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卢守慎的《续续杞菊赋》及中朝杞菊意象分析
1
作者
李松
《东疆学刊》
2025年第1期96-106,共11页
在中国,杞菊的意象经历了从先秦到唐宋的构建过程,朝鲜古代的杞菊文化深受中国的影响。带有杞菊意象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君子固穷、安贫乐道的基调,但也有不同的侧重。杞菊与书酒的联系也合乎传统耕读传家思想。杞菊的意象建构由陆龟蒙首开...
在中国,杞菊的意象经历了从先秦到唐宋的构建过程,朝鲜古代的杞菊文化深受中国的影响。带有杞菊意象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君子固穷、安贫乐道的基调,但也有不同的侧重。杞菊与书酒的联系也合乎传统耕读传家思想。杞菊的意象建构由陆龟蒙首开,他阐发了杞菊的气节;苏轼在陆龟蒙的基础上阐发了“官厨杞菊”中“万物同一”的哲理;张栻发现了哲理背后深层次审美基础,即杞菊的中和之美;朝鲜古代文人卢守慎则在前人基础上更进一步指出多欲在修行方面的阻碍。卢守慎《续续杞菊赋》在内容和形式上对中国杞菊赋有多方面的接受,同时更加突出了杞菊在君子修身方面的理学意义。朱熹等理学家思想的传播也使杞菊文化深受朝鲜古代文人喜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杞
菊
意象
卢守慎
理学
建构
《续续杞菊赋》
中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卢守慎的《续续杞菊赋》及中朝杞菊意象分析
1
作者
李松
机构
延边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东疆学刊》
2025年第1期96-106,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朝鲜古代诗学‘唐宋之争’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9BWW024。
文摘
在中国,杞菊的意象经历了从先秦到唐宋的构建过程,朝鲜古代的杞菊文化深受中国的影响。带有杞菊意象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君子固穷、安贫乐道的基调,但也有不同的侧重。杞菊与书酒的联系也合乎传统耕读传家思想。杞菊的意象建构由陆龟蒙首开,他阐发了杞菊的气节;苏轼在陆龟蒙的基础上阐发了“官厨杞菊”中“万物同一”的哲理;张栻发现了哲理背后深层次审美基础,即杞菊的中和之美;朝鲜古代文人卢守慎则在前人基础上更进一步指出多欲在修行方面的阻碍。卢守慎《续续杞菊赋》在内容和形式上对中国杞菊赋有多方面的接受,同时更加突出了杞菊在君子修身方面的理学意义。朱熹等理学家思想的传播也使杞菊文化深受朝鲜古代文人喜爱。
关键词
杞
菊
意象
卢守慎
理学
建构
《续续杞菊赋》
中朝
分类号
I31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I106.6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卢守慎的《续续杞菊赋》及中朝杞菊意象分析
李松
《东疆学刊》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