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的人Ⅲ型前胶原放射免疫分析法
1
作者 刘兴明 林丁 李伟道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4年第1期34-37,共4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经改进能特异的、敏感的测定人Ⅲ型前胶原 (hPCⅢ )含量的RIA法 ,并用于诊断肝硬化的临床评价。从人工流产胎皮中分离、纯化hPCⅢ ,免疫家兔获取高效价抗血清。hPCⅢ标记1 2 5I,使用双抗体+PEG分离技术 ,平衡法加样 ,建立... 本文建立了一种经改进能特异的、敏感的测定人Ⅲ型前胶原 (hPCⅢ )含量的RIA法 ,并用于诊断肝硬化的临床评价。从人工流产胎皮中分离、纯化hPCⅢ ,免疫家兔获取高效价抗血清。hPCⅢ标记1 2 5I,使用双抗体+PEG分离技术 ,平衡法加样 ,建立RIA。结果表明 ,标准曲线测定范围为 4 0 - 6 4 0 μg/L。与hPCⅠ的交叉反应率为 0 .81 %、与CⅣ、CⅢ、CⅠ无交叉反应。灵敏度为 6 μg/L。精确度 :批内CV为 4 .2 % ;批间CV为 8.2 %。平均回收率为 99.9%。血清hPCⅢ正常参考值为 87.5± 1 6 .2 μg/L ,正常上限值为 1 2 0 μg/L。本文建立的改良法操作更简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 放射免疫分析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肝移植受者血清HA、LN、C-Ⅳ和PCⅢ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崇发 张昌秋 徐力善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5年第3期185-186,共2页
关键词 (pc) 肝移植受者 C-Ⅳ 血清HA 临床意义 LN 血清透明质酸 病毒性肝炎
下载PDF
HBV携带者血清HA、PCⅢ、ⅣC、LN水平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邵健 董翠英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71-371,共1页
关键词 (pc) HBV携带者 血清HA 水平分析 肝纤维化指标 ⅣC LN 血清学检测 透明质酸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PCⅢ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胡义忠 唐佩芬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患者 pc检测 其临床应用 血清 (pc) 放射免疫分析 临床价值 结果报告
下载PDF
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HA、LN、PC Ⅲ含量与BODE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卫青 廖文生 +3 位作者 禤少敏 胡清顺 马全庆 赖伟娇 《山西中医》 2012年第10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与BODE指数(B为体重指数,O为气流阻塞,D为呼吸困难,E为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稳定期COPD患者、20例正常组对比,检测其外周血清H...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与BODE指数(B为体重指数,O为气流阻塞,D为呼吸困难,E为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稳定期COPD患者、20例正常组对比,检测其外周血清HA、LN、PCⅢ含量水平,及其与BODE指数的相关性分析,探讨其在评价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价值。结果:COPD患者血清HA、LN、PCⅢ含量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01);中医证型以为血瘀证38.33%、肾阳虚证31.67%为主;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HA、LN、PCⅢ水平,与BODE指数、MMRC、年龄、病史呈正相关(P<0.05、P<0.001),与FEV1%pred、6MWD、BMI则呈负相关(P<0.05、P<0.001)。结论:肾虚血瘀是COPD基本病理机制。血清HA、LN、PCⅢ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肺组织的损害及继发肺间质纤维化的病理过程,是反映肺疾病,尤其是肺间质性疾病的一项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医证 细胞外基质 外周血清透明质酸(HA) 层黏连蛋白(LN) (pc) BODE指数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HA、PCⅢ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何佩 张华丽 《实用医药杂志》 2013年第3期230-231,共2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伴肝功能变化和肝纤化活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对92例服用甲巯眯唑片(他巴唑片)治疗病程在1年以上的甲亢患者进行了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水平的放射免疫分析(RIA)测定...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伴肝功能变化和肝纤化活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对92例服用甲巯眯唑片(他巴唑片)治疗病程在1年以上的甲亢患者进行了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水平的放射免疫分析(RIA)测定,并结合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血清总甲状腺素(TT4)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甲巯咪唑(他巴唑)片 透明质酸(HA) (pc)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苦参素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桂芬 马云宝 张晓懿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31-333,共3页
目的:探讨苦参素治疗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了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治疗3、6个月2个治疗阶段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及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并对测定结果与对照组和正常人组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目的:探讨苦参素治疗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了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治疗3、6个月2个治疗阶段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及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并对测定结果与对照组和正常人组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上述3项指标均极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均<0.01);治疗组治疗3及6个月后3项指标较治疗前下降极显著(P均<0.01);对照组则治疗6个月后3项指标较治疗前升高极显著(P<0.01);而治疗3个月时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3个月时3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6个月后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明显的抗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炎 苦参素 透明质酸 层粘蛋白 慢性乙肝炎患者 治疗 肝纤维化指标 苦参素 (pc) 血清透明质酸 抗纤维化作用 抗肝纤维化 对照组
下载PDF
猕猴肝纤维化模型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10
8
作者 庞荣清 刘建昆 +6 位作者 何占龙 王惠萱 张步振 王鹤桦 杨勇琴 屈璐 潘兴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956-1958,共3页
目的:探讨灵长类动物肝纤维化模型制作方法,建立与人类肝纤维化更接近的动物肝纤维化模型.方法:猕猴1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周皮下注射400mL/LCCl40.8mL/kg,连续10wk,同时辅以高脂饲料饲喂.注射CCl4后11wk,检测肝功相关... 目的:探讨灵长类动物肝纤维化模型制作方法,建立与人类肝纤维化更接近的动物肝纤维化模型.方法:猕猴1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周皮下注射400mL/LCCl40.8mL/kg,连续10wk,同时辅以高脂饲料饲喂.注射CCl4后11wk,检测肝功相关的血清蛋白、血脂浓度及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实验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球蛋白(GLO)、血清总胆固醇酯(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胆红素(TBIL)、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2017.1±244.5nkat/Lvs550.1±72.8nkat/L,1978.6±237.0nkat/Lvs488.9±55.2nkat/L,47.7±5.4g/Lvs41.5±6.1g/L.4.2±0.5mmol/Lvs3.3±0.4mmol/L,1.1±0.2nmml/Lvs0.5±0.1mmol/L,1.9±0.3mmol/Lvs1.4±0.2mmol/L,9.5±1.2μmol/Lvs6.3±0.8μmol/L,419.3±42.1μg/Lvs68.4±8.2μg/L,274.6±32.2μg/Lvs39.4±4.5μg/L,269.7±18.2μg/Lvs103.7±12.3μg/L,P<0.01),而总蛋白(TP)和白蛋白含量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74.3±8.4g/Lvs84.3±7.7g/L,34±4.3g/Lvs41.7±4.8g/L,P<0.01).纤维化动物肝组织显示,肝小叶间纤维增生,部分纤维细胞向肝细胞间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模 谷丙转氨酶(ALT) (pc) mol/L 血清谷草转氨酶 灵长类动物 高脂饲料饲喂
下载PDF
水飞蓟宾胶囊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0
9
作者 黄静 龙子江 +1 位作者 李丽 陆松侠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9-234,共6页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胶囊对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15只健康SD雄性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85只大鼠采用灌胃乙醇混合液的方法复制酒精肝纤维化模型,将50只造模成功的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水飞蓟宾高、中...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胶囊对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15只健康SD雄性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85只大鼠采用灌胃乙醇混合液的方法复制酒精肝纤维化模型,将50只造模成功的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水飞蓟宾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组,灌胃给药4周。末次给药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羟脯氨酸(Hyp)、肝组织中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的含有量;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WNT蛋白的表达量;用HE染色观察各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各组肝纤维化程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水飞蓟宾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HA、LN、Hyp、PCⅢ、CⅣ明显降低(P<0.01);水飞蓟宾高、中剂量组大鼠肝组织WNT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P<0.05),低剂量组降低不明显(P>0.05);水飞蓟宾组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明显减少,肝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结论水飞蓟宾胶囊对酒精性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显著改善大鼠酒精性肝组织损伤,减轻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酒精性肝纤维化 透明质酸(HA) 层粘连蛋白(LN) 羟脯氨酸(Hyp) (pc) (CⅣ) WNT蛋白
下载PDF
α-干扰素和苦参素可以减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的程度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清 邓斌 龚作炯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2-445,共4页
目的了解α-干扰素(IFN-α)、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苦参素和联合治疗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的... 目的了解α-干扰素(IFN-α)、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苦参素和联合治疗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的变化。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降低幅度较干扰素组及苦参素组大(P<0.05)。治疗结束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及乙型肝炎病毒DNA转阴情况3组间无明显差异。抗病毒治疗有效组与无效组治疗前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但有效组较无效组降低更加明显(P<0.01)。结论IFN-α与苦参素联合应用抗病毒效果与单一用药效果无差别,但有助于减轻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程度,提高抗纤维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炎患者 Α-干扰素 苦参素 (pc) 肝炎病毒E抗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放射免疫法测定 IFN-α 血清透明质酸 血清HA 层黏连蛋白 DNA转阴 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效果 纤维化程度 治疗 抗纤维化
下载PDF
脂肝康胶囊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苗士奎 安春绵 +4 位作者 任莹 姜兰 张清格 李树军 钟锐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66-269,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脂肝康对酒精性肝病(ALD)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酒精性肝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与对照组护肝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脂肝康胶囊10克/次,3次/d,90天为1个疗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变化,以及... 目的:探讨中药脂肝康对酒精性肝病(ALD)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酒精性肝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与对照组护肝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脂肝康胶囊10克/次,3次/d,90天为1个疗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变化,以及肝功能、血脂水平、肝脂酶(HL)、脂蛋白脂肪酶(LPL)活性、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等检测指标和肝脏影像学、组织学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患者肝区痛、腹胀、肝肿大及肝脏B超显示脂肪肝影像消失或明显改善。TG(甘油三酯)、LPO、HA、PCⅢ、肝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SOD值回升、HL、LPL活性增高与血脂水平呈负相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脂肝康可通过促乙醇、脂质代谢,抑制乙醇代谢过程中致肝损伤因子的形成,改善微循环,促进肝组织修复,抑制肝纤维化形成,对ALD有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96.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脂肝康囊/治疗应用 血清学试验 肝/病理学 病例对照研究 酒精性肝病 脂肝康 治疗组 (pc) 临床研究 TG(甘油三酯) 肝纤维化形成 超氧化物岐化酶 肝脏影像学
下载PDF
肝复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50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友 江元森 +3 位作者 谢俊强 李学俊 黄桂梅 姚集鲁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3-373,共1页
关键词 肝炎 肝纤维化 肝复乐片 治疗 (pc)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慢性 透明质酸酶 抗肝纤维化 层黏蛋白
下载PDF
补肾柔肝解毒法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恩庆 郑仕富 陈超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52,共2页
目的:通过补肾柔肝解毒法的方剂补肾解毒方治疗乙型肝炎,对临床症状、肝功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检测,探讨补肾柔肝解毒法治疗乙型肝炎的机理,为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途径。方法:采用补肾解毒方与常规治法进行比较,用放免法... 目的:通过补肾柔肝解毒法的方剂补肾解毒方治疗乙型肝炎,对临床症状、肝功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检测,探讨补肾柔肝解毒法治疗乙型肝炎的机理,为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途径。方法:采用补肾解毒方与常规治法进行比较,用放免法测定乙肝五项、HBV DNA、HCV抗体、白蛋白、球蛋白、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 ,各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肝功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变化的比较,分析补肾柔肝解毒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测定结果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 C、LN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 . 0 5 ,或P <0 . 0 1)。结论:补肾柔肝解毒法可有效地防治慢性乙型肝炎,为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柔肝 解毒法 临床观察 (pc) 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HBV-DNA 血清透明质酸 慢性乙肝炎 临床症状 临床治疗 放免法测定 HCV抗体 乙肝五项 层粘蛋白 治疗 指标变化 临床疗效 结果比较 指标测定 0.05 解毒方 白蛋白
下载PDF
新血府逐瘀软胶囊对高血压病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慧 纪文岩 吉中强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5期405-407,共3页
目的探讨新血府逐瘀软胶囊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入选确诊为高血压病合并心肌纤维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两组,每组60例,两组均以依那普利为基本降压药,如血压不能达到目标值140/90 mm Hg以下者,可选用钙拮... 目的探讨新血府逐瘀软胶囊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入选确诊为高血压病合并心肌纤维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两组,每组60例,两组均以依那普利为基本降压药,如血压不能达到目标值140/90 mm Hg以下者,可选用钙拮抗剂、利尿剂等;中药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新血府逐瘀软胶囊4粒,3次.d-1。两组于服药前及服药12周后,分别抽取患者空腹血,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Ⅲ型前胶原(PCⅢ)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两组服药后PⅠCP、PCⅢ及TGF-β1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服药后两组比较,中药组PⅠCP、PCⅢ及TGF-β1水平均明显低于西药组(P<0.01)。结论新血府逐瘀软胶囊能够改善高血压病患者心肌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血府逐瘀软 高血压病 羧基端肽(PⅠCP) (pc)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下载PDF
苦参素联合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潘正顺 余琼华 +1 位作者 严鸿 张阳宝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00-703,共4页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干扰素α-1b(interferonα-1b,IFN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CHB患者随机分为A、B、C、D4组。在常规保肝治疗(D组)基础上,A组加用苦参素联合IFNα-1b治疗;B组加用...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干扰素α-1b(interferonα-1b,IFN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CHB患者随机分为A、B、C、D4组。在常规保肝治疗(D组)基础上,A组加用苦参素联合IFNα-1b治疗;B组加用干扰素α-1b;C组加用苦参素,疗程均为6个月,随访6个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放射免疫法检测及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治疗前后肝组织学、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及血清TGF-β、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指标变化及HBeAg、HBV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等进行了观察。结果治疗后A组组织学肝纤维化程度计分、肝组织TGF-β的表达及血清TGF-β、HA、LN、Ⅳ-C、PCⅢ及HBeAg、HBVDNA转阴率等指标值均显著下降,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肝组织TGF-β转阴率的表达与肝脏纤维化的动态变化一致,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苦参素联合IFN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 干扰素Α-1B 慢性乙肝炎 转化生长因子β 保肝治疗 (pc) 联合 临床研究 层粘连蛋白(LN) IFNα-1b
下载PDF
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观察
16
作者 马斌 慈莉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慢性乙肝炎患者 肝纤维化指标 血清浓度 指标观察 (pc) 透明质酸 层黏蛋白 慢乙肝
下载PDF
不同剂量丹参注射液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叶峰 刘昳 +2 位作者 邱根全 赵英仁 刘敏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50-85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丹参注射液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差别,以期获得最佳治疗方案。方法:明确诊断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且中医辨证为血瘀阻络证的患者120例,分为肝硬化代偿期(A)及肝硬化失代偿期(B)两组,每组60例。每组用抽签法随机分...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丹参注射液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差别,以期获得最佳治疗方案。方法:明确诊断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且中医辨证为血瘀阻络证的患者120例,分为肝硬化代偿期(A)及肝硬化失代偿期(B)两组,每组60例。每组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丹参高、中、低剂量治疗组。丹参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加丹参注射液24 ml、16 ml、8 ml静脉滴注治疗,疗程为60天。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ALT、TBil;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中、低剂量丹参注射液均有改善临床症状,降低ALT、TBil的作用,并有显著降低HA、PCⅢ、Ⅳ-C的作用(P<0.05)。其中高剂量组的疗效优于中、低剂量组(P<0.05),而中、低剂量组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丹参对肝硬化代偿组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ALT、TBil)及肝纤维指标(HA、PCⅢ、ⅣC)较肝硬化失代偿组的疗效显著(P< 0.05)。结论:丹参高剂量治疗肝硬化的效果优于中、低剂量组;对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疗效较失代偿期患者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丹参注射液 不同剂量 肝炎后肝硬化 最佳治疗方案 (pc) 临床研究 肝硬化失代偿期 肝纤维化指标 肝功能指标
下载PDF
血清及腹水肝纤维化标志物在慢性肝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欧阳雁 冯新利 王淑霞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12-313,共2页
关键词 肝纤维化标志物 慢性肝病 腹水 肝病诊断 血清 (pc) 透明质酸 临床评估
下载PDF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谢秋里 王功遂 刘梅华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23-25,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324例慢性肝炎患者经肝脏活检行常规病理检查, 同时肝活检前一周内采血检测血清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层...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324例慢性肝炎患者经肝脏活检行常规病理检查, 同时肝活检前一周内采血检测血清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 探讨它们与肝脏病理的关系。结果 血清PCIII、HA、IV C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分期有相关性, PCⅢ、HA水平随纤维化分期(S1→S4) 依次升高, 各期中差异有显著性; PCⅢ水平在S0 期已有明显升高。IV C水平在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各期中无差异。LN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无相关性。血清PCⅢ、HA、ⅣC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分级有相关性, PCⅢ、HA水平随着组织病理分级而升高,各级中差异有显著性。ⅣC水平在肝组织病理分级中有差异, 但其水平不随分级而升高。结论 血清PCIII、H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的分级和分期的相关性较好, 是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良好指标, 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ⅣC、LN水平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 组织病理变化 关系探讨 (pc) 肝组织炎症活动度 血清纤维化指标 病理纤维化分期 血清pc 常规病理检查 慢性肝炎患者 病理分级 肝纤维化程度 诊断价值 相关性 肝组织病理 Ⅳ-C 肝脏活检
下载PDF
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在慢性乙肝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红光 金玲 《农垦医学》 2012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外周血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及Ⅲ型前胶原(PCⅢ)4项指标在慢性肝病中的变化,探讨其在各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48例慢性肝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人员... 目的:通过检测外周血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及Ⅲ型前胶原(PCⅢ)4项指标在慢性肝病中的变化,探讨其在各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48例慢性肝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人员血清血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及Ⅲ型前胶原(PCⅢ)4项指标。结果:HA、LN、PC-Ⅲ、IV-C四项指标在正常组和乙肝轻度组间差别无显著性,而正常对照组与慢性乙肝中度、慢性乙肝重度、肝硬化、肝癌4组P<0.05,表示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HA、LN、Ⅳ-C、PCⅢ水平的变化与肝纤维化的活动水平及程度、肝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对肝纤维化的非创伤性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肝纤维化 血清血透明质酸(HA) 层粘连蛋白(LN) (Ⅳ-C) (p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