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潘岳《秋兴赋》对宋玉《九辩》悲秋的承继与发展探赜——以“象喻”言说机制与“天人合一”思维方式为视点
1
作者 张英伟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53-58,共6页
宋玉《九辩》借助草木、鸟、兽、虫等“喻象”建构文本,悲秋述志,而“天人合一”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象”思维构成了其“象喻”言说生成机制。在后世文人的悲秋之作中,以西晋潘岳的《秋兴赋》较为经典,从“象喻”言说机制和“... 宋玉《九辩》借助草木、鸟、兽、虫等“喻象”建构文本,悲秋述志,而“天人合一”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象”思维构成了其“象喻”言说生成机制。在后世文人的悲秋之作中,以西晋潘岳的《秋兴赋》较为经典,从“象喻”言说机制和“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等方面与宋玉《九辩》悲秋进行比较,得以探究宋玉悲秋对后世文人的影响以及后世文人对宋玉悲秋的接受与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兴赋》 《九辩》 悲秋 象喻 天人合一
下载PDF
从格式塔意象再造看悲秋文学英译——以宋玉《九辩》为例
2
作者 胡纯 《今古文创》 2023年第38期104-106,共3页
悲秋文学蕴涵着中国文化特有的思想哲理,包括古代文人对生命意识和时空观念的辩证思考,译者在翻译时需要将蕴含在文本中的美感因素准确转换至目标语中。本文借鉴格式塔意象再造模式,以悲秋伤怀的蓝本《九辩》为原文本,霍克斯英译“Nine ... 悲秋文学蕴涵着中国文化特有的思想哲理,包括古代文人对生命意识和时空观念的辩证思考,译者在翻译时需要将蕴含在文本中的美感因素准确转换至目标语中。本文借鉴格式塔意象再造模式,以悲秋伤怀的蓝本《九辩》为原文本,霍克斯英译“Nine Changes”为译文本,深入探讨悲秋文学的翻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塔意象再造 悲秋 文学翻译 《九辩》
下载PDF
不宜把《九辩》定为宋玉的唯一代表作 被引量:2
3
作者 程本兴 张法祥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5-119,共5页
现行的《中国文学史》将宋玉的楚辞《九辩》当成唯一的代表作,是承袭了早已过时的"疑古"思潮,否定了宋玉对其楚赋著作权的结果。其违背历史真实的负面作用十分严重。作家的代表作,应是最能体现其创作特点、技巧、风格、水平... 现行的《中国文学史》将宋玉的楚辞《九辩》当成唯一的代表作,是承袭了早已过时的"疑古"思潮,否定了宋玉对其楚赋著作权的结果。其违背历史真实的负面作用十分严重。作家的代表作,应是最能体现其创作特点、技巧、风格、水平和成就,且具时代性的名篇佳作;同一作家,可以有一篇以上的代表作。目前,学界日益普遍认同的宋玉楚赋作品已有上十篇。宋玉好楚辞而以赋见称。应当在《九辩》之外,从《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等宋赋中研定一、两篇,一并作为宋玉的代表作,以切实恢复宋玉在文学上固有的历史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玉 代表作 《九辩》
下载PDF
重评《九辩》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桐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97-102,共6页
重评《九辩》陈桐生(汕头大学中文系)宋玉的《九辩》在楚辞发展史中是继《离骚》之后又一篇光辉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对《九辩》的价值,历来人们认为主要体现在抒发落拓不平情感。揭露社会黑暗和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这些方面。如果单从... 重评《九辩》陈桐生(汕头大学中文系)宋玉的《九辩》在楚辞发展史中是继《离骚》之后又一篇光辉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对《九辩》的价值,历来人们认为主要体现在抒发落拓不平情感。揭露社会黑暗和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这些方面。如果单从《九辩》的诗句来看,这些说法确实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辩》 《离骚》 战国士文化精神 楚辞文化 巫文化 司马迁 屈原 春申君 主人公 专制君主
下载PDF
杜甫《秋兴》八首与“悲秋之祖”《九辩》——杜甫对宋玉悲秋意识的承继与发展探微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金坤 《云梦学刊》 2020年第2期45-55,共11页
"诗圣"杜甫与"悲秋之祖"宋玉精神相通,宋玉的代表作《九辩》开创了寓悲情于秋景的全新境界,杜甫的七律组诗《秋兴》八首从意象、意境及精神境界对宋玉的《九辩》都有全面的承继与发展,由此而成为唐诗悲秋主题的典... "诗圣"杜甫与"悲秋之祖"宋玉精神相通,宋玉的代表作《九辩》开创了寓悲情于秋景的全新境界,杜甫的七律组诗《秋兴》八首从意象、意境及精神境界对宋玉的《九辩》都有全面的承继与发展,由此而成为唐诗悲秋主题的典范之作,代表了唐诗悲秋主题的最高成就,既体现了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的兼容并包的好学精神,也彰显了文学发展的自然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秋兴》八首 宋玉 《九辩》 悲秋意识
下载PDF
试论宋玉《九辩》的情感与心态 被引量:2
6
作者 梅桐生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42-46,共5页
关键词 《九辩》 《离骚》 孤独感 楚国 孤独心态 屈原 人的孤独 专制集权 《汉书·艺文志》 士林
下载PDF
宋玉《九辩》的赋化倾向 被引量:2
7
作者 宗明华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91-95,共5页
楚辞对汉赋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汉初的骚体赋,可以说是直接导源于楚辞。但这仅是人们从辞与赋形式上的特点所作的宏观认识。其实,由辞到赋确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而宋玉《九辩》的赋化倾向则是具体体现了这种文体过渡的特点。
关键词 《九辩》 赋化倾向 《离骚》 骚体赋 楚辞体 赋体 《九歌》 汉赋 “兮” 叠字
下载PDF
从《九辩》看屈宋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黄震云 《云梦学刊》 1994年第2期8-10,7,共4页
关键词 《九辩》 屈宋 屈原作品 悲回风 《楚辞章句》 湘夫人 怀王 写作时间 志不平
下载PDF
论柳永对宋玉《九辩》的继承 被引量:1
9
作者 邱苑妮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12-114,共3页
宋玉的《九辩》开创了中国文学悲秋的主题,其影响源远流长。通读柳永的《乐章集》,不难发现集中频频以宋玉自况。在其创作中不只直接引用或间接化用宋玉作品的句子,同时也在创作中屡屡涉及宋玉的轶事,其羁旅行役词尤其继承了宋玉悲秋的... 宋玉的《九辩》开创了中国文学悲秋的主题,其影响源远流长。通读柳永的《乐章集》,不难发现集中频频以宋玉自况。在其创作中不只直接引用或间接化用宋玉作品的句子,同时也在创作中屡屡涉及宋玉的轶事,其羁旅行役词尤其继承了宋玉悲秋的主题。柳永的文学创作主要从创作精神、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等几方面,提现出对宋玉《九辩》的借鉴和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 宋玉 《九辩》
下载PDF
是自伤 非代言——关于《九辩》性质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3
10
作者 范学新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1-14,共4页
《九辩》是宋玉的代表作品,这篇作品到底是代屈原立言,还是宋玉自悯身世,学术界一直都有不同看法。本文追源溯本,从对代言的界定,宋玉与《九辩》抒情主人公的关系这两个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进一步阐释《九辩》为宋玉的自伤之作,... 《九辩》是宋玉的代表作品,这篇作品到底是代屈原立言,还是宋玉自悯身世,学术界一直都有不同看法。本文追源溯本,从对代言的界定,宋玉与《九辩》抒情主人公的关系这两个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进一步阐释《九辩》为宋玉的自伤之作,宋玉与《九辩》抒情主人公之间存在一种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玉 《九辩》 性质 抒情主义公 证关系 文学研究 代言体
下载PDF
《九辩》层次及其他
11
作者 周秉高 《职大学报》 2000年第1期7-14,共8页
《九辩》一诗并非“章自成篇”,杂乱凑合,而是线索连贯,层次井然。此诗非屈原所著,也非宋玉“悯惜”屈原“以述其志”,而乃宋玉自抒身世感慨之作。
关键词 《九辩》 层次 作者 立意 操守
下载PDF
论宋玉《九辩》的悲秋模式 被引量:3
12
作者 孟修祥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1-104,共4页
文人悲秋,自古而然,但开先河者则是战国后期楚国的大辞赋家宋玉。虽然,《礼记·饮酒义》中有“秋为之含悲也”,“秋之为言愁也”之说,《诗经》和屈骚也将忧思、悲愁与秋景结合起来写,但是,《礼记》意在说明人对秋季的气候感受,《诗... 文人悲秋,自古而然,但开先河者则是战国后期楚国的大辞赋家宋玉。虽然,《礼记·饮酒义》中有“秋为之含悲也”,“秋之为言愁也”之说,《诗经》和屈骚也将忧思、悲愁与秋景结合起来写,但是,《礼记》意在说明人对秋季的气候感受,《诗经》仅仅是以秋的音响和景物作抒情起“兴”的借用物而已,而屈骚点明“悲秋风之动容”,则在表现秋风对人的情感刺激。直到宋玉《九辩》,中国文人才开始自觉吟起深沉哀婉的悲秋咏叹调。“悲哉,秋之为气也!”由宋玉的一声哀叹,便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经二千年而不息的巨大回声。正如陈继儒所评:“秋气可悲,想古闷如也;自玉一为指破,遂开千古怨端。”于是,“凡与秋可联系着之物态人事,莫非‘蹙’而成‘悲’,纷至沓来,汇合一‘涂’,写秋而悲即同气一体。”经过历代文人对悲秋主题的扩展与积淀,尤其是在抒情文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辩》 文人士大夫 中国文人 屈骚 楚国 抒情文学 节候 君王 悲情 悲剧性
下载PDF
《九辩》考辨——兼说其史料价值及在文学史上之地位 被引量:5
13
作者 力之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6期76-79,共4页
《九辩》宋玉作之说,不可动摇。从“侬而作词”、《楚辞》一书之体例、《九辩》袭屈赋看,《九辩》之性质为代屈原设言之作。
关键词 《九辩》 考辨 宋玉 屈原 代言体 史料
下载PDF
《九辩》《招魂》《大招》的作者与主题考论 被引量:6
14
作者 方铭 《中国文学研究》 1998年第4期25-29,共5页
本文讨论《楚辞》中《九辩》《招魂》《大招》三篇作品的作者与主题问题,认为《九辩》是宋玉所创作,主题是哀悼屈原,而非宋玉自悯身世,更非屈原所作;《招魂》为宋玉所创作,而非屈原所作,其主题是宋玉哀悼屈原失魂落魄,《大招》... 本文讨论《楚辞》中《九辩》《招魂》《大招》三篇作品的作者与主题问题,认为《九辩》是宋玉所创作,主题是哀悼屈原,而非宋玉自悯身世,更非屈原所作;《招魂》为宋玉所创作,而非屈原所作,其主题是宋玉哀悼屈原失魂落魄,《大招》为景差哀屈原而作,主体与《招魂》相类。《九辩》《招魂》《大招》的名称虽然是“楚辞”,但其艺术特征却与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似赋的“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宋玉 景差 《九辩》 《招魂》 《大招》 楚辞
下载PDF
《九辩》乃“汉人的作品”说驳议——兼论“用汉语词汇史鉴定古籍时代”之适用度问题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春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32-137,共6页
《九辩》之作者,就《楚辞》之成书体例考察,其为宋玉无疑,其他说法本无再行研讨之必要。然自孙楷第后,近来何金松运用汉语词汇史鉴定古籍时代之法考察"屈作"及"疑屈作"《九辩》,重申"汉代作者说"。但就... 《九辩》之作者,就《楚辞》之成书体例考察,其为宋玉无疑,其他说法本无再行研讨之必要。然自孙楷第后,近来何金松运用汉语词汇史鉴定古籍时代之法考察"屈作"及"疑屈作"《九辩》,重申"汉代作者说"。但就古籍保存及地域差异、作家身份及文体差异与文学作品语言风格三大角度考察可知,此法适用度已被过度放大。"汉代作者说"无以成立;何先生以此法所考的结果,几均存在着进一步商榷之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辩》 汉代 汉语词汇史 古籍时代 适用度
下载PDF
山川萧瑟写秋心——宋玉《九辩》的艺术特色
16
作者 顾福生 《远程教育杂志》 1984年第5期21-22,共2页
《几辩》,是楚辞作家宋玉的重要代表作,一般认为,也是宋玉流传后世的唯一作品。
关键词 艺术特色 《九辩》 宋玉 山川 代表作 楚辞
下载PDF
从“春女善怀”到“秋士易感”——论柳永对宋玉《九辩》的接受
17
作者 李青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92-96,共5页
柳永由于在气质、际遇上与宋玉的遇合,在创作中大量地接受宋玉《九辩》及其它作品,将"悲秋"意象用于词体,把词自《花间》以来的"春女善怀"主题带向了"秋士易感"的题材,扩展了词境;也因为他自身在艺术气... 柳永由于在气质、际遇上与宋玉的遇合,在创作中大量地接受宋玉《九辩》及其它作品,将"悲秋"意象用于词体,把词自《花间》以来的"春女善怀"主题带向了"秋士易感"的题材,扩展了词境;也因为他自身在艺术气质上与宋玉的契合,在艺术手法上也从宋玉赋中汲取了种种变化,并大量用于慢词长调的创作之中,扩大了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玉 《九辩》 柳永 悲秋
下载PDF
屈原的《离骚》与宋玉的《九辩》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金锡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1982年第1期1-6,共6页
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是骚体诗篇的创始人,而宋玉是屈原的继承者之一.因此,古人常把屈、宋二人并称.如南朝梁代的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辩骚》中说:“屈、宋逸步,莫之能追.”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戏为六绝句》:“窃攀屈、宋宜方... 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是骚体诗篇的创始人,而宋玉是屈原的继承者之一.因此,古人常把屈、宋二人并称.如南朝梁代的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辩骚》中说:“屈、宋逸步,莫之能追.”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戏为六绝句》:“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实际上屈、宋二人的成就相差甚远,对于屈、宋并称的问题,早已有人提出过不同的看法.认为那样提法是不够恰当的.从屈原的代表作品《离骚》和宋玉的代表作品《九辩》看,我也深有同感,无论在思想境界或文学技巧上,二人的成就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辩》 屈原作品 大诗人杜甫 戏为六绝句 文论家 南朝梁 深有同感 文学技巧 中说
下载PDF
析宋玉《九辩》的忠君思想
19
作者 王芳 《职大学报》 2016年第2期9-12,共4页
《九辩》是宋玉骚体赋的代表,是其身世遭遇的自述。全诗围绕"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展开,将忠君思想融入个人理想,抒发了忠于君而君不知的孤独、苦闷情绪。忠君思想贯穿全诗,是理解诗人情感表达的关键所在。忠君思想的表达与《九... 《九辩》是宋玉骚体赋的代表,是其身世遭遇的自述。全诗围绕"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展开,将忠君思想融入个人理想,抒发了忠于君而君不知的孤独、苦闷情绪。忠君思想贯穿全诗,是理解诗人情感表达的关键所在。忠君思想的表达与《九辩》自称词的使用特点是一致的,忠君思想是联系人生之秋与社会之秋的心理基础,是宋玉思想矛盾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玉 《九辩》 忠君思想 自称词
下载PDF
试论《九辩》的悲秋主题
20
作者 汤树德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85-87,共3页
楚辞名篇《九辩》把悲秋题旨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后代人们学习的典范。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情景交融的意境展示情怀。这就使抽象的主观感情,附丽于主宰着形象的客观景物,从而大大增强艺术感染力,提高抒情效果,进而表现悲秋主题... 楚辞名篇《九辩》把悲秋题旨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后代人们学习的典范。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情景交融的意境展示情怀。这就使抽象的主观感情,附丽于主宰着形象的客观景物,从而大大增强艺术感染力,提高抒情效果,进而表现悲秋主题,并将悲秋主题贯穿全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九辩》 宋玉 悲秋主题 典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