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0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因循与超越:一流学科建设与评价创新——基于世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研究的视角
1
作者 钱晓辉 黄岚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80,共5页
夸夸雷利·西蒙兹公司(QS)、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U.S.News)、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ARWU)等四大机构推出的世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呈现出以知识创新能力评价为核心的共性特征,但也存在明显的范式局限... 夸夸雷利·西蒙兹公司(QS)、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U.S.News)、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ARWU)等四大机构推出的世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呈现出以知识创新能力评价为核心的共性特征,但也存在明显的范式局限。以世界性评价为参照,能更好地把握我国大学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探索更科学的学科建设评价路径,即加强学科内涵发展,以创新驱动学科融合发展,构建一流学科生态体系;加强学科评价理论研究,推动全过程学科评价实践,构建中国在世界学科评价中的话语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学科 学科评价 全过程评价 学科内涵发展
下载PDF
一流学科建设从甄选学术带头人开始
2
作者 刘益东 《中国考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1,共4页
目前,我国科教事业正在从引进吸收、跟踪跟进向原始创新、自立自强转型、跃升,科研难度陡然提高,以往形成的“唯帽子”和“唯论文”的科研评价体系已无法胜任,因此必须加快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我本人长期从事科技战略和人才评价等领域研... 目前,我国科教事业正在从引进吸收、跟踪跟进向原始创新、自立自强转型、跃升,科研难度陡然提高,以往形成的“唯帽子”和“唯论文”的科研评价体系已无法胜任,因此必须加快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我本人长期从事科技战略和人才评价等领域研究,认为一流学科建设应该成为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我想从四个方面探讨学科评价和人才评价问题。这里所讲的一流人才、一流学科、一流成果均指世界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体制改革 学术带头人 学科评价 一流学科 科研评价体系 自立自强 人才评价 一流人才
下载PDF
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医学院校护理学硕士学位论文分析--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
3
作者 孔令娜 廖和平 +2 位作者 郑秋兰 全凤英 姚海燕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6期149-152,共4页
检索中国知网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的重庆医科大学2013—2022年间的护理学硕士学位论文,分析学位论文的发文量、基金支持、被引频次、研究方向、研究设计等基本情况,采用VOS viewer软件分析论文的关键词,以分析重庆医科大学护理... 检索中国知网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的重庆医科大学2013—2022年间的护理学硕士学位论文,分析学位论文的发文量、基金支持、被引频次、研究方向、研究设计等基本情况,采用VOS viewer软件分析论文的关键词,以分析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研究设计,为提高护理学硕士培养质量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护理学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方向符合社会健康需求,虽已初步形成多个研究主题,但需进一步拓展研究深度,加强研究设计的多样性和严谨性,提高论文的学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学硕士 学位论文 一流学科
下载PDF
世界一流学科布局建设的新特征及启示
4
作者 李小红 杨苏梦 赵双良 《中国高校科技》 2024年第1期35-40,共6页
世界一流学科在国家(地区)分布上呈非均衡状态,具有集聚效应;世界一流学科在学校聚集度上表现出“阶梯式”特征,出现“群体性卓越”现象;中国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居亚洲首位。世界一流学科的建成遵循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并重、学科交叉融合... 世界一流学科在国家(地区)分布上呈非均衡状态,具有集聚效应;世界一流学科在学校聚集度上表现出“阶梯式”特征,出现“群体性卓越”现象;中国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居亚洲首位。世界一流学科的建成遵循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并重、学科交叉融合与特色办学多路径发展、重视与地方良性互动的逻辑。据此,我国高质量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要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内涵式发展为根本,协调发展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融入到服务地方和社会发展的行动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学科 学科布局 建成逻辑 中国特色
原文传递
一流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的关系研究
5
作者 李忠武 谭长银 +1 位作者 孙艳艳 刘窑军 《科教导刊》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一流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共同构成“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本课题基于“双一流”建设背景,探讨一流学科的深刻内涵和外延,阐明一流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之间联动发展、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的关系,并从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科研成果... 一流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共同构成“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本课题基于“双一流”建设背景,探讨一流学科的深刻内涵和外延,阐明一流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之间联动发展、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的关系,并从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等方面来深入探究一流学科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一流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和研究生教育高素质发展的基本目标密切符合,以此实现二者协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学科 学科内涵 研究生教育 高质量发展 相互关系
下载PDF
高校数字化转型助推一流学科建设的国际经验
6
作者 黄景文 张鸣远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4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高校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在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发挥着积极作用。为借鉴国际高校数字化转型助推一流学科建设的创新经验,基于社会空间理论及核心竞争力理论构建案例分析理论框架,汇总... 高校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在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发挥着积极作用。为借鉴国际高校数字化转型助推一流学科建设的创新经验,基于社会空间理论及核心竞争力理论构建案例分析理论框架,汇总国外五所高校数字化转型的案例,分类探讨高校在不同的教育空间中所采取的多种数字化转型举措如何作用于不同学科核心竞争力要素,进而助推一流学科建设,包括物理空间的人才培养、精神空间的数字规范、社会空间的交流合作。最后,得出高校数字化转型助推一流学科建设的研究结论:学科核心竞争力要素与教育空间形成相互对应关系,一流学科所聚焦的核心竞争力要素分属高校数字化转型作用的不同教育空间,并于其中发挥效能。高校教育数字化转型促使学科资源、学科学术与学术能力互融共生,共同作用于学科建设。基于此提出以下启示:国内高校应重视数字化转型对一流学科建设的支撑作用,协调一流学科在不同教育空间中的发展,并进一步探索一流学科对高校数字化转型的反向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一流学科建设 国际经验 核心竞争力 教育空间
下载PDF
面向一流学科自动控制理论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7
作者 刘鑫屏 田亮 张悦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3期125-128,共4页
针对当前自动控制理论课程配套实验环节无法满足“双一流”建设要求的问题,开发了自动控制理论课程虚拟实验平台。依托自动化专业一流学科建设平台,利用虚拟现实和网络信息技术,依据实验室的真实环境和设备,建立了完整的空间、设备模型... 针对当前自动控制理论课程配套实验环节无法满足“双一流”建设要求的问题,开发了自动控制理论课程虚拟实验平台。依托自动化专业一流学科建设平台,利用虚拟现实和网络信息技术,依据实验室的真实环境和设备,建立了完整的空间、设备模型,构建了模拟实验环境和实验设备的虚拟三维场景。该虚拟实验平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参与度与自主性,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持的实验教学改革,对自动化专业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学科 自动控制理论 虚拟实验平台
下载PDF
以能力为导向的中医学一流学科学术型研究生教学方法研究
8
作者 骆欢欢 严灿 +2 位作者 吴丽丽 祝鹏辉 郑锋玲 《高教学刊》 2024年第6期40-43,共4页
目前中医学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教学理念未能快速转型,研究生课程的中医学内涵意义极度匮乏,导师、教师、研究生对中医学哲学基础、医史源流、文化传承为主体的中医学内涵质量式创新思维的重视程度不够,中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学术创新思维薄弱... 目前中医学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教学理念未能快速转型,研究生课程的中医学内涵意义极度匮乏,导师、教师、研究生对中医学哲学基础、医史源流、文化传承为主体的中医学内涵质量式创新思维的重视程度不够,中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学术创新思维薄弱,能力提升效率不显。该研究针对中医学一流学科研究生存在的中医经典古籍阅读不足、中医思维方法比较局限及理论体系的构建不全面等问题,提出定位补救措施,通过将补救中的理论和实践与以能力为基础的医学教育结合起来,可以针对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和失败者制定更综合的学习体系,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临床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补救 中医学一流学科研究生 能力导向 教学方法 学术创新
下载PDF
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学科建设实践探索
9
作者 张宏荣 孟悦 程运江 《领导科学论坛》 2024年第3期120-123,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全面深入,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新形势和新任务对高等教育实施内涵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全面深入,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新形势和新任务对高等教育实施内涵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战略举措。推动一流学科建设,必须实现一流党建和一流学科的同频共振,以一流的党建引领一流学科建设,实现二者的双融双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学科 高校党建 党建引领
下载PDF
推动一流学科建设 促进一流期刊发展
10
作者 吴尚之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共1页
一流学科建设与一流期刊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流学科建设的成果提升了一流期刊的学术质量,一流期刊的发展又为一流学科建设成果的发表提供了学术平台,为一流学科发展和交流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在推动一流学科建设、促进... 一流学科建设与一流期刊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流学科建设的成果提升了一流期刊的学术质量,一流期刊的发展又为一流学科建设成果的发表提供了学术平台,为一流学科发展和交流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在推动一流学科建设、促进一流期刊发展的实践中,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期刊对学科建设支撑不够,期刊发展滞后于学科建设,学术期刊引领创新的能力还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期刊 一流学科 学术期刊 学术质量 学术平台 桥梁纽带作用 学科建设 互相促进
下载PDF
汇聚一流学者 传播一流学术 建设一流学科
11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陈伟,1979年生,湖北宜昌人,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首届全国最具影响力人文社科青年学者,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新型犯罪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陈伟,1979年生,湖北宜昌人,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首届全国最具影响力人文社科青年学者,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新型犯罪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学科 西南政法大学 后备人选 法学博士 重大攻关项目 人文社科 一流学者 新型犯罪
下载PDF
汇聚一流学者 传播一流学术 建设一流学科
12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徐以祥,1974年生,云南牟定人,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教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环境资源法学、气候法学的研究。在德国出版学... 徐以祥,1974年生,云南牟定人,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教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环境资源法学、气候法学的研究。在德国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在《Natural Resources Forum:A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Journal》《法学研究》《比较法研究》《法学评论》《政治与法律》等国际SSCI期刊、国内法学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5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重点人文基地重大招标项目1项,主持和参与国家及地方立法调研项目多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复印资料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一流学科 学术专著 中国法学会 西南政法大学 法学博士 比较法研究
下载PDF
我校举行一流学科建设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
13
作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11月29日下午,我校在学校国际交流中心举办一流学科建设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与全国各师范院校共话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校长王德强致欢迎辞并作主旨报告,副校长陈正权主持论坛。在主旨报告中,王德强从进一步“擦亮”师范底... 11月29日下午,我校在学校国际交流中心举办一流学科建设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与全国各师范院校共话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校长王德强致欢迎辞并作主旨报告,副校长陈正权主持论坛。在主旨报告中,王德强从进一步“擦亮”师范底色、主动对接边疆人才需求、积极引领云岭教师教育发展、大力推进一流师范专业建设、不断巩固课程教学的基础、进一步深化协同育人实践教学改革、加强以教学发展提升教师教书育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育人 师范专业 师范院校 国际交流中心 实践教学改革 副校长 一流学科建设 王德强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一流学科建设的探讨
14
作者 林满华 徐军发 +2 位作者 阮杰 张华 刘卫红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1058-1061,共4页
以新医科建设为切入点,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一流学科建设为研究目标,从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辟实践教学新路径3个方面,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分析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新医科背景下医学检验技... 以新医科建设为切入点,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一流学科建设为研究目标,从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辟实践教学新路径3个方面,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分析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新医科背景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一流学科建设的内涵,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一流学科建设提供策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一流学科
下载PDF
湖北省高校一流学科发展态势研究
15
作者 胡雯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4年第4期44-48,共5页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双一流”建设实施以来,湖北省各项工作有力推进,发展成效明显。为了进一步了解“双一流”建设启动以来湖北省高校在一流学科建设工作中取得...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双一流”建设实施以来,湖北省各项工作有力推进,发展成效明显。为了进一步了解“双一流”建设启动以来湖北省高校在一流学科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文章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为依据,多维度探析2017—2022年湖北省高校一流学科发展趋势,针对湖北省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中未能形成梯度与层次分明的学科建设体系,学科建设区域、结构布局不均衡等现象,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学科 湖北省 软科 发展态势
下载PDF
我国一流学科文化自信的内涵及生成 被引量:4
16
作者 闫广芬 杜剑涛 贺文杰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共1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文化自信的时代课题对教育提出全新要求。以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时代使命和丰富内涵为观照,我国一流学科建设需要生成学科文化自信,其内涵可深描为三个维度:文化底色源自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文化自信的时代课题对教育提出全新要求。以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时代使命和丰富内涵为观照,我国一流学科建设需要生成学科文化自信,其内涵可深描为三个维度:文化底色源自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两大支柱产生的凝聚力,文化底蕴源自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大核心意识显现的软实力,文化底气源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科制度、体系和内在价值对教育复杂实践问题的解决以及创造的伟大成就昭示的硬实力。在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学科知识在生产与转化中形成具有整合功能的一流学科知识文化,是涵育一流学科文化自信的前提条件;学科组织在质量建设中形成具有导向功能的一流学科组织文化,是涵育一流学科文化自信的现实土壤;中国学者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形成具有传续功能的一流学科共同体文化,是涵育一流学科文化自信的中坚力量。生成一流学科文化自信要分别从共创自主学科知识体系、共建学科组织和共组学术共同体入手,对标构建一流学科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以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气质、文化标识和文化形象真正通向一流学科文化自信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学科 一流学科文化 文化自信 学科话语体系 学科文化形象
下载PDF
本源性的追问:研究世界一流学科的新范式——评武建鑫教授《世界一流学科的成长之道》
17
作者 祁占勇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双一流”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战略部署,自2015年实施以来,第一轮建设已经圆满结束,第二轮建设伴随着《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正式启动。作为“双一流”建设研究的重要命题,... “双一流”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战略部署,自2015年实施以来,第一轮建设已经圆满结束,第二轮建设伴随着《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正式启动。作为“双一流”建设研究的重要命题,世界一流学科在政策的推动下成为近年来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特别是针对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学科 一流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本源性 持续关注 高等教育领域 成长之道 新范式
下载PDF
世界一流学科形成规律研究——《世界一流工程学科的生成机理研究》评介
18
作者 姜华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陕西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武建鑫教授撰写的《世界一流工程学科的生成机理研究》一书切中“双一流”建设的基本问题,以学科生态系统为分析视角,阐述世界一流工程学科的形成规律,为“双一流”大学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理论参考。该... 陕西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武建鑫教授撰写的《世界一流工程学科的生成机理研究》一书切中“双一流”建设的基本问题,以学科生态系统为分析视角,阐述世界一流工程学科的形成规律,为“双一流”大学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理论参考。该书是作者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出版的著作,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世界一流学科进行本体论追问的研究范式,内容主要涉及学科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案例大学世界一流工程学科的结构性分析、世界一流工程学科的生成机理归纳三大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 陕西科技大学 世界一流学科 博士论文 结构性分析 一流学科建设 学科生态系统 生成机理
下载PDF
国家一流学科背景下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建设 被引量:4
19
作者 蔡晚拴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3年第1期152-156,共5页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实验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重要条件保障,实施开放共享是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服务教学、科研、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大型仪器设备建设和应用概况的分析,在阐述大型仪器实施开放共享的必要性...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实验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重要条件保障,实施开放共享是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服务教学、科研、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大型仪器设备建设和应用概况的分析,在阐述大型仪器实施开放共享的必要性基础上,提出在国家一流学科背景下进行开放共享工作的创新举措,分别从完善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开放共享平台建设、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培训建设、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和建立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激励新机制5方面进行详细说明,使大型仪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仪器 开放共享平台建设 一流学科
下载PDF
结构洞理论视阈下建设教育管理一流学科的深度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颖秀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19,共8页
一流学科建设需要以系统思维动态思考不同学科的发展进程。教育管理学科的发展在这一进程中受到了“盲目跟风”、追求各种指标等功利主义行为的负面影响,实践领域对教育管理学科的培养目标也存在各种片面认识。功利主义行为和各种片面... 一流学科建设需要以系统思维动态思考不同学科的发展进程。教育管理学科的发展在这一进程中受到了“盲目跟风”、追求各种指标等功利主义行为的负面影响,实践领域对教育管理学科的培养目标也存在各种片面认识。功利主义行为和各种片面认识对教育管理学科的育人功能起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作用。在结构洞理论视阈下审视教育管理学科的性质、定位,为其发展搭建桥梁,保障其发展的充分性,是建设教育管理一流学科的必要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管理 一流学科 结构洞 行动误区 生长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