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3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痛宁颗粒对眶下神经缩窄环术诱导三叉神经痛大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1
作者 李舒冉 郭姗姗 +12 位作者 高双荣 包蕾 耿子涵 赵荣华 张敬升 庞博 张宇 王雅欣 徐英利 曹姗 韩冰 崔晓兰 孙静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目的研究颅痛宁颗粒对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眶下神经缩窄环术(ION-CCI)制备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卡马西平阳性药组、颅痛宁高剂量组(2.70 g生药·... 目的研究颅痛宁颗粒对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眶下神经缩窄环术(ION-CCI)制备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卡马西平阳性药组、颅痛宁高剂量组(2.70 g生药·kg^(-1)·d^(-1))、颅痛宁低剂量组(1.35 g生药·kg^(-1)·d^(-1))。Von Frey毛刷测定大鼠触须垫机械痛阈值,生化法检测血液血流变和凝血功能,HE染色观察眶下神经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三叉神经内P38和P-P38的蛋白水平。结果颅痛宁颗粒能提高模型大鼠的痛阈值(P<0.05,P<0.01)降低模型大鼠血浆黏度(P<0.05,P<0.01)和全血还原黏度(P<0.05,P<0.01),提高模型大鼠血流变能力;提高模型大鼠血液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tin time,APTT)和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水平(P<0.05,P<0.01),降低模型大鼠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P<0.01),改善凝血功能;改善模型大鼠眶下神经的病理改变;并降低模型大鼠三叉神经内P-P38的表达量(P<0.01)。结论颅痛宁颗粒具有改善三叉神经痛作用,可能与其活血化瘀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眶下神经缩窄环术 颅痛宁颗粒 活血化瘀 三叉神经痛模型 大鼠 卡马西平
下载PDF
曹奕从风血辨治三叉神经痛经验
2
作者 王思路 曹奕 王振亚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4期780-781,共2页
三叉神经痛为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瞬间产生撕裂样或刀割样的疼痛,疼痛时间可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三叉神经痛的疼痛性质一般呈阵发性和周期性,且间歇期无任何不适症状,常因说话、进食、饮水、洗脸、刷牙等因素诱发[1]。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为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瞬间产生撕裂样或刀割样的疼痛,疼痛时间可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三叉神经痛的疼痛性质一般呈阵发性和周期性,且间歇期无任何不适症状,常因说话、进食、饮水、洗脸、刷牙等因素诱发[1]。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多用药物及手术,但药物毒副作用较大,而手术风险大[2-3]。曹奕教授从医30余载,擅长诊疗各科疑难杂症,现将其诊治三叉神经痛经验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疼痛时间 撕裂样 刀割样 疼痛性质 手术风险 药物毒副作用 疑难杂症
下载PDF
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下经皮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与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3
作者 肖铮铮 张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67-70,共4页
目的分析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下经皮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与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方案将其分为球囊组(42例,神经导航及C臂... 目的分析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下经皮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与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方案将其分为球囊组(42例,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下经皮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和微血管组(42例,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经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微血管组术后1年内复发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球囊组(P<0.05)。微血管组的手术时长、总住院时长显著长于球囊组(P<0.05)。术后,微血管组的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显著高于球囊组(P<0.05)。结论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下经皮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与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均可取得较佳疗效,但后者较前者的预后效果更佳,而前者较后者的手术应激反应更小,在临床选择中需考虑患者的耐受度与适应证合理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 经皮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 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
下载PDF
国医大师周仲瑛守法守方辨治三叉神经痛反复发作案经验管窥
4
作者 刘颖 江珊 +2 位作者 补娟娟 周崇怡 叶放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45-48,共4页
介绍周仲瑛教授辨治三叉神经痛验案1则,患者面部疼痛呈火热感、肿胀不舒,辨病机为风火上炎、痰瘀阻络,治以祛风清热、化痰消瘀,方用牵正散、芎芷石膏汤加减化裁。总结出周老辨治思路为:病机以风火痰瘀为要;治法恒常,随症增减;透析病机,... 介绍周仲瑛教授辨治三叉神经痛验案1则,患者面部疼痛呈火热感、肿胀不舒,辨病机为风火上炎、痰瘀阻络,治以祛风清热、化痰消瘀,方用牵正散、芎芷石膏汤加减化裁。总结出周老辨治思路为:病机以风火痰瘀为要;治法恒常,随症增减;透析病机,用药精准。前后9年总计4个阶段的治疗均守法守方,体现同一病症核心病机的相对稳定性,据此施治具有可重复性,为中医临床的可实践性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周仲瑛 验案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与牙痛、头痛怎么区分?
5
作者 刘如恩 《老年健康》 2024年第3期18-18,共1页
近来,杭州刘女士的左脸疼痛难忍,无法正常生活,“像刀在割,像火在烤,时不时就一阵暴发痛,吃药、打针都没用。”经医生检查,刘女士患上的是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也被称为“天下第一痛”。这是一种面部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发生的阵发性... 近来,杭州刘女士的左脸疼痛难忍,无法正常生活,“像刀在割,像火在烤,时不时就一阵暴发痛,吃药、打针都没用。”经医生检查,刘女士患上的是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也被称为“天下第一痛”。这是一种面部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发生的阵发性、剧烈发作的一过性疼痛。典型的三叉神经痛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疼痛感非常剧烈,类似针扎、刀割一样;疼痛感非常迅速,像闪电一样为几秒钟,发作时间会随病情的拖延而越来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支配区域 疼痛感 发作时间 阵发性 暴发痛
下载PDF
经皮微创球囊压迫术治疗难治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6
作者 艾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60-0063,共4页
研究观察难治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经皮微创球囊压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5月—2022年12月间收治的82例难治性三叉神经痛病人,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开颅三叉神经微血管减... 研究观察难治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经皮微创球囊压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5月—2022年12月间收治的82例难治性三叉神经痛病人,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开颅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方式,实验组42例患者采取经皮微创球囊压迫术。观察两组病人在焦虑、抑郁、疼痛、睡眠质量、疗效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通过对难治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观察,实验组的焦虑、抑郁、疼痛、睡眠质量、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优(P<0.05)。结论 对难治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经皮微创球囊压迫术后效果显著,对其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难治性三叉神经痛 心理状态 经皮微创球囊压迫术
原文传递
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消融术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艾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68-0071,共4页
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消融术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收入三叉神经痛患者70例,满足患者治疗需求,随机分组并予以患者差异性治疗,分为两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予以盲探下射频消融术,观察组接受三维CT精确定位下,行射频... 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消融术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收入三叉神经痛患者70例,满足患者治疗需求,随机分组并予以患者差异性治疗,分为两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予以盲探下射频消融术,观察组接受三维CT精确定位下,行射频消融术,对比患者治疗结果。结果 较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综合治疗有效率、综合治疗满意率较高;干预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患者的疼痛感减少,舒适感提升,焦虑抑郁问题得到及时缓解。结论 三叉神经节半月射频消融术可应对三叉神经痛病症,疗效确切,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消融术 三叉神经痛 临床治疗效果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林雄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6期15-17,共3页
目的:探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5月百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小切口开颅显微技术治... 目的:探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5月百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小切口开颅显微技术治疗,观察组实施DSA引导下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远期疗效、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期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40)。术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DSA引导下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远期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缓解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
下载PDF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老年患者的临床分析
9
作者 党利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90-0093,共4页
对于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多项研究指出,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有非常好的效果,根据这一结论,本文从多个方面出发,比较两种方式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的20例三叉神经痛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经颅电刺激治疗)和观察组(显微血管... 对于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多项研究指出,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有非常好的效果,根据这一结论,本文从多个方面出发,比较两种方式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的20例三叉神经痛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经颅电刺激治疗)和观察组(显微血管减压术)。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00.00%>70.00%),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VAS、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术在老年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明显的提升疗效的作用,这种方法让患者的并发症明显降低,各项指标量表的评分也趋于正常的范围。据此结果,建议将该治疗方法作为中重度三叉神经痛老年患者的主要治疗选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治疗
原文传递
首次经皮球囊压迫术与射频热凝术后再行经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比较
10
作者 张鸿昊 蒋宗滨 +3 位作者 吕旌 赵鹏 岳侃 何睿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6,共7页
目的:三叉神经痛有多种微创介入治疗方式,各种方法的疗效不同,对于首选治疗方案仍有争议。本研究旨在比较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患者首次接受经皮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PBC)介入... 目的:三叉神经痛有多种微创介入治疗方式,各种方法的疗效不同,对于首选治疗方案仍有争议。本研究旨在比较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患者首次接受经皮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PBC)介入治疗和射频热凝术(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RT)治疗后疼痛复发再接受PBC在治疗效果等方面的差异,以期为患者提供更科学、精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收治的103例PT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首次接受PBC治疗的患者49例(PBC组),RT术后疼痛复发接受PBC治疗的患者54例(RT+PBC组)。比较2组患者术前疼痛评分,术中卵圆孔形态、卵圆孔面积、球囊容积、压迫时长,术后第1天(T1)、第7天(T2)、第14天(T3)、1个月(T4)、3个月(T5)、1年(T6)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及疼痛复发情况等的差异,并分析术后复发情况与疼痛评分的相关性。结果:2组间一般资料、术前疼痛评分、卵圆孔形态、卵圆孔面积、T1~T3疼痛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RT+PBC组比较,PBC组球囊充盈容积较小,T4~T6的疼痛评分较低,疼痛复发例数较少(均P<0.05),疼痛复发情况与T2~T6的疼痛评分均呈正相关(分别r=0.306、0.482、0.831、0.876、0.887,均P<0.01)。结论:PTN患者首次介入治疗建议选择PBC,在治疗效果和疼痛复发情况等方面均优于RT治疗后疼痛复发再选择PBC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囊压迫术 射频热凝术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治疗效果 疼痛复发
下载PDF
球囊压迫术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对比研究
11
作者 夏英华 闵飞祥 +4 位作者 余桂 冷景兴 杨宇 钟凤英 向晖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4-281,共8页
目的:比较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PBC)与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 目的:比较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PBC)与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19例PTN病人,其中接受MVD手术66例(MVD组),接受PBC手术53例(PBC组),并进行了至少2年的随访。每例病人在术前接受3.0 Tesla磁共振成像,以获得三维飞行时间序列(3D-TOF)。之后按照MRI的检查结果,通过3DSlicer软件对所有纳入研究的病人进行三维重建,并按照压迫程度分为I、II、III型,将其与性别、年龄、侧别、发病区域、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压、发病时长一起纳入MVD和PBC的术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风险分析。通过ROC曲线验证风险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对PTN病人进行亚组分析,根据COX回归模型和Kaplan-Meier曲线评估预后结果。结果:MVD组的立即缓解率为92.4%,复发率为11.5%,3年内总体缓解率为81.8%;PBC组的立即缓解率为96.2%,复发率为21.6%,3年内总体缓解率为75.5%;通过卡方检验比较,发现MVD和PBC在术后立即缓解率、复发率、3年内总体缓解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VD的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提示:血管压迫程度与MVD的预后明显相关;PBC的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血管压迫程度与PBC的预后无关。基于血管压迫程度对PTN病人进行亚组分析,COX回归模型和Kaplan-Meier曲线结果显示:对于I型(无明确血管压迫)PTN病人来说,MVD和PBC的预后无明显差异,对于II+III型(有明确血管压迫)PTN病人来说,MVD的预后优于PBC。结论:血管压迫程度对上述两种手术方式所取得的手术效果有影响,对于I型PTN病人而言,PBC与MVD的术后无明显差异;对于II+III型PTN病人而言,MVD的预后明显优于PBC,对于不同病人的手术方式选择,血管压迫程度是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压迫术 微血管减压术 典型三叉神经痛 血管压迫程度 手术效果
下载PDF
卡马西平对三叉神经痛大鼠三叉神经节及血清中BDNF表达变化的影响
12
作者 宋玉丰 周敏 +6 位作者 熊嘉文 黄若瑜 沈文浩 占婷 谢玉婷 高云 熊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0,共10页
目的: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主要影响三叉神经分布区域,临床治疗效果不佳。TN的治疗方法众多,但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通过服用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来抑制疼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 目的: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主要影响三叉神经分布区域,临床治疗效果不佳。TN的治疗方法众多,但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通过服用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来抑制疼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慢性痛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慢性压迫性损伤眶下神经(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infraorbital nerve,ION-CCI)大鼠模型观察CBZ处理对TN大鼠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TG)和血清中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雄性SD大鼠ION-CCI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TN组、TN+低剂量(20 mg/kg)CBZ处理组、TN+中剂量(40 mg/kg)CBZ处理组、TN+高剂量(80 mg/kg)CBZ处理组。在手术前后定时测量各组大鼠的面部机械痛阈(mechanical pain threshold)。使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各组大鼠TG中BDNF及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TrkB)的mRNA含量,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各组大鼠TG中BDNF蛋白质在神经元上的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TG中BDNF、TrkB、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及磷酸化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hospho-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p-ERK)的蛋白质表达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BDNF的表达变化。结果:行为学检测结果表明:手术前,各组大鼠右侧面部感觉区域的机械痛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3天开始,TN组大鼠机械痛阈与sham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均P<0.01),TN+80 mg/kg CBZ处理组、TN+40 mg/kg CBZ处理组和TN+20 mg/kg CBZ处理组与TN组相比均升高(均P<0.05)。实时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TN组大鼠TG中的BDNF、TrkB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量均较sham组升高(均P<0.05),TN+20 mg/kg CBZ处理组、TN+40 mg/kg CBZ处理组、TN+80 mg/kg CBZ处理组均较TN组降低(均P<0.05);与TN组相比,TN+20 mg/kg CBZ处理组、TN+40 mg/kg CBZ处理组、TN+80 mg/kg CBZ处理组大鼠TG中的p-ERK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免疫荧光双标结果表明:TN组TG中的BDNF和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ron-specific nuclear protein,NeuN)主要共表达在神经元上,与sham组比较BDNF和NeuN水平升高(P<0.05),TN+20 mg/kg CBZ处理组、TN+40 mg/kg CBZ处理组、TN+80 mg/kg CBZ处理组与TN组大鼠比较二者表达均降低(均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TN组大鼠血清中BDNF的水平较sham组显著升高(P<0.05),TN+20 mg/kg CBZ处理组、TN+40 mg/kg CBZ处理组、TN+80 mg/kg CBZ处理组均较TN组大鼠降低(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中BDNF水平与机械痛阈呈负相关(r=−0.650,P<0.01)。结论:CBZ处理可以抑制TN大鼠TG中BDNF及其受体TrkB的表达,降低TN大鼠血清中BDNF水平及ERK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进而抑制TN。可以考虑将血清中BDNF水平作为诊断TN和评估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酪氨酸激酶受体B 卡马西平
下载PDF
经皮微球囊压迫术和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13
作者 张媛婧 王稳 +3 位作者 刘春华 努尔比亚·阿布拉 李怡帆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188,共6页
目的:比较经皮微球囊压迫术和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3月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收治的PTN病人,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经皮球囊压迫组(P组)55... 目的:比较经皮微球囊压迫术和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3月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收治的PTN病人,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经皮球囊压迫组(P组)55例和射频热凝组(R组)53例。观察两组术前、术后1小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总体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疼痛复发率。结果:两组病人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小时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1),两组术后1小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皮球囊压迫组的整体面部麻木程度较射频热凝组轻(P<0.05),两组术后出现口唇疱疹、角膜反射下降、干眼症、咀嚼肌无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后射频热凝组的复发率更高。结论:经皮微球囊压迫术和射频热凝术均可有效治疗PTN,均可出现面部麻木等并发症,1年后射频热凝组的复发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经皮球囊压迫术 射频热凝术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大鼠延髓背角A1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参与三叉神经痛慢性化
14
作者 罗骁 万通 +4 位作者 丁卓峰 侯新冉 王健 郭曲练 宋宗斌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8,共8页
目的: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是慢性疼痛中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旨在观察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中延髓背角A1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情况,并探究其引起中枢敏化的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眶下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hronic ... 目的: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是慢性疼痛中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旨在观察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中延髓背角A1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情况,并探究其引起中枢敏化的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眶下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infraorbital nerve,ION-CCI)组。分别于造模前1 d及造模后第1、3、7、10、14天进行大鼠面部机械痛阈、热敏潜伏期测定。疼痛行为学检测完成后,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延髓背角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对GFAP、补体3(complement 3,C3)/S100A10、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进行免疫荧光共定位分析。取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并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二氢红藻氨酸(dihydrokainic acid,DHK)组。DHK组加入1 mmol/L的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抑制剂DHK,使用钙离子荧光探针Fura-2/AM对2组细胞进行钙荧光染色,连续观察高钾刺激下2组细胞的钙波活动差异。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3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ION-CCI组大鼠机械痛阈和热敏潜伏期均明显低于sham组(均P<0.05)。ION-CCI组延髓背角存在大量GFAP表达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GFAP荧光强度明显强于sham组(P<0.05)。GFAP和C3/S100A10共定位于延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与sham组比较,ION-CCI组C3的荧光强度和蛋白质表达均明显增加(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HK组C3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在第60秒给予高钾刺激后,空白对照组和DHK组的钙荧光强度均明显增加,且空白对照组的钙荧光峰值和钙荧光升高幅度均高于DH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延髓背角A1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明显增多,其可能通过影响钙波活动参与三叉神经痛的中枢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A1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 延髓背角 钙波
下载PDF
MiR-21-5p通过下调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Kv1.1表达减轻大鼠三叉神经痛
15
作者 周雪雯 郭刚文 +1 位作者 余珊子 胡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9,共11页
目的: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电压门控性钾通道(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Kv)已被证实参与TN的发生、发展,但具体机制仍不明确。微RNA(microRNA,miR)可通过调节三叉神经节(trig... 目的: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电压门控性钾通道(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Kv)已被证实参与TN的发生、发展,但具体机制仍不明确。微RNA(microRNA,miR)可通过调节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TG)上Kv通道的表达及神经元兴奋性,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本研究旨在探索TN模型中TG上Kv1.1和miR-21-5p的关系,评估miR-21-5p是否对Kv1.1有调控作用,为TN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1)假手术组(sham组,n=12),大鼠仅在术侧切口缝合,不结扎神经;2)Sham+agomir NC组(n=6),sham大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方法于术侧TG微量注射agomir NC;3)Sham+miR-21-5p agomir组(n=6),sham大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方法于术侧TG微量注射miR-21-5p agomir;4)TN组(n=12),采用铬肠线慢性缩窄性眶下远端神经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distal infraorbital nerve,dIoN-CCI)法构建TN大鼠模型;5)TN+antagomir NC组(n=6),TN大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方法于术侧TG微量注射antagomir NC;6)TN+miR-21-5p antagomir组(n=6),TN大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方法于术侧TG微量注射miR-21-5p antagomir。检测术后各组大鼠面部机械痛阈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术后大鼠术侧TG中Kv1.1和miR-21-5p的表达情况。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确定Kv1.1和miR-21-5p是否存在靶标关系,即miR-21-5p是否可以直接影响KCNA1的3'端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通过免疫荧光法测定,对脑立体定位注射的效果进行评价,随后分别将miR-21-5p的类似物(agomir)和agomir NC通过脑立体定位仪注射至sham组大鼠TG内,使miR-21-5p过表达;向TN组大鼠TG内分别注射miR-21-5p的抑制剂(antagomir)和antagomir NC,抑制miR-21-5p表达。观察给药前后大鼠行为学变化,检测干预后大鼠TG内miR-21-5p和Kv1.1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基础痛阈值相比,TN组大鼠在术后第5至15天,面部机械痛阈值显著降低(P<0.05),sham组大鼠面部机械痛阈值稳定在正常水平,证明dIoN-CCI模型构建成功。与sham组相比,TN组TG中Kv1.1 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下调(均P<0.05),miR-21-5p的表达上调(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结果显示:与转染mimic NC和野生型KCNA1(KCNA1 WT)组相比,共转染6 nmol/L或20 nmol/L的rno-miR-21-5p mimics的KCNA1 WT组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01);与6 nmol/L rno-miR-21-5p mimics共转染组相比,较大剂量(20 nmol/L)的rno-miR-21-5p mimics共转染组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显著降低(P<0.001)。免疫荧光法结果显示通过脑立体定位可以将药物准确注入TG。TN组抑制miR-21-5p表达后,大鼠面部机械痛阈升高,TG中Kv1.1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升高;sham组过表达miR-21-5p后,大鼠面部机械痛阈降低,TG中Kv1.1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降低。结论:Kv1.1和miR-21-5p均参与TN的发生、发展,miR-21-5p可以通过结合KCNA13'-UTR来调控Kv1.1的表达,进而影响T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门控性钾通道 miR-21-5p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
下载PDF
临床表现为三叉神经痛的硬脑膜动静脉瘘诊治1例
16
作者 王文博 张海林 +3 位作者 周保元 史雪峰 杨宝慧 张新定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1例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导致的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总结在DAVF致TN诊疗方面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DAVF引起的TN病人临床资料,头颅MRI及脑血管造影显示左侧环池DAVF... 目的通过分析1例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导致的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总结在DAVF致TN诊疗方面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DAVF引起的TN病人临床资料,头颅MRI及脑血管造影显示左侧环池DAVF,扩张的引流静脉压迫三叉神经根部,从而出现症状。结果在行后颅窝硬脑膜动静脉畸形栓塞后,病人TN症状消失,术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结论结合相关文献,TN是DAVF少见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为解除异常血管对三叉神经的压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硬脑膜 三叉神经痛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基于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疼痛相关脑区血流量的分析
17
作者 程乾胜 韩彤 +3 位作者 曹宸 韩碧辉 程悦 倪红艳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11,59,共6页
目的应用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pCASL)技术分析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病人疼痛相关脑区局部脑血流量(rCBF)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纳入48例PTN病人,根据疼痛部位将病人分为右侧PTN(RPTN)组28例和左侧PTN(LPTN)组20例,另纳入健康对照(HC)35... 目的应用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pCASL)技术分析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病人疼痛相关脑区局部脑血流量(rCBF)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纳入48例PTN病人,根据疼痛部位将病人分为右侧PTN(RPTN)组28例和左侧PTN(LPTN)组20例,另纳入健康对照(HC)35例。全部研究对象均行常规头颅MRI及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检查,选取中央后回、岛叶、前扣带回、眶额皮质、丘脑共5个疼痛相关的感兴趣脑区(ROI)并分析rCBF值。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3组内左右两侧的rCBF值,采用SNK校正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的rCBF值。结果RPTN组左侧和LPTN组右侧的中央后回、眶额皮质r CBF均增高(均P<0.05),RPTN组和LPTN组右侧岛叶rCBF均增高(均P<0.05),RPTN组左侧和LPTN组右侧丘脑r CBF均减低(均P<0.05)。3组间比较发现,RPTN组左侧和LPTN组右侧的中央后回、眶额皮质r CBF值均高于其他2组(均P<0.05),RPTN组左侧和LPTN组右侧的丘脑rCBF值均低于其他2组(均P<0.05),RPTN组、LPTN组右侧岛叶rCBF值均高于HC组(均P<0.05)。结论pCASL技术显示PTN病人中央后回、右侧岛叶、眶额皮质、丘脑的rCBF均发生改变,提示PTN的发生可能导致与疼痛相关脑区的脑血流量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磁共振成像 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 疼痛相关脑区 局部脑血流量
下载PDF
基于“肝风”理论论治三叉神经痛
18
作者 黄欣 吴清明 +3 位作者 陈壮志 旷莎 倪小葵 李丹丹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1期101-103,共3页
三叉神经痛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以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剧痛为临床表现。中医病机多因风、火、痰、瘀、虚等原因引起肝的生理功能出现异常,“肝风”形成,阻滞经脉,经脉失养,经脉不通、不荣引起疼痛。吴清明教授认为宜采用清... 三叉神经痛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以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剧痛为临床表现。中医病机多因风、火、痰、瘀、虚等原因引起肝的生理功能出现异常,“肝风”形成,阻滞经脉,经脉失养,经脉不通、不荣引起疼痛。吴清明教授认为宜采用清肝熄风、祛瘀化痰、理气行滞止痛、滋阴养血之法,方选小柴胡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同时合用针灸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风 三叉神经痛 小柴胡汤合血府逐瘀汤 辨证论治 针灸
下载PDF
HMGB1在三叉神经痛中的作用
19
作者 沈莲 吴贝贝 +1 位作者 王烈成 王元银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6-441,共6页
目的构造大鼠三叉神经痛(TN)模型探索三叉神经节(TG)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情况及HMGB1对疼痛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眶下神经缩窄术构造大鼠TN模型,分为手术组(CCI组)和空白组(Sham组),机械痛阈检测鉴定模型构建是否成功;... 目的构造大鼠三叉神经痛(TN)模型探索三叉神经节(TG)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情况及HMGB1对疼痛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眶下神经缩窄术构造大鼠TN模型,分为手术组(CCI组)和空白组(Sham组),机械痛阈检测鉴定模型构建是否成功;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Sham组及CCI组大鼠术侧TG中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mRNA和蛋白表达量;连续两周每天腹腔注射50 mg/kg HMGB1抑制剂甘草酸(GL),以生理盐水(NS)作为对照,分为CCI组、CCI+NS组、CCI+GL组;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CCI组、CCI+NS组、CCI+GL组大鼠术侧TG中HMGB1,TLR4、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大鼠术侧机械阈值持续降低(P<0.05),TN模型构造成功,大鼠眶下神经受到慢性压迫性损伤,术侧TG中的HMGB1、TLR4、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腹腔注射GL后,术侧TG中的HMGB1、TLR4、NF-κB降低(P<0.05)。结论HMGB1与TN有关,HMGB1可能通过TLR4/NF-κB通路调控T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HMGB1 甘草酸 眶下神经缩窄术 TLR4 NF-ΚB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彭静仪 李宜航 +1 位作者 李正弈棋 邹望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3,共7页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种口面部神经病理性疼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特点是反复发作、骤发、骤停,呈电击样痛或刺痛。TN可由面部或口内的非伤害性刺激诱发,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说话、洗脸、咀嚼、刷牙等动作,这严重降...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种口面部神经病理性疼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特点是反复发作、骤发、骤停,呈电击样痛或刺痛。TN可由面部或口内的非伤害性刺激诱发,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说话、洗脸、咀嚼、刷牙等动作,这严重降低了TN患者的生活质量。T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TN的发生与发展可能与三叉神经根进入区的微血管压迫有关。此外,周围神经的损伤也可能引起口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基于目前有关TN潜在病因的假说,已有多种模拟TN发病特点的动物模型,包括三叉神经根或三叉神经节慢性压迫模型、周围神经慢性损伤疼痛模型、外周炎性痛模型、中枢致痛模型等。然而,国内外尚未能建立一种公认的能完全模拟TN发病过程的动物模型。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对于TN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对TN动物模型在动物品系、材料与操作方法、效果观察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探讨,以提供TN动物模型研究进展的相关信息。未来有待开发更符合人类TN特点的动物模型,以期助力TN的基础及转化医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