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视风谣吹皱的柔波——《再别康桥》《蒹葭》联读
1
作者 陶兴国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9期48-51,共4页
徐志摩作为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读书人,骨子里承继的是古典文化传统,潜意识里蕴含着民族文化心理。我们若能在群文阅读思想指导下,将《再别康桥》与《诗经·蒹葭》进行联读,则能直观地发现《再别康桥》只不过是中华传统文化... 徐志摩作为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读书人,骨子里承继的是古典文化传统,潜意识里蕴含着民族文化心理。我们若能在群文阅读思想指导下,将《再别康桥》与《诗经·蒹葭》进行联读,则能直观地发现《再别康桥》只不过是中华传统文化孕育的花儿。经典文学是旷野上轻轻吹过的风谣,《再别康桥》就是风谣吹皱的一河柔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别康桥》 《蒹葭》 文脉相续
下载PDF
《蒹葭》诗意朦胧性和多义性考辨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建虎 王佳玲 《保定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69-71,77,共4页
《蒹葭》是《诗经.秦风》中的诗篇,然而此诗与强悍习战、激昂豪放的整体秦风截然不同,呈示出独特的幽婉性和朦胧性,成为古今千年学人探幽聚讼的焦点。要之在于情境之迷离、词义之多解,从而形成对诗歌题旨纷然不同的理解。《蒹葭》是一... 《蒹葭》是《诗经.秦风》中的诗篇,然而此诗与强悍习战、激昂豪放的整体秦风截然不同,呈示出独特的幽婉性和朦胧性,成为古今千年学人探幽聚讼的焦点。要之在于情境之迷离、词义之多解,从而形成对诗歌题旨纷然不同的理解。《蒹葭》是一首相思怀人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蒹葭》 情境 词义 题旨 相思怀人
下载PDF
“文化自觉”观照下的典籍翻译研究:以《蒹葭》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方路 《外语教育研究》 2018年第2期43-47,共5页
本文以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为理论基础,以《蒹葭》为个案,回顾先贤研究成果,探索典籍翻译。笔者认为,第一,支撑典籍翻译的理论基础是文化自觉理论。第二,典籍翻译包括两个过程,即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第三,当翻译作为典籍之一的古... 本文以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为理论基础,以《蒹葭》为个案,回顾先贤研究成果,探索典籍翻译。笔者认为,第一,支撑典籍翻译的理论基础是文化自觉理论。第二,典籍翻译包括两个过程,即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第三,当翻译作为典籍之一的古典诗歌时,本文作者的具体做法是:在语内翻译时,在原诗基础上加三个字;在语际翻译时,则一行对译一行,以保持原文风姿。第四,为了体现典籍英译时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我们可以在英文译本中使用中国英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典籍 翻译 《蒹葭》 中国英语
下载PDF
《蒹葭》隐喻语境解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郭蓉 《兰州学刊》 2006年第8期64-65,151,共3页
随着国内外学者对隐喻研究的日益深入,隐喻不再被仅仅理解为语言的修辞手段,在更普遍的意义上,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概念体系得到了诸多的认同。尤其是在作为修辞语言运作方式典型体现的诗歌语言中,象征、比兴等隐喻手法的运用则更为普... 随着国内外学者对隐喻研究的日益深入,隐喻不再被仅仅理解为语言的修辞手段,在更普遍的意义上,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概念体系得到了诸多的认同。尤其是在作为修辞语言运作方式典型体现的诗歌语言中,象征、比兴等隐喻手法的运用则更为普遍。《诗三百》是中国诗歌的滥觞,而其中《蒹葭》篇又被誉为“千古伤心之祖”,诗篇中的意象暗示与意境生成极富隐喻内涵,通过对这种隐喻语境的解析,可观其无限丰富的“象外之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蒹葭》 隐喻 象外之旨
下载PDF
《蒹葭》的意象与意境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邵孔发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95-96,共2页
形象、意象、意境是文艺作品的三种创作方法或形态。《诗经·秦风·蒹葭》运用了意象与意境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人们对该诗的含义有种种不同理解,缘于诗的意象--伊人有着丰富的内涵。诗有意识的朦胧的环境景物描写构成了朦胧含... 形象、意象、意境是文艺作品的三种创作方法或形态。《诗经·秦风·蒹葭》运用了意象与意境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人们对该诗的含义有种种不同理解,缘于诗的意象--伊人有着丰富的内涵。诗有意识的朦胧的环境景物描写构成了朦胧含蓄的意境。意象与意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蒹葭》 意象 意境 形象 爱情
下载PDF
《蒹葭》与诗人的审美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展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4年第1期73-74,共2页
从原始民俗文化的研究角度考察,《蒹葭》实际上是一首恋歌。“所谓伊人”是一位女性而非隐士或贤者。《蒹葭》具有审美高度的意境塑造,在当时当时是十分少见的。
关键词 《蒹葭》 意境 诗人 恋歌
下载PDF
黑色悲观主义的绝望与迈向生命的圆满──《等待戈多》与《蒹葭》的比较解读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兆勇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31-32,共2页
从比较文化的角度来揭示弥漫在《等待戈多》与《蒹葭》中的等待意识中所包蕴的不同文化内涵。
关键词 等待 理性缺席 天人合一 《诗经》 《等待戈多》 《蒹葭》 比较文化 文化内涵
下载PDF
《蒹葭》主旨微探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再平 《科教文汇》 2010年第17期58-58,共1页
本文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综合了《蒹葭》主旨的几种代表性看法,并探讨了其形成原因,以期对《蒹葭》主旨的理解有所启发。
关键词 《蒹葭》 主旨 探索
下载PDF
情因景生,景以情合——对《蒹葭》意象含义的细读
9
作者 易卫华 刘华丽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51-54,共4页
《蒹葭》一诗中“蒹”与“葭”是两种不同的植物,据此理解诗意,诗作的画面感随之增强,“白露为霜”从古人对于节令的认识以及此诗整体诗境和意境营造的需要考察,不仅是对深秋时节的暗示,同时还有着一种悲伤的情感指向,而“伊人”的出现... 《蒹葭》一诗中“蒹”与“葭”是两种不同的植物,据此理解诗意,诗作的画面感随之增强,“白露为霜”从古人对于节令的认识以及此诗整体诗境和意境营造的需要考察,不仅是对深秋时节的暗示,同时还有着一种悲伤的情感指向,而“伊人”的出现,将人物拖入画面之中,使得秋景包含的情感指向更加清楚,情感与意象圆融地浇筑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蒹葭》 意象 意境 细读
下载PDF
《蒹葭》和《雨巷》的比较解读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峰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8年第3期123-124,共2页
作为极富有象征意蕴的两首诗歌,《诗经·蒹葭》和戴望舒的《雨巷》为我们提供了求而不得、可望难即的人生启示.但是在大致相同的主题下,不同的追寻态度、不同的追寻对象、不同的外在环境又折射出或执若或幻灭的不同抒情基调。
关键词 《蒹葭》 《雨巷》 文本故事 追寻对象 环境
下载PDF
认知翻译观下《蒹葭》四种英译文的比较
11
作者 张屏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02-105,共4页
《诗经》中广为流传的名篇《蒹葭》拥有多个英文译本。本文选取其中四个英译文,以认知翻译观为理论指导,从译文的体验性、互动性、创造性、语篇性、和谐性及译文体现的现实和认知"两个世界"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探讨认知... 《诗经》中广为流传的名篇《蒹葭》拥有多个英文译本。本文选取其中四个英译文,以认知翻译观为理论指导,从译文的体验性、互动性、创造性、语篇性、和谐性及译文体现的现实和认知"两个世界"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探讨认知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翻译 《蒹葭》 源文本 目标语
下载PDF
《蒹葭》:过程哲学的诗意展开
12
作者 汤天勇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40,共3页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朦胧诗。因其故事的虚化、意象的空灵及意境的隐喻,诗出以降,解诗者争讼不已。一是刺襄说,《诗小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二是招贤说...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朦胧诗。因其故事的虚化、意象的空灵及意境的隐喻,诗出以降,解诗者争讼不已。一是刺襄说,《诗小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二是招贤说,《诗沈》道:“盖下游为雒京,士之在周者,如见其在水中央,而不可得也。上游为开渭,士之在秦者,道阻且长而可致也。”清人姚际恒也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蒹葭》 诗意 过程哲学 中国诗歌史 《诗小序》 朦胧诗 姚际恒 诗经
原文传递
《关雎》《蒹葭》教学设想
13
作者 李卫东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关雎》 《蒹葭》 《诗经》 中学 语文教学 题材
原文传递
赏《蒹葭》结构之美
14
作者 张璇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4-55,共2页
《诗经·蒹葭》是一首“思心徘徊,百读不厌的杰作”,被古今人誉为“情真景真、风神摇曳的绝唱”。④相较于人们因为《蒹葭》不明确的创作主旨与朦胧的主旨②所造成的理解分歧以及由此引发的无限遐想与多重解读,笔者更关注《蒹葭... 《诗经·蒹葭》是一首“思心徘徊,百读不厌的杰作”,被古今人誉为“情真景真、风神摇曳的绝唱”。④相较于人们因为《蒹葭》不明确的创作主旨与朦胧的主旨②所造成的理解分歧以及由此引发的无限遐想与多重解读,笔者更关注《蒹葭》“重章叠句,复沓而歌”的结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蒹葭》 结构 创作主旨 诗经 情真 复沓
原文传递
《蒹葭》“三章只一意,特换韵”辨
15
作者 王厚怀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31-33,共3页
许多选注本将《诗经.蒹葭》中的"苍苍"、"淒淒"、"采采"全都解释为"茂盛(貌)",其依据值得怀疑。它们绝不是简单的"换韵"。作为变换的中心词,它们负载着特定的诗义信息;作为融情的景... 许多选注本将《诗经.蒹葭》中的"苍苍"、"淒淒"、"采采"全都解释为"茂盛(貌)",其依据值得怀疑。它们绝不是简单的"换韵"。作为变换的中心词,它们负载着特定的诗义信息;作为融情的景语,它们的意义变化,表明三章诗意的逐层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蒹葭》 换韵 诗意加深
下载PDF
从《蒹葭》接受史看《诗经》诠释学特征
16
作者 尹雪华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0期36-39,共4页
《诗经.秦风.蒹葭》从西汉以来,在不同的诠释中,其主题由"刺襄公诗",一变成为"怀人诗",再变而为"爱情诗",其魅力之处正在于它创造了"求而不得"的企慕情境。诗中关键字句的训诂,如"伊人&qu... 《诗经.秦风.蒹葭》从西汉以来,在不同的诠释中,其主题由"刺襄公诗",一变成为"怀人诗",再变而为"爱情诗",其魅力之处正在于它创造了"求而不得"的企慕情境。诗中关键字句的训诂,如"伊人"、"溯洄"、"溯游"、"宛在水中央"等也因之而发生相应变化。可见,《诗经》作品意义的生成有赖于具体的诠释,而《诗经》本意的研究过程正是一种"去障化"的过程;《诗经》诠释学有其独立的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蒹葭》 诠释 《诗经》古注
下载PDF
以情言志传精神——《蒹葭》主题的层递式读解
17
作者 赵青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7年第1期38-41,共4页
《诗经·国风·秦风》为秦地汉族民歌,多为粗犷奔放、同仇敌忾之词,充满杀伐之气,然独《蒹葭》缠绵婉致、高渺出尘,令人称奇。该诗神秘难测,颇有些象征意味,其主题含蓄多义,叫人遐想,历来争议不断。就《蒹葭》而言,对"伊人"... 《诗经·国风·秦风》为秦地汉族民歌,多为粗犷奔放、同仇敌忾之词,充满杀伐之气,然独《蒹葭》缠绵婉致、高渺出尘,令人称奇。该诗神秘难测,颇有些象征意味,其主题含蓄多义,叫人遐想,历来争议不断。就《蒹葭》而言,对"伊人"的准确定位是解读其主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蒹葭》 读解 层递 精神 言志 汉族民歌 象征意味 准确定位
下载PDF
《蒹葭》主题及接受史
18
作者 何平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09年第6期31-33,共3页
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即使存在解读的开放性,最终一般还是以追求“共识”为目的的。所以,我们就经常看到中学语文课堂,起于众声喧哗,而终于独尊一腔,真正意义上对于各种观点的宽容很难做到。由于“接受美学关注的不是文学本文的结构,... 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即使存在解读的开放性,最终一般还是以追求“共识”为目的的。所以,我们就经常看到中学语文课堂,起于众声喧哗,而终于独尊一腔,真正意义上对于各种观点的宽容很难做到。由于“接受美学关注的不是文学本文的结构,而是对文学本文的理解的历史性。在尧斯看来,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文的效果和意义,取决于作品在当前历史中的读者的阅读经验中具体化的实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蒹葭》 接受史 中学语文教学 主题 文学本文 语文课堂 众声喧哗 接受美学
下载PDF
我所理解的语文教学——观摩《蒹葭》课堂有感
19
作者 赵国强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6年第3期30-31,共2页
前段时间,我在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参加挂职培训,全程参与了该校"关注学生、聚焦课堂、深度推进有效教与学"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其间听了陆老师执教的一节语文课,感触颇深。我本是教数学的,虽然作为业务校长期间分管教学工作,但评语... 前段时间,我在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参加挂职培训,全程参与了该校"关注学生、聚焦课堂、深度推进有效教与学"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其间听了陆老师执教的一节语文课,感触颇深。我本是教数学的,虽然作为业务校长期间分管教学工作,但评语文课还是外行,这里仅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和感受。一、我的观摩所见陆老师执教的《蒹葭》一课,是《诗经》中脍炙人口的一首诗。她没有任何所谓的"铺垫",没有通常的"初读"、"再读"、"精读"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蒹葭》 重章叠句 范读 整体感知 语言知识 篇章结构 美读 江苏省无锡市 听课者 情感态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