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医方考》湿痹三方证治探析
- 1
-
-
作者
崔绍永
许霞
赵黎
李露
-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
出处
《江苏中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56-59,共4页
-
基金
2020年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GZY-KJS-2020-044)
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2YJG016)
2019年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培育资助项目(gxyq2019032)。
-
文摘
羌活胜湿汤、甘草附子汤、六物附子汤三方原非湿痹用方,却常被后世医家用于治疗湿痹,归因于吴昆《医方考》对此三方的方解。通过对此三方方证源流进行探析,发现吴昆基于《黄帝内经》“六气淫胜”理论,用“外伤于湿,以风胜之”解释羌活胜湿汤之方证,用之于治疗外伤风湿,病位偏表之痹证;根据性味理论,从“阳虚湿胜,辛热治之”角度完善甘草附子汤方证,用之于治疗寒湿外袭、阳气内伤、表里同病之痹证;根据寒湿之邪“寒性收引,阴邪袭下”之特性分析六物附子汤方证,并将其用于治疗寒湿流于足胫,病邪偏里偏下之痹证。《医方考》为拓展羌活胜湿汤、甘草附子汤、六物附子汤三方之主治功效,奠定了理论基础,亦为当今临床提供指导。
-
关键词
《医方考》
吴昆
湿痹
羌活胜湿汤
甘草附子汤
六物附子汤
方论
-
分类号
R255.6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医方考》中黄芪配伍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 2
-
-
作者
胥靖域
顾三元
沈涛
-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
-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9-341,共3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5325)
-
文摘
目的探讨《医方考》中黄芪的配伍规律,为临床正确使用黄芪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医方考》中载有黄芪的方剂,对方剂中与黄芪配伍的药物进行功效分类,对每类药物的高频药物进行频次统计。结果《医方考》中记载有黄芪的方剂共41首,其中与黄芪配伍的药物类别前5位的是补益药、解表药、清热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各类药物中与黄芪配伍频率最高的是甘草(28次),其次有人参(27次)、当归(25次)、白术(15次)等。当黄芪发挥不同功效时候也有相应的高频药物配伍。结论黄芪多与补益药、解表药、清热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配伍使用,在其发挥不同功效时应联合此功效下的特异性配伍用药。
-
关键词
医方考
黄芪
中药配伍
方剂
-
Keywords
Yifangkao (Investigations of Medical Formulas
医方考)
Huangqi [Radix Astragali, 黄芪 i]
compatihil-ity of Chinese herbs
formulas
-
分类号
R289
[医药卫生—方剂学]
-
-
题名新安医家吴崑《医方考》气血理论思想探析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邢赛伟
王茎
-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
出处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25-28,共4页
-
文摘
对《医方考》中所体现的吴崑的气血理论思想进行探析。其重视气在人体中的作用,尤其强调元气的重要作用,指出气虚的诊断应当四诊合参,辨证准确后方可补气,临证以顾护元气为首务,喜用独参汤大补元气,并擅以六君子汤培补中气。同时,吴崑认为七情不调可致气病,擅于行无形之气。在营血方面,吴崑受朱丹溪影响,认为阴血易亏而难成。对于血虚之证,其认为应通过药物调和五脏功能以滋补阴血,而非通过药物直接生血。对于出血之证,其指出血热出血当分虚实,实火可攻,虚火可补;下焦出血则以"通""凉"二字立法,引而竭之。在气与血的关系方面,其认为二者互根互用,一损俱损,气血互生,气病可及血,血病可及气,临证治疗应统筹兼顾,气血并调。
-
关键词
《医方考》
气血理论思想
新安医家
吴崑
-
Keywords
A Textual Research on Medical Prescriptions
theory of qi and blood
Xin’an physician
WU Kun
-
分类号
R249.8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历代方剂资料述要
- 4
-
-
作者
左言富
-
机构
南京中医学院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2年第7期42-44,共3页
-
文摘
关于记载方剂的书籍,首为《内经》,书中载方十三首。说到方书专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计有经方十一家,295卷。历代方书迄今不下一千七百余种,它固然反映了祖国医学遗产的丰富多采,但也给学习和研究方剂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扼要介绍方剂学的主要文献资料,以供有志研究祖国医学者参考。
-
关键词
方剂
中医学院
《伤寒论》
专著
历代医家
祖国医学
《伤寒杂病论》
方书
《医方考》
古方选
伤寒论
济生方
-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吴崐著作版本考
- 5
-
-
作者
王旭光
陆翔
-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
出处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14-117,F0004,共5页
-
基金
中国中医科学院资助选题团队建设项目:历代医家学术思想研究(课题编号2009FY120301)
-
文摘
吴崐是新安医学名家之一。1584年,吴崐撰成《医方考》6卷。1594年,撰成《素问吴注}24卷。1618年,撰成《针方六集》6卷,由程标捐资刊刻。吴崐尚撰有《脉语》2卷,成书年代不详。《医方考》有明刊本、日本及朝鲜刊本、旧抄本、现代版本4类版本。《吴注素问》有明清刊本、日本刊本、旧抄本、影印本、现代版本5类版本。《针方六集》有明刊本、抄本、影印本及现代版本4类版本。《脉语》多与《医方考》合刊,除部分现代版本未附《脉语》之外,《脉语》的版本大致同于《医方考》。
-
关键词
吴崐
《医方考》
《吴注素问》
《针方六集》
《脉语》
版本考证
崐
-
Keywords
WU Kun
Yi fang kao ( Textual Research on Recipes)
Wu zhu su wen ( Wu' s An- notation of Plain Questions)
Zhen fang liu ji (Six Collections of Acupuncture and Prescription)
Mai yu (Language of Pulse)
Textual research on edition
-
分类号
R-092
[医药卫生]
G256.22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痛泻要方考辨
被引量:6
- 6
-
-
作者
吴霄杨
-
机构
河南中医学院
-
出处
《中医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1546-1548,共3页
-
基金
大学生创新学习项目[编号:CXXM(2011)11]
-
文摘
痛泻要方首见《丹溪心法》,痛泻方名出自《医方考》,其病机应为肝脾不和非局限于肝旺脾虚。其治疗一方面非有痛有泄均可应用,热证湿毒等引起的痛泻非此方所能治疗,另一方面符合肝脾不和之病机,不伴疼痛之泄泻亦可应用。在实际运用中当审症求因,切中病机,随症加减,灵活运用。
-
关键词
痛泻要方
肝脾不和证
肝旺脾虚证
热证湿毒
《丹溪心法》
《医方考》
-
Keywords
pain and diarrhea formula
imbalance between the liver and spleen syndrome
liver-yang hyperactivity and spleen insuffi-ciency syndrome
heat syndrome and dampness toxin
yifangkao
-
分类号
R2-03
[医药卫生—中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