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Ⅱ型胶原酶构建在体角膜扩张动物模型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乔静 李海丽 +5 位作者 宋文静 汤韵 荣蓓 杨松霖 吴元 晏晓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84-989,共6页
背景 圆锥角膜以角膜中央或旁中央进行性变薄膨出、高度散光或角膜瘢痕为临床特征,其发病机制和防治是研究热点,但目前尚无公认的圆锥角膜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圆锥角膜的解剖病理基础是角膜扩张,探讨角膜扩张的圆锥角膜动物模型的建... 背景 圆锥角膜以角膜中央或旁中央进行性变薄膨出、高度散光或角膜瘢痕为临床特征,其发病机制和防治是研究热点,但目前尚无公认的圆锥角膜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圆锥角膜的解剖病理基础是角膜扩张,探讨角膜扩张的圆锥角膜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有助于对圆锥角膜的角膜生物力学变化进行研究。 目的 应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 ST)检测Ⅱ型胶原酶处理后角膜的生物力学性能,探讨利用Ⅱ型胶原酶构建在体角膜扩张模型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健康新西兰白兔10只,刮除兔眼角膜上皮后,将直径为8 mm的角膜环钻置于右眼角膜中央,滴入5 mg/ml Ⅱ型胶原酶(含质量分数15%右旋糖酐的PBS配制)溶液,浸泡角膜30 min制备角膜扩张模型,左眼以同样方法用含15%右旋糖酐的PBS浸泡角膜30 min作为对照。于造模前及造模后14 d,采用手持电子角膜曲率计和手持角膜超声测厚仪分别测定角膜平均曲率(Km)及中央角膜厚度(CCT),造模后14 d采用Corvis ST行在体角膜生物力学参数测定,过量麻醉法处死实验兔并收集角膜组织行组织病理学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 结果 造模前,模型组和对照组兔Km值分别为(48.28±2.29)D和(48.82±1.63)D,CCT分别为(356.50±19.13)μm和(356.20±21.66)μ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造模后14 d,模型组兔眼Km增加至(48.87±2.27)D,CCT减少至(340.40±19.84)μm,与对照组的(46.86±1.47)D和(367.80±23.38)μ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造模后14 d,模型组兔角膜最大压陷深度平均值为(1.25±0.07)m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1.15±0.1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P〈0.05),2个组间第1/第2压平时间、第1/第2压平角膜长度、第1/第2压平速度、最大压陷曲率半径和最大压陷时两屈膝峰间距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角膜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检查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兔角膜基质胶原纤维排列疏松、紊乱,纤维间隙增大。 结论 Ⅱ型胶原酶能降低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可考虑用于建立动物角膜扩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角膜/病理状态 ⅱ型胶原酶 最大压陷深度 圆锥角膜 角膜扩张/化学诱导 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
下载PDF
前牙全瓷冠不同肩台设计对龈沟液中Ⅱ型胶原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顾静怡 魏东 邹长萍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1-283,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全瓷冠肩台设计形态对修复前、后龈沟液中Ⅱ型胶原酶(COL-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要求上颌中切牙全瓷冠修复的就诊患者随机分为90度肩台组和凹形肩台组,每组20颗患牙。应用ELISA法测定修复前,修复粘固后1个月、3个月、6个月... 目的探讨两种全瓷冠肩台设计形态对修复前、后龈沟液中Ⅱ型胶原酶(COL-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要求上颌中切牙全瓷冠修复的就诊患者随机分为90度肩台组和凹形肩台组,每组20颗患牙。应用ELISA法测定修复前,修复粘固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龈沟液样本COL-Ⅱ水平,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全瓷冠修复粘固后3个月,90°肩台组龈沟液COL-Ⅱ水平明显高于凹形肩台组,经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90度肩台组和凹形肩台组修复粘固后1个月和3个月与修复前、修复粘固后6个月、12个月均有差异(P<0.01)。90度肩台组和凹形肩台组修复粘固后6个月、12个月与修复前COL-Ⅱ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瓷冠建议采用凹形肩台预备,牙周组织在全瓷冠修复后6个月可以恢复到修复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 全瓷冠 边缘形态 ⅱ型胶原酶
下载PDF
Ⅱ型胶原酶在软骨链蛋白纯化、分离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廖永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年第23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在软骨链蛋白(CLP)的分离、纯化实验中,采用Ⅱ型胶原酶(CⅡ)消化胶原蛋白,提高CLP的回收率。方法①sepharose4B的活化与AH连接;②HA与AH-Sepharose4B连接;③按1:2:3的CⅡ比例浓度消化胶原蛋白;④亲和层析。结果亲和... 目的探讨在软骨链蛋白(CLP)的分离、纯化实验中,采用Ⅱ型胶原酶(CⅡ)消化胶原蛋白,提高CLP的回收率。方法①sepharose4B的活化与AH连接;②HA与AH-Sepharose4B连接;③按1:2:3的CⅡ比例浓度消化胶原蛋白;④亲和层析。结果亲和层析淋洗前后各样品的吸光度(A)分别为S0:S1:S2:S3=0.44:0.39:0.35:0.31和S0:S1:S2:S3=0.72:0.84:0.92:0.99;亲和层析淋洗曲线峰的高度(H)mAu值:S0〈S1〈S2〈S3,淋洗曲线峰出现的时间(T):S0〉S1〉S2〉S3。结论CⅡ有助于改善CLP粗提取液的粘度,提高CLP的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胶原酶 软骨链蛋白 透明质酸 亲和层析
下载PDF
胰蛋白酶及Ⅱ型胶原酶消化获取关节软骨细胞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明东 盛天金 王万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6期8551-8554,共4页
背景:近年来,众多研究欲采用体外分离培养的关节软骨细胞作为修复缺损的关节软骨的种子细胞,然而,获得纯化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关节软骨细胞较为困难。目的:拟运用胰蛋白酶与Ⅱ型胶原酶联合消化获取关节软骨细胞。方法:从SD大鼠的正常股骨... 背景:近年来,众多研究欲采用体外分离培养的关节软骨细胞作为修复缺损的关节软骨的种子细胞,然而,获得纯化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关节软骨细胞较为困难。目的:拟运用胰蛋白酶与Ⅱ型胶原酶联合消化获取关节软骨细胞。方法:从SD大鼠的正常股骨及胫骨关节表面获取关节软骨,先后运用0.25%的胰蛋白酶和0.2%Ⅱ型胶原酶消化,显微镜下见大量细胞游离后,弃去大块的未消化的关节软骨碎片,离心,去上清,PBS洗涤2次后,加入软骨细胞原代培养液进行培养、增殖。应用甲苯胺蓝及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检验所得细胞是否为关节软骨细胞。结果与结论:在严格掌握酶的浓度及消化时间的前提下,通过0.25%胰蛋白酶和0.2%Ⅱ型胶原酶联合酶解关节软骨的方法,成功从大鼠股骨及胫骨关节软骨内分离培养出细胞,并经过甲苯胺蓝染色及苏木精-伊红染色证实,所得的细胞为具有生物活性的关节软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细胞 ⅱ型胶原酶 胰蛋白酶 联合消化 甲苯胺蓝 苏木精-伊红染色
下载PDF
胰酶联合Ⅱ型胶原酶分离培养髓核细胞: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的选择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存鑫 马进峰 王德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899-2906,共8页
背景:椎间盘退变是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发病基础,研究椎间盘的退变因素,对脊柱退行性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目的:采用胰酶联合Ⅱ型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髓核细胞,并观察髓核细胞在不同葡萄糖浓度培养基中的生长及增殖状况,... 背景:椎间盘退变是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发病基础,研究椎间盘的退变因素,对脊柱退行性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目的:采用胰酶联合Ⅱ型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髓核细胞,并观察髓核细胞在不同葡萄糖浓度培养基中的生长及增殖状况,确立最适宜髓核细胞生长的葡萄糖浓度。方法:胰酶联合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兔髓核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计数细胞数量,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苏木精-伊红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免疫荧光染色检测Ⅱ型胶原蛋白表达情况。分别使用0,6.25,12.5,17.5,25 mmol/L葡萄糖培养基培养髓核细胞24 h后,检测各组髓核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结果与结论:(1)髓核细胞形态:兔髓核细胞染色后镜下观察呈多角形、短梭形,有一两个核仁,随着传代次数增加,细胞伸出伪足,胞体逐渐变细长;(2)基因表达:体外分离培养髓核细胞的Ⅱ型胶原蛋白及聚集蛋白多糖基因均可稳定表达;(3)细胞增殖:各组中细胞增殖比率以葡萄糖17.5 mmol/L组最高,显著高于葡萄糖0,25 mmol/L组(P<0.05或P<0.01);(4)细胞凋亡:葡萄糖0 mmol/L组细胞凋亡率最高(P<0.05),其他各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结果证实:胰酶联合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可收获较多的原代髓核细胞,葡萄糖浓度17.5 mmol/L比较适宜髓核细胞体外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椎间盘 细胞凋亡 葡萄糖 组织构建 软骨细胞 髓核细胞 培养基 细胞培养技术 细胞增殖 胶原 聚集蛋白多糖 ⅱ型胶原酶消化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Ⅰ、Ⅱ型胶原酶分离心肌细胞的效果比较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慧玲 郭康 郭志坤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84-788,共5页
目的比较Ⅰ型和Ⅱ胶原酶对大鼠心肌细胞分离的分离效果,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方法利用Ⅰ、Ⅱ型胶原酶分别消化心肌组织,比较两种酶对心肌细胞的分离效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成年大鼠心肌组织中是否... 目的比较Ⅰ型和Ⅱ胶原酶对大鼠心肌细胞分离的分离效果,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方法利用Ⅰ、Ⅱ型胶原酶分别消化心肌组织,比较两种酶对心肌细胞的分离效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成年大鼠心肌组织中是否存在Ⅱ型胶原;用大鼠剑突软骨部组织的Ⅱ型胶原和心肌组织的Ⅲ型胶原作为阳性对照;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Ⅱ型胶原酶试剂的成分。结果Ⅰ、Ⅱ型胶原酶分别消化心肌组织,所获心肌细胞数量分别为(5.66±0.83)×106和(5.61±1.01)×106,心肌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4.17±6.27)%及(75.50±9.0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分离的心肌细胞大部分不搏动,极少数细胞保持自律性收缩;Ⅱ型胶原在成年大鼠心肌组织中呈阴性表达,在剑突的软骨组织中呈阳性表达,Ⅲ型胶原在心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心肌组织中并无Ⅱ型胶原表达;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Ⅱ型胶原酶试剂是一种包括5种蛋白的混合物。结论成年大鼠心肌组织中无Ⅱ型胶原,用Ⅱ型胶原酶分离大鼠心肌细胞不具有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胶原酶 胶原 心肌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荧光 大鼠
原文传递
骨痹通方对骨关节炎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Ⅱ型胶原酶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杜梦梦 鄢泽然 +2 位作者 陈颖颖 周丽 陶庆文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9年第6期349-353,共5页
目的:以盐酸氨基葡萄糖为阳性对照组,研究骨痹通方调控W nt/p-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大鼠膝骨关节炎基质金属蛋白酶-3(M M P-3)、Ⅱ型胶原酶(COL-Ⅱ)的表达的机制。方法:将35只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骨痹通... 目的:以盐酸氨基葡萄糖为阳性对照组,研究骨痹通方调控W nt/p-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大鼠膝骨关节炎基质金属蛋白酶-3(M M P-3)、Ⅱ型胶原酶(COL-Ⅱ)的表达的机制。方法:将35只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骨痹通组,每组7只。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阳性药物对照组及骨痹通组分别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及骨痹通方灌胃治疗。采用Real-time PC 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软骨中Wnt5a、β-catenin、MMP-3、COL-Ⅱ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量。结果:骨痹通方组与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相比能够显著抑制Wnt5a、β-catenin、M MP-3的基因及蛋白表达(P<0.05),减少COL-Ⅱ的降解(P<0.05)。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Wnt5a、β-catenin、MM P-3的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多(P<0.05),COL-Ⅱ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c结论:骨痹通方能明显抑制Wnt5a、β-Caumiri的表达,从而减少M M P-3的产生、促进C 0L-II的表达,起到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痹通方 W nt/p-catenin信号通路 骨关节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3 ⅱ型胶原酶
下载PDF
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可短时间获得大量纯化大鼠关节软骨细胞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振峰 方锐 孟庆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0期9323-9326,共4页
背景:建立一种经济、快捷、切实可行的软骨细胞分离培养体系对于软骨体外实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目的:探讨与改进大鼠关节软骨细胞的培养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取新生1周龄SD雄性大鼠双侧髋及膝关节软骨,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软... 背景:建立一种经济、快捷、切实可行的软骨细胞分离培养体系对于软骨体外实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目的:探讨与改进大鼠关节软骨细胞的培养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取新生1周龄SD雄性大鼠双侧髋及膝关节软骨,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软骨细胞并进行原代、传代培养及鉴定。结果与结论: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见原代培养的软骨细胞12h后开始贴壁,3d左右可形成单层,4d左右即可传代。传至第6代后,部分细胞变为梭形;第7代后,绝大部分细胞变为长梭形和不规则形状,增殖能力减弱。甲苯胺蓝染色显示培养的软骨细胞核呈异染性,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培养的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呈阳性表达。说明采用此方法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纯化的大鼠软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细胞培养 ⅱ型胶原酶消化法 鉴定 大鼠
下载PDF
替硝唑冲洗液对龈沟液中Ⅱ型胶原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洁 汪黎明 《广东牙病防治》 2010年第6期298-300,共3页
目的探讨龈下刮治同期使用药物冲洗对龈沟液中Ⅱ型胶原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试验组行超声龈下刮治同期0.2%替硝唑冲洗,对照组行单纯超声龈下刮治纯净水冲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收集... 目的探讨龈下刮治同期使用药物冲洗对龈沟液中Ⅱ型胶原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试验组行超声龈下刮治同期0.2%替硝唑冲洗,对照组行单纯超声龈下刮治纯净水冲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收集患牙的龈沟液并记录相关的临床指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龈沟液中Ⅱ型胶原酶水平。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患牙牙周临床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治疗后龈沟液中Ⅱ型胶原酶的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龈下刮治同期0.2%替硝唑冲洗较单纯超声龈下刮治使龈沟液中Ⅱ型胶原酶水平降低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龈沟液 牙周炎 龈下冲洗 ⅱ型胶原酶 替硝唑
下载PDF
兔软骨细胞的分离及其与Ⅰ/Ⅱ型复合胶原膜共培养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丛波 张加廷 +4 位作者 韩龙 丁一 徐训安 姚旺林 张仲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兔软骨细胞的方法并观察其与Ⅰ/Ⅱ型复合胶原膜共培养时的生物活性。方法取4周龄的新西兰大耳兔,处死后在无菌条件下取关节软骨。通过胰蛋白酶和Ⅱ型胶原酶消化软骨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软骨细胞特点,制作细胞爬...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兔软骨细胞的方法并观察其与Ⅰ/Ⅱ型复合胶原膜共培养时的生物活性。方法取4周龄的新西兰大耳兔,处死后在无菌条件下取关节软骨。通过胰蛋白酶和Ⅱ型胶原酶消化软骨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软骨细胞特点,制作细胞爬片行甲苯胺蓝染色。将第3代兔软骨细胞与Ⅰ/Ⅱ型复合胶原膜共培养,噻唑蓝(MTT)法和糖胺聚糖含量测定法检测软骨细胞在胶原膜上的细胞活性,扫描电镜观察软骨细胞在复合胶原膜上的生长情况。结果分离出的原代软骨细胞初为卵圆形,贴壁后变成三角形或多边形,可被甲苯胺蓝染色。软骨细胞在Ⅰ/Ⅱ型复合胶原膜上生长良好。结论两部酶法可获得大量软骨细胞,MTT法和扫描电镜证实软骨细胞可在复合胶原膜上正常扩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复合胶原膜 胰蛋白酶 ⅱ型胶原酶 细胞活性 软骨缺损
下载PDF
可溶性鸡Ⅱ型胶原蛋白的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旭淦 陈盛霞 +1 位作者 吴亮 许化溪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8-271,共4页
目的研究可溶性鸡Ⅱ型胶原蛋白(SCCⅡ)的物理化学特性。方法用光谱法测定吸收峰和等电点,HPLC法检测氨基酸组成,乌氏黏度计测定不同条件下溶液的增比黏度。用SDS-PAGE测定相对分子量(Mr),结合免疫印迹法分析胃蛋白酶、胰蛋白酶、α-糜... 目的研究可溶性鸡Ⅱ型胶原蛋白(SCCⅡ)的物理化学特性。方法用光谱法测定吸收峰和等电点,HPLC法检测氨基酸组成,乌氏黏度计测定不同条件下溶液的增比黏度。用SDS-PAGE测定相对分子量(Mr),结合免疫印迹法分析胃蛋白酶、胰蛋白酶、α-糜蛋白酶和Ⅱ型胶原酶作用于SCCⅡ和热变性后的SCCⅡ(D-SCCⅡ)的酶解产物。结果 SDS-PAGE显示SCCⅡ亚基的Mr约为120×103,能与抗SCCⅡ抗体反应;D-SCCⅡ含有10多条免疫印迹呈阳性反应的片段。SCCⅡ溶液的最大吸收峰为230 nm,等电点pH约6.25。氨基酸组成中,Gly、Pro、Glu和Ala含量高,芳香族氨基酸低。SCCⅡ溶液的增比黏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25~4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下降。在胃蛋白酶和糜蛋白酶作用下SCCⅡ的电泳和免疫印迹图谱无变化,Ⅱ型胶原酶可使SCCⅡ快速水解,胰蛋白酶作用后出现10条免疫印迹阳性条带;D-SCCⅡ经酶解后免疫印迹无阳性条带。结论 SCCⅡ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对消化酶有一定抵抗作用,胰蛋白酶作用后可出现多条活性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类风湿关节炎 胰蛋白酶 ⅱ型胶原酶
下载PDF
伴牙龈炎龈缘龋患者治疗前后龈沟液AST、EA、COL-Ⅱ变化
12
作者 高永博 洪滔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期45-47,共3页
龈沟液是通过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从牙龈结缔组织渗入到龈沟内的液体。龈沟液在牙龈组织的防御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龈沟液内含有多种细胞因子、受体、抗体-补体系统成分、电解质、蛋白酶等[1]。研究龈沟液的量及内容的变化,对了解牙周... 龈沟液是通过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从牙龈结缔组织渗入到龈沟内的液体。龈沟液在牙龈组织的防御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龈沟液内含有多种细胞因子、受体、抗体-补体系统成分、电解质、蛋白酶等[1]。研究龈沟液的量及内容的变化,对了解牙周疾病的发生机制、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等均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比较了牙龈炎全口洁治,龈缘龋Z350纳米树脂修复前后龈沟液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弹性蛋白酶(elastase,EA)、Ⅱ型胶原酶(typeⅡcollagenase,COL-Ⅱ)的变化,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龈沟液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弹性蛋白酶 ⅱ型胶原酶
下载PDF
骨性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共病模型兔的建立及鉴定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文娟 张开伟 +2 位作者 沈冯君 邓致远 程效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1-426,共6页
背景:老年人群多同时患有骨性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但目前骨性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两者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目的:构建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并进行鉴定。方法:贵阳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37只2月龄雌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 背景:老年人群多同时患有骨性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但目前骨性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两者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目的:构建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并进行鉴定。方法:贵阳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37只2月龄雌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骨性关节炎组、骨质疏松症组、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组,另设7只兔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制备骨质疏松症(造模方法:切除双侧卵巢+肌注甲泼尼龙)、骨性关节炎(造模方法:切除前交叉韧带)、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造模方法:切除双侧卵巢+肌注甲泼尼龙+切除前交叉韧带)动物模型,确认造模成功后对上述3种模型软骨进行分离及培养,比较3者软骨细胞中Ⅱ型胶原酶分泌情况。结果与结论:①运用切除兔前交叉韧带、卵巢及肌注甲泼尼松龙琥珀酸钠的方法可使骨质疏松兔骨密度降低25%以上,从关节外观可见明显关节软骨剥脱,膝关节X射线检查可见明显骨赘生成,MRI检测可显示明显关节软骨损伤,由此可知通过上述方法可成功制备骨质疏松症合并骨性关节炎的模型;②骨性关节炎组、骨质疏松症组、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3组兔膝关节软骨中均能成功提取出软骨细胞,与骨质疏松症组比较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组软骨细胞Ⅱ型胶原酶的能力下降差异明显(P<0.05);③结果说明:实验成功建立了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骨质疏松 动物模 前交叉韧带 卵巢 关节软骨 甲泼尼龙 ⅱ型胶原酶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细胞培养 组织工程 骨关节炎 骨质疏松 动物 组织工程
下载PDF
维药买朱尼对犬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MMP-13及COL-Ⅱ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姑则丽努尔.阿布都克力木 古丽再努.依不拉音 尼加提.吐尔逊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探讨维药买朱尼对犬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Ⅱ型胶原酶(typeⅡcollagen,COL-Ⅱ)、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ase-13,MMP-13)的表达以及牙周指数变化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9只健康雄性... 目的:探讨维药买朱尼对犬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Ⅱ型胶原酶(typeⅡcollagen,COL-Ⅱ)、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ase-13,MMP-13)的表达以及牙周指数变化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9只健康雄性比格犬建立比格犬种植体周围炎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3组:买朱尼组、抗生素组及对照组,每组3只。抗生素组喂服抗生素(阿莫西林胶囊和甲硝唑片),买朱尼组根据动物体质量灌服买朱尼,对照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3组犬均给予上述干预措施1个月。并于即刻种植术后、诱导炎症后1个月、药物治疗后1个月监测种植体的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m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odified sulcus bleeding index,mSB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种植体龈沟液(peri-implant crevicular fluid,PICF)的量等牙周指标及COL-Ⅱ、MMP-13的变化情况,进一步分析买朱尼对种植体周围炎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给予干预治疗后,抗生素组和买朱尼组mSBI、mPLI、PD、PICF、COL-Ⅱ、MMP-13等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但抗生素组和买朱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药买朱尼对犬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COL-Ⅱ、MMP-13有抑制作用,此药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买朱尼 ⅱ型胶原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牙周指数
下载PDF
两种非手术方法建立犬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朝强 李雪丽 +4 位作者 何晓宇 李惠梅 吴李勇 周之平 王春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3期31-37,共7页
目的建立以石膏固定法及胶原酶注射法制备的犬骨关节炎动物模型,并比较两种动物模型的特点。方法选用比格犬共12只,随机分为药物组(n=6)及石膏组(n=6),通过关节腔内注射Ⅱ型胶原酶及关节制动法制备犬骨关节炎动物模型,观察犬膝关节X线、... 目的建立以石膏固定法及胶原酶注射法制备的犬骨关节炎动物模型,并比较两种动物模型的特点。方法选用比格犬共12只,随机分为药物组(n=6)及石膏组(n=6),通过关节腔内注射Ⅱ型胶原酶及关节制动法制备犬骨关节炎动物模型,观察犬膝关节X线、MRI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综合评估不同组动物模型的关节炎程度,分析两组骨关节炎动物模型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种方法均可成功进行犬膝关节骨关节炎造模,药物组3周即可出现骨关节炎表现,但在3周及12周时骨关节炎程度无明显差异。石膏组在3周及12周时骨关节炎程度逐渐加重。3周时药物组的骨关节炎程度重于石膏组,而12周时石膏组的关节炎程度重于药物组。结论采用两种方法均可成功建立了犬膝关节骨关节炎模型,Ⅱ型胶原酶法造模时间短,主要表现为早期骨关节炎病理改变,石膏制动法造模时间较长,其病理表现更加符合中晚期关节炎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关节炎 ⅱ型胶原酶 动物模 病理学
下载PDF
四种不同处理方法体外培养大鼠滑膜细胞 被引量:9
16
作者 孙贵才 徐轶尔 +3 位作者 谢晶日 于雪峰 吴洪亮 凌小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7期1193-1196,共4页
背景:常用的原代滑膜细胞培养方法主要是组织块培养法、酶消化法、机械分散法等。目的:用4种不同方法处理大鼠滑膜组织观察体外培养中滑膜细胞生长情况,探索大鼠膝关节滑膜细胞体外培养的最优方法。方法:将大鼠滑膜细胞组织块组与剪碎... 背景:常用的原代滑膜细胞培养方法主要是组织块培养法、酶消化法、机械分散法等。目的:用4种不同方法处理大鼠滑膜组织观察体外培养中滑膜细胞生长情况,探索大鼠膝关节滑膜细胞体外培养的最优方法。方法:将大鼠滑膜细胞组织块组与剪碎组分别按4种不同的方法处理:①不加消化酶消化。②加Ⅱ型胶原酶消化。③加胰蛋白酶消化。④先加Ⅱ型胶原酶消化、再加胰蛋白酶消化。各组处理后分别进行自然沉壁和人工贴壁培养,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方法下滑膜细胞的生长状况。结果与结论:培养9d后,组织剪碎不加消化酶人工贴壁培养的细胞得数为2.03×106,是所有培养方法中细胞的数最多的,细胞活力为95%,细胞活力最强,优于自然贴壁。提示组织的形状、所加入酶的成分以及沉壁的方式均对细胞的生长有重要影响,大鼠膝关节滑膜细胞体外培养的最优方法为组织剪碎不加消化酶人工贴壁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细胞 体外培养 ⅱ型胶原酶 胰蛋白酶 人工贴壁培养
下载PDF
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8
17
作者 齐凯 董丽媛 +4 位作者 陈显久 赵婕 薛国芳 陈彦 牛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220-4224,共5页
背景:关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不一,如何提高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获得效率的问题尚未解决。目的:优选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制备的消化酶组分。方法:无菌条件下取正常足月剖腹产的脐带近胎儿段,按不同混合酶浓度比值... 背景:关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不一,如何提高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获得效率的问题尚未解决。目的:优选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制备的消化酶组分。方法:无菌条件下取正常足月剖腹产的脐带近胎儿段,按不同混合酶浓度比值划分为3组,混合酶Ⅰ组成分为0.4%Ⅱ型胶原酶、0.1%胰酶、0.02%EDTA和0.1%透明质酸酶;混合酶Ⅱ组成分为0.1%Ⅱ型胶原酶、0.4%胰酶、0.02%EDTA和0.1%透明质酸酶;混合酶Ⅲ组成分为0.3%Ⅱ型胶原酶、0.1%胰酶、0.02%EDTA、0.1%透明质酸酶和0.1%DNA酶。每组再按消化时间分为1,2,3h3个亚组。最后重悬细胞终体积均定位4mL并计数,采用含血清的DMEM培养液体外培养细胞。结果与结论:采用3种不同混合酶浓度进行消化,发现相同消化时间内,混合酶Ⅲ组消化细胞最多(P<0.05)。在作用3h时,混合酶Ⅲ组获取的细胞中活细胞比值显著低于混合酶Ⅰ组和混合酶Ⅱ组(P<0.01)。提示0.3%Ⅱ型胶原酶、0.1%胰酶、0.02%EDTA、0.1%透明质酸酶和0.1%DNA酶混合液消化脐带组织块2h为获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最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 ⅱ型胶原酶 透明质酸酶 DNA酶Ⅰ
下载PDF
不同探诊深度种植体周龈沟液中3种酶含量的检测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照峰 刘宏伟 +1 位作者 徐世同 章锦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3期1505-1506,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探诊深度(PD)种植体周龈沟液中Ⅱ型胶原酶(MMP-8)、碱性磷酸酶(ALP)、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分析种植体周PD的变化是否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和发展有影响。方法:在种植义齿修复后半年,测量30个Frialit-2种植体周PD...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探诊深度(PD)种植体周龈沟液中Ⅱ型胶原酶(MMP-8)、碱性磷酸酶(ALP)、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分析种植体周PD的变化是否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和发展有影响。方法:在种植义齿修复后半年,测量30个Frialit-2种植体周PD,并根据深度分为3组,PD≤2mm组、2mm<PD≤4mm组、PD>4mm组,同时选择10颗天然牙齿作对照,检测龈沟液量、MMP-8、ALP、AST、种植体周骨丧失,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其他各组相比,PD>4mm组各项检测指标均有明显增高,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种植体周PD过大可能会增加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探诊深度 ⅱ型胶原酶 碱性磷酸酶 天冬氨酸转氨酶
下载PDF
人类髓核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优化选择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子言 佟珅 +2 位作者 颜华东 姜睿 武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8期5151-5156,共6页
背景:关于人类髓核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不一,所用消化酶组分及消化时间差异较大,如何提高人类髓核细胞获得效率的问题尚未解决。目的:优选人类髓核细胞获取的消化酶组分和消化方法。方法:髓核组织标本取自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成人... 背景:关于人类髓核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不一,所用消化酶组分及消化时间差异较大,如何提高人类髓核细胞获得效率的问题尚未解决。目的:优选人类髓核细胞获取的消化酶组分和消化方法。方法:髓核组织标本取自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成人椎间盘3例。无菌条件下取突出至椎管内的急性创伤后椎间盘组织,可见到外周白色的纤维环和中心胶冻样的髓核组织。按不同混合酶组分划分为2组,Ⅰ组成分为0.2%Ⅱ型胶原酶;Ⅱ组成分为先用0.25%胰酶消化30min,再用0.2%Ⅱ型胶原酶。每组再按消化时间分为2,4h,过夜3个亚组。最后重悬细胞终体积均定位2mL并计数,采用含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体外培养细胞。观察不同组分酶对分离所得髓核细胞数量、活性及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锥虫蓝染色计数细胞总数及活细胞比值,MTT法测定髓核细胞生长曲线。结果与结论:采用2种不同酶组分进行消化,发现消化时间2,4h时,Ⅱ组消化细胞较Ⅰ组多,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孵育过夜时,Ⅰ组和Ⅱ组的存活细胞率较消化2,4h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作用4h时,组织块消失,计数细胞数量最多。提示以Ⅱ型胶原酶为主要成分的Ⅰ组对分离髓核细胞有利,消化时间以4h为宜,该条件具有操作简单,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等优点,可以认为0.2%Ⅱ型胶原酶消化髓核组织块4h为获取髓核细胞的最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软骨组织构建 髓核细胞 人类 ⅱ型胶原酶 胰酶 消化 分离培养 MTT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人髓核细胞分离、传代培养方法的建立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大鹏 吴燕 +3 位作者 黄永辉 蒋璐 孙继芾 岳佳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2期1-4,I0001,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体外分离、培养人髓核细胞(NPCs)的新方法,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0.2%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人正常NPCs,单层贴壁法进行传代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取第1、2、3代NPCs,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以吸光度值表... 目的建立一种体外分离、培养人髓核细胞(NPCs)的新方法,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0.2%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人正常NPCs,单层贴壁法进行传代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取第1、2、3代NPCs,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以吸光度值表示),连续检测12天。取第2代NPCs,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Ⅱ型胶原(Col-2)、细胞角蛋白18(KRT-18)、KRT-19、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葡萄糖转运子1(GLUT-1)、Sox-9、聚集蛋白聚糖(ACAN)、CD24阳性表达率。结果分离的NPCs呈多角形或短梭形,类似于软骨细胞;第4代以后,NPCs细胞突起延长,呈长梭形,生长缓慢,出现老化现象。NPCs生长曲线呈S形:1~2天细胞生长缓慢;3~7天细胞生长迅速,进入对数生长期;8天后进入平台期,细胞增殖缓慢。连续培养12天,第1、2、3代NPCs相同时间点吸光度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2代NPCs中Col-2、KRT-18、KRT-19、HIF-1α、GLUT-1、Sox-9、ACAN、CD24阳性表达率均≥85.6%(85.6%~91.2%)。结论单纯0.2%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及单层贴壁法可分离、培养人NPCs,并经免疫组化染色鉴定证实;传代3代以内的NPCs细胞形态及增殖能力均无明显改变,可作为椎间盘退变相关研究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核细胞 ⅱ型胶原酶消化法 单层贴壁法 细胞培养 椎间盘退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