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石钟山记》的三重意涵及科学精神 |
肖科
董霁宇
|
《中学语文》
|
2023 |
0 |
|
2
|
苏轼《石钟山记》写作艺术探析 |
卓立子
李彬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3
|
叩响时代的苏轼——读《石钟山记》有感 |
李俊贤
王科威(指导)
|
《作文(高中版)》
|
2023 |
0 |
|
4
|
在实践运用中建构批判性思维知识体系——特级教师李仁甫《石钟山记》课例评析 |
戴静蓉
|
《中学语文》
|
2023 |
0 |
|
5
|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文言文“三阶段”教学设计——以《石钟山记》为例 |
金方倩
|
《现代教学》
|
2023 |
0 |
|
6
|
因名求实 知行合一——从《石钟山记》看苏轼的探索精神 |
马启俊
|
《池州师专学报》
|
2004 |
1
|
|
7
|
品《石钟山记》四美 |
冯为民
|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8
|
《石钟山记》“献疑” |
周陶富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9
|
大胆怀疑,小心求证——原人教版高中语文《石钟山记》教例及课评 |
董旭午
|
《语文教学研究》
|
2013 |
0 |
|
10
|
其文相近 其趣各异——细品《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 |
李兴茂
|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
2008 |
0 |
|
11
|
《石钟山记》注释商榷 |
杨向东
|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
|
2008 |
0 |
|
12
|
《石钟山记》教学实录 |
陈洪团
方仁工
|
《语文教学研究》
|
2010 |
0 |
|
13
|
关于《石钟山记》中的“鹘”和“磔磔” |
刘大威
|
《昌吉学院学报》
|
2005 |
1
|
|
14
|
质疑,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石钟山记》教学案例反思 |
高然
|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
2012 |
3
|
|
15
|
求真辨伪,求实慎取——《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石钟山记》整合阅读教学设计 |
张晓毓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6
|
《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的比较阅读 |
何淑静
|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
2013 |
0 |
|
17
|
《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的比较 |
陈致新
|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1 |
0 |
|
18
|
《石钟山记》浅谈 |
牛宝彤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19
|
文言文英译中语法衔接手段的沿用与转换——以林语堂译《石钟山记》为例 |
王秋瑶
|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
2017 |
1
|
|
20
|
从苏轼《石钟山记》的失误说起 |
黄进德
|
《江西社会科学》
|
198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