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醒来的森林》呼唤心灵的自然
- 1
-
-
作者
姜楠
-
机构
上海政法学院
-
出处
《芒种(下半月)》
2017年第7期63-64,共2页
-
文摘
美国自然文学经典作品《醒来的森林》,通过作家的深入生活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展现给我们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蔚蓝的天空,湛蓝的大海,天海一色中各种鸟类的活动。从而告知世人:生活原本如此美好,充满着大自然的生机勃勃。我们要保持一颗沉静的心,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呼唤自然的回归,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
关键词
《醒来的森林》
回归心灵的自然
人化自然
环境保护
-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
-
题名飞来中国的知更鸟——巴勒斯与《醒来的森林》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崔春燕
-
出处
《森林与人类》
2004年第4期53-53,共1页
-
-
关键词
巴勒斯
《醒来的森林》
鸟
树木
-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
-
题名《醒来的森林》:让心灵被自然的力量唤醒
- 3
-
-
-
出处
《满分阅读(初中版)》
2015年第11期46-47,共2页
-
文摘
《醒来的森林》是美国作家约翰·巴勒斯的第一部自然散文集。作者亲身数次与森林相会,通过对鸟类的寻觅、追逐与发现,写出了这本关于鸟类的书。他所写的鸟类,皆来自对自然的亲历探索,而非在书房里做的虚假的想象。写作方式上,作者并未完全仰仗严谨的科学,而是凭着自己对鸟类的热爱和深入观察,把自己的热情与心声谱写在书中,意图通过文字,唤起读者对鸟类、自然乃至博物学的兴趣。
-
关键词
《醒来的森林》
自然
唤醒
力量
心灵
美国作家
写作方式
鸟类
-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
-
题名自然文学给我的三件礼物
- 4
-
-
作者
何锋
-
机构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
出处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4年第10期1-1,共1页
-
文摘
我对自然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受自然文学的直接影响。自然文学以自觉的生态意识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如约翰·巴勒斯的《醒来的森林》、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等,都是典型作品。在作家眼里,自然文学是一种流派。在我看来,她就是生活中的一位交谈者,在和她静静的对话中,我总能受到启发,收到思想的礼物。
-
关键词
生态意识
交谈者
礼物
人与自然的关系
苇岸
典型作品
《大地上的事情》
《醒来的森林》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生态文学对科技负面效应的警示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刘青汉
-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
-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9-161,共3页
-
文摘
阅读中外生态文学,有两个深切感受。第一,以国别而论,国外生态文学文本中充满光明、欢乐、安静、幸福、赞美与感恩,如俄国米·普里什文的《大地的眼睛》、《鸟儿不惊的地方》、《大自然的日历》,美国约翰·巴勒斯的《醒来的森林》,美国约翰·谬尔的《夏日走过山间》,加拿大杰克·迈纳尔的《我与飞鸟》,加拿大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的《动物记我眼中的野生动物精,而中国生态文学的内容充满忧伤、痛苦和焦虑,如徐刚的《伐木者,醒来!》、《世纪末的忧思》、《拯救大地》,姜戎的《狼图腾》,曲格平的《困境与选择》,陈桂棣的《淮河的警告》,易正的《中国抉择——关于中国生存条件的报告》等。第二个感受,以纵向历史时段看,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无论中国还是国外,几乎所有生态文学文本都笼罩在由科技化、工业化及现代化引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灾害之中,几乎所有生态文学作家的心都充满焦虑。
-
关键词
生态文学
科技化
负面效应
《醒来的森林》
文学文本
野生动物
《狼图腾》
普里什文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巴勒斯——顺其自然的人
- 6
-
-
作者
李青松
-
出处
《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年级版)》
2011年第1期58-59,95,96,共4页
-
文摘
他的名字好记,巴勒斯坦去掉一个字,就是他的名字。巴勒斯是美国19世纪的生态文学作家,以写鸟著名。他的作品多是以美国东部的卡茨基尔山脉为背景,代表作《醒来的森林》,被誉为生态文学的经典之作。美国总统西奥多·岁斯福说,他自己是看着巴勒斯的书长大的,他的生态思想源于巴勒斯。
-
关键词
顺其自然
《醒来的森林》
美国总统
生态文学
巴勒斯坦
文学作家
19世纪
生态思想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鸟鸣林更幽
- 7
-
-
作者
约翰·巴勒斯
程虹
-
出处
《书摘》
2015年第7期77-78,共2页
-
文摘
就我们北部的气候而言,可以说,春天是从三月中旬延续到六月中旬。不管怎么说,和煦的春潮迟迟不肯退去,直到夏至。这时,嫩芽和细枝开始生长成林,小草也不似以往那艘鲜嫩水灵。
-
关键词
《醒来的森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书评
书介绍
-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