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月令》:农耕民族的人生模型 被引量:6
1
作者 薛富兴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3-133,共11页
《月令》是了解中华民族独特生存理念、方式的经典文本。它是战国礼家精构的一份理想的国家政治大纲、个体人生规划书,是对中华农耕民族现实生活基本内容的体系化描述,有着严密的时空结构。人类一切文化行为均当严格遵循自然四时节律而... 《月令》是了解中华民族独特生存理念、方式的经典文本。它是战国礼家精构的一份理想的国家政治大纲、个体人生规划书,是对中华农耕民族现实生活基本内容的体系化描述,有着严密的时空结构。人类一切文化行为均当严格遵循自然四时节律而行乃其核心理念。《月令》表现出的自然政治观念充分体现出中华农耕民族依天立人的人生理念和生存方式,其理想化的生态保护观念值得当代社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令》 四时节律 农耕文明 依天立人 自然政治观
下载PDF
从悬泉置壁书看《月令》对汉代法律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于振波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22-27,共6页
汉代悬泉壁书《四时月令五十条》是迄今所发现的最早最系统的关注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法律文书 ,考察了该文书与《月令》的密切关系 ,探讨了《月令》在汉代的地位及其对秦汉法律的影响 ,指出《月令》
关键词 悬泉置壁书 《月令》 汉代 法律 自然
下载PDF
《月令》记述与王官之时 被引量:9
3
作者 萧放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48-55,共8页
《月令》是王官时代的时间表述,王者依托神秘的“天时”,从治政的角度规定着人们的时间生活,月令与明堂关系密切,在帝王明堂制度之下,流动的自然时间转变为国家政治与社会人事活动的时间指南与时间规范。
关键词 月令 明堂 天时 人时 自然时间 《月令》
下载PDF
《月令》中的生态农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9
4
作者 郭文韬 《古今农业》 2000年第1期1-8,共8页
《月令》是商周以来各门自然科学、农林牧渔生产实践以及国家管理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哲学概括,内容相当丰富。 最具有代表性的《月令》专文,是《吕氏春秋·十二纪》的首章和《礼记·月令》。两者既有渊源关系,又有一定差异。就其... 《月令》是商周以来各门自然科学、农林牧渔生产实践以及国家管理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哲学概括,内容相当丰富。 最具有代表性的《月令》专文,是《吕氏春秋·十二纪》的首章和《礼记·月令》。两者既有渊源关系,又有一定差异。就其渊源关系来说,许多学者都认为《礼记·月令》抄自《吕氏春秋·十二纪》纪首章;就其差别来说,前者被分别置于《十二纪》的纪首,而《礼记·月令》则将其贯通为一个整体。并且两者也有部分文字上的差别。但是,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我们就以这两者为依据来研究和探讨其中的生态农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令》 生态农学 土地资源 季节节律 生态学 《吕氏春秋·十二纪》 农业生产 《礼记·月令》 季节变化 农业生态
下载PDF
秦动植物纹样瓦当的一种试读——略论其与《月令》之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晓陆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3-48,共6页
关键词 《月令》 动植物纹样 瓦当 秦朝 文化内涵
下载PDF
《月令》模式与六经中的时间结构 被引量:1
6
作者 丛月明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37,共5页
时间是一种秩序,也是一种结构,事物的发生与发展无不遵循着时间的往来顺序,因此,从记事角度而言,文章的书写不能脱离时间。包括六经在内的古代经典文本之中,或明或暗地蕴含着深刻的时间结构,《礼记·月令》则是这一结构的集中体现... 时间是一种秩序,也是一种结构,事物的发生与发展无不遵循着时间的往来顺序,因此,从记事角度而言,文章的书写不能脱离时间。包括六经在内的古代经典文本之中,或明或暗地蕴含着深刻的时间结构,《礼记·月令》则是这一结构的集中体现。与自然的时间顺序不同,典籍之中的时间结构更多呈现出人文价值与人文理想的形态,因而区别于客观的记录,具有阐释结构的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令》 六经 时间结构
下载PDF
唐代《月令》组诗的物候感知与地志书写
7
作者 廖美玉 《唐代文学研究》 2016年第1期1-25,共25页
一、前言。古人观察天文星象、四季物候等自然现象,成为政治措施与农牧生产的指标,发展出“月令”体的著作,如《逸周书》有《月令》篇,已佚②,今存《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淮南子·时则训》,内容大同小异... 一、前言。古人观察天文星象、四季物候等自然现象,成为政治措施与农牧生产的指标,发展出“月令”体的著作,如《逸周书》有《月令》篇,已佚②,今存《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淮南子·时则训》,内容大同小异,保存了秦汉之际所累积的物候知识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逸周书》 吕氏春秋 《月令》 时则训 《礼记·月令》 淮南子 天文星象 物候
下载PDF
《月令明义》对《月令》的儒学化诠释 被引量:1
8
作者 蔡杰 翟奎凤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8-14,共7页
明末大儒黄道周的《月令明义》是《月令》诠释史上有代表性而且风格独特的一部著作,也是黄道周后期《礼记》五解之一。该书为《月令》经文正名,并且将《月令》彻底儒学化,扫除历代儒者对经典的质疑。《月令明义》以"明义"的... 明末大儒黄道周的《月令明义》是《月令》诠释史上有代表性而且风格独特的一部著作,也是黄道周后期《礼记》五解之一。该书为《月令》经文正名,并且将《月令》彻底儒学化,扫除历代儒者对经典的质疑。《月令明义》以"明义"的方式阐发律令条文背后的义理思想,在石斋学研究上可与黄道周生平行迹相互参照印证;在经学史价值上则体现了时代的解经特点与回应"礼是郑学"的论调,展现出黄道周实事求是的为学精神与明末时期科学实测的风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道周 《月令明义》 儒学化 石斋学
下载PDF
我国最古的一部书——介绍殷代甲骨《月令》
9
作者 魏东坡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981年第2期30-30,共1页
我国现存最古的书籍是什么?一般书史著作都认为是战国楚简。其实,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实物,既不是战国楚简,也不是马王堆汉墓帛书,而是一件刻在甲骨上的,距今己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殷代《月令》。 《殷墟书契后编》卷下第一页第五片(如图)。
关键词 殷代 甲骨 《月令》 书籍 战国楚简 片甲 马王堆汉墓帛书 书契 书史研究 日食
下载PDF
《月令》四时模式对中国古典文学情感四时气象的影响
10
作者 毋燕燕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70-74,共5页
《月令》记载了一年十二个月的星象、物候、祭祀内容、禁忌、违反时序的惩罚,并对天子的衣着、车舆、所用器物及所应施行的政令做了细致规范,强调自然界春耕、夏作、秋收、冬藏的不可逆性。《月令》四时模式体现了古人认识世界的方式,... 《月令》记载了一年十二个月的星象、物候、祭祀内容、禁忌、违反时序的惩罚,并对天子的衣着、车舆、所用器物及所应施行的政令做了细致规范,强调自然界春耕、夏作、秋收、冬藏的不可逆性。《月令》四时模式体现了古人认识世界的方式,以及古人的自然法观念与儒家理想的治国模式。它不仅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情感的四时气象,而且丰富了自然意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情感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 《月令》 四时模式 四时气象
下载PDF
从王化到民时:汉唐间敦煌地区的皇家《月令》与本土时令 被引量:9
11
作者 余欣 周金泰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69,189,共12页
本文梳理了敦煌文献中的时令内容,指出敦煌时令文献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中央王朝颁行的皇家《月令》,另一类则是配合敦煌地域特色而生成的本土时令。在不同区域尺度上,时令知识也呈现出不同景致。以《四时月令诏条》和《御刊定礼记... 本文梳理了敦煌文献中的时令内容,指出敦煌时令文献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中央王朝颁行的皇家《月令》,另一类则是配合敦煌地域特色而生成的本土时令。在不同区域尺度上,时令知识也呈现出不同景致。以《四时月令诏条》和《御刊定礼记月令》写本为代表的皇家《月令》,折射出中央意识形态在敦煌的贯彻过程。而散落于蒙书、类书、字书、具注历、书仪等敦煌文献中的时令内容则反映了经典《月令》地方化与一般化的过程,也反映了时令作为一种知识在敦煌民间的生产、流通及消费过程。时令的国家政治象征意义与民间实际应用意义在敦煌文献中交汇,从而构成汉唐时期时令知识的两个主要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阴阳时令 《月令》 地域政治 生活日常
原文传递
《月令》中的自然节律与社会节奏 被引量:28
12
作者 王利华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5-203,208,共19页
战国、秦、汉时期,"农本"经济定型发展,国家政治趋于一统,关于自然季节变化的地方性经验知识、列国诸侯"时宪"和诸子"时政"思想,在《吕氏春秋》中被整合为一套顺时施政的政治礼制,汉儒摘编成《月令》并... 战国、秦、汉时期,"农本"经济定型发展,国家政治趋于一统,关于自然季节变化的地方性经验知识、列国诸侯"时宪"和诸子"时政"思想,在《吕氏春秋》中被整合为一套顺时施政的政治礼制,汉儒摘编成《月令》并纳入《礼记》。汉代以后,《月令》相关著述大批涌现,思想知识逐渐传播、下移,对传统社会的环境适应、生产生活和岁时风俗,都发挥了重要塑模作用。《月令》将天、地、生、人视为紧密关联、相互因应的统一整体,构设了一套社会节奏顺应自然节律的人与自然关系模式,蕴含着尊崇自然、师法自然和顺应自然的深层生态伦理,这是它的环境历史核心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令》 自然节律 社会节奏 环境史
原文传递
蔡邕解读《礼记·月令》的新变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长山 骆洋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1-85,共5页
蔡邕对《礼记·月令》的解读,体现了不同于汉代经师儒生的一些新特点、一些新变化,表现出消解儒学束缚的新思想,以及重自然、轻名教的倾向。表明蔡邕是汉末涌动的新思潮的代表,他的思想和行为成为魏晋玄学的先声。
关键词 蔡邕 《月令》 新变
下载PDF
《礼记·月令》所记时候与汉易卦气之气候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韦弦 聂翔雁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4,共4页
《月令》所记时候尚未形成二十四气七十二候的体系,故以卦配候之学的形成当于《月令》之后,先秦子夏时已有以卦配候之学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关键词 《月令》 时候(节气) 以卦配候 气候
下载PDF
《礼记·月令》的生态智慧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文 《武夷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45-49,共5页
《礼记·月令》作为月令体裁系统化、成熟化的代表文本,以四季为经,历象物候与社会活动为纬,构建"天、地、人"三才整体关联的时空图式,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的朴素生态观,蕴涵着尊重自然... 《礼记·月令》作为月令体裁系统化、成熟化的代表文本,以四季为经,历象物候与社会活动为纬,构建"天、地、人"三才整体关联的时空图式,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的朴素生态观,蕴涵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深层生态伦理,值得深入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令》 生态观 中华先民
下载PDF
惊蛰 明日蓬山破寒月 先甘和梦听春雷
16
《餐饮世界》 2024年第3期42-44,共3页
走进三月,尚未细细欣赏春日雨水的润物无声,一声春雷便唤醒了大地的酣眠,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一个充满动感的节气——惊蛰。惊蛰,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淮南子•天文训》曰:“(雨水)加十五日斗指甲则雷惊... 走进三月,尚未细细欣赏春日雨水的润物无声,一声春雷便唤醒了大地的酣眠,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一个充满动感的节气——惊蛰。惊蛰,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淮南子•天文训》曰:“(雨水)加十五日斗指甲则雷惊蛰。”《逸周书汇校集注》曰:“盖前此有动有不动,今则无不动矣,故《月令》仲春言蛰虫咸动也。”此时温暖的气息使蜇虫从冬眠中渐渐苏醒过来,开始四处活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将迎来浓浓春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逸周书 淮南子 一声春雷 《月令》 天文训 汇校 润物无声
下载PDF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17
作者 郭琳瑛 欧红 +1 位作者 蔡茹平 朱银燕 《广东教育(高中版)》 2024年第5期46-52,共7页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材料一:古代农业社会,农业生产与四季更替、气候变化密切相关。雨旸时若,就会获得丰收,气象异常则会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导致饥荒,这本属自然规律。...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材料一:古代农业社会,农业生产与四季更替、气候变化密切相关。雨旸时若,就会获得丰收,气象异常则会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导致饥荒,这本属自然规律。但据文献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自然现象就被看作天意的表达方式,“天垂象,见吉凶”(《周易·系辞上》)表达的正是此意。《洪范》谈到国君的恶行会伴随自然界的异常现象,而《月令》则规约国君和国民每个月的行为,以求得与天地万物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阅读 春秋战国时期 气象异常 颗粒无收 《洪范》 天地万物 《月令》 自然规律
下载PDF
《月令》祛疑——兼论政令、农书分离趋势
18
作者 汤勤福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16年第6期196-196,共1页
《月令》最初创制者不是儒家学者,是汉代戴圣将它编入《礼记》才成为儒家经典,但它并无典型的儒家思想,其礼仪也非儒家的礼仪,撰述语言与先秦儒家著述差异很大,可以肯定不是秦汉时期所著;《月令》以政令为核心,将阴阳五行、物候... 《月令》最初创制者不是儒家学者,是汉代戴圣将它编入《礼记》才成为儒家经典,但它并无典型的儒家思想,其礼仪也非儒家的礼仪,撰述语言与先秦儒家著述差异很大,可以肯定不是秦汉时期所著;《月令》以政令为核心,将阴阳五行、物候、星象历法等内容紧密联成一体,体现出王朝“法令”的特色;《月令》与《夏小正》一样,属于政令性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令》 政令 分离趋势 农书 儒家经典 《夏小正》 《礼记》 儒家思想
原文传递
清宫“十二月花卉月令”文创衍生品
19
作者 苏阳 《理财(经济)》 2022年第7期66-70,共5页
在儒家文献《礼记》中有《月令》一篇,记述了每年夏历十二月的天象、物候,将自然秩序与人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并记录了国家在不同时令条件下施行的祭祀、礼仪、法令等相关事宜。月令,即“以时系事”,体现了人们遵循自然节律安排... 在儒家文献《礼记》中有《月令》一篇,记述了每年夏历十二月的天象、物候,将自然秩序与人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并记录了国家在不同时令条件下施行的祭祀、礼仪、法令等相关事宜。月令,即“以时系事”,体现了人们遵循自然节律安排社会生活、社会生产以及人与自然融合共生的思想理念。初唐的历史学家颜师古注《汉书·成帝纪》记载:“时政,月令也”。月令从古至今经历了一个发展与完善的过程。简言之,我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气,二节气为一月,三月为一季,四季为一年,一年分二十四节气,一年共计七十二候,农事依据物候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自然秩序 七十二候 《月令》 月令 自然节律 《礼记》 颜师古注
下载PDF
《月令》祛疑——兼论政令、农书分离趋势 被引量:9
20
作者 汤勤福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1-143,152,共14页
《月令》最初创制者不是儒家学者,是汉代戴圣将它编入《礼记》才成为儒家经典,但它并无典型的儒家思想,其礼仪也非儒家的礼仪,撰述语言与先秦儒家著述差异很大,可以肯定不是秦汉时期所著。《月令》以政令为核心,将阴阳五行、物候、星象... 《月令》最初创制者不是儒家学者,是汉代戴圣将它编入《礼记》才成为儒家经典,但它并无典型的儒家思想,其礼仪也非儒家的礼仪,撰述语言与先秦儒家著述差异很大,可以肯定不是秦汉时期所著。《月令》以政令为核心,将阴阳五行、物候、星象历法等内容紧密联成一体,体现出王朝"法令"的特色。《月令》与《夏小正》一样,属于政令性文献。从《月令》所载物候来判断,它应该是战国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诸侯国的太史所著。秦汉以降,太史职权变迁,地位下降,因此再也没有出现类似《月令》那样的著述。原来那种政令、阴阳五行、物候、星象历法混为一体的"月令"转而分别形成律令、农书、阴阳五行等类型的著述,而后世"月令"则以法令、诏书的形式颁布,从学术史角度来观察,相对单纯的有关农事的著述——农书——秦汉之后发展成为独立的门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令》太史 政令 农书 儒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