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免疫剂一氧化氮NO在鱼虾类养殖中的抗病促长作用
1
作者 姜礼燔 许云萍 《当代水产》 2011年第12期34-35,共2页
一氧化氮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免疫剂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就由美国科学家Davy发现了,
关键词 一氧化 生物免疫 促长作用 虾类养殖 抗病 NO 美国科学家
下载PDF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在运动预适应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2
作者 娄国 张艳 付常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83-1288,共6页
背景:运动是防治各种心血管疾病并保护心脏免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策略,其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目的:观察有氧运动预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激活(包... 背景:运动是防治各种心血管疾病并保护心脏免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策略,其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目的:观察有氧运动预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激活(包括偶联和磷酸化)在其间的作用。方法:取80只成年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安静组(n=40)和运动组(n=40),运动组进行8周有氧运动,安静组在鼠笼内安静饲养。8周后进行3项实验:①实验1:末次训练后,检测大鼠心功能、心脏NO代谢物含量及心脏eNOS、磷酸化eNOS-S1177、eNOS二聚体、eNOS单体的蛋白表达量;②实验2:将大鼠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安静+eNOS抑制剂组、运动+eNOS抑制剂组,均进行体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安静+eNOS抑制剂组、运动+eNOS抑制剂组再灌注前10 min持续灌注eNOS抑制剂,再灌注3 h后检测心功能与心肌梗死面积;③实验3:将大鼠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安静+eNOS偶联剂组和运动+eNOS偶联剂组,均进行体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安静+eNOS偶联剂组和运动+eNOS偶联剂组再灌注前10 min持续灌注eNOS偶联剂,再灌注3 h后检测心肌梗死面积、心脏NO代谢物含量及心脏eNOS、磷酸化eNOS-S1177、eNOS二聚体、eNOS单体和3-硝基酪氨酸的蛋白表达量(其中,磷酸化eNOS-S1177/eNOS比值反映eNOS磷酸化/去磷酸化水平,eNOS二聚体/单体比值反映eNOS偶联/解偶联水平)。结果与结论:①实验1:与安静组比较,运动组大鼠心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P<0.05),亚硝酸盐和S-亚硝基硫醇含量升高(P<0.05),磷酸化eNOS-S1177、eNOS蛋白表达和磷酸化eNOS-S1177/eNOS比值上调(P<0.05),eNOS二聚体蛋白表达和eNOS二聚体/单体比值升高(P<0.05);②实验2:与安静对照组比较,运动对照组左心室发展压升高(P<0.05),心肌梗死面积下降(P<0.05);与运动对照组比较,运动+eNOS抑制剂组左心室发展压降低(P<0.05),心肌梗死面积增加(P<0.05);③实验3:与安静对照组比较,运动对照组左心室发展压升高(P<0.05),心肌梗死面积下降(P<0.05),磷酸化eNOS-S1177/eNOS比值下降(P<0.05),eNOS二聚体/单体比值下降(P<0.05),S-亚硝基硫醇含量增加(P<0.05),3-硝基酪氨酸蛋白表达量下调(P<0.05);与运动对照组比较,运动+eNOS偶联剂组左心室发展压降低(P<0.05),心肌梗死面积增加(P<0.05),磷酸化eNOS-S1177/eNOS比值升高(P<0.05),eNOS二聚体/单体比值升高(P<0.05),3-硝基酪氨酸蛋白表达升高(P<0.05);④结果表明:有氧运动预适应可诱导心脏保护效应,其机制与心脏缺血-再灌注期间eNOS解偶联以及去磷酸化进而抑制NO过度产生并降低硝基-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预适应 内皮型一氧化合酶 磷酸化/去磷酸化 偶联/解偶联 缺血-再灌注损伤 硝基-氧化应激
下载PDF
呼出气一氧化氮、肺泡一氧化氮和嗜酸性粒细胞对3~6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3
作者 李阳 张宇翔 张蓉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肺泡一氧化氮(CaNO)和嗜酸性粒细胞(EOS)在甘肃省兰州市3~6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确诊哮喘或过敏性鼻炎或下呼吸道感染的360例3~6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斯皮尔曼秩相关系...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肺泡一氧化氮(CaNO)和嗜酸性粒细胞(EOS)在甘肃省兰州市3~6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确诊哮喘或过敏性鼻炎或下呼吸道感染的360例3~6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评估FeNO、CaNO、EOS的相关性,通过随机森林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评估FeNO、CaNO和EOS对3种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哮喘患儿的FeNO、CaNO中位数高于其他疾病患儿,过敏性鼻炎患儿的EOS中位数最低,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FeNO、CaNO中位数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eNO与CaNO呈正相关(r=0.59,P<0.05),FeNO与EOS呈负相关(r=-0.61,P<0.05),CaNO与EOS呈负相关(r=-0.63,P<0.05)。随机森林模型显示,FeNO在疾病分类中的重要性最高。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3种疾病中,FeNO、CaNO、EOS对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效能均最高(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91、1.00)。多因素逻辑回归模型诊断哮喘的曲线下面积为0.96,灵敏度为0.902,特异度为0.881。结论FeNO、CaNO和EOS在鉴别诊断兰州地区3~6岁儿童哮喘、过敏性鼻炎、下呼吸道感染方面展现出较好的潜力,且基于三者构建的多因素逻辑回归模型可有效提升对哮喘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出气一氧化 肺泡一氧化 嗜酸性粒细胞 儿童 哮喘 过敏性鼻炎 下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匹莫齐特对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的调控及其作用机制
4
作者 刘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175-1180,共6页
目的运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株,探究匹莫齐特(Pimozide)对一氧化氮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合成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用含10%胎牛血清、100 U·mL^(-1)的青链霉素DMEM培养液将RAW264.7细胞稀释为每孔2&... 目的运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株,探究匹莫齐特(Pimozide)对一氧化氮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合成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用含10%胎牛血清、100 U·mL^(-1)的青链霉素DMEM培养液将RAW264.7细胞稀释为每孔2×105个接种于24孔板中进行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仅含DMEM培养液+RAW264.7细胞)、Pimozide组(仅含RAW264.7细胞和10μmol·L^(-1)Pimozide培养液)、LPS诱导(LPS 1 mg·L^(-1))组(LPS+RAW264.7细胞)、药物处理组[含细胞和不同浓度药物,包括Pimozide低(LPS+2.5μmol·L^(-1))、中(LPS+5μmol·L^(-1))、高(LPS+10μmol·L^(-1))组]。各组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水平测定采用Griess法进行检测。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免疫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iNOS mRNA表达水平和iNOS和磷酸化的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通路-5的蛋白表达相对水平。结果用含10%胎牛血清、100 U·mL^(-1)的青链霉素DMEM培养液培养RAW264.7细胞24 h后,各组培养上清液一氧化氮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69,P<0.05);Pimozide低(LPS+2.5μmol·L^(-1))、中(LPS+5μmol·L^(-1))、高(LPS+10μmol·L^(-1))组一氧化氮释放的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49,P<0.05)。各组iNOS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59和23.37,P<0.05),同时发现各组磷酸化的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通路-5/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通路-5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7,P<0.05)。结论Pimozide可抑制RAW264.7细胞中iNOS表达和一氧化氮的生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磷酸化的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通路-5的生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莫齐特 脂多糖 RAW264.7细胞 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通路 诱导型一氧化合成酶
下载PDF
盐胁迫下外源一氧化氮对罗布麻叶片中黄酮类物质合成的影响
5
作者 赵法兴 郝岗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43-46,共4页
本研究以一氧化氮(NO)为供体,在盐胁迫条件下研究其对罗布麻叶片生长、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 mmol/LNaCl胁迫下,施用250μmol/LSNP可显著提高罗布麻叶片PAL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含量;NO清除... 本研究以一氧化氮(NO)为供体,在盐胁迫条件下研究其对罗布麻叶片生长、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 mmol/LNaCl胁迫下,施用250μmol/LSNP可显著提高罗布麻叶片PAL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含量;NO清除剂血红蛋白(hemoglobin)可抑制盐胁迫下SNP对罗布麻叶片PAL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促进作用,说明SNP是通过其分解产物NO影响这些物质的合成。推测在NaCl胁迫下,NO通过促进罗布麻黄酮类物质等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来缓解NaCl胁迫对罗布麻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 罗布麻 盐胁迫 PAL活性 黄酮类物质
下载PDF
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支气管激发试验与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相关性
6
作者 陆静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63-0166,共4页
探究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与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相关性。方法 150例患者,均疑似咳嗽变异性哮喘(入选时间2023.04~2023.06),临床检查方案:呼出气一氧化氮、支气管激发试验;金标准:《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观察内容:... 探究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与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相关性。方法 150例患者,均疑似咳嗽变异性哮喘(入选时间2023.04~2023.06),临床检查方案:呼出气一氧化氮、支气管激发试验;金标准:《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观察内容:两种诊断方法相关性;两种诊断方法之间相关性。结果 对该病诊断中,支气管激发试验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6.00%、40.74%、95.93%;经相关性分析显示,阳性患者中,支气管激发试验与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之间一般相关(r=0.684,P<0.001);经ROC曲线分析,呼出气一氧化氮对该病诊断曲线下面积(AUC)为0.811,最佳截断值为40ppb;与支气管激发试验联合后,诊断效能提升,且呼出气一氧化氮诊断准确度、灵敏度较支气管激发试验高(P<0.05)。结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诊断方法中,支气管激发试验、呼出气一氧化氮结果存在相关性,且两种诊断方法联合应用可提升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支气管激发试验 呼出气一氧化测定
下载PDF
光丝诱导大气等离子体化学反应生成的一氧化氮测量
7
作者 张梦 汪露萍 +3 位作者 黄倩 邱选兵 李传亮 邓伦华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4,共8页
大气等离子体会诱导化学反应,一氧化氮(NO)是大气化学反应的主要产物之一,对其大气浓度的准确测量有助于揭示其大气化学反应机理并优化大气等离子体应用。在静态密闭反应池中,利用脉冲宽度35 fs、工作波长800 nm的脉冲激光生成光丝等离... 大气等离子体会诱导化学反应,一氧化氮(NO)是大气化学反应的主要产物之一,对其大气浓度的准确测量有助于揭示其大气化学反应机理并优化大气等离子体应用。在静态密闭反应池中,利用脉冲宽度35 fs、工作波长800 nm的脉冲激光生成光丝等离子体并诱导大气化学反应,进而采用中红外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实时测量了NO浓度随空气气压、反应时间的变化。在不同气压下,NO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直至保持稳定,但NO达到稳定浓度所需要的反应时间随空气气压增加而延长。受到三体复合反应的影响,NO的累积体积比浓度从低气压时的400×10^(-6)以上减小到常压时(一个大气压)的120×10^(-6)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超短脉冲激光 大气化学反应 一氧化 中红外光谱
下载PDF
一氧化氮处理对杏果实采后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张洁仙 刘雪艳 +3 位作者 单晴 姜丽巍 吴斌 魏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4-191,200,共9页
为探究NO对杏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的抗氧化作用,实验以吊干杏为试材,采用外源NO处理,测定了杏果实采后硬度、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 solids,TSS)、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和H_(2)O_(2)含量,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corbic acid... 为探究NO对杏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的抗氧化作用,实验以吊干杏为试材,采用外源NO处理,测定了杏果实采后硬度、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 solids,TSS)、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和H_(2)O_(2)含量,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corbic acid-glutathione,AsA-GSH)循环中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的含量,脱氢抗坏血酸(dehydroascorbic acid,DHA)、氧化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oxidized,GSSG)含量,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ic acid peroxidase,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ono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MDHAR)以及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DHAR)的变化。结果表明,NO处理可延缓杏果实采后硬度下降,降低了呼吸强度和TA含量,提高TSS含量,较好地维持杏果实贮藏品质。同时,NO处理降低了杏果实、果皮和果肉中H_(2)O_(2)含量,增强了APX、GR、MDHAR和DHAR的活性,提高了AsA和GSH的含量,降低了DHA和GSSG含量。此外,NO处理后果皮抗氧化酶活性和H_(2)O_(2)含量均高于果肉。NO处理通过激活AsA-GSH循环关键抗氧化酶活性,提高了清除H_(2)O_(2)的效率,调节杏果实采后AsA-GSH循环,从而维持了杏果实采后贮藏品质,且果皮的响应快于果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果实 一氧化 贮藏品质 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网膜素1水平预测糖尿病肾脏疾病发生的价值研究
9
作者 刘丹枫 王军芬 +2 位作者 范国洽 何金花 周亚茹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4年第4期291-296,共6页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 NOS)、网膜素1(Omentin-1)水平对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2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 NOS)、网膜素1(Omentin-1)水平对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2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收治的2型DKD患者124例作为DKD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12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eNOS、Omentin-1水平;Pearson法分析DKD患者血清eNOS、Omentin-1和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KD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eNOS、Omentin-1水平对DKD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KD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4.75±0.91)mmol/L比(4.48±0.96)mmol/L]、糖化血红蛋白[(9.32±1.25)%比(8.56±1.23)%]、24 h尿蛋白定量[(2.78±0.31)g比(0.15±0.02)g]、尿微量白蛋白(urinary microalbumin,mAlb)[(273.12±20.41)mg/L比(23.08±3.35)mg/L]、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209.53±22.59)μmol/L比(73.52±9.21)μmol/L]水平显著升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glomerularfiltrationrate, eGFR)[(72.52±13.51)mL·min^(-1)·(1.73m^(2))^(-1)比(107.34±10.27)m L·min^(-1)·(1.73 m^(2))^(-1)]、血清e NOS[(24.48±3.37)U/L比(33.82±4.52)U/L]、Omentin-1[(28.75±4.42)μg/L比(43.63±6.78)μg/L]水平显著降低(P<0.05);DKD患者血清eNOS与Omentin-1水平呈正相关(r=0.674,P<0.05);血清eNOS、Omentin-1与24 h尿蛋白定量、m Alb、Scr呈负相关(r=-0.456、-0.551、-0.503、-0.527、-0.497、-0.495, P<0.05),与eGFR呈正相关(r=0.523、 0.602,P<0.05);24 h尿蛋白定量、mAlb、Scr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KD的危险因素(P<0.05),eGFR、e NOS、Omentin-1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KD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eNOS、Omentin-1两者联合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KD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42,分别高于血清e NOS(AUC=0.882)、Omentin-1(AUC=0.862)各自单独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KD的AUC(P<0.05)。结论 DKD患者血清eNOS与Omentin-1水平均呈低表达,二者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KD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脏疾病 内皮型一氧化合酶
下载PDF
中央和外周气道一氧化氮测定在哮喘诊断中的应用
10
作者 陈文丽 王少飞 王艳飞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3期295-299,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中央气道一氧化氮(FeNO)、外周气道一氧化氮(CaNO)和肺功能之间的关系,探讨FeNO和CaNO在哮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同时行FeNO、CaNO、肺功能检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哮喘... 目的通过分析中央气道一氧化氮(FeNO)、外周气道一氧化氮(CaNO)和肺功能之间的关系,探讨FeNO和CaNO在哮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同时行FeNO、CaNO、肺功能检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哮喘组、慢阻肺组和对照组,分析三组患者FeNO、CaNO与肺功能指标的关系,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和配对设计资料χ^(2)检验分析FeNO和CaNO在哮喘诊断方面的价值。结果共纳入30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哮喘组患者130例,慢阻肺组患者102例,对照组患者76例。三组患者比较,哮喘组患者FeNO[(55.14±34.64)ppb]水平高于慢阻肺组患者[(19.56±7.93)ppb]和对照组患者[(18.93±7.93)pp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后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比较,CaNO和肺功能各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eNO与CaNO呈正相关(r=0.363,P<0.001)。FeNO与年龄、2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EF25%pred)、用力呼气中期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pred)呈负相关。CaNO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EF25%pred、MMEF%pred呈负相关。FeNO和CaNO诊断哮喘的临界值分别为27.5ppb和10.6ppb。FeNO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896,95%CI 0.858~0.934)比CaNO(0.649,95%CI 0.586~0.712)大(P<0.05),且FeNO敏感性和特异性(0.800,0.888)较CaNO(0.577,0.719)高。结论FeNO和CaNO可与肺功能一起用于辅助诊断哮喘,但FeNO诊断价值更大,CaNO越高,小气道功能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呼出气一氧化 肺泡一氧化
下载PDF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李智慧 许林 +6 位作者 赵秀芬 徐静 王波 刘益 杨张奎 黄艳香 张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8期84-87,共4页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 of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19年9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的稳定期COP...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 of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19年9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的稳定期COPD患者178例及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43例,分别进行FeNO稳态浓度及肺功能检测,记录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依据COPD患者气流受限肺功能分级分成GOLD 1级(n=30)、2级(n=78)、3级(n=40)、4级(n=30)四个亚组;然后再根据慢阻肺综合评估分成A组(n=50)、B组(n=34)、C组(n=46)、D组(n=48)四个亚组,比较COPD病例组与健康组以及各个亚组之间的Fe NO水平,并分析Fe NO与FEV1、FEV1%pred的相关性。结果 (1)稳定期COPD组的FeNO水平高于健康组(P <0.05)。(2) COPD患者FeNO与FEV1、FEV1%pred均无相关性(P> 0.05),GOLD1级、2级、3级、4级不同亚组的Fe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慢阻肺综合评估C组的FeNO水平高于A组(P <0.05),其余各组间FeNO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FeNO检测不能替代肺功能、慢阻肺综合评估分级,对COPD患者病情需进行单独评估,但FeNO检测可能有助于COPD的初筛诊断及未来急性加重风险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出气一氧化 肺功能 疾病严重程度
下载PDF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清CXCL8、CXCL12与一氧化氮吸入治疗临床转归的关系
12
作者 闫晓燕 司鑫 +2 位作者 权艳华 焦东菊 翟淑芬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PPHN)患儿血清人CXC型趋化因子配体8(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8,CXCL8)、CXCL12与一氧化氮吸入治疗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08/2023-05月作者... 目的探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PPHN)患儿血清人CXC型趋化因子配体8(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8,CXCL8)、CXCL12与一氧化氮吸入治疗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08/2023-05月作者医院收治并给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的PPHN患儿13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出院时临床转归结局分为死亡组(n=32)和存活组(n=103)。比较两组PPHN患儿血清CXCL8、CXCL12水平。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接受一氧化氮吸入治疗PPHN患儿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CXCL8、CXCL12对接受一氧化氮吸入治疗PPHN患儿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患儿血清CXCL8、CXCL12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均<0.05)。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XCL8水平升高、血清CXCL12水平升高、早产、出生时Apgar评分0~3分、合并并发症是接受一氧化氮吸入治疗的PPHN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吸入一氧化氮早期反应则是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XCL8、CXCL12联合检测对接受一氧化氮吸入治疗的PPHN患儿死亡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28,大于血清CXCL8、CXCL12单独检测(AUC分别为0.762、0.714)。结论PPHN患儿血清CXCL8、CXCL12水平升高与接受一氧化氮治疗的不良临床转归有关,且CXCL8、CXCL12水平升高是PPHN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CXCL8、CXCL12联合检测对接受一氧化氮治疗PPHN患儿死亡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人CXC型趋化因子配体8 人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2 一氧化吸入治疗 临床转归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证型与呼出气一氧化氮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林芳超 张志岷 滕忠强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87-389,共3页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中医证型与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4月—2023年8月期间在我院呼吸科接受随访治疗的COPD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按照不同中医证型分为3组,即肺肾气虚证组(n=30)...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中医证型与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4月—2023年8月期间在我院呼吸科接受随访治疗的COPD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按照不同中医证型分为3组,即肺肾气虚证组(n=30)、肺肾气阴两虚组(n=30)、肺气虚证组(n=30)。收集同期在我院内接受门诊随访的30例慢阻肺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象。均接受肺功能指标以及FeNO检查。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 1/FVC)、FEV 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Pred)]以及FeNO水平。比较3个中医证型组别FEV 1/FVC、FEV 1%Pred以及FeNO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 1/FVC、FEV 1%Pred水平较对照组的低,而FeNO水平均较对照组的高(P<0.05)。肺肾气阴两虚证组FEV 1/FVC、FEVl%Pred水平较肺肾气虚证组、肺气虚证组的低,而FeNO水平较肺肾气虚证组、肺气虚证组的高(P<0.05);肺肾气虚证组FEV 1/FVC、FEVl%Pred水平较肺气虚证组的低,而FeNO水平较肺气虚证组的高(P<0.05)。结论:COPD稳定期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FeNO水平比较存在差异性,且肺肾气阴两虚证>肺肾气虚证>肺气虚证,可指导评估稳定期COPD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值得推广及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医证型 呼出气一氧化 相关性
下载PDF
一氧化氮参与调控油菜素内酯增强高山离子芥悬浮细胞抗寒性
14
作者 刘亚洁 安黎哲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31,共14页
为探究油菜素内酯(BRs)诱导提高植物的抗寒性是否受一氧化氮(NO)信号分子调控,以高山离子芥(Chorispora bungeana)悬浮细胞为材料,分别用24-表油菜素内酯(EBR)、NO供体SNP、NO清除剂PTI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抑制剂L-NAME、EBR+PTIO以... 为探究油菜素内酯(BRs)诱导提高植物的抗寒性是否受一氧化氮(NO)信号分子调控,以高山离子芥(Chorispora bungeana)悬浮细胞为材料,分别用24-表油菜素内酯(EBR)、NO供体SNP、NO清除剂PTI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抑制剂L-NAME、EBR+PTIO以及EBR+L-NAME进行处理,分析在低温胁迫下以上处理对细胞抗寒性、活性氧(ROS)水平以及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外源EBR处理可以缓解低温胁迫对悬浮细胞活力的抑制以及离子渗漏和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加剧,从而增强细胞对低温的抗逆能力。SNP处理对上述生理指标的影响与EBR类似。(2)在低温胁迫下,与EBR处理细胞相比,EBR+PTIO以及EBR+L-NAME处理会导致悬浮细胞活力下降,离子渗漏和膜脂过氧化程度显著升高,表明阻断NO信号会降低EBR诱导提高的抗寒性。(3)与仅受低温胁迫的细胞相比,外源EBR处理导致细胞NO含量和NOS活性进一步升高,而EBR诱导的NO积累可以被PTIO或L-NAME所抑制。(4)EBR、SNP处理均可以明显抑制低温胁迫下离子芥悬浮细胞过氧化氢(H_(2)O_(2))含量、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和羟自由基(OH-)含量的升高,并显著增强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增加抗坏血酸(AsA)和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的含量,从而缓解低温造成的氧化损伤,而PTIO、L-NAME会不同程度抑制低温胁迫下EBR的这些保护功能。综上所述,EBR通过激活离子芥悬浮细胞的NOS活性来促进细胞内源NO积累,从而提高其抗寒性。EBR处理可以抑制低温胁迫下ROS过量积累并增强细胞的抗氧化防御能力,这两个过程都受NO信号分子调控,从而缓解低温造成的氧化损伤,防止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提高细胞对低温胁迫的抗逆性。因此,低温胁迫下,高山离子芥悬浮细胞NOS来源的NO是EBR信号转导的下游信号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素内酯 一氧化 高山离子芥 抗寒性 活性氧 氧化防御系统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与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江文莉 陈丽鸿 +2 位作者 邹天添 李斯豪 江洪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2466-2473,共8页
目的:探讨粉尘螨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 SPT)阳性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口鼻呼出气一氧化氮与鼻部症状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行粉尘螨SPT阳性患者358例以及同期同年龄阶段的粉... 目的:探讨粉尘螨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 SPT)阳性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口鼻呼出气一氧化氮与鼻部症状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行粉尘螨SPT阳性患者358例以及同期同年龄阶段的粉尘螨SPT阴性的非变应性鼻炎患者180例,按照年龄分为儿童组(6~17岁),青年组(18~40岁),中老年组(>40岁);按照粉尘螨皮肤点刺试验分为阴性(−)组,阳性(+~++)组和强阳性(+++~++++)组。检测所有对象的口鼻呼出气一氧化氮值,并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鼻部症状评分,采用SPSS27.0分析各指标的相关性及诊断效能。结果: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应性鼻炎患者nNO、FeNO值均不同,且较非变应性患者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各个年龄阶段,不同程度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nNO无明显差异;SPT为阴性组和阳性组的患者FeNO无明显差异,而强阳性组的患者FeNO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差异(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儿童组AR患者nNO、FeNO与部分鼻部症状呈弱相关,青年组及中老年组AR患者与鼻部症状评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FeNO与nNO作为AR诊断的客观指标具有一定的价值,但FeNO与nNO作为评判AR患者严重程度的指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一氧化 皮肤点刺试验 粉尘螨
下载PDF
一氧化氮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的应用
16
作者 王亚婷 贺春伟 +2 位作者 付紫玉 王慧 马德东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发生造成了世界范围的医疗危机和卫生资源紧张。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期间被证明可以改善氧合,降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发生造成了世界范围的医疗危机和卫生资源紧张。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期间被证明可以改善氧合,降低肺动脉压力,减少无创通气的需求。SARS冠状病毒(SARS coronavirus,SARS-CoV)与SARS-CoV-2遗传结构和病理特征具有重叠性,并且NO具有抗病毒、舒张血管、抗凝、抗炎作用。本文拟对NO在COVID-19中的应用展开综述,以期为后续COVID-19患者的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血管舒张 抗病毒
原文传递
槲芪方加减对肝癌化疗栓塞术后大鼠一氧化氮合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乏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孔庆旭 陈桂云 +1 位作者 陈自力 李俊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研究槲芪方加减对肝癌化疗栓塞术后大鼠一氧化氮合酶(i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乏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中随机抽取12只作为健康组进行对照,37只大鼠建立肝癌模型。建模过程中意外死亡1只大鼠,剩余36只大鼠建... 目的:研究槲芪方加减对肝癌化疗栓塞术后大鼠一氧化氮合酶(i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乏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中随机抽取12只作为健康组进行对照,37只大鼠建立肝癌模型。建模过程中意外死亡1只大鼠,剩余36只大鼠建模成功,随机分为模型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以及联合组,每组12只。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联合组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基础上给予模型大鼠27 ml/kg槲芪方灌胃,2次/d,共24周。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肝功能指标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大鼠免疫功能指标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大鼠肝癌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检测各组大鼠VEGF、iNOS、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结果:与健康组比较,模型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ALT、AST、ALP水平均降低(P<0.05),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ALT、AST、ALP水平均高于联合组(P<0.05)。与健康组比较,模型组CD3^(+)、CD4^(+)、CD4^(+)/CD8^(+)降低,CD8^(+)升高(P<0.05),模型组与联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及联合组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CD3^(+)、CD4^(+)、CD4^(+)/CD8^(+)降低,CD8^(+)升高(P<0.05)。与健康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细胞凋亡率低于联合组(P<0.05)。与健康组比较,模型组VEGF、iNOS、HIF-1α表达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VEGF、iNOS、HIF-1α表达均升高(P<0.05),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比较,联合组VEGF、iNOS、HIF-1α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槲芪方加减可提高肝癌TACE术后大鼠的免疫功能,通过抑制肝癌大鼠乏氧微环境中HIF-1α、iNOS及VEGF水平,改善乏氧微环境,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癌化疗栓塞术 槲芪方 大鼠 一氧化合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乏氧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一氧化氮治疗仪混合气体均匀性的有限元分析
18
作者 刘庆利 陈再宏 +2 位作者 胡燕海 吴海啸 刘广清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15-22,共8页
目的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CFD)方法研究一氧化氮治疗仪中气体混合装置内压、预设的NO输出浓度以及输入气体流速对混合气体均匀性的影响,从而为一氧化氮治疗仪的使用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首先通过分... 目的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CFD)方法研究一氧化氮治疗仪中气体混合装置内压、预设的NO输出浓度以及输入气体流速对混合气体均匀性的影响,从而为一氧化氮治疗仪的使用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首先通过分析一氧化氮治疗仪的工作原理、工作参数和气体混合装置结构设置7组不同参数的算例,然后对气体混合装置模型进行网格划分、网格无关性验证、数值计算方法的选择以及控制方程的介绍,最后引出气体混合均匀度量化方法并利用FLUENT软件对各组算例进行有限元仿真。结果根据FLUENT软件导出各组算例的气体浓度分布云图,通过气体混合均匀度量化公式计算出的第1~7组算例所对应的气体混合均匀度依次为91.62%、92.75%、93.09%、92.53%、94.21%、93.98%、97.75%。结论在一氧化氮治疗仪中气体混合装置内压和预设的NO输出浓度对混合气体均匀性的影响较为微弱,而输入气体流速对一氧化氮治疗仪混合气体均匀性影响较为显著。该研究可为一氧化氮治疗仪的安全使用提供技术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动力学 一氧化治疗仪 混合均匀度 有限元仿真 FLUENT
下载PDF
呼出气一氧化氮、脉冲振荡检查在儿童哮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19
作者 刘梅 汤朝骞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5期86-88,共3页
目的:分析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脉冲振荡(IOS)检查在儿童哮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成都市成华区妇幼保健院呼吸科收治的48例非哮喘患儿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48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组。两组患儿均进行FeNO检测、... 目的:分析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脉冲振荡(IOS)检查在儿童哮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成都市成华区妇幼保健院呼吸科收治的48例非哮喘患儿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48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组。两组患儿均进行FeNO检测、IOS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FeNO水平及中心气道阻力(R20)、呼吸总阻抗(R5)、呼吸系统总阻抗(Z5)、响应频率(Fre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急性期FeNO水平及R20、R5、Z5、Fres高于缓解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哮喘患儿FeNO检测、IOS检查结果呈高表达水平,且急性期表达水平更高,可为儿童哮喘的诊断与病情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出气一氧化 脉冲振荡 儿童 哮喘
下载PDF
一氧化氮供体型药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体外抗菌活性的影响
20
作者 江玉梅 张紫薇 +1 位作者 王吉天 杨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0,共7页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供体型药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体外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菌落计数法、总NO检测试剂盒、活性氧检测试剂盒、钙离子(Ca^(2+))荧光探针Fluo-4 AM检测不同浓度的NO(10、3...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供体型药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体外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菌落计数法、总NO检测试剂盒、活性氧检测试剂盒、钙离子(Ca^(2+))荧光探针Fluo-4 AM检测不同浓度的NO(10、30、50 mmol/L)对P.g的体外抗菌性能,以及对P.g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和Ca^(2+)浓度的影响。结果NO对P.g有显著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且其抗菌活性与NO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NO处理后显著提高了P.g胞内ROS水平和Ca^(2+)浓度(P<0.05)。结论NO能够有效抑制P.g的活性和生长能力,并引起P.g胞内ROS和Ca^(2+)代谢紊乱。NO供体型药物对种植体周围炎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供体型药物 牙龈卟啉单胞菌 抗菌作用 种植体周围炎 活性氧 钙离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