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凡诺夫》在俄罗斯的早期接受与评论
1
作者 刘溪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2024年第2期62-69,共8页
创作于1887年的《伊凡诺夫》是契诃夫第一部被搬上舞台并公开发表的大型剧目,反映了作者对时代思想的积极参与和对新戏剧形式的紧张探索。回溯俄罗斯评论界在1887至1905年间对《伊凡诺夫》接受的评价视野,可以看到早期评论界围绕该剧的... 创作于1887年的《伊凡诺夫》是契诃夫第一部被搬上舞台并公开发表的大型剧目,反映了作者对时代思想的积极参与和对新戏剧形式的紧张探索。回溯俄罗斯评论界在1887至1905年间对《伊凡诺夫》接受的评价视野,可以看到早期评论界围绕该剧的主人公形象、思想和美学价值展开了激烈争论:舞台实现条件和契诃夫戏剧美学形式的不匹配,戏剧评价标准和契诃夫本人创作意图的不相符,是早期评论界拒绝该剧的主要外部原因;美学形式的“新旧混融”和主人公形象的复杂性,是早期和后续评论界对《伊凡诺夫》持续争议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诃夫戏剧 《伊凡诺夫》 批评史
下载PDF
重释契诃夫《伊凡诺夫》在戏剧史上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顾春芳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2-172,共11页
契诃夫写于1887年的剧本《伊凡诺夫》是一部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剧本。对于俄罗斯戏剧史而言,《伊凡诺夫》呈现了契诃夫个人思想的重要蜕变,他通过伊凡诺夫的自杀,力求对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多余的人"的传统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算,并... 契诃夫写于1887年的剧本《伊凡诺夫》是一部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剧本。对于俄罗斯戏剧史而言,《伊凡诺夫》呈现了契诃夫个人思想的重要蜕变,他通过伊凡诺夫的自杀,力求对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多余的人"的传统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算,并厘清自己与自由派以及托尔斯泰主义之间的关系,重新找到人生的信仰和艺术何为的答案。从戏剧观念而言,这个剧本的创作是契诃夫有意识地对西方古典主义戏剧的一次模仿和终结。这部天才之作实现了作家个人从传统西方古典戏剧向现代戏剧的转变,正是因为这个转变使契诃夫的戏剧不同于莱蒙托夫、果戈理和托尔斯泰所遵循的欧洲古典戏剧范式,对于我们研究契诃夫的现代戏剧思想和创作技法的转型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凡诺夫》 契诃夫戏剧 多余的人 反思启蒙 荒诞
原文传递
《伊凡诺夫》的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胡静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8-65,共8页
评论界一致认为契诃夫的第一个剧本《伊凡诺夫》是其创作初期的不成熟作品。本文是建立在历史意义上的重新认识。本文认为该剧是19世纪末期俄国剧坛的一个标志,标志着一个有文学意义的形象的出现;在戏剧观上则是首次对悲喜剧观念的革新... 评论界一致认为契诃夫的第一个剧本《伊凡诺夫》是其创作初期的不成熟作品。本文是建立在历史意义上的重新认识。本文认为该剧是19世纪末期俄国剧坛的一个标志,标志着一个有文学意义的形象的出现;在戏剧观上则是首次对悲喜剧观念的革新;同时它又是俄罗斯戏剧传统的恢复。重新审视这部作品的历史意义,对我们今天的戏剧创作和继承契诃夫戏剧遗产都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诃夫 俄罗斯戏剧 《伊凡诺夫》 无主题
原文传递
呈现的意义与无意义:路在何方?——观《伊凡诺夫》和《中央公园西路》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子菡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12,共3页
2011年的最后一个月,在北京的话剧舞台上上演了两部作品,一个是在北京人艺首都剧场演出的《伊凡诺夫》,一个是在小剧场木马剧场演出的《中央公园西路》。一个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作品,一个是美国导演伍迪·艾伦的作品;一个是老... 2011年的最后一个月,在北京的话剧舞台上上演了两部作品,一个是在北京人艺首都剧场演出的《伊凡诺夫》,一个是在小剧场木马剧场演出的《中央公园西路》。一个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作品,一个是美国导演伍迪·艾伦的作品;一个是老一辈“先锋”导演林兆华,一个是新一代实验戏剧导演王狲。两部风格迥异的作品在岁末的呈现提供了考察当下中国话剧发展状况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凡诺夫》 无意义 公园 中央 戏剧导演 北京人艺 小剧场 话剧舞台
原文传递
无处“安置”的身体 林兆华版《伊凡诺夫》的舞美革新
5
作者 郑莉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6-77,共2页
继《三姊妹》《樱桃园》之后,林兆华导演又一次将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剧作《伊凡诺夫》搬上中国的话剧舞台,这可以说是林兆华导演对话剧艺术精神实质和舞台表现形式的一次新的探索。
关键词 《伊凡诺夫》 林兆华 革新 舞美 身体 安置 舞台表现形式 话剧舞台
原文传递
苍凉的微笑——契诃夫与《伊凡诺夫》
6
作者 牟秋嘉 《七彩语文(初中)》 2018年第5期16-17,共2页
提到契诃夫,很多人只知道他是闻名世界的短篇小说巨匠,却不知道他也是一位出色的戏剧家——他颠覆了传统戏剧的表现方式,在戏剧史上充当了革新者的角色。他的成就,也不仅止于揭露沙皇统治的罪恶,批判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还在于探索... 提到契诃夫,很多人只知道他是闻名世界的短篇小说巨匠,却不知道他也是一位出色的戏剧家——他颠覆了传统戏剧的表现方式,在戏剧史上充当了革新者的角色。他的成就,也不仅止于揭露沙皇统治的罪恶,批判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还在于探索了人内心深处的彷徨与苦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凡诺夫》 契诃夫 苍凉 短篇小说 传统戏剧 社会制度 戏剧家 戏剧史
原文传递
浅谈契诃夫的戏剧艺术 被引量:3
7
作者 马家骏 《当代戏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9,共2页
关键词 俄罗斯 安东·契诃夫 戏剧艺术 《伊凡诺夫》 现实主义 创作技巧 民主主义
下载PDF
古近悲喜剧理论质疑
8
作者 谢民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1-9,16,共10页
一、《太和正音谱》一弊 中国的戏剧,从宋元杂剧开始,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悲、喜剧作家,如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郑廷玉、白仁甫、纪君祥、汤显祖、洪升、孔尚任等。其中,关汉卿的悲剧乃“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巨著(王国维... 一、《太和正音谱》一弊 中国的戏剧,从宋元杂剧开始,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悲、喜剧作家,如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郑廷玉、白仁甫、纪君祥、汤显祖、洪升、孔尚任等。其中,关汉卿的悲剧乃“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巨著(王国维语)。在戏剧理论和史料的研究方面,从第一部戏剧研究专著——元钟嗣成的《录鬼簿》开始,续有徐渭、王骥德、李渔、焦循等人的重要著述,到了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则对中国戏曲的成果和发展在理论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中国的古典戏曲,不论在作品上或是在研究著作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喜剧 悲剧 理论质疑 正剧 社会问题剧 戏剧 海尔茂 揉合 《伊凡诺夫》 太和正音谱
下载PDF
契诃夫戏剧中的日常悲欢
9
作者 王苹 《戏剧之家》 2015年第6期79-79,共1页
契诃夫是一个隐在日常生活幕后的细心观察者。他熟悉日常生活的味道,饮茶、打牌、散步、读书、争吵、婚姻,每一件事,都在他的作品中,像《清明上河图》一样,徐徐呈现在舞台上。四卷本的《契诃夫戏剧全集》,从最初的《伊凡诺夫》,... 契诃夫是一个隐在日常生活幕后的细心观察者。他熟悉日常生活的味道,饮茶、打牌、散步、读书、争吵、婚姻,每一件事,都在他的作品中,像《清明上河图》一样,徐徐呈现在舞台上。四卷本的《契诃夫戏剧全集》,从最初的《伊凡诺夫》,到最后的《樱桃园》,契诃夫都秉承了这样耐心研磨生活的写作方式,将我们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不动声色地展示出来,并让读者和观众在其中认出自我,辨出人生,感受其中的欢乐与悲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诃夫戏剧 《清明上河图》 日常生活 《伊凡诺夫》 《樱桃园》 写作方式 观察者 四卷本
下载PDF
文化语境中的契诃夫戏剧——读王远泽新著《戏剧革新家契诃夫》
10
作者 王田葵 《零陵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63-68,共6页
戏剧的最终目的是走向舞台,使其面向欣赏的大众。然而,戏剧在这之前则需要评论家和读者对戏剧作尽可能完备的解读。解读的视角是多方面、不终止的复杂系统。归纳起来,这些解读都离不开两个基本方式:一是本文语境解读,二是文化语境解读。
关键词 文化语境 契诃夫 戏剧革新 革新家 《凡尼亚舅舅》 现实主义 《樱桃园》 《伊凡诺夫》 莎士比亚 莫斯科
下载PDF
契诃夫戏剧中“正义者”形象的阐释
11
作者 顾春芳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10,共7页
契诃夫写于1887年的剧本《伊凡诺夫》,是一部价值被严重低估的作品。在剧中,以“软体动物”伊凡诺夫的死,揭下19世纪80年代知识分子矫饰的面具,宣布了“多余的人”应该退出历史和文学的舞台,同时为自己灵魂世界的“病症”作出了深刻的... 契诃夫写于1887年的剧本《伊凡诺夫》,是一部价值被严重低估的作品。在剧中,以“软体动物”伊凡诺夫的死,揭下19世纪80年代知识分子矫饰的面具,宣布了“多余的人”应该退出历史和文学的舞台,同时为自己灵魂世界的“病症”作出了深刻的诊断。本文从文本细读的角度分析了剧中的里沃夫医生,这位扮演替代上帝的“审判者”的医生形象,实际上是一个有着自圣倾向的热衷于写匿名信的狭隘的“正义者”,在他身上,契诃夫反思了只爱抽象的人类不爱具体的人的那些自诩启蒙的现代知识分子的局限性。借助伊凡诺夫和里沃夫两个形象,契诃夫思考了即将到来的工业时代生态和人性的双重危机,更借由生态和人性的双重批判引出自己未来剧作的一条主线,那就是“道德何为”以及“如何重建自然、文化和人性平衡”的问题。“正义者”形象的阐释,对于我们研究契诃夫的现代戏剧思想和创作技法的转型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凡诺夫》 契诃夫戏剧 多余的人 正义者 反思启蒙 荒诞
原文传递
费尔斯在樱桃园里——契诃夫戏剧中象征的运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谈晓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3-54,共12页
关键词 费尔斯 契诃夫 《樱桃园》 象征意义 戏剧 洲地图 《伊凡诺夫》 人物形象 黑格尔 舞台
原文传递
重读《万尼亚舅舅》——兼谈契诃夫的戏剧美学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辰民 《俄罗斯文艺》 CSSCI 1998年第4期25-30,71,共7页
《万尼亚舅舅》发表于1897年,是契诃夫继《伊凡诺夫》和《海鸥》之后推出的第三部重要戏剧作品。在《海鸥》初演失败之后,契诃夫曾萌发过弃绝戏剧创作的念头。然而,《海鸥》复演的巨大成功又激活了作家的创作欲望。《万尼亚舅舅... 《万尼亚舅舅》发表于1897年,是契诃夫继《伊凡诺夫》和《海鸥》之后推出的第三部重要戏剧作品。在《海鸥》初演失败之后,契诃夫曾萌发过弃绝戏剧创作的念头。然而,《海鸥》复演的巨大成功又激活了作家的创作欲望。《万尼亚舅舅》终于在莫斯科郊外的梅里霍沃庄园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诃夫 戏剧美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象征主义 左拉自然主义 《伊凡诺夫》 梅特林克 戏剧创作 莫斯科 戏剧冲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