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稻Ⅲ类过氧化物酶基因IPH1调控水稻株高
被引量:
1
1
作者
冯萍
刘杨
+4 位作者
杨杰
马宏蕾
秦诚
王楠
沈文强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3,共10页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RX)是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能够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和解除H2O_(2)的毒害作用,还可以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其中Ⅲ类过氧化物酶(CⅢPRXs)是植物中特有的过氧化物酶家族,通过...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RX)是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能够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和解除H2O_(2)的毒害作用,还可以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其中Ⅲ类过氧化物酶(CⅢPRXs)是植物中特有的过氧化物酶家族,通过清除活性氧(ROS)在植物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CⅢPRXs在水稻株型建立中的功能尚不清楚.通过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获得CⅢPRXs基因(LOC_Os12g09460)两种不同形式的敲除突变体iph1-1,iph1-2.iph1突变体的株高显著高于野生型,除倒1节节长(即第5节)外,其他节节长均显著或极显著长于野生型.农艺性状考察表明,穗长及结实率等主要性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RT-qPCR技术进行的表达模式分析表明,IPH1在根、茎、叶、鞘、穗中均表达,并在茎和鞘中表达相对较高;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IPH1蛋白主要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中.进一步通过生理分析,发现突变体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降低,同时H2O_(2)质量分数显著增加.这些结果初步证实了IPH1能够通过过氧化氢途径调控水稻株高的形成,可为丰富株高调控网络提供有利的基因资源,进一步为株型相关生物育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CRISPR/Cas9技术
ⅲ类过氧化物酶
株高
原文传递
雷蒙德棉第Ⅲ类过氧化物酶全基因组鉴定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高正银
孙文杰
+2 位作者
宋晓云
胡轼
左开井
《生物技术进展》
2019年第5期490-501,共12页
第Ⅲ类过氧化物酶(Class Ⅲ Peroxidases,Prxs)是植物特有的过氧化物酶家族,存在于植物细胞外空间或液泡中,参与了植物抗逆和生长发育等多个过程。为了分析过氧化物酶基因在棉花纤维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利用蛋白保守结构域分析方法,对雷...
第Ⅲ类过氧化物酶(Class Ⅲ Peroxidases,Prxs)是植物特有的过氧化物酶家族,存在于植物细胞外空间或液泡中,参与了植物抗逆和生长发育等多个过程。为了分析过氧化物酶基因在棉花纤维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利用蛋白保守结构域分析方法,对雷蒙德棉(D组)第Ⅲ类过氧化物酶家族基因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确定了90个第Ⅲ类过氧化物酶基因。进一步根据聚类分析、基因结构分析和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将雷蒙德棉第Ⅲ类过氧化物酶划分成8个亚类。最后,结合转录组数据和qRT-PCR对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在棉花纤维不同发育阶段高水平表达的候选基因GrPrx 11和GrPrx3、GrPrx21和GrPrx 77。这些特异性高表达基因的鉴定为深入研究过氧化物酶基因在纤维发育中的功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纤维发育
第
ⅲ类过氧化物酶
基因结构分析
基因表达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树Ⅲ类过氧化物酶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史晓霞
张宝会
+1 位作者
姚新转
吕立堂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14-1319,共6页
目的鉴定茶树中的Ⅲ类过氧化物酶(classⅢperoxidases,POD)基因家族成员,并分析其表达模式。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茶树基因组中的POD基因家族成员,并检测其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蛋白质保守基序、进化关系及共线性关系;同时分析...
目的鉴定茶树中的Ⅲ类过氧化物酶(classⅢperoxidases,POD)基因家族成员,并分析其表达模式。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茶树基因组中的POD基因家族成员,并检测其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蛋白质保守基序、进化关系及共线性关系;同时分析其在茶树不同组织中及经干旱胁迫、盐胁迫和冷胁迫后茶树中的转录组数据。结果鉴定出茶树基因组中共有122个POD基因。122个茶树POD基因在茶树染色体上分布不均,并有较多串联基因重复序列;相同亚家族的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基本一致;根据进化关系茶树POD基因可分为5个簇;共存在23对共线性关系。茶树POD基因在根中呈高表达,部分基因随着叶片成熟度的增加,表达水平升高;不同的茶树POD基因在干旱胁迫、盐胁迫、冷胁迫后存在差异表达。结论茶树POD基因在茶树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实验为茶树POD基因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ⅲ类过氧化物酶
基因
基因组
表达模式
原文传递
题名
水稻Ⅲ类过氧化物酶基因IPH1调控水稻株高
被引量:
1
1
作者
冯萍
刘杨
杨杰
马宏蕾
秦诚
王楠
沈文强
机构
西南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科学研究院/转基因植物与安全控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3,共10页
基金
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CSTB2022TIAD-KPX0014)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21jcyj-bshX0076)
西南大学实验技术研究项目(SYJ2022025).
文摘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RX)是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能够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和解除H2O_(2)的毒害作用,还可以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其中Ⅲ类过氧化物酶(CⅢPRXs)是植物中特有的过氧化物酶家族,通过清除活性氧(ROS)在植物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CⅢPRXs在水稻株型建立中的功能尚不清楚.通过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获得CⅢPRXs基因(LOC_Os12g09460)两种不同形式的敲除突变体iph1-1,iph1-2.iph1突变体的株高显著高于野生型,除倒1节节长(即第5节)外,其他节节长均显著或极显著长于野生型.农艺性状考察表明,穗长及结实率等主要性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RT-qPCR技术进行的表达模式分析表明,IPH1在根、茎、叶、鞘、穗中均表达,并在茎和鞘中表达相对较高;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IPH1蛋白主要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中.进一步通过生理分析,发现突变体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降低,同时H2O_(2)质量分数显著增加.这些结果初步证实了IPH1能够通过过氧化氢途径调控水稻株高的形成,可为丰富株高调控网络提供有利的基因资源,进一步为株型相关生物育种奠定基础.
关键词
水稻
CRISPR/Cas9技术
ⅲ类过氧化物酶
株高
Keywords
rice(Oryza sativa L.)
CRISPR/Cas9
C
ⅲ
PRXs
plant height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雷蒙德棉第Ⅲ类过氧化物酶全基因组鉴定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高正银
孙文杰
宋晓云
胡轼
左开井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出处
《生物技术进展》
2019年第5期490-501,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1458)资助
文摘
第Ⅲ类过氧化物酶(Class Ⅲ Peroxidases,Prxs)是植物特有的过氧化物酶家族,存在于植物细胞外空间或液泡中,参与了植物抗逆和生长发育等多个过程。为了分析过氧化物酶基因在棉花纤维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利用蛋白保守结构域分析方法,对雷蒙德棉(D组)第Ⅲ类过氧化物酶家族基因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确定了90个第Ⅲ类过氧化物酶基因。进一步根据聚类分析、基因结构分析和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将雷蒙德棉第Ⅲ类过氧化物酶划分成8个亚类。最后,结合转录组数据和qRT-PCR对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在棉花纤维不同发育阶段高水平表达的候选基因GrPrx 11和GrPrx3、GrPrx21和GrPrx 77。这些特异性高表达基因的鉴定为深入研究过氧化物酶基因在纤维发育中的功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棉花纤维发育
第
ⅲ类过氧化物酶
基因结构分析
基因表达分析
Keywords
cotton fiber development
Class
ⅲ
peroxidases
gene structure
gene expression
分类号
R73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树Ⅲ类过氧化物酶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史晓霞
张宝会
姚新转
吕立堂
机构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贵州大学茶学院
出处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14-1319,共6页
基金
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19]5651)
贵州省茶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黔科中引地[2017]4005)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1]一般111)。
文摘
目的鉴定茶树中的Ⅲ类过氧化物酶(classⅢperoxidases,POD)基因家族成员,并分析其表达模式。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茶树基因组中的POD基因家族成员,并检测其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蛋白质保守基序、进化关系及共线性关系;同时分析其在茶树不同组织中及经干旱胁迫、盐胁迫和冷胁迫后茶树中的转录组数据。结果鉴定出茶树基因组中共有122个POD基因。122个茶树POD基因在茶树染色体上分布不均,并有较多串联基因重复序列;相同亚家族的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基本一致;根据进化关系茶树POD基因可分为5个簇;共存在23对共线性关系。茶树POD基因在根中呈高表达,部分基因随着叶片成熟度的增加,表达水平升高;不同的茶树POD基因在干旱胁迫、盐胁迫、冷胁迫后存在差异表达。结论茶树POD基因在茶树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实验为茶树POD基因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茶树
ⅲ类过氧化物酶
基因
基因组
表达模式
Keywords
Camellia sinensis(L.)
Class
ⅲ
peroxidase gene
Genome
Expression mode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稻Ⅲ类过氧化物酶基因IPH1调控水稻株高
冯萍
刘杨
杨杰
马宏蕾
秦诚
王楠
沈文强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原文传递
2
雷蒙德棉第Ⅲ类过氧化物酶全基因组鉴定和表达分析
高正银
孙文杰
宋晓云
胡轼
左开井
《生物技术进展》
201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茶树Ⅲ类过氧化物酶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史晓霞
张宝会
姚新转
吕立堂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