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话说长江》与《再说长江》的文化价值取向分析
1
作者 吴子渔 《艺术家》 2024年第3期108-110,共3页
《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这两部纪录片以长江为主题,记录了这条中国第一大河的故事,通过数百年来的自然与人文史,特别是聚焦长江沿岸城市及其居民的生活多样性,来反映整个国家的历史演变以及中华文明的沧桑巨变。这两部纪录片相互关... 《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这两部纪录片以长江为主题,记录了这条中国第一大河的故事,通过数百年来的自然与人文史,特别是聚焦长江沿岸城市及其居民的生活多样性,来反映整个国家的历史演变以及中华文明的沧桑巨变。这两部纪录片相互关联,相辅相成,从中可以看出二者反映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视角的转变。本文分析并对比两部纪录片中对成都这座城市的描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文化价值取向 历史视角 《再说长江》 《话说长江》 人文关怀 自然与人文 中华文明
下载PDF
纪录片《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创作理念与风格之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郜扬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04-107,共4页
《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是两部以长江为题材的电视纪录片,创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用镜头对现代中国进行审美观照与深情抒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体现了不同时期的不同的创作理念和文化个性。
关键词 《话说长江》 《再说长江》 审美观照 创作理念 文化个性
下载PDF
论风景人文类电视纪录片的旅游学价值——以《再说长江》为例
3
作者 吉平 王洁松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64,共3页
《指环王》系列影片以其超凡的想象力和宛如仙境的画面给全世界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发了全世界人们对新西兰浓厚的旅游兴趣,创造了一个以电影宣传旅游的成功范例。而在国内,电视剧《乔家大院》在央视一套热播后,山西祁县乔家... 《指环王》系列影片以其超凡的想象力和宛如仙境的画面给全世界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发了全世界人们对新西兰浓厚的旅游兴趣,创造了一个以电影宣传旅游的成功范例。而在国内,电视剧《乔家大院》在央视一套热播后,山西祁县乔家大院慕名而来的游客,创下了近几年同期最高纪录。作为影视艺术作品的一种,电视纪录片特别是风景人文类纪录片同样具有重要的旅游学价值。我国辽阔的地域面积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宝贵财富,为风景人文类纪录片的拍摄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纪录片 旅游学价值 《再说长江》 文类 风景 《乔家大院》 《指环王》 旅游兴趣
下载PDF
论《再说长江》主题意义的诗学表征与话语表征
4
作者 李卫华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5期153-155,共3页
关键词 《再说长江》 主题意义 表征 中央电视台 话语 诗学 系列节目 中国电视
下载PDF
绚丽多彩大长江——《再说长江》评析
5
作者 许小周 关炳炳 《电影评介》 2011年第22期73-74,共2页
2006年7月17日,三十三集大型系列纪录片《再说长江》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节目播出以后,好评如潮。《再说长江》紧紧抓住时代精神、满怀深厚的民族情感,全景式地展现出了一个更广阔、更鲜活、更生动也更耐人寻味的新时代的新长江。特别是... 2006年7月17日,三十三集大型系列纪录片《再说长江》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节目播出以后,好评如潮。《再说长江》紧紧抓住时代精神、满怀深厚的民族情感,全景式地展现出了一个更广阔、更鲜活、更生动也更耐人寻味的新时代的新长江。特别是《再说长江》中的画面和声音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说长江》 画面 声音
下载PDF
社会变迁视角下的影像中国——以《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为例
6
作者 郜扬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第2期65-68,共4页
《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史上的两部以长江为题材的作品。《话说长江》的成功在于第一次将中国的母亲河完整地展现在国人的面前。而《再说长江》的成功则在于它将中国20年的巨大变化和辉煌成就展现给全中国人民,乃... 《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史上的两部以长江为题材的作品。《话说长江》的成功在于第一次将中国的母亲河完整地展现在国人的面前。而《再说长江》的成功则在于它将中国20年的巨大变化和辉煌成就展现给全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话说长江》是在说长江,看长江,是在风光及历史、文化的范畴内展现长江,《再说长江》是从对长江的说与看,扩展到了思考,并开阔到了生态、人文、发展等多个领域。创作者让观众在影像中见证了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见证了一个民族在时代变迁中被赋予的精神与价值,体现了纪录片反映社会变革的能力与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说长江》 《再说长江》 社会价值 影像中国
下载PDF
《再说长江》图书与电视片同步上市
7
作者 韩阳 《出版参考》 2006年第08S期13-13,共1页
7月16日备受广大观众瞩目的中央电视台33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正式播出,与此同时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同名图书也在第一时间与广大读者见面。此次《再说长江》的出版,打破了以往电视图书的电视节目播出后图书面市的... 7月16日备受广大观众瞩目的中央电视台33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正式播出,与此同时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同名图书也在第一时间与广大读者见面。此次《再说长江》的出版,打破了以往电视图书的电视节目播出后图书面市的一般规律,真正实现了电视与图书的同步面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片 电视节目 大型电视纪录片 中央电视台 《再说长江》
下载PDF
长江背后的艰辛——《再说长江》剧组拍摄散记
8
作者 刘新 《现代电视技术》 2004年第12期106-110,共5页
亿万年前,从格拉丹东冰峰融化的水滴,流淌出青藏高原,一路汇集着众多流水滔滔东流,形成了奔流不息的长江. 900年前,文化巨人苏东坡站在长江边上,高亢地咏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0年前,一群中国的电视人辛勤奔波在长江沿... 亿万年前,从格拉丹东冰峰融化的水滴,流淌出青藏高原,一路汇集着众多流水滔滔东流,形成了奔流不息的长江. 900年前,文化巨人苏东坡站在长江边上,高亢地咏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0年前,一群中国的电视人辛勤奔波在长江沿岸各地,以自己的一片深情关注着母亲河的历史,动情地<话说长江>的方方面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说长江》 剧组 拍摄过程 高清晰电视摄像技术 电视系列片
下载PDF
《再说长江》:纪录片故事化的成功范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唐承群 董杨慧 《传媒观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大型电视纪录片 成功范例 中央电视台 黄金时段 电视技术 创作理念 《再说长江》
下载PDF
谈纪录片《再说长江》的意境营造
10
作者 胡劭 《新闻世界》 2011年第5期203-204,共2页
纪录片被称作是用镜头写作的诗歌,诗歌中意境的营造让人回味无穷,一部好的电视纪录片一般都不能缺少高质量的意境营造,意境对电视纪录片主题的升华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电视记录片 《再说长江》 意境营造
下载PDF
配音艺术的突破和创新——以《再说长江》为例
11
作者 江夏 《新闻前哨》 2008年第10期80-82,共3页
“配音”是影视理论中的一个专有名词,也是一个概念。从字面上看似乎很简单:为画面配解说,为画面配音乐,为画面配音响。从这一点来看,“配音”的由头是画面,依据的也是画面,目的还是画面。所以,画面决定着声音,声音则依附于画... “配音”是影视理论中的一个专有名词,也是一个概念。从字面上看似乎很简单:为画面配解说,为画面配音乐,为画面配音响。从这一点来看,“配音”的由头是画面,依据的也是画面,目的还是画面。所以,画面决定着声音,声音则依附于画面。这就是我们说的“拍画面”、“配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说长江》 配音 艺术 专有名词 影视理论 画面 声音 解说
下载PDF
《再说长江》的影像传播评析
12
作者 胡庭玉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5-55,共1页
2006年7月16日,33集大型高清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2007年、2008年又两次在中央电视台重播。我作为参与大型纪录片《再说长江》的主创人员感受颇深。
关键词 《再说长江》 中央电视台 电视纪录片 传播 影像 黄金时间 主创人员 播出
下载PDF
《话说长江》《再说长江》《江山多娇》三部电视纪录片的特性分析
13
作者 李沐晨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第10期130-132,共3页
《话说长江》《再说长江》与《江山多娇》是三部优秀的电视纪录片,播出之时都产生过热烈的反响。它们创作于不同的年代,几十年过去,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视行业也有了巨大的改变,这三部电视纪录片都具有各自年代的特征,以及各自年代... 《话说长江》《再说长江》与《江山多娇》是三部优秀的电视纪录片,播出之时都产生过热烈的反响。它们创作于不同的年代,几十年过去,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视行业也有了巨大的改变,这三部电视纪录片都具有各自年代的特征,以及各自年代的革新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说长江》 《再说长江》 《江山多娇》 电视纪录片 特性
下载PDF
变之魅力——从《话说长江》到《再说长江》看国产纪录片的风格演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小丽 《当代电视》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4-76,共3页
关键词 大型电视纪录片 风格演变 中央电视台 80年代 收视率 《话说长江》 《再说长江》
原文传递
《再说长江》创作手记
15
作者 李近朱 刘文 《电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5-47,共3页
上个世纪80年代,以《话说长江》为代表,电视人把镜头投向了长江。新的世纪到来,《再说长江》又全景式地、系统地记录长江的新貌,表现长江的变迁,体悟长江的内涵,让世界重新认识长江,同时,又将通过长江让世界认识中国。在《再说长江》的... 上个世纪80年代,以《话说长江》为代表,电视人把镜头投向了长江。新的世纪到来,《再说长江》又全景式地、系统地记录长江的新貌,表现长江的变迁,体悟长江的内涵,让世界重新认识长江,同时,又将通过长江让世界认识中国。在《再说长江》的创作构思中,我们力争做到,对于自然,要放到人类的视野中;对于历史,要放到今天的目光中;对于文化,要放到发现的寻觅中;对于经济,要放到人文的色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手记 大型电视纪录片 重新认识 全景式 《再说长江》
原文传递
从《话说长江》到《再说长江》——“话说”到“说话”
16
作者 潘瑞楠 《学园》 2011年第22期25-26,共2页
1983年12月的一天,一部名叫《话说长江》的电视纪录片出现在荧幕上。第一次以电视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了长江流域的美丽风光和人文环境,在长达半年的播出中,《话说长江》以40%的收视率创下了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收视奇迹,让观众全面直观... 1983年12月的一天,一部名叫《话说长江》的电视纪录片出现在荧幕上。第一次以电视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了长江流域的美丽风光和人文环境,在长达半年的播出中,《话说长江》以40%的收视率创下了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收视奇迹,让观众全面直观地了解了中国的长江,这在当时的那个年代中是最高的水准了。23年后的2006年的夏天,出现在央视荧幕上的《再说长江》又一次勾起了人们当年的回忆,它以强大的视听觉冲击力和丰富的人文信息掀起了收视热潮和人文爱国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说长江》 “说话” 电视纪录片 人文环境 长江流域 人文信息 收视率 冲击力
原文传递
《再说长江》有关四川省各种由来说法有误
17
作者 黄岩 《电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3-43,共1页
看了《再说长江》的电视节目,感觉画面制作十分精致,令人耳目一新。但其中有关四川名称的解说是有误的: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等江河被说成是四川得名的成因。记得在读中学时,老师就纠正过这样类似的错误说法。
关键词 四川 电视节目 嘉陵江 《再说长江》 制作技术
原文传递
《再说长江》享受文化视觉大餐
18
作者 万伟 《电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3-43,共1页
看完33集纪录片《再说长江》,给人最大的感受是长江流域这20多年发生了巨变,折射出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键词 长江流域 纪录片 《再说长江》 题材 创作思想
原文传递
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型纪录片《再说长江》
19
作者 陈富清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 大型电视纪录片 拍摄制作 专家学者 《再说长江》
原文传递
用文化情怀点燃人间烟火——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岩 《创作与评论》 CSSCI 2013年第2期90-94,共5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审美艺术品位的普遍提升,纪录片这一精英文化色彩较浓的电视艺术形式,也逐渐走入普通大众的精神生活,并不断引发观看热潮。而2012年5月,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这...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审美艺术品位的普遍提升,纪录片这一精英文化色彩较浓的电视艺术形式,也逐渐走入普通大众的精神生活,并不断引发观看热潮。而2012年5月,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这一热潮推向顶峰。该片以高远的文化眼光,紧贴百姓生活的记录视角和灵活流畅的叙事手法,将我国的饮食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影片成功传达出饮食背后博大的人文关怀、诚挚的家国情怀和动人的乡土情结,激起观众强烈共鸣。这极大拓展了纪录片的表现题材,增强了表现能力。在营销策略上,该片也堪称典范,与影片相关的各种文化产业正蓬勃兴起。此外,《舌尖上的中国》也是本土纪录片国际化战略的一次有益尝试,该片在海外市场亦反响强烈,口碑甚佳。本期刊发三篇研究该片的论文,期望它们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解读可以给读者更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文化情怀 中国 美食 烟火 《再说长江》 大国崛起 政治话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