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节日叙事、批判视角与文本关联——鲁迅《头发的故事》的镜像书写
1
作者 范桂真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4-31,共8页
《头发的故事》是鲁迅受邀为《学灯》国庆专辑创作的一篇小说,“双十节”不仅作为小说的背景而存在,它也进一步引发了鲁迅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记忆,融入了对革命青年的纪念、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等思想,并与《呐喊》中的《药》《风波》《... 《头发的故事》是鲁迅受邀为《学灯》国庆专辑创作的一篇小说,“双十节”不仅作为小说的背景而存在,它也进一步引发了鲁迅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记忆,融入了对革命青年的纪念、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等思想,并与《呐喊》中的《药》《风波》《阿Q正传》等文本构成了一种对话关系。另外,小说中对自由平等话语的反思以及N先生的义愤心理,也受到鲁迅当时正在翻译的《工人绥惠略夫》的影响,并且这种思想的发展也反映在鲁迅稍后创作的《伤逝》《孤独者》等小说中,形成了更为广泛的文本关联。在这种关联之间,可以清楚地看到鲁迅在孤独、寂寞中呐喊的沉痛心理以及在“爱与憎”中的挣扎、彷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头发的故事》 镜像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头发的故事》英译本翻译风格比较研究——以蓝诗玲、威廉·莱尔和杨宪益、戴乃迭三译本为例
2
作者 雷英英 罗德金 《今古文创》 2024年第9期114-116,共3页
鲁迅《头发的故事》收录于短篇小说集《呐喊》中,以“头发”为主题批判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软弱性和不彻底性。本文基于语料库翻译学定量定性地分析其三个译本:蓝诗玲译本、威廉·莱尔译本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译本,从词汇、句子、... 鲁迅《头发的故事》收录于短篇小说集《呐喊》中,以“头发”为主题批判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软弱性和不彻底性。本文基于语料库翻译学定量定性地分析其三个译本:蓝诗玲译本、威廉·莱尔译本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译本,从词汇、句子、语篇三个层面,利用AntConc、Wordsmith两个软件,分析了三个译本翻译风格上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头发的故事》 译文比较
下载PDF
鲁迅《头发的故事》的成因及文本校勘
3
作者 刘运峰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4-47,共4页
《头发的故事》是鲁迅有感于许羡苏在入学时的遭遇而创作的一篇带有纪实性质的小说,亦可看做鲁迅的口述。在收入《呐喊》时,鲁迅对小说进行了细致的加工和打磨,补充了相关的内容和字句,删改了多处词语,使得小说文字更为精到,语气更为通... 《头发的故事》是鲁迅有感于许羡苏在入学时的遭遇而创作的一篇带有纪实性质的小说,亦可看做鲁迅的口述。在收入《呐喊》时,鲁迅对小说进行了细致的加工和打磨,补充了相关的内容和字句,删改了多处词语,使得小说文字更为精到,语气更为通畅,也更为符合小说的口语化表达,整体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发的故事》 成因 文本校勘
原文传递
鲁迅小说《头发的故事》解读 被引量:2
4
作者 史志谨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4-127,共4页
《头发的故事》围绕着女子剪发、男人剪辫子的头发问题组织故事 ,通过头发问题所引起的反复曲折的风波 ,鲁迅寄寓了自己对封建顽固守旧势力的痛恶 ,对软弱的不彻底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愤激。鲁迅将人物独白作为构思这篇小说的主要手段 ,... 《头发的故事》围绕着女子剪发、男人剪辫子的头发问题组织故事 ,通过头发问题所引起的反复曲折的风波 ,鲁迅寄寓了自己对封建顽固守旧势力的痛恶 ,对软弱的不彻底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愤激。鲁迅将人物独白作为构思这篇小说的主要手段 ,通过人物独白来叙事抒情 ,同时以辫子这种社会意象来叙事。小说创作过程中也采用了虚构艺术 ,通过虚构的“假” ,达到艺术上的“真”。叙述和人物语言也精炼传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头发的故事》 小说 叙述方式 语言
下载PDF
《头发的故事》校读记 被引量:1
5
作者 孟文博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9-91,共3页
根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鲁迅全集》的注释,鲁迅小说《头发的故事》“最初发表于1920年10月10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上,但此注释只说明了文章的出处,却没有说明此篇作品的版本问题。这样就使读者自然而然地认为《鲁迅... 根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鲁迅全集》的注释,鲁迅小说《头发的故事》“最初发表于1920年10月10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上,但此注释只说明了文章的出处,却没有说明此篇作品的版本问题。这样就使读者自然而然地认为《鲁迅全集》中所收录的作品与最初发表在《时事新报·学灯》上的作品是一样的。可事实并非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发的故事》 《鲁迅全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校读 鲁迅小说 版本问题 作品 注释
原文传递
奠定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文化密码——以鲁迅小说《头发的故事》为例
6
作者 甘智钢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7-99,共3页
鲁迅在小说中成功地实现了作者本身的某种裂变,既充当叙述者,又充当人物形象,表现了一个世俗的、平庸的自我,也表现了一个理想的、超俗的自我。《头发的故事》的叙述形式是五四时代知识分子精神自我分裂的真实体现。这两个真实的影子在... 鲁迅在小说中成功地实现了作者本身的某种裂变,既充当叙述者,又充当人物形象,表现了一个世俗的、平庸的自我,也表现了一个理想的、超俗的自我。《头发的故事》的叙述形式是五四时代知识分子精神自我分裂的真实体现。这两个真实的影子在文本中来回晃动,最终向理想的、超俗的自我方向偏移,完成了小说的审美转换。中国现代文学之初小说创作的纯粹与健康气息,正是得益于对超俗理想的高扬,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文化密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头发的故事》 现代文学 文化密码
下载PDF
“吗也不是”“无辫之灾”与书写的政治——《头发的故事》中的怪诞身体书写
7
作者 聂成军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8年第6期36-50,共15页
《头发的故事》无疑是鲁迅33篇小说中最为“怪诞”的作品.虽然早在20世纪20年代,茅盾就指出,鲁迅的小说“除了古怪而不足为训的体式外,还颇有些‘离经叛道’的思想”[1],鲁迅也意识到自己小说“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所引起的激动,... 《头发的故事》无疑是鲁迅33篇小说中最为“怪诞”的作品.虽然早在20世纪20年代,茅盾就指出,鲁迅的小说“除了古怪而不足为训的体式外,还颇有些‘离经叛道’的思想”[1],鲁迅也意识到自己小说“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所引起的激动,在于“新奇”,即现代西方文论所谓的“陌生化”或“反常化”,用鲁迅的话说,就是“向来怠慢了介绍欧洲大陆文学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发的故事》 “怪诞” 身体书写 政治 “陌生化” 20世纪 离经叛道 西方文论
下载PDF
对于民族文化痼疾的深沉感喟——《头发的故事》主题解析
8
作者 翟创全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0年第11期73-74,共2页
《头发的故事》从明清交替之际、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三个时期考察了中国传统文化心态中重名轻实的痼疾,同时也关注了由此造成的历史上无数无谓的苦痛和死亡、辛亥革命实际上的失败和五四时代理想家的空谈等问题,对中国的历史、现... 《头发的故事》从明清交替之际、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三个时期考察了中国传统文化心态中重名轻实的痼疾,同时也关注了由此造成的历史上无数无谓的苦痛和死亡、辛亥革命实际上的失败和五四时代理想家的空谈等问题,对中国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展开了全面的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发的故事》 主题解析
下载PDF
永远的狂人,独立的自己——鲁迅小说《狂人日记》和《头发的故事》比较研究
9
作者 周玉容 《长春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77-79,共3页
1920年鲁迅小说《头发的故事》发表,《头发的故事》和早期的《狂人日记》在叙事层面存在惊人的相似性:除去不同的隐指读者,两者的叙事层次、人物功能和干预评论等均一脉相承。小说形式的"同"与"异"最终透露了作家... 1920年鲁迅小说《头发的故事》发表,《头发的故事》和早期的《狂人日记》在叙事层面存在惊人的相似性:除去不同的隐指读者,两者的叙事层次、人物功能和干预评论等均一脉相承。小说形式的"同"与"异"最终透露了作家的思想观念在不同时期的一致性和嬗变性,这对于理清现代文学史上纷繁复杂的鲁迅思想脉络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人日记》 《头发的故事》 叙事分层 反讽式评论 隐指读者
下载PDF
《头发的故事》的话语及语用修辞
10
作者 许祖华 《华夏文化论坛》 2015年第1期87-95,共9页
《头发的故事》这篇小说的话语修辞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话语主题的顺向推进的修辞法,一种是话语主题转折的修辞法。在这两类话语修辞中,最值得分析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人物的独白话语中普通词语的修辞意义及与鲁迅使用词语的个性问题,如&q... 《头发的故事》这篇小说的话语修辞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话语主题的顺向推进的修辞法,一种是话语主题转折的修辞法。在这两类话语修辞中,最值得分析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人物的独白话语中普通词语的修辞意义及与鲁迅使用词语的个性问题,如"纪念"这样的普通词语,另一个是这些独白的话语修辞的"语境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发的故事》 话语修辞 语用修辞
原文传递
《头发的故事》《鸭的喜剧》校读补遗
11
作者 张传刚 《上海鲁迅研究》 2020年第4期-,共6页
鲁迅《头发的故事》最初发表于1920年10月10日《时事新报·学灯》,《鸭的喜剧》发表在1922年12月《妇女杂志》①(后简称"初刊本"),后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孙用作《鲁迅全集》校读时,因这两篇的初刊本资料未搜罗到,其... 鲁迅《头发的故事》最初发表于1920年10月10日《时事新报·学灯》,《鸭的喜剧》发表在1922年12月《妇女杂志》①(后简称"初刊本"),后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孙用作《鲁迅全集》校读时,因这两篇的初刊本资料未搜罗到,其对应的校读工作没能进行,是为其《〈鲁迅全集〉校读记》②的缺憾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全集》 短篇小说集 时事新报 《呐喊》 《鸭的喜剧》 初刊本 鲁迅全集 《头发的故事》
原文传递
剪辫子的故事
12
作者 朱正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头发的故事》 辫子 鲁迅
原文传递
鲁迅小说的小城镇叙事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连祥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1-28,共8页
纵观鲁迅小说集《呐喊》和《傍徨》,其文学地图大致为“首善之区”北京和著者的故乡绍兴,却找不到青年时代的求学之地南京、东京和仙台的影子。第一类的小说有《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端午节》、《鸭的喜剧》、《幸福的家庭... 纵观鲁迅小说集《呐喊》和《傍徨》,其文学地图大致为“首善之区”北京和著者的故乡绍兴,却找不到青年时代的求学之地南京、东京和仙台的影子。第一类的小说有《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端午节》、《鸭的喜剧》、《幸福的家庭》、《兄弟》和《伤逝》等,大致属于都市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小城镇 《头发的故事》 《幸福的家庭》 叙事 《一件小事》 《鸭的喜剧》 《傍徨》
原文传递
鲁迅小说中的冷、热词语
14
作者 杨晓黎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0-61,共2页
鲁迅小说文本中有一个颇具规模的冷、热词语系列,一这个系列盼词语具有鲜明的形象色彩义。一些与人的生理感觉没有直接联系。纯然用于描情写意的部分特别引人注目。比如“冷”这个词语系列的运用就非常具有意蕴:对祥林嫂“笑容却冷冷... 鲁迅小说文本中有一个颇具规模的冷、热词语系列,一这个系列盼词语具有鲜明的形象色彩义。一些与人的生理感觉没有直接联系。纯然用于描情写意的部分特别引人注目。比如“冷”这个词语系列的运用就非常具有意蕴:对祥林嫂“笑容却冷冷的”鲁镇人(《祝福》),旁人知道“我”为假辫子后的“一声冷笑”(《头发的故事》),庄木三一提到要惩治他亲家便要露出的“冷冷地微笑”(《离婚》)等,这些由“冷”组成的词语深刻而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和情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词语 《头发的故事》 小说文本 《祝福》 《离婚》 色彩义 祥林嫂
下载PDF
发型--时代的标签
15
作者 王洁平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4-85,共2页
辛亥革命至今中国人发型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在不同年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下,发型贴上了时代的标签。辛亥革命与“剪辫子”。在鲁迅小说《风波》中,七斤在鲁镇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了。1911年的某一天傍晚,他带回来的“消息... 辛亥革命至今中国人发型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在不同年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下,发型贴上了时代的标签。辛亥革命与“剪辫子”。在鲁迅小说《风波》中,七斤在鲁镇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了。1911年的某一天傍晚,他带回来的“消息”却是他被城里的警察剃了光头的事。鲁迅《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的祖母就曾对他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型 标签 《头发的故事》 辛亥革命 鲁迅小说 《风波》 中国人
下载PDF
关注生存的小说创作——《呐喊》、《彷徨》的另一种阐释
16
作者 李丹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20,共7页
关键词 小说 《呐喊》 《彷徨》 鲁迅 文学评论 人类 生存 自我 《一件小事》 《头发的故事》 《阿Q正传》 《孔乙己》 《白光》 《长明灯》 《在酒楼上》 《孤独者》 《伤逝》
原文传递
对2005新版《鲁迅全集》一处注释的商榷 被引量:1
17
作者 孟文博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6-89,共4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新版《鲁迅全集》第一卷第178页有对《未有天才之前》一文中“崇拜创作”一语的注释,在此注释中有这样一段话:“郭沫若曾在1921年2月《民铎》第二卷第五号发表的致李石岑函中说过:‘我觉得国内人士只注重媒婆,...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新版《鲁迅全集》第一卷第178页有对《未有天才之前》一文中“崇拜创作”一语的注释,在此注释中有这样一段话:“郭沫若曾在1921年2月《民铎》第二卷第五号发表的致李石岑函中说过:‘我觉得国内人士只注重媒婆,而不注重处子;只注重翻译,而不注重产生。’他的这些话,是由于看了当年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双十节增刊而发的,在增刊上刊载的第一篇是翻译小说,第二篇才是鲁迅的《头发的故事》。”郭沫若确实在致李石岑信函中说过那样一句话,但这句话是不是“由于看了当年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双十节增刊而发的”,就值得商榷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全集》 注释 《时事新报》 人民文学出版社 《头发的故事》 翻译小说 1921年 郭沫若
原文传递
鲁迅小说《一件小事》的散文化探微
18
作者 张海锋 《阅读与鉴赏(教研)》 2009年第10期31-31,30,共2页
鲁迅先生的小说中.从构思和体裁特征上来说,有一种“散文式”的小说,如《狂人日记》、《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等,这种“散文式”小说把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等手法自然融为一体,给作者表现主观世界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可以... 鲁迅先生的小说中.从构思和体裁特征上来说,有一种“散文式”的小说,如《狂人日记》、《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等,这种“散文式”小说把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等手法自然融为一体,给作者表现主观世界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可以使作者情思并至地抒写情感和表述自己的思想。《一件小事》就是一篇有浓郁的散文韵味的小说,是典型的“散文式”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件小事》 鲁迅小说 散文化 《头发的故事》 《狂人日记》 体裁特征 主观世界 法自然
下载PDF
谈鲁迅小说中的“我”
19
作者 陈昌帅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6年第5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鲁迅小说 “我” 《头发的故事》 《狂人日记》 《一件小事》 《鸭的喜剧》 《在酒楼上》 批判现实主义 《呐喊》 《彷徨》
下载PDF
五四语境中的“双十怀古”——《呐喊》的生成、编集与版本变迁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9-179,共11页
鲁迅在《呐喊》编集中为各篇小说"补记"了篇末日期,"双十节"是贯穿始终的隐形线索。《呐喊》各篇作品发表的五四新文化语境,使得小说家的辛亥、民初体验处在被五四挤压乃至覆盖的状态。鲁迅由张勋复辟事件激活了自... 鲁迅在《呐喊》编集中为各篇小说"补记"了篇末日期,"双十节"是贯穿始终的隐形线索。《呐喊》各篇作品发表的五四新文化语境,使得小说家的辛亥、民初体验处在被五四挤压乃至覆盖的状态。鲁迅由张勋复辟事件激活了自民国元年便已开篇的"头发的故事",并将其扩展为《呐喊》的整体脉络。由"感今"而触发的"怀旧"一开始便是《呐喊》的写作动力,与"时事"相重叠的"历史"则构成了《呐喊》单篇文本的生成机制。在《呐喊》的出版过程与版本变迁中,鲁迅借助现代出版印刷媒介实施其艺术构想。印刷字体的细微差异既揭示了小说家将围绕"头发的故事"而展开的"双十怀古"题旨,与典型的五四语境相融合,也为新文学"善本"的选择提供了参考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呐喊》 《头发的故事》 《阿Q正传》 孙伏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