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色糊墙纸》:一部女权主义的力作 被引量:9
1
作者 陈茂林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74-77,共4页
《黄色糊墙纸》是美国女权主义先驱兼作家吉尔曼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小说揭露了性别歧视和压迫,批判了不平等的夫妻关系,表达了提高妇女经济地位的思想;批判了男性对女性的文化压迫,提出了女性写作和建立女性话语的课题;回顾了妇女解放... 《黄色糊墙纸》是美国女权主义先驱兼作家吉尔曼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小说揭露了性别歧视和压迫,批判了不平等的夫妻关系,表达了提高妇女经济地位的思想;批判了男性对女性的文化压迫,提出了女性写作和建立女性话语的课题;回顾了妇女解放斗争的历史,提出了男女两性互相理解、共同努力以消除性别压迫的设想,堪称一部女权主义短篇小说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糊墙纸》 女权主义 性别歧视 女性写作 女性话语 妇女解放
下载PDF
《黄色糊墙纸》的叙述策略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冻梅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92-95,共4页
夏洛特·P·吉尔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女权主义者兼作家。在她的短篇小说《黄色糊墙纸》中,吉尔曼放弃了传统的叙述模式,从第一人称经验视角切入,以环境作为女性地位的象征,通过对女性经验的拟态模仿,颠覆了男性话语... 夏洛特·P·吉尔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女权主义者兼作家。在她的短篇小说《黄色糊墙纸》中,吉尔曼放弃了传统的叙述模式,从第一人称经验视角切入,以环境作为女性地位的象征,通过对女性经验的拟态模仿,颠覆了男性话语模式,创立了一种全新的叙述策略,为20世纪的女性写作树立了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糊墙纸》 叙述策略 夏洛特·P·吉尔曼 美国 短篇小说 第一人称经验视角 -k-性经验
下载PDF
《黄色糊墙纸》:父权制社会女性写作的困境 被引量:2
3
作者 朱丽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20-123,共4页
美国女作家夏绿蒂.伯金斯.吉尔曼在短篇小说《黄色糊墙纸》中,以丰富而隐晦的意象、反传统的叙事手法以及"疯女人"式的结局设计,喻示了当时女性作家的写作困境,控诉了西方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精神的压迫、扭曲和摧残。
关键词 绿蒂·伯金斯·吉尔曼 《黄色糊墙纸》 父权制社会 困境
下载PDF
梦性空间:静观指向的广阔性阐释——以小说《黄色糊墙纸》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毛延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0-95,共6页
吉尔曼的小说往往对于某一实物有着说不清的眷顾,这可以视为她对19世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语境的现象学介入。其女性主义关怀根植于她对女性生存空间的思考,而其作品的女性主义内涵在于将女性生存空间的广阔性蕴涵于实物之上予以静观性阐... 吉尔曼的小说往往对于某一实物有着说不清的眷顾,这可以视为她对19世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语境的现象学介入。其女性主义关怀根植于她对女性生存空间的思考,而其作品的女性主义内涵在于将女性生存空间的广阔性蕴涵于实物之上予以静观性阐释。与其他女性主义作品不同,《黄色糊墙纸》打破了传统女性主义作品过度依赖文化基座的封闭逻辑定势,而是以具有现象学意义的实物作为文学建构的载体,通过广阔性这一概念来勾连并彰显小说的女性主义主题。《黄色糊墙纸》中看似光怪陆离的延异空间中,折射出的是认知主体在本体定位上的扩散及其自我世界感知的嬗变,而这一切都直接指向女性生存空间的纠结与超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洛特.吉尔曼 现象学 静观指向 《黄色糊墙纸》
下载PDF
解构男权社会的经典奉献——关于易卜生《玩偶之家》和吉尔曼《黄色糊墙纸》的比较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郑丽娜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73-76,共4页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和吉尔曼的《黄色糊墙纸》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批判封建思想、揭露男权社会的经典作品。二者在抨击夫权至上的凶残,撕裂资产阶级家庭温情脉脉的面纱方面,有着共同的意旨。但是,二者也有相异之处,这主要是易卜生的《...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和吉尔曼的《黄色糊墙纸》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批判封建思想、揭露男权社会的经典作品。二者在抨击夫权至上的凶残,撕裂资产阶级家庭温情脉脉的面纱方面,有着共同的意旨。但是,二者也有相异之处,这主要是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是以男性视角来观照妇女的命运,而吉尔曼的《黄色糊墙纸》则是以女权观点来求索妇女解放之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卜生 吉尔曼 男性视角 女权主义 《玩偶之家》 《黄色糊墙纸》
下载PDF
《黄色糊墙纸》中的象征意象释读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冻梅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6期33-36,共4页
 作为女权主义的经典作品之一,《黄色糊墙纸》不仅以它关心妇女命运的主题取胜,还以它成熟精湛的表现技巧见长。吉尔曼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了象征手法,使得房子、景物、摆设等都成了别具匠心的象征物象,反映了妇女受压抑的命运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 《黄色糊墙纸》 吉尔曼 象征
下载PDF
《黄色糊墙纸》中的象征蕴涵解读
7
作者 于虹 李利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2年第9期117-118,共2页
《黄色糊墙纸》是根据美国女权主义先驱兼作家吉尔曼的自身经历写成,主要目的是批判米歇尔医生"休息疗法"的不合理性。吉尔曼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了象征手法,使得场景的设置,故事的题目和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具有了别具匠心的象... 《黄色糊墙纸》是根据美国女权主义先驱兼作家吉尔曼的自身经历写成,主要目的是批判米歇尔医生"休息疗法"的不合理性。吉尔曼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了象征手法,使得场景的设置,故事的题目和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具有了别具匠心的象征意义,反映了对父权专制的强烈控诉和对于传统女德的大胆反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糊墙纸》 象征 压迫 反抗
下载PDF
《黄色糊墙纸》的空间书写
8
作者 唐金萍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0期26-29,共4页
夏洛特·波金斯·吉尔曼1892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黄色糊墙纸》,描写了一个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白人妇女产后情绪低落,丈夫把她关在一个幽闭的贴满黄色壁纸的房子里接受治疗,随后女主人公产生幻觉而癫狂的故事。笔者以空间理论为视角... 夏洛特·波金斯·吉尔曼1892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黄色糊墙纸》,描写了一个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白人妇女产后情绪低落,丈夫把她关在一个幽闭的贴满黄色壁纸的房子里接受治疗,随后女主人公产生幻觉而癫狂的故事。笔者以空间理论为视角,以空间方式诠释女性命运,从绘画空间、身体空间、权利空间三个"展区"来聚焦女主人公的命运,展现了女主人公在男权社会中的困境以及反抗和挣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糊墙纸》 绘画空间 身体空间 权利空间
下载PDF
从人格理论看《黄色糊墙纸》的创作及叙述人疯癫的心理动因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妤双 许庆红 《宿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49-52,共4页
从卡伦.霍妮的人格理论来解读《黄色糊墙纸》中的女权主义思想,可以看出,吉尔曼诟病父权社会的动因与她童年时期因为缺乏关爱而形成的基本焦虑息息相关。在很大程度上,基本焦虑造成吉尔曼对男性极其敏感、忧虑,并驱动她走向反抗父权之... 从卡伦.霍妮的人格理论来解读《黄色糊墙纸》中的女权主义思想,可以看出,吉尔曼诟病父权社会的动因与她童年时期因为缺乏关爱而形成的基本焦虑息息相关。在很大程度上,基本焦虑造成吉尔曼对男性极其敏感、忧虑,并驱动她走向反抗父权之路来合理化内心焦虑。在某种程度上,小说中的叙述人也对建立亲密关系感到焦虑,她靠过度压抑自己来获得安宁,却让愤怒爆发,最终只能借想象性的胜利抗争来保护自己,从而走入疯癫。这可能就是小说创作以及叙述人最终疯癫的深层心理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糊墙纸》 创作 疯癫 卡伦·霍妮 人格理论 心理动因
下载PDF
围城里的挣扎何时了?——《黄色糊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1
10
作者 白晓荣 《铜陵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94-95,共2页
《黄色糊墙纸》是吉尔曼的代表作,它揭示了女性是如何在重重围城中挣扎的,从而对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以及婚姻家庭对女性的束缚提出了质疑和批判。
关键词 夏洛蒂·吉尔曼 《黄色糊墙纸》 女性主义
下载PDF
《黄色糊墙纸》中叙事者疯癫的背后——基于卡伦·霍妮的神经症理论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丽丽 化宪宪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58-63,共6页
文章以卡伦·霍妮的神经症理论为视角,对《黄色糊墙纸》中的叙事者“我”疯癫结局背后的原因进行了了探讨:社会文化环境固有的矛盾和冲突、人际关系缺失导致叙事者“我”从屈从型人格转向孤立型人格,在人格转变过程中,尽管叙事者“... 文章以卡伦·霍妮的神经症理论为视角,对《黄色糊墙纸》中的叙事者“我”疯癫结局背后的原因进行了了探讨:社会文化环境固有的矛盾和冲突、人际关系缺失导致叙事者“我”从屈从型人格转向孤立型人格,在人格转变过程中,尽管叙事者“我”采取了构建理想化意象和释放虐待式冲动等防御性策略,但其内心的焦虑和冲突不仅未能因此得到缓解,反而愈加严重,故最终必然走向疯癫。通过神经症视角的解读可以看出,作者吉尔曼创作此小说的意图在于反映知识女性当时所面临的精神困境。该解读在当代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糊墙纸》 神经症理论 屈从型人格 孤立型人格
下载PDF
吉尔曼对女作家关于疯女人叙事传统的突破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淑芬 杨肖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美国女性主义作家夏洛特.波金斯.吉尔曼在其短篇小说《黄色糊墙纸》中,对以往女作家关于疯女人的叙事传统有了很大的突破。相对于将疯女人置于文本的边缘地带,她则将其引入文本中心;相对于将叙述重心放在一个女人被逼疯的结果上,她则把... 美国女性主义作家夏洛特.波金斯.吉尔曼在其短篇小说《黄色糊墙纸》中,对以往女作家关于疯女人的叙事传统有了很大的突破。相对于将疯女人置于文本的边缘地带,她则将其引入文本中心;相对于将叙述重心放在一个女人被逼疯的结果上,她则把笔墨聚焦在一个女人是如何被逼疯的过程上;相对于倾心描述疯女人壮烈的死,她则注重刻画其艰难的生;相对于疯女人的失语状态,她则赋予了疯女人以充分的话语权。吉尔曼对女作家关于疯女人叙事传统的突破,鲜明地表现了她作为女性主义作家的创作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洛特·波金斯·吉尔曼 《黄色糊墙纸》 疯女人 女性主义
下载PDF
走向疯癫还是实现自我?——论吉尔曼的女性主义叙事 被引量:1
13
作者 温安琪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05-109,共5页
以女性主义叙事学为理论基础,探讨美国知名作家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的女权主义思想发展脉络及其现实意义。吉尔曼在她的两部作品《黄色糊墙纸》和《她乡》中分别采用男女两种不同的叙述声音和叙述视角,这是她女权意识不断觉... 以女性主义叙事学为理论基础,探讨美国知名作家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的女权主义思想发展脉络及其现实意义。吉尔曼在她的两部作品《黄色糊墙纸》和《她乡》中分别采用男女两种不同的叙述声音和叙述视角,这是她女权意识不断觉醒,女权主义思想不断发展的表现:从要求给予女性话语权,追求两性平等到承认两性差异,强调女性价值,推崇女性文化。作者根据特定的社会现实和不同的写作意图采用不同的叙事手法,使她的女权主义思想更易被读者接受,从而产生极大的社会反响和现实意义:女性只有夺回话语权,树立话语权威和独立自主的意识,才能消除偏见,得到男性尊重,打破二元对立思维,与男性携手共创更高的社会价值,共建多元化的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尔曼 《黄色糊墙纸》 《她乡》 女性主义叙事学 女权主义
下载PDF
妇女解放道路上的普罗米修斯——谈欧美三女性笔下的三个疯女性
14
作者 肖淑芬 《朝阳师专学报》 1992年第1期44-47,共4页
欧美文学史上三位不同国度、不同流派的女性作家都在自己的作品中写进了一位疯女性,这就是活跃于十九世纪文坛的法国的乔治·桑、英国的夏洛蒂·勃朗特和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类国著名的女权主义作家夏洛特·波金斯·吉尔... 欧美文学史上三位不同国度、不同流派的女性作家都在自己的作品中写进了一位疯女性,这就是活跃于十九世纪文坛的法国的乔治·桑、英国的夏洛蒂·勃朗特和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类国著名的女权主义作家夏洛特·波金斯·吉尔曼,她们分别在《安吉堡的磨工》、《简·爱》、《黄色糊墙纸》中,塑造了布芮可里伦、伯莎·梅森和身为人妻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留下的“我”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欧美文学史 普罗米修斯 妇女解放 《黄色糊墙纸》 道路 十九世纪 女权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