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万历援朝战争议和初期明鲜关系探究——以司宪出使朝鲜为中心
1
作者 孙启乐 《潍坊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明朝在碧蹄馆之役失利后,面临供应不足军心涣散之困境,宋应昌隐瞒日军未退事实,明朝逐渐转向议和态度,派司宪宣谕朝鲜自立自强。而朝鲜却寄希望于明朝继续进军从而收复全境,围绕司宪展开外交活动以图突破明朝主和派的情报封锁。司宪奏... 明朝在碧蹄馆之役失利后,面临供应不足军心涣散之困境,宋应昌隐瞒日军未退事实,明朝逐渐转向议和态度,派司宪宣谕朝鲜自立自强。而朝鲜却寄希望于明朝继续进军从而收复全境,围绕司宪展开外交活动以图突破明朝主和派的情报封锁。司宪奏报实情的主张与主和官员发生冲突,因自身不检点被弹劾,最终遭革职追赃。此事体现了明朝议和背后在内与外之间的权衡考量,反映出两国对于此次战争的不同认识,显露出两国间封贡关系的实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宪 万历援朝战争 封贡关系 宋应昌
下载PDF
万历援朝战争与浙兵武艺在朝鲜半岛的传播 被引量:1
2
作者 蔡艺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5-61,共7页
明末爆发的万历援朝战争,使以鸳鸯阵为核心的浙兵武艺东传朝鲜半岛,为朝鲜系统学习中国武术文化创造了历史契机。然而,这段辉煌的中国武术传播史,在国内学界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为清晰浙兵武艺东传朝鲜半岛的历史脉络,经由古朝鲜史料的... 明末爆发的万历援朝战争,使以鸳鸯阵为核心的浙兵武艺东传朝鲜半岛,为朝鲜系统学习中国武术文化创造了历史契机。然而,这段辉煌的中国武术传播史,在国内学界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为清晰浙兵武艺东传朝鲜半岛的历史脉络,经由古朝鲜史料的文献学分析和历史考证可知:朝鲜多方收集《纪效新书》,以其为基础操练浙兵武艺,并摘抄出部分武艺内容编纂成《武艺诸谱》。与此同时,朝鲜新设"训练都监"这一国家机构职掌操练事宜,改革武举与试艺的"杀手"育成制度。明廷则派遣教官,依照"同衣甲、同器械、同技艺"的"三同"训练原则精心传教,打造了戚家军在朝鲜半岛的海外嫡脉。浙兵武艺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丰富了朝鲜的武艺内容,奠定了朝鲜武艺发展的理论基础,促进了朝鲜传统武艺的革新,谱写了中国武术传播浓墨重彩的历史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史 浙兵武艺 万历援朝战争 《纪效新书》 《武艺图谱通志》
下载PDF
万历援朝战争期间东北亚地区地理知识的获取、传递与呈现:以《华夷沿海图》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晶 《历史地理研究》 CSSCI 2022年第2期89-102,158,共15页
万历援朝战争(1592—1598)是16世纪末在东亚影响深远的重要历史事件,与之相关的《华夷沿海图》的编纂,在地图学研究中的学术意义亦值得探讨。通过综合分析中朝文献,重点发掘朝鲜王朝实录和地理书籍等资料,可以发现:《华夷沿海图》及相... 万历援朝战争(1592—1598)是16世纪末在东亚影响深远的重要历史事件,与之相关的《华夷沿海图》的编纂,在地图学研究中的学术意义亦值得探讨。通过综合分析中朝文献,重点发掘朝鲜王朝实录和地理书籍等资料,可以发现:《华夷沿海图》及相关地理论述对中国北部与朝鲜沿海形势详加说明,是当时两国间地理知识交流大为增强的证明。明朝东征经略宋应昌主持创作该图时,除了既往知识和经验积累外,还融汇了自己在朝鲜的见闻,对特定地理信息的选择与处理也有的放矢。因此,《华夷沿海图》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他对特定地理信息的选择与处理背后有着深刻的内涵。即使看似微小的信息的呈现与解读也能成为表达政治立场、阐明军事思想的有效工具,并能反映出战时明朝经略渤海、黄海思想之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应昌 《华夷沿海图》 万历援朝战争 朝鲜 地理知识
下载PDF
万历援朝时期的明军系统与战争态势
4
作者 方志远 施睿哲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48,共23页
万历援朝是明朝自永乐以来唯一一次跨越国境的用兵,始而对朝鲜、日本的动态几乎一无所知,继而应朝鲜国王请求仓促出兵,再而陷入与日军的长时期对峙与胶着之中,前后延续七年之久。当战争发生在朝鲜北部地区时,辽东兵及蓟镇、宣府兵尚能应... 万历援朝是明朝自永乐以来唯一一次跨越国境的用兵,始而对朝鲜、日本的动态几乎一无所知,继而应朝鲜国王请求仓促出兵,再而陷入与日军的长时期对峙与胶着之中,前后延续七年之久。当战争发生在朝鲜北部地区时,辽东兵及蓟镇、宣府兵尚能应对;当战争推进到朝鲜南部地区时,由于战线的拉长、日军的投入和战事的延续,明朝调动了国内各地区、多民族的军事力量,并且动用了半数以上的战略总预备金,才在日本国内发生突变的状况下,与朝军一道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而明军及明朝在战争中暴露的各种问题,则对晚明政局特别是辽东形势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历援朝战争 明军系统 战争态势 战争机器
下载PDF
万历援朝战争以后东北亚海洋秩序的重构——胶辽沿海国家权力与防海军人之互动研究
5
作者 刘晶 《国家航海》 2023年第1期72-91,共20页
伴随万历援朝战争的爆发,明王朝对东北亚区域内的海洋秩序进行了重新构建,加强胶辽沿海与朝鲜半岛的海上联结,并将国家权力向北部滨海地带深入。这种情形促进了胶辽沿海海洋活动的重启,使之成为更具开放性、连通性与包容性的海上活动空... 伴随万历援朝战争的爆发,明王朝对东北亚区域内的海洋秩序进行了重新构建,加强胶辽沿海与朝鲜半岛的海上联结,并将国家权力向北部滨海地带深入。这种情形促进了胶辽沿海海洋活动的重启,使之成为更具开放性、连通性与包容性的海上活动空间。这表现在该地区与朝鲜半岛交流的增加以及两地间一体化趋势的凸显,明王朝对该地区自然、社会资源的依赖与利用程度也有所提高。此种转变与明朝防海军人在当地的发展轨迹相互作用。一方面,明朝与朝鲜之间海洋防御与管理的推进有赖于这些基层力量的有效运作。另一方面,也正是在此过程中,防海军人逐渐发展出超越国家权力边界的势力,他们的跨境流动与非法暴力使其从边海安全的维护者转而成为威胁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历援朝战争 海洋秩序 防海军人 东北亚 明朝
原文传递
万历援朝战争初期祖承训平壤之战考述 被引量:1
6
作者 解祥伟 《暨南史学》 CSSCI 2018年第2期56-72,共17页
祖承训平壤之战是万历援朝战争中明军与日军的首次交锋,标志着日朝两国战事逐渐扩大为中朝联合对日的区域性国际战争。万历二十年(1592)六月,明朝派祖承训部三千人入朝,抚安朝鲜,震慑日本。祖承训好大喜功,轻敌冒进,仓促攻打平壤失利,... 祖承训平壤之战是万历援朝战争中明军与日军的首次交锋,标志着日朝两国战事逐渐扩大为中朝联合对日的区域性国际战争。万历二十年(1592)六月,明朝派祖承训部三千人入朝,抚安朝鲜,震慑日本。祖承训好大喜功,轻敌冒进,仓促攻打平壤失利,使中朝极为被动。战后,祖承训恼于朝鲜提供情报不实且配合作战不利,向辽东督抚控告朝鲜存在投顺、勾结日军情形,酿成'祖承训控告朝鲜'事件。朝鲜连连遣使辩诬,方得释疑。平壤之败使明廷大为震动,决心大举入援,在战略、战术等方面作出相应调整;同时通过沿江陈兵、敕谕朝鲜、与日议和等举措善后,争取整备时间。明清相关史书因其失利,对之着墨较少,且既存叙述含有刻意贬低倾向。摆脱'一国史'的局限,参照域外史料,方能趋近历史真相。中朝宗藩关系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极其多样复杂,需全面地予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历援朝战争 祖承训 平壤之战 信任危机 明代中朝宗藩关系
原文传递
再论影响万历援朝大举出兵的关键因素
7
作者 刘永连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26,共12页
关于明朝万历年间援朝抗倭的动因问题,中韩学界多将郑崑寿请兵视为促成明朝大举出兵的主要和直接原因。然而结合此前朝鲜使臣多次辩诬活动进行考察,笔者发现郑氏请兵之举并未完全消除明廷与朝鲜之间的重重疑云,当时中朝关系得以修复的... 关于明朝万历年间援朝抗倭的动因问题,中韩学界多将郑崑寿请兵视为促成明朝大举出兵的主要和直接原因。然而结合此前朝鲜使臣多次辩诬活动进行考察,笔者发现郑氏请兵之举并未完全消除明廷与朝鲜之间的重重疑云,当时中朝关系得以修复的程度颇值商榷。专就明廷出兵各环节与郑崑寿请兵活动对比分析,发现二者之间亦不存在逻辑衔接和因果关系。另有史料证明,明廷的军事行动主要是根据对朝鲜倭情的掌握程度和出兵准备的进度而开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历援朝抗倭战争 中朝关系 宗藩关系 郑崑寿
下载PDF
万历援朝时期努尔哈赤上书助明考略
8
作者 戴宏沅 《清史论丛》 2022年第1期137-147,共11页
本文通过努尔哈赤在万历援朝战争期间(1592~1598年)的两次上书活动,考察其政治敏锐性、造势能力和获取资本的手段,以及努尔哈赤如何在辽东的明、蒙古、朝鲜这几大势力之间左右逢源、积蓄力量,乃至在援朝战争二十年后就打下统一女真三部... 本文通过努尔哈赤在万历援朝战争期间(1592~1598年)的两次上书活动,考察其政治敏锐性、造势能力和获取资本的手段,以及努尔哈赤如何在辽东的明、蒙古、朝鲜这几大势力之间左右逢源、积蓄力量,乃至在援朝战争二十年后就打下统一女真三部的基础,这种力量格局的变化对辽东以及明朝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历援朝战争 努尔哈赤 辽东
下载PDF
“万历援朝”的东亚国际关系透视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翔宇 《日本研究》 2012年第4期74-80,共7页
本文认为对"万历援朝"战争的考察、梳理,可以为进一步探究东亚朝贡体系提供微观意义上的理解素材与分析框架。"万历援朝"战争在国际关系意义上是明王朝为维护其治下东亚封贡体系政治秩序而进行的一次战争,这里既有... 本文认为对"万历援朝"战争的考察、梳理,可以为进一步探究东亚朝贡体系提供微观意义上的理解素材与分析框架。"万历援朝"战争在国际关系意义上是明王朝为维护其治下东亚封贡体系政治秩序而进行的一次战争,这里既有中朝两国对集体安全原则的政治实践,同样,交战双方战略行为的政治动因、东亚封贡体系的制度及价值内涵也反映在战时外交、地缘政治和文化认同等一系列国际关系概念中。因此,国际关系理解途径能够完成对历史研究的学术补充,此次战争所蕴含的东亚封贡体系内在机理(如等级制、礼制、文德)与大国权力博弈要素亦能在这样的视野下完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历援朝战争 国际关系理解 东亚封贡体系
下载PDF
论关羽信仰在朝鲜半岛的传播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红英 李兆曦 《韩国研究论丛》 2020年第1期106-117,共12页
明万历年间,日本入侵朝鲜半岛,军事力量的悬殊使朝鲜王朝不得不向宗主国明朝求助,明朝虽国内形势复杂,在权衡之后仍决定出兵相助。关羽信仰在明朝盛行已久,在明军中具有较高地位,祭祀关羽是战前必做的仪式之一。万历援朝战争期间,14万... 明万历年间,日本入侵朝鲜半岛,军事力量的悬殊使朝鲜王朝不得不向宗主国明朝求助,明朝虽国内形势复杂,在权衡之后仍决定出兵相助。关羽信仰在明朝盛行已久,在明军中具有较高地位,祭祀关羽是战前必做的仪式之一。万历援朝战争期间,14万明援军在朝鲜半岛流动,促使关羽信仰传播到朝鲜半岛。关羽信仰在朝鲜半岛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从最初的抗拒到朝鲜王朝自上而下的传播与受容,最终在朝鲜半岛得到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历援朝战争 朝鲜半岛 关羽信仰 传播
下载PDF
借石攻玉:基于《武艺诸谱》的朝鲜武艺史研究
11
作者 袁晓辉 蔡艺 《浙江体育科学》 2020年第5期67-72,共6页
国内学界对朝鲜武艺史的认识长期以来依赖《武艺图谱通志》,其他朝鲜武艺书籍则知之甚少。这种境况不利于中国武术传播史的研究,也容易滋生错谬。为清晰朝鲜武艺书籍编撰的历史,丰富中朝武艺交流史的研究成果,对朝鲜首部武艺书籍《武艺... 国内学界对朝鲜武艺史的认识长期以来依赖《武艺图谱通志》,其他朝鲜武艺书籍则知之甚少。这种境况不利于中国武术传播史的研究,也容易滋生错谬。为清晰朝鲜武艺书籍编撰的历史,丰富中朝武艺交流史的研究成果,对朝鲜首部武艺书籍《武艺诸谱》的成书背景、历程、内容及历史价值展开探讨。研究表明:《武艺诸谱》是万历援朝战争时期,朝鲜为助推浙兵武艺操练,以《纪效新书》为基础编撰的武艺教材。《武艺诸谱》由汉字书写,附有朝鲜文翻译,成书经历了摘录、翻译、增补三个阶段,收录了棍、藤牌、狼筅、长枪、镗鈀、双手刀6种武艺。其武艺六技虽出自《纪效新书》,但两者在势法顺序、文字表述、内容详略等方面存有差异。《武艺诸谱》是中朝武艺交流的历史见证,它的刊行助推了浙兵武艺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促进了中朝两国的武艺交流,奠定了朝鲜武籍编撰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史 万历援朝战争 武艺 《纪效新书》 《武艺诸谱》
下载PDF
关羽信俗在朝鲜半岛的演变研究
12
作者 王茜 《运城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60-63,共4页
明万历年间,明朝军队应朝鲜王朝请求出兵援朝,平定壬辰倭乱。关羽信俗通过明朝的东征将士传入朝鲜半岛。关羽信俗在朝鲜半岛的传播经历了自上而下、从被动到主动、由陌生到信任的传播与接受历程,并被朝鲜王朝统治者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 明万历年间,明朝军队应朝鲜王朝请求出兵援朝,平定壬辰倭乱。关羽信俗通过明朝的东征将士传入朝鲜半岛。关羽信俗在朝鲜半岛的传播经历了自上而下、从被动到主动、由陌生到信任的传播与接受历程,并被朝鲜王朝统治者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形成了朝鲜王朝自成一体而又独具匠心的信俗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羽信俗 万历援朝战争 朝鲜半岛 传播与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