。利用Poly(I:C)激活神经细胞的IFN-I通路后,Hep-Flury的增殖被显著抑制,CVS-11和HepG的复制几乎不受影响,表现出一定的抵抗能力。【结论】RABV的G蛋白在调节和抵抗IFN-I通路方面发挥重要功能,为进一步探究RABV致病毒株的G蛋白如何协助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逃逸IFN-I提供了线索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狂犬病病毒 ⅰ型干扰素 糖蛋白 免疫逃逸
下载PDF
HBx蛋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诱导肝细胞表达Ⅰ型干扰素的研究
2
作者 潘颖 杨凯 +3 位作者 陈谨 孙蓓蓓 田平平 张发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255,共4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对Ⅰ型干扰素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相关机制。方法:以HepG2细胞和稳转HBV基因组的HepG2.2.15细胞为模型,转染针对乙型肝炎病毒X(HBx)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HBx-siRNA]至HepG2.2.15细胞,转染HBx蛋白表达...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对Ⅰ型干扰素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相关机制。方法:以HepG2细胞和稳转HBV基因组的HepG2.2.15细胞为模型,转染针对乙型肝炎病毒X(HBx)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HBx-siRNA]至HepG2.2.15细胞,转染HBx蛋白表达质粒pEGFP-HBx至HepG2细胞,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各细胞中的IFN-α、IFN-β mRNA含量,荧光显微镜观察HepG2细胞内质粒pEGFP-HBx的表达,Western blot技术分析各细胞中HBx和p-IRF3蛋白含量变化,以探讨HBV通过HBx蛋白对Ⅰ型干扰素表达的影响。结果:IFN-α和IFN-β mRNA在HepG2.2.15细胞中的含量略高于HepG2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NA干扰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x蛋白的表达后,细胞中IFN-α、IFN-β mRNA含量显著升高,转染pEGFP-HBx的HepG2细胞中Ⅰ型干扰素的基因表达量和p-IRF3的蛋白表达量均降低。结论:HBV通过HBx蛋白抑制IRF3蛋白的活化,从而抑制Ⅰ型干扰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HBX蛋白 ⅰ型干扰素 IRF3蛋白
下载PDF
Ⅰ型干扰素相关肾脏损伤及诊治进展
3
作者 安玉 梁丹丹(综述) 刘志红(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3-59,共7页
Ⅰ型干扰素(INF-Ⅰ)是一类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的细胞因子,近年来其在自身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干扰素治疗等多种因素均可引起INF-Ⅰ水平升高,并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造成肾脏损... Ⅰ型干扰素(INF-Ⅰ)是一类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的细胞因子,近年来其在自身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干扰素治疗等多种因素均可引起INF-Ⅰ水平升高,并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造成肾脏损伤。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调节干扰素信号通路的基因功能异常导致INF-Ⅰ水平升高,又称Ⅰ型干扰素病。研究表明原发性和继发性INF-Ⅰ升高导致肾脏损伤的患者在肾组织病理上存在共同之处,可表现为塌陷型肾小球病、炎症性增殖、血管病变或管网状包涵体等。基因组医学的发展为深入了解和精准诊治这类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干扰素 病毒感染 自身免疫性疾病 ⅰ型干扰素
下载PDF
Ⅰ型干扰素在狼疮性肾炎中的致病作用及其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胡瑶 刘玲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2,共7页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与预后及死亡率相关。许多证据表明,Ⅰ型干扰素(typeⅠinterferon,IFN-Ⅰ)作为抗病毒、抗肿瘤及调节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功能的重要分子,在LN患者肾脏中表达增加,...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与预后及死亡率相关。许多证据表明,Ⅰ型干扰素(typeⅠinterferon,IFN-Ⅰ)作为抗病毒、抗肿瘤及调节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功能的重要分子,在LN患者肾脏中表达增加,直接损伤肾组织或间接增强免疫应答,介导LN的发生、发展。在最近的研究中,IFN-Ⅰ受体抗体Anifrolumab在LN患者中初步获得了较佳的肾脏结局,表明这可能是一种延缓LN肾脏进展新的方向,将会推动未来相关靶向治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干扰素 狼疮性肾炎 靶向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
原文传递
Ⅰ型干扰素相关肾病
5
作者 康梅子 刘亚伟 戴兵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58-964,共7页
当机体发生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异常和1型干扰素病等疾病时常常会出现增强的Ⅰ型干扰素(IFN-Ⅰ)信号转导通路活化,所有这些与IFN-Ⅰ活化相关的疾病均可导致肾脏损伤并有着相似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其机制既可以通过IFN-Ⅰ直接损伤肾脏足细... 当机体发生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异常和1型干扰素病等疾病时常常会出现增强的Ⅰ型干扰素(IFN-Ⅰ)信号转导通路活化,所有这些与IFN-Ⅰ活化相关的疾病均可导致肾脏损伤并有着相似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其机制既可以通过IFN-Ⅰ直接损伤肾脏足细胞、系膜细胞、内皮细胞和壁层上皮细胞,也可以通过IFN-Ⅰ活化诱发免疫反应介导肾小球损伤,这一类肾脏疾病被命名为IFN-Ⅰ相关肾病。本文对IFN-Ⅰ相关肾病的发病机制、病因分类、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塌陷性肾小球病变 ⅰ型干扰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 病毒感染 血栓性微血管病
原文传递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Nsp7的亚细胞定位和对Ⅰ型干扰素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李红杰 王晓雪 +6 位作者 高冬生 黄慧敏 陈陆 常洪涛 王川庆 李永涛 赵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01-507,共7页
为研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非结构蛋白7(nonstructural protein 7,Nsp7)的亚细胞定位和对细胞Ⅰ型干扰素(IFN)应答的影响,本试验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Nsp7基因序列,克隆了PEDV中国流行毒株Nsp7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AGGS-Nsp7;采用W... 为研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非结构蛋白7(nonstructural protein 7,Nsp7)的亚细胞定位和对细胞Ⅰ型干扰素(IFN)应答的影响,本试验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Nsp7基因序列,克隆了PEDV中国流行毒株Nsp7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AGGS-Nsp7;采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Nsp7在细胞中的表达和分布;通过报告基因法、ELISA以及病毒复制抑制试验评估Nsp7对Ⅰ型IFN应答的影响。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PEDV Nsp7基因大小为249bp,在不同PEDV毒株间高度保守;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sp7能够在转染细胞中高效表达;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Nsp7主要定位在细胞质,仅少量分布在细胞核;双荧光报告基因试验表明Nsp7能显著抑制IFN-β启动子活性,ELISA结果显示Nsp7能显著抑制IFN-β蛋白的表达,同时水疱性口炎病毒复制抑制试验显示Nsp7明显抑制poly(I:C)介导的Ⅰ型IFN的抗病毒作用。结果提示,Nsp7作为PEDV的保守蛋白,具有拮抗Ⅰ型IFN应答的功能,为探讨和揭示PEDV逃逸宿主天然免疫应答的机制及指导临床疫苗使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非结构蛋白7 ⅰ型干扰素 天然免疫应答
下载PDF
基于Mx启动子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定量检测鸡Ⅰ型干扰素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伟业 葛金英 +6 位作者 肇慧君 胡森 温志远 曹文雁 王喜军 黄克和 步志高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3-128,共6页
为了探索并建立快速、敏感、准确的Ⅰ型干扰素生物学活性定量分析方法,本研究克隆了鸡Mx启动子(Mxp),并在其下游连接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报告基因,构建鸡Ⅰ型干扰素活性检测质粒pMxp-luc。以pMxp-luc瞬时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系DF-1,... 为了探索并建立快速、敏感、准确的Ⅰ型干扰素生物学活性定量分析方法,本研究克隆了鸡Mx启动子(Mxp),并在其下游连接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报告基因,构建鸡Ⅰ型干扰素活性检测质粒pMxp-luc。以pMxp-luc瞬时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系DF-1,24 h后用鸡IFN-α/β处理细胞,结果荧光素酶基因在Mx启动子的作用下获得转录表达;荧光素酶的表达量与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有着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并在干扰素处理细胞6 h后就可以检测;对鸡IFN-α和IFN-β检测的敏感性分别约为抗病毒活性定量检测方法的10和100倍。该检测系统与传统抗病毒定量检测方法相比,具有快速简便、准确敏感、便于高通量检测等优势,在禽类乃至哺乳动物干扰素生物学基础和应用研究及产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干扰素 生物活性检测 鸡Mx启动子 萤光素酶
下载PDF
Ⅰ型干扰素诱生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徐歆 余东游 李卫芬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24-828,共5页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1957年Isaaes和Lindenmann研究流感病毒干扰现象时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它可以干扰病毒的复制。IFN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已成为免疫学、
关键词 ⅰ型干扰素 机理 诱生 流感病毒 细胞因子 干扰现象 生物活性 免疫调节
下载PDF
Ⅰ型干扰素通路IRF5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红梅 刘水和 +1 位作者 叶震璇 张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4-578,583,共6页
目的:研究Ⅰ型干扰素通路IRF5基因rs2004640、rs10954213、rs4728142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方法:运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218例SLE患者及200例健康对照者IRF5基因rs10954213、rs4728142、rs2004640... 目的:研究Ⅰ型干扰素通路IRF5基因rs2004640、rs10954213、rs4728142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方法:运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218例SLE患者及200例健康对照者IRF5基因rs10954213、rs4728142、rs2004640位点基因型,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分析其与SLE的关系;用IIF法和LIA法测定218例SLE患者血浆中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和特异性抗体,并分析其与IRF5 rs2004640、rs10954213位点基因频率的关系。结果:IRF5 rs2004640位点等位基因T频率分布SLE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09,P=0.009),基因型GG/TT分布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1,P=0.024,);IRF5 rs10954213位点等位基因G频率分布在SLE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37);基因型GG在两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5,P=0.016);IRF5 rs4728142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E组IRF5 rs2004640位点等位基因T和抗Sm抗体、抗Rib-P抗体相关(χ~2=8.512、4.057;P=0.005、0.048)。218例SLE患者中活动期患者特异性抗体主要以Anti-NUC、Anti-His、Anti-Rib-P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RF5基因rs2004640、rs10954213基因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SLE易感性相关,rs4728142基因位点单核苷酸多态与SLE易感性不相关;IRF5 rs2004640 T等位基因和抗Sm抗体、Anti-Rib-P抗体相关,SLE活动期患者特异性抗体主要以抗ds-DNA抗体、抗NUC抗体、抗His抗体、抗Rib-P抗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E ⅰ型干扰素通路 干扰素调节因子 基因多态性 抗核抗体
下载PDF
Ⅰ型干扰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过度激活的机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梦迪 王吉波 《医学综述》 2020年第9期1701-1706,共6页
在正常免疫应答过程中,干扰素(IFN)在机体内起到防御病毒的作用。Ⅰ型干扰素(Ⅰ-IFN)作为IFN的重要组分之一,可能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SLE是一种病因复杂,累及... 在正常免疫应答过程中,干扰素(IFN)在机体内起到防御病毒的作用。Ⅰ型干扰素(Ⅰ-IFN)作为IFN的重要组分之一,可能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SLE是一种病因复杂,累及多组织、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Ⅰ-IFN系统过度激活可能是SLE发病的原因之一,其机制主要包括Ⅰ-IFN诱导剂的存在、Ⅰ-IFN通路基因组成的异质性以及产生Ⅰ-IFN细胞的异常激活。鉴于Ⅰ-IFN在SLE中的重要作用,已将其作为治疗靶标进行相关药物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ⅰ型干扰素 ⅰ型干扰素系统激活
下载PDF
Ⅰ型干扰素受体在尖锐湿疣皮损及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军 吉玺 +1 位作者 刘雯蓓 马小玲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09-911,共3页
目的探讨Ⅰ型干扰素受体(IFNAR)在尖锐湿疣(CA)发病中的可能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CA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及皮损组织中Ⅰ型干扰素受体两个亚型(IF-NAR1及IFNAR2)的表达,并与正常对照进行对比。结果 CA患者皮损... 目的探讨Ⅰ型干扰素受体(IFNAR)在尖锐湿疣(CA)发病中的可能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CA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及皮损组织中Ⅰ型干扰素受体两个亚型(IF-NAR1及IFNAR2)的表达,并与正常对照进行对比。结果 CA患者皮损组织中IFNAR1及IFNAR2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包皮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PBMC在二者中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FNAR1及IFNAR2两种亚群在PBMC或CA皮损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显著性正相关(r=0.795,0.870,P均<0.001))。结论Ⅰ型干扰素受体在CA皮损组织中代偿性高表达,是参与防卫HPV病毒感染的重要调节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干扰素受体 尖锐湿疣
原文传递
Ⅰ型干扰素临床应用最新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伟霞 蔡卫民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5-147,共3页
关键词 ⅰ型干扰素 临床应用 免疫调节作用 生物活性 诱生作用 病毒感染 机体细胞 干扰素Β 干扰素Α 临床医师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M蛋白对Ⅰ型干扰素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施开创 尹彦文 +1 位作者 屈素洁 陆文俊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37-745,共9页
为探索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结构蛋白M对Ⅰ型干扰素(IFN)产生及其信号通路的影响,将PEDV M蛋白表达质粒转染HeLa细胞后用poly(I:C)刺激,应用双荧光素酶分析系统对IFN-β-Luc、IRF3-Luc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应用荧光定量RT-PCR(qRT-PCR)对... 为探索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结构蛋白M对Ⅰ型干扰素(IFN)产生及其信号通路的影响,将PEDV M蛋白表达质粒转染HeLa细胞后用poly(I:C)刺激,应用双荧光素酶分析系统对IFN-β-Luc、IRF3-Luc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应用荧光定量RT-PCR(qRT-PCR)对IFN-β、IFN刺激基因15(ISG15)、ISG56转录水平进行检测,应用Western-blot对IRF3磷酸化及CREB结合蛋白(CBP)表达进行检测,应用IFA试验对IRF3核移位及CBP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M蛋白过表达细胞内IFN-β-Luc、IRF3-Luc表达水平显著下调,IFN-β、ISG15、ISG56转录水平显著下降,TRAF3、TBK1、IKKε、IRF3蛋白过表达细胞内的IFN-β-Luc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但IRF3的磷酸化、核移位以及CBP的表达不受影响。结果表明,PEDVM蛋白可以通过对IRF3信号通路的影响来抑制Ⅰ型IFN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M蛋白 ⅰ型干扰素 IRF3信号通路 抑制
下载PDF
报告基因法测定聚乙二醇化Ⅰ型干扰素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裴德宁 于雷 +2 位作者 郭莹 史新昌 饶春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考察《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报告基因法测定聚乙二醇化Ⅰ型干扰素生物学活性的方法适用性。方法根据ICH指导原则,验证报告基因法的专属性、线性、准确性(回收率)、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等指标,并对报告基因法与病毒抑制法... 目的考察《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报告基因法测定聚乙二醇化Ⅰ型干扰素生物学活性的方法适用性。方法根据ICH指导原则,验证报告基因法的专属性、线性、准确性(回收率)、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等指标,并对报告基因法与病毒抑制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使用报告基因法测定聚乙二醇Ⅰ型干扰素活性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剂量反应关系符合四参数方程,回收率为85%~115%,重复性为6.66%~7.70%,不同测定日期、不同实验员和不同细胞代次的中间精密度分别为10.64%~11.01%、13.04%~15.12%和7.61%~8.54%,报告基因法与病毒抑制法的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报告基因法可以用于聚乙二醇化Ⅰ型干扰素生物学活性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ⅰ型干扰素 生物学活性 报告基因法 方法学验证
下载PDF
Ⅰ型干扰素在抑制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振洋 侯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3-88,共6页
Ⅰ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具有抵御病毒感染和复制的功能,因而在抗病毒免疫应答中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Ⅰ型IFN在抑制肿瘤发生发展中也起重要作用,包括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抑制作用,以及通过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进而抑制肿瘤... Ⅰ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具有抵御病毒感染和复制的功能,因而在抗病毒免疫应答中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Ⅰ型IFN在抑制肿瘤发生发展中也起重要作用,包括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抑制作用,以及通过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进而抑制肿瘤发生发展。此外,Ⅰ型IFN也是临床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其对肿瘤放化疗和免疫治疗等均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Ⅰ型IFN治疗的敏感性和毒副作用等问题也为IFN治疗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综述了Ⅰ型IFN抑制肿瘤发生发展、与抗肿瘤治疗及其面临的挑战等新近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干扰素 肿瘤 肿瘤免疫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汉坦病毒感染对Ⅰ型干扰素应答的调节机制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永妮 曹梦远 +1 位作者 叶伟 张芳琳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4年第3期44-48,共5页
汉坦病毒主要感染人内皮细胞,细胞在病毒感染早期诱导生成的Ⅰ型干扰素(IFN-Ⅰ)可阻断汉坦病毒的复制,但不同的病毒蛋白和不同型别的汉坦病毒在IFN应答的调节机制上可能有所不同。就汉坦病毒感染对IFN应答的调节机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汉坦病毒 ⅰ型干扰素 调节机制
下载PDF
地塞米松促进RSV感染早期Ⅰ型干扰素分泌但不能抑制炎症反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军 龙晓茹 +3 位作者 车思艺 任洛 刘恩梅 谢晓虹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73-777,共5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RSV感染早期对干扰素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RSV滴鼻建立RSV感染动物模型,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处理1 d和3 d后,肺泡灌洗液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中IL-6、IL-8(KC)、IFN-γ、IFN-α、MMP-12水平以及肺...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RSV感染早期对干扰素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RSV滴鼻建立RSV感染动物模型,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处理1 d和3 d后,肺泡灌洗液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中IL-6、IL-8(KC)、IFN-γ、IFN-α、MMP-12水平以及肺匀浆中IFN-α水平,肺功能仪检测气道高反应。结果地塞米松不能抑制RSV感染引起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不能抑制炎症因子IL-6及KC的产生;地塞米松不影响肺匀浆中IFN-α水平但增加肺泡灌洗液中IFN-α水平,而对IFN-γ的水平无影响,且地塞米松抑制肺泡灌洗液中MMP-12的水平。结论地塞米松增加RSV感染早期IFN-α分泌水平,但不能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V 激素 ⅰ型干扰素 MMP-12
原文传递
特定序列的siRNA可通过TLR7引起Ⅰ型干扰素反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鹏 曾迪 温伟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01-1101,共1页
关键词 SIRNA ⅰ型干扰素 免疫反应 TLR7 基因沉默现象 哺乳动物细胞 双链RNA DSRNA
原文传递
鸭Ⅰ型干扰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丽娜 王君伟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4-57,共4页
从植物血凝素 (PHA)刺激的鸭外周血单核细胞提取总RNA ,采用RT PCR扩增鸭Ⅰ型干扰素 (DuIFN Ⅰ)基因 ,将其克隆到pMD 1 8T载体中 ,进行序列测定。克隆到的鸭Ⅰ型干扰素基因与已公布的DuIFN α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99.65 % ,氨基酸序列同... 从植物血凝素 (PHA)刺激的鸭外周血单核细胞提取总RNA ,采用RT PCR扩增鸭Ⅰ型干扰素 (DuIFN Ⅰ)基因 ,将其克隆到pMD 1 8T载体中 ,进行序列测定。克隆到的鸭Ⅰ型干扰素基因与已公布的DuIFN α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99.65 %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98.95 %。同时表明 ,鸭外周血单核细胞在PHA刺激下能够表达Ⅰ型干扰素m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干扰素 基因克隆 序列测定
下载PDF
牛Ⅰ型干扰素受体α链与其配体结合活性的鉴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玉姣 郭永丽 +2 位作者 罗修鑫 高明春 王君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610-2619,共10页
为研究牛Ⅰ型干扰素受体α链(IFNAR1)与其配体结合的生物学性质,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从感染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的犊牛原代肾细胞中扩增得到IFNAR1基因,然后构建了表达BoIFNAR1胞外区多肽(BoIFNAR1-EC)的... 为研究牛Ⅰ型干扰素受体α链(IFNAR1)与其配体结合的生物学性质,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从感染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的犊牛原代肾细胞中扩增得到IFNAR1基因,然后构建了表达BoIFNAR1胞外区多肽(BoIFNAR1-EC)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0a-BoIFNAR1-EC,在RosettaTM(DE3)pLysS宿主菌中表达出重组蛋白rBoIFNAR1-EC,并以纯化后的rBoIFNAR1-EC作为免疫原制备兔抗牛IFNAR1的多克隆抗体,随后鉴定BoIFNAR1与其配体的结合活性。结果表明,试验成功克隆得到1 685bp的牛IFNAR1基因,编码560个氨基酸,由24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414个氨基酸组成的胞外区、23个氨基酸组成的跨膜区及99个氨基酸组成的胞内区组成,与其他物种IFNAR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63%~91%,在进化上具有高度保守性,其与羊的亲缘关系最近。随后构建了含牛IFNAR1胞外区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并诱导表达了重组牛IFNAR1胞外区蛋白rBoIFNAR1-EC,其在大肠杆菌中几乎全部为可溶性表达,经纯化透析后作为免疫原制备了兔抗牛IFNAR1的特异性抗体,抗体效价高达1∶204 800。配体结合试验表明,牛IFNAR1重组蛋白可与牛IFN-αA和IFN-ε结合,其多克隆抗体可阻断牛IFN-αA和IFN-ε与细胞表面的IFNAR1特异性结合,进而阻断牛IFN-αA和IFN-ε的抗病毒信号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干扰素受体α链(IFNAR1) 重组蛋白 多克隆抗体 抗病毒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