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尺神经一级传入纤维在脊髓胶状质定位投射的定量分析-FRAP法 被引量:4
1
作者 丁继固 蔡丽霞 +1 位作者 任立恩 胡松林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86-290,共5页
本实验按照跨神经节溃变的原理,用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FRAP)法和显微测量,对大鼠尺神经一级传入纤维在脊髓胶状质(SG)的定位投射进行了定量分析。大鼠尺神经向SG的纵向投射主要为C6~T1,少数实验动物投向T2上、中... 本实验按照跨神经节溃变的原理,用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FRAP)法和显微测量,对大鼠尺神经一级传入纤维在脊髓胶状质(SG)的定位投射进行了定量分析。大鼠尺神经向SG的纵向投射主要为C6~T1,少数实验动物投向T2上、中段。C6~T2各节段SG水平向“眉毛状反应带”长所测均值(mm)分别为0.996、0.996、0.918、0.783、0.642,而尺神经向C6~T2各节段SG水平向投射所测均值(mm)分别在0.354~0.536、0.333~0.542、0.214~0.515、0.144~0.319、0~0.223的范围,显示了反应带从SG的中间区逐渐移至内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神经 一级传入纤维 定量分析 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 脊髓胶状质
下载PDF
三叉神经一级传入纤维与小脑联系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霖 何维为(指导)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6年第2期253-256,278,共5页
本研究用脑纤维束剥离、Fink-Heimer和HRP法追踪了猫、狗和人的三叉神经一级传入小脑的纤维。脑纤维束剥离法,用猫、狗和人脑各10个;Fink-Heimer法,用成体猫7只,成体狗3匹,HRP法,用成体猫6只。通过仔细观察综合分析,结论如下:1.猫、狗... 本研究用脑纤维束剥离、Fink-Heimer和HRP法追踪了猫、狗和人的三叉神经一级传入小脑的纤维。脑纤维束剥离法,用猫、狗和人脑各10个;Fink-Heimer法,用成体猫7只,成体狗3匹,HRP法,用成体猫6只。通过仔细观察综合分析,结论如下:1.猫、狗和人都有三叉神经一级传入纤维进入小脑。该束纤维进入小脑后,一些纤维投射于小脑蚓部Ⅵ、Ⅶ叶,另一些纤维投射于同侧小脑CrⅠ(相当人小脑的上半月叶)和CrⅡp(相当人小脑的下半月叶后部)。並终止于该区皮质的颗粒层内。2.在小脑CrⅠCrⅡp区城内,有三叉神经和迷走神经一级传入纤维的会聚区。这种现象可能为认识小脑参与体躯与内脏传入冲动的整合提供新的形态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一级传入纤维 小脑皮层
下载PDF
大鼠尺神经一级传入纤维在脊髓胶状质定位投射的定量分析(FRAP法)
3
作者 蔡丽霞 《湖北医学院咸宁分院学报》 1994年第3期97-99,共3页
本实验按照跨神经节溃变的原理,用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FRAP)法和显微测量,对大鼠尺神经一级传入纤维在脊髓胶状质(SG)的定位投射进行了定量分析。大鼠尺神经向SG的纵向投射主要为C6-T1,少数实验动物投向T2上中段。C6-T2各节段SG... 本实验按照跨神经节溃变的原理,用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FRAP)法和显微测量,对大鼠尺神经一级传入纤维在脊髓胶状质(SG)的定位投射进行了定量分析。大鼠尺神经向SG的纵向投射主要为C6-T1,少数实验动物投向T2上中段。C6-T2各节段SG水平向“眉”长所测均值(mm)分别为0.995、0.996、0.918、0.783、0.642,而尺神经向C6-T2各节段SG水平向投射所测均值(mm)分别在0.354-0.556、0.333-0.542、0.214-0.515、0.144-0.319、0-0.223的范围,这主要显示了SG的中间区逐渐迁移至内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尺神经 一级传入纤维 脊髓胶状质 定位投射 定量分析 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法
下载PDF
大鼠桡神经一级传入纤维在脊髓胶状质定位投射的定量分析──FRAP法 被引量:1
4
作者 丁继固 任立恩 +2 位作者 蔡丽霞 王廉清 胡松林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91-92,94-95,共4页
为了充实和完善周围神经一级传入纤维向SG定位投射的定量分析,本文仍按跨神经节溃变原理,用FRAP法和显微测量方法对桡神经进行了研究。大鼠桡神经向SG的纵向投射为C5~T1。C5~T1各节段SG水平向“眉毛状反应带”长... 为了充实和完善周围神经一级传入纤维向SG定位投射的定量分析,本文仍按跨神经节溃变原理,用FRAP法和显微测量方法对桡神经进行了研究。大鼠桡神经向SG的纵向投射为C5~T1。C5~T1各节段SG水平向“眉毛状反应带”长所测均值(mm)分别为0.834、0.884、0.930、0.876、0.788,而桡神经向C5~T1各节段SG水平向投射所测均值(mm)分别在0.337~0.449、0.354~0.553、0.366~0.654、0417~0.611、0.421~0.574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神经 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 一级传入纤维 定量分析 脊髓
下载PDF
大鼠脊髓胶状质含亮啡肽终末与辣椒素敏感的C纤维终末的超微联系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和 朱长庚 +2 位作者 曹福元 茹立强 艾民康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36-140,185-186,共7页
本文应用免疫电镜术观察到,在大鼠脊髓胶状质内,亮啡肽(LEK)阳性的轴突终末与某些未标记神经元的树突、或树突棘、或胞体形成突触。其中一些轴(LEK)树(未标记)突触为对称性的。因此。在胶状质内,LEK神经元可以突触后抑制方式影响其它神... 本文应用免疫电镜术观察到,在大鼠脊髓胶状质内,亮啡肽(LEK)阳性的轴突终末与某些未标记神经元的树突、或树突棘、或胞体形成突触。其中一些轴(LEK)树(未标记)突触为对称性的。因此。在胶状质内,LEK神经元可以突触后抑制方式影响其它神经元的活动。LEK终末之间的对称性轴轴突触提示LEK终末可能具有自身调节作用。我们也发现少量的LEK终末与由硬脊膜外注射辣椒泰所致的一级传入C纤维变性(DEG)终末之间也存在直接和间接联系。这些联系包括以下几种:(1)轴(DEG)→树(LEK)突触;(2)轴(LEK)→轴(DEG)突触样接触;(3)轴(DEG)→树(未标记)←轴(LEK)三联体。这些联系分别提示:(1)一级传入C纤维可直接兴奋胶状质内含LEK的中间神经元,这可能是LEK对痛信息传递进行负反馈调节的机制之一;(2)LEK通过轴轴突触对一级传入C纤维的活动进行突触前抑制的可能性不能排除;(3)LEK可通过对上述三联体中的未标记树突进行抑制来间接调节一级传入C纤维的传入信息。此外,由未标记轴突终末与变性终末所形成的轴轴突触的存在提示,胶状质内非亮啡肽神经元也可通过轴轴突触以突触前抑制影响一级传入C纤维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电镜术 超微结构 突触 一级传入C纤维 辣椒素 亮啡肽 胶状质 大鼠
全文增补中
肠神经系统在胃肠功能紊乱中的作用
6
作者 Jackie D.Wood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 肠神经系统 ENS 机械感受器 兴奋性 传出神经元 内在神经系统 感触器 应激性 胃肠功能紊乱 IBS 肥大细胞脱颗粒 分泌神经元 一级传入纤维 慢性假性肠梗阻 生物膜 粘膜 抑制性神经递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