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日史”的意义——论历史维度谱系与整体史 被引量:10
1
作者 小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67,共9页
历史由诸多维度共同刻画,主体(人物)、时间、空间、行为(事件)是几个基本维度。事实上,每一维度都体现为一种谱系,比如时段的长短便构成时间谱系。特定的时代、不同的考察者常常偏向某一历史维度谱系中的一端,而忽略另一端。茅盾以《中... 历史由诸多维度共同刻画,主体(人物)、时间、空间、行为(事件)是几个基本维度。事实上,每一维度都体现为一种谱系,比如时段的长短便构成时间谱系。特定的时代、不同的考察者常常偏向某一历史维度谱系中的一端,而忽略另一端。茅盾以《中国的一日》留下的"一日史",实际意味着一种历史的时间维度极端,随之,其他历史维度发生了相应变化:人物维度由社会精英变成了平民百姓,由庞杂的个体行为构成无数的社会角色;事件维度由重大社会现象变成了日常生活,由重复的琐事敷演为碌碌的生活影像;空间维度由抽象的全盘世界变成了具象的生活共同体,通过芸芸众生的人际关系呈示出鲜活的历史情境。"一日史"所凸显的历史维度谱系之间,桴鼓相应,以鲜明的平民史观,区别于传统的精英史观,构成史观维度谱系。历史维度谱系的所有端绪合成整体的社会史。整体史需要加强历史维度谱系内部的牵连,通过跨学科的沟通,改变思维方式,克服"碎片化"倾向,在世界视野中观照共同体,在社会结构中考察边缘角色,在特定时代中确定日常事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日史 维度谱系 碎片化 整体
下载PDF
《中国的一日》所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日常生活 被引量:2
2
作者 薛辉 《地方文化研究》 2014年第2期105-112,共8页
茅盾主编的《中国的一日》描绘的是1936年5月21日当天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是时代大环境背景下活生生的社会现实,可谓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总面貌。通过该书,我们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和感受近代中国各地的生活状况。因此,本文从社会生... 茅盾主编的《中国的一日》描绘的是1936年5月21日当天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是时代大环境背景下活生生的社会现实,可谓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总面貌。通过该书,我们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和感受近代中国各地的生活状况。因此,本文从社会生活史研究的视角,论述其具有的重要史料价值,并作有关"碎片化"的思考,希冀学界能引起重视并善利用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的一日 社会 社会生活 常生活 料价值 碎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