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2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雌性斑马鱼暴露于环境剂量三唑磷对亲代生殖和氧化应激及子代胚胎发育的影响
1
作者 汪和祥 李瑞娇 +5 位作者 张建禄 张春云 王立新 陈绪 梁昊 熊冬梅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2,共8页
三唑磷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有机磷杀虫剂,该药物在自然水体中的残留可对非靶标生物产生潜在威胁,文章旨在探究三唑磷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研究将3月龄雌性斑马鱼(Danio rerio)持续暴露于环境相关浓度的三唑磷(10μg/L)21d,然后与健康雄... 三唑磷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有机磷杀虫剂,该药物在自然水体中的残留可对非靶标生物产生潜在威胁,文章旨在探究三唑磷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研究将3月龄雌性斑马鱼(Danio rerio)持续暴露于环境相关浓度的三唑磷(10μg/L)21d,然后与健康雄鱼自然受精产卵;通过测定雌鱼生殖力、亲代与子代的氧化应激及子代胚胎发育相关指标,评估三唑磷对亲代雌鱼及其子代的毒性效应。主要研究结果:亲代雌鱼经10μg/L三唑磷暴露后,产卵量显著提高(P<0.05),肝脏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显著降低(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羧酸酯酶(CarE)活性均显著增强(P<0.05);所产子代胚胎受精率、受精卵直径、胚胎心率和初孵仔鱼体长均显著降低(P<0.05),仔鱼畸形率显著增加(P<0.05),孵化率无显著性差异;仔鱼AChE与SOD活性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GPx与GST活性显著降低(P<0.05),CarE活性显著提高(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浓度三唑磷21d暴露可提高雌性斑马鱼的生殖力,诱导亲代及子代氧化应激反应,并对子代胚胎发育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磷 胚胎发育 氧化应激 解毒酶 斑马鱼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缢蛏三唑磷急性毒性胁迫下miRNA转录组分析
2
作者 吴越 陈星星 +1 位作者 朱洁 周朝生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1338-1342,共5页
本文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三唑磷急性毒性作用下缢蛏miRNA转录组。结果显示,测序数据过滤后的可用序列(clean reads)中长度为21~22 nt的序列占比最高,即大部分序列为微小RNA(miRNA)。所有样品中可以比对到参考序列的reads数占比为65... 本文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三唑磷急性毒性作用下缢蛏miRNA转录组。结果显示,测序数据过滤后的可用序列(clean reads)中长度为21~22 nt的序列占比最高,即大部分序列为微小RNA(miRNA)。所有样品中可以比对到参考序列的reads数占比为65.93%~96.96%,其中大部分注释结果为已知及预测的miRNA。无度量多维标定法(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结果显示,三唑磷试验组中在24 h采集的样品可聚为一组,而其他样品之间无明显的分组。三唑磷处理24 h后缢蛏中共有123组miRNA表达量出现明显差异,其中上调的有122组,下调的1组,上调的miRNA主要分布于miR-184和miR10家族。处理48 h后mi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处理72 h后有39组miRNA表达量出现显著差异且均为上调,上调的miRNA主要为miR184家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三唑磷 MIRNA
下载PDF
基于GUM法和控制图法评定绿茶中三唑磷残留量测定的不确定度 被引量:2
3
作者 连增维 龚小丽 +3 位作者 陈月红 胡彧娴 倪建成 胡银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8-316,共9页
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测定绿茶中三唑磷的残留量并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依据ISO/IEC Guide 98-3:2008(GUM法)和GB/T 27411-2012《检测实验室中常用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与表示》(控制图法)对检测结果进行不确定度的分析与量化。... 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测定绿茶中三唑磷的残留量并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依据ISO/IEC Guide 98-3:2008(GUM法)和GB/T 27411-2012《检测实验室中常用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与表示》(控制图法)对检测结果进行不确定度的分析与量化。结果表明,GUM法和控制图法的评定结果分别为(0.112±0.012)mg/kg,k=2和(0.108±0.018)mg/kg,k=2。GUM法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是质量浓度和仪器稳定性,其各自占总不确定度的38.9%和24.7%。控制图法只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简单易操作,考察的是检测结果的长期趋势,可在日常检测工作中的内部质量控制应用中得到实施,而GUM法适用于复检样品或客户对不确定度有要求时的评定,计算复杂,但可在短时间内获得不确定度评定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三唑磷 绿茶 GUM法 控制图法
下载PDF
基于Fe_(3)O_(4)@MIL-100(Fe)@Ag NPs的三唑磷SERS检测方法
4
作者 阳能静 朱浩帆 +2 位作者 韦庆益 孙大文 蒲洪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76-384,共9页
针对在农产品中简便、快速地检测农药三唑磷残留问题,建立基于磁纳米、金属有机框架和Ag纳米颗粒(Ag NPs)的核-壳-卫星纳米结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基底,并应用在有机磷农药三唑磷的灵敏检测。通... 针对在农产品中简便、快速地检测农药三唑磷残留问题,建立基于磁纳米、金属有机框架和Ag纳米颗粒(Ag NPs)的核-壳-卫星纳米结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基底,并应用在有机磷农药三唑磷的灵敏检测。通过低温循环自组装法和银镜循环制备了由MIL-100(Fe)包覆的Fe_(3)O_(4),并在表面原位负载Ag NPs组成的核-壳-卫星纳米结构的Fe_(3)O_(4)@MIL-100(Fe)@Ag NPs基底。对苹果中的三唑磷残留进行SERS传感,三唑磷特征峰强度对数值与质量浓度对数值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05~10 mg/L,线性方程为Y=0.573 8X+2.804(R^(2)=0.980),检出限低至11.9μg/L。在加标量为2、5、10 mg/L时,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0.07%~103.27%。表明制备的SERS基底在食品农残中的检测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金属有机框架 Fe_(3)O_(4)@MIL-100(Fe)@Ag NPs 三唑磷
下载PDF
基于胶体金免疫层析试剂卡的水果中三唑磷残留检测方法优化
5
作者 徐子健 汪腊云 +4 位作者 董振华 裴华 朱晓薇 杨鲁琼 张玉换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3年第2期52-57,共6页
通过研究样品用量、提取剂用量及稀释方法、分层方式及时间、孵育时间、反应时间等条件,优化检测水果中三唑磷残留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剂卡方法,并在13种水果基质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保证原有检出限(15μg/kg)不变的情况下,简化了操... 通过研究样品用量、提取剂用量及稀释方法、分层方式及时间、孵育时间、反应时间等条件,优化检测水果中三唑磷残留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剂卡方法,并在13种水果基质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保证原有检出限(15μg/kg)不变的情况下,简化了操作步骤,省去了离心机的使用,缩短了单个样品的检测时长,并在13种水果中验证有较好的实用性。优化后的三唑磷胶体金免疫层析试剂卡检测方法更加简便、快捷,可应用于水果中三唑磷的基层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剂卡 水果 三唑磷 快速检测 方法优化
下载PDF
苏云金杆菌和三唑磷混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 被引量:7
6
作者 韩新才 黄志农 +3 位作者 蔡福民 徐尚武 肖国蓉 张宁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0-452,共3页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剂量为80,100,120和150mL667m2的16%苏·三唑磷悬浮剂对水稻二化螟Chilosappressalis药后20d的防效分别为64.3,74.1,78.3和88.7%,对水稻的保苗效果为96.8%~99.1%。16%苏·三唑磷悬浮剂150mL667m2对二化...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剂量为80,100,120和150mL667m2的16%苏·三唑磷悬浮剂对水稻二化螟Chilosappressalis药后20d的防效分别为64.3,74.1,78.3和88.7%,对水稻的保苗效果为96.8%~99.1%。16%苏·三唑磷悬浮剂150mL667m2对二化螟的防效和保苗效果最佳,分别为88.7%和299.1%,与20%三唑磷乳油150mL667m2的防效88.8%和保苗效果99.1%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苏云金杆菌 三唑磷 二化螟 防治效果 水稻二化螟 三唑磷乳油 田间药效 防治 混剂
下载PDF
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和对三唑磷抗性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62
7
作者 曹明章 沈晋良 +3 位作者 张金振 吕梅 刘晓宇 周威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3-79,共7页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 2 0 0 1~ 2 0 0 2年浙、苏、皖、赣等 4省水稻二化螟 4龄幼虫对氟虫腈、阿维菌素、三唑磷及杀虫单等的抗性 ;用三唑磷高抗种群经室内筛选纯化后与室内敏感种群进行正反交、回交 ,对三唑磷抗性进行了初步遗传分析。结...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 2 0 0 1~ 2 0 0 2年浙、苏、皖、赣等 4省水稻二化螟 4龄幼虫对氟虫腈、阿维菌素、三唑磷及杀虫单等的抗性 ;用三唑磷高抗种群经室内筛选纯化后与室内敏感种群进行正反交、回交 ,对三唑磷抗性进行了初步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1)通过对 4省 7个种群的检测 ,发现浙江瑞安种群对氟虫腈有低水平抗性 (抗性倍数为 6 .5倍 ) ,其他种群虽存在敏感度差异 (1.0~ 1.6倍 ) ,但均属敏感范围 ;(2 )浙、苏、皖三省 6个不同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敏感度变化小于 2 .3倍 ,未检测到明显抗药性 ;(3) 4省 10个种群对三唑磷敏感度变化很大 (LD50 值为有效成分 0 .0 0 5 2~ 1.0 114 μg/头 ) ,其中瑞安种群具有高水平抗性 (16 3.1倍 ) ,温州种群为中等水平抗性 (18.2倍 ) ,常熟、锡山和金坛 3种群为低水平抗性 (6 .7~ 9.7倍 ) ,新洋农场、楚州、连云港、宜丰和太湖 5种群为敏感 (0 .8~ 2 .9倍 ) ;(4 ) 4省 9个种群对杀虫单均有不同程度抗药性 ,瑞安和宜丰种群达高水平抗性 (113.7和 5 7.6倍 ) ,温州、常熟、金坛和太湖 4种群为中等水平抗性 (11.0~ 2 9.7倍 ) ,新洋农场和锡山种群为低水平抗性 (6 .7和 7.5倍 ) ,灌云种群抗性最低 ,为 3.7倍 ;(5 )瑞安种群对三唑磷抗性属单个主基因控制的不完全显性性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抗药性 氟虫晴 三唑磷 杀虫单 阿维菌素 遗传
下载PDF
三唑磷残留的膳食摄入与风险评估 被引量:35
8
作者 张志恒 袁玉伟 +3 位作者 郑蔚然 孙彩霞 杨桂玲 王强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5-495,共11页
以FAO/WHO农药残留专家联席会议(JMPR)提出的农药残留膳食摄入和风险评估原理及方法为基础,引入食物摄入量调整系数、急性风险安全界限和消费者保护水平,建立了适用于我国现阶段技术及数据积累水平的膳食摄入风险和消费者保护水平评估... 以FAO/WHO农药残留专家联席会议(JMPR)提出的农药残留膳食摄入和风险评估原理及方法为基础,引入食物摄入量调整系数、急性风险安全界限和消费者保护水平,建立了适用于我国现阶段技术及数据积累水平的膳食摄入风险和消费者保护水平评估方法。基于现有的三唑磷残留试验数据,计算得到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NEDI)、国家估计短期摄入量(NESTI)及风险商(RQ)。结果表明,我国各类人群的三唑磷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属于不可接受水平,RQ值达2.1~6.2;其在苹果、甘蓝、稻米和小麦粉中的残留还具有不可接受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RQ值分别为14.2~34.3、8.2~17.0、2.9~4.7和2.8~4.0。通过计算理论最大每日摄入量(TMDI)和理论最大短期摄入量(TMSTI)评估了现有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对消费者的保护水平。结果显示,我国现有的7项三唑磷MRL标准对2~10岁人群慢性膳食摄入风险的保护均未达到可接受水平,消费者保护水平(CPL)只有0.6~0.8;甘蓝、节瓜、柑橘和苹果中的MRL标准对儿童(4~6岁)和成人(30~44岁)以及荔枝中的MRL标准对儿童的急性风险保护也未达到可接受水平,CPL分别只有0.2~0.4、0.3、0.1~0.2、0.1~0.2和0.6。建议:将柑橘(果肉)和荔枝(果肉)的MRL值分别修订为0.02和0.05 mg/kg;调整三唑磷在水稻上使用的良好农业规范(GAP),延长其安全间隔期至60 d;撤销三唑磷在十字花科蔬菜、节瓜及苹果上的使用登记,并将其在蔬菜、苹果及其他未登记使用的动植物产品中的MRL标准设定为0.01 mg/kg或其检出限附近;同时对三唑磷的违规使用应进行重点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磷 残留 膳食摄入 风险评估 消费者保护水平
下载PDF
一株三唑磷降解菌mp-4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5
9
作者 戴青华 张瑞福 +2 位作者 蒋建东 顾立锋 李顺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从长期经有机磷农药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高效降解三唑磷的菌株mp-4,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和16 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将该菌鉴定为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 sp.).mp-4菌能以三唑磷为唯一碳源生长,对三唑磷的降解率为98.3%.在25~37℃、p... 从长期经有机磷农药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高效降解三唑磷的菌株mp-4,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和16 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将该菌鉴定为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 sp.).mp-4菌能以三唑磷为唯一碳源生长,对三唑磷的降解率为98.3%.在25~37℃、pH值为6.6时生长较好,27~32℃、pH7.5~8.8时有较好的降解性能.在水稻大田试验中,米壳的三唑磷残留去除率为91.9%,糙米的三唑磷残留去除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磷 生长 分离鉴定 大田试验 残留 水稻 生理生化 去除率 降解特性 降解菌
下载PDF
毒死蜱和三唑磷对斑马鱼头部AChE活性影响及在鱼体内的富集 被引量:40
10
作者 余向阳 赵于丁 +2 位作者 王冬兰 侯方浩 刘贤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52-2455,共4页
采用半静态法,测定了在96h—Lc50的1/10、1/20、1/40及1/80作用剂量下慢性暴露,毒死蜱和三唑磷对斑马鱼头部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抑制及两种农药在鱼体的富集作用,并研究解除30d后酶活性的恢复。结果表明,随暴露剂量增大... 采用半静态法,测定了在96h—Lc50的1/10、1/20、1/40及1/80作用剂量下慢性暴露,毒死蜱和三唑磷对斑马鱼头部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抑制及两种农药在鱼体的富集作用,并研究解除30d后酶活性的恢复。结果表明,随暴露剂量增大、暴露时间延长,农药对AChE活性抑制越强。在96h—LC50的1/10作用剂量下连续暴露30d,毒死蜱和三唑磷处理组斑马鱼头部AChE活性分别为对照的42.25%和31.80%。毒死蜱不同剂量处理组酶活性在解除药剂后30d均可恢复到对照的90%以上,而三唑磷高剂量处理组(96h—LC50的1/10和1/20)分别只有对照的74.91%和71.46%。毒死蜱极容易在鱼体富集,慢性暴露30d富集系数达260.91~1320.03L·kg^-1,而三唑磷仅为8.23-26.84L·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酯酶(AChE) 毒死蜱 三唑磷 生物富集
下载PDF
喷雾助剂对三唑磷在水稻叶片上沉积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11
作者 石伶俐 陈福良 +2 位作者 郑斐能 王仪 谢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228-4233,共6页
【目的】研究在三唑磷喷雾液中添加不同润湿剂及其与增黏剂组合,以及喷药0、1、2、4、8h后人工模拟降雨对三唑磷在水稻叶片上沉积量的影响。【方法】利用残留分析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测定三唑磷喷雾药液在水稻叶片上的沉积量。【结果】... 【目的】研究在三唑磷喷雾液中添加不同润湿剂及其与增黏剂组合,以及喷药0、1、2、4、8h后人工模拟降雨对三唑磷在水稻叶片上沉积量的影响。【方法】利用残留分析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测定三唑磷喷雾药液在水稻叶片上的沉积量。【结果】润湿剂中仅6501能提高三唑磷在水稻叶片上的沉积量;润湿剂与增黏剂组合,特别是增加增黏剂的用量,可以显著提高药液在水稻叶片上的沉积量及耐雨水冲刷的能力,最佳助剂组合是质量分数为0.025%的6501与0.02%聚丙烯酸钠,其沉积量高达77.4μg·g-1,是对照处理的8倍多。【结论】添加合适的助剂在同等药效下可以减少用药量,达到降低用药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磷 沉积量 润湿剂 增黏剂 模拟降雨
下载PDF
浙江省二化螟不同种群和大螟对三唑磷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黄诚华 姚洪渭 +3 位作者 叶恭银 蒋学辉 胡萃 程家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23-328,共6页
于2004年用点滴法测定了浙江杭州地区(富阳和余杭)和嘉兴地区(平湖、秀城和秀洲)二化螟、杭州富阳大螟等种群4龄幼虫对三唑磷的敏感性,以及各种群体内与抗药性相关酶系(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等)的比活力... 于2004年用点滴法测定了浙江杭州地区(富阳和余杭)和嘉兴地区(平湖、秀城和秀洲)二化螟、杭州富阳大螟等种群4龄幼虫对三唑磷的敏感性,以及各种群体内与抗药性相关酶系(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等)的比活力.结果证实上述地区二化螟种群对三唑磷产生了21.1~218.8倍的抗性,其中以富阳和平湖种群的抗性水平较高.二化螟体内多功能氧化酶活性与三唑磷抗性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则呈显著负相关,表明二化螟对三唑磷的抗性可能与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增强和乙酰胆碱酯酶敏感性降低有关.大螟富阳种群对三唑磷的敏感性明显高于二化螟富阳种群,其抗性机制还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大螟 三唑磷 抗药性 酶活性
下载PDF
水土和柑桔中三唑磷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龚道新 郑丽英 +2 位作者 杨仁斌 郭正元 周作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34-1036,共3页
采用丙酮(水样用二氯甲烷)提取,提取液经二氯甲烷萃取,浓缩后过氟罗里硅土柱净化,淋出液经浓缩后再用丙酮定容,用GC—NPD法检测,研究了湿性样品(土壤、柑桔果肉和果皮样品)中的三唑磷残留物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当样品三唑磷的添加浓度... 采用丙酮(水样用二氯甲烷)提取,提取液经二氯甲烷萃取,浓缩后过氟罗里硅土柱净化,淋出液经浓缩后再用丙酮定容,用GC—NPD法检测,研究了湿性样品(土壤、柑桔果肉和果皮样品)中的三唑磷残留物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当样品三唑磷的添加浓度为0.05、0.2、2.0mg·kg-1时,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0.61%~96.58%,变异系数为1.74%~9.25%。方法最小检出量为4×10-12g,水样、土壤、柑桔果肉、果皮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001、0.002、0.001、0.004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磷 气相色谱 残留 柑桔 土壤
下载PDF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快速检测脐橙果肉中三唑磷农药残留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晓彬 吴瑞梅 +4 位作者 凌晶 刘木华 张庐陵 蔺磊 陈金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36-742,共7页
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结合快速溶剂前处理方法检测脐橙果肉中三唑磷农药残留,应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脐橙果肉中三唑磷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模型。以脐橙果肉提取液为基质,采用N-丙基乙二胺、C18和石墨化碳去除果肉中有机酸、色素等... 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结合快速溶剂前处理方法检测脐橙果肉中三唑磷农药残留,应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脐橙果肉中三唑磷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模型。以脐橙果肉提取液为基质,采用N-丙基乙二胺、C18和石墨化碳去除果肉中有机酸、色素等荧光物质,配制不同浓度的三唑磷农药溶液,应用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光谱信号进行预处理,建立偏最小二乘模型。结果表明,以脐橙果肉提取液为基质的三唑磷溶液最低检测浓度低于0.5mg·L-1;归一化预处理后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能最好,模型对预测集样本的均方根误差为1.38mg·L-1,相关系数为0.976 6,相对分析误差为(RPD)4.66。预测回收率为95.97%~103.18%,相对误差绝对值在5%以下,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对4个未知浓度样本进行配对t检验,预测值与真实值无显著差异,说明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脐橙果肉 三唑磷 快速检测
下载PDF
二化螟对三唑磷的抗性发生动态与风险评估 被引量:16
15
作者 曲明静 韩召军 +3 位作者 许新军 邵晓玲 田学志 符明龙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42,共5页
对浙江省苍南县稻田第一代二化螟的抗药性进行了3年的监测。结果表明:二化螟对三唑磷、灭多威和阿维菌素的抗药性上升迅速,尤其是对三唑磷的抗性达到极高抗水平(2367.3);对水胺硫磷与甲胺磷抗性变化不大;而对氟虫腈的抗性则有所下降。... 对浙江省苍南县稻田第一代二化螟的抗药性进行了3年的监测。结果表明:二化螟对三唑磷、灭多威和阿维菌素的抗药性上升迅速,尤其是对三唑磷的抗性达到极高抗水平(2367.3);对水胺硫磷与甲胺磷抗性变化不大;而对氟虫腈的抗性则有所下降。在室内用三唑磷对采自浙江省苍南县的二化螟进行连续14代筛选,结果抗性由203.3倍上升到3272.6倍,室内三唑磷筛选抗性的现实遗传力(h2)为0.3105,表现出较大的抗性风险。生物适合度的实验表明,抗性品系、田间抗性种群的生物适合度均低于敏感品系。在抗性筛选过程中,当抗性达到1523.7倍(第9代)时,停止筛选,5代后抗性水平下降到327.1倍并保持相对稳定;恢复筛选后,抗性水平又上升。表明二化螟对三唑磷的抗性应采取早期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三唑磷 抗性监测 抗性风险评估
下载PDF
三唑磷的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邹小明 朱立成 +2 位作者 肖春玲 王能强 曾建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8-242,共5页
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研究了三唑磷浓度分别为0、10、50、100、200mg·kg-1时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基础呼吸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唑磷对细菌、真菌及放线菌在培养初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应的持续时间与浓... 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研究了三唑磷浓度分别为0、10、50、100、200mg·kg-1时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基础呼吸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唑磷对细菌、真菌及放线菌在培养初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应的持续时间与浓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对土壤基础呼吸表现出微弱抑制作用;100、200mg·kg-1浓度的三唑磷对土壤中的细菌先抑制后促进,对土壤中的真菌一直具有抑制效应,对土壤中的脲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都有先抑制后激活再恢复的作用,而低浓度三唑磷对这几种酶活性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磷 土壤微生物 土壤呼吸 土壤酶
下载PDF
铜、锌和三唑磷对泽蛙蝌蚪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贾秀英 董爱华 杨亚琴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6-29,48,共5页
以泽蛙蝌蚪为实验材料,采用联合指数相加法,研究了Cu,Zn和三唑磷对泽蛙蝌蚪的急性毒性及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Cu,Zn和三唑磷对泽蛙蝌蚪的急性毒性顺序为Cu>三唑磷>Zn。Cu对泽蛙蝌蚪24,48和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98,0.70和0.43... 以泽蛙蝌蚪为实验材料,采用联合指数相加法,研究了Cu,Zn和三唑磷对泽蛙蝌蚪的急性毒性及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Cu,Zn和三唑磷对泽蛙蝌蚪的急性毒性顺序为Cu>三唑磷>Zn。Cu对泽蛙蝌蚪24,48和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98,0.70和0.43mg/L;Zn对泽蛙蝌蚪24,48和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60.0,51.0和46.5mg/L;三唑磷对泽蛙蝌蚪24,48和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63,5.47和5.30mg/L。联合毒性实验结果表明Cu与Zn的联合毒性为协同作用;Cu与三唑磷的联合毒性为拮抗作用;Zn与三唑磷,Cu与Zn及三唑磷同时共存时的联合毒性,24h时为拮抗作用,48和96h时为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ZN 三唑磷 急性毒性 联合毒性 泽蛙蝌蚪
下载PDF
三唑磷对海水虾类、蟹类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27
18
作者 丁跃平 金彩杏 +3 位作者 郭远明 朱敬萍 钟志 刘士忠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16-118,共3页
报道了三唑磷对浙江沿岸常见的脊尾白虾、日本大眼蟹和长毛对虾的24hLC50、48hLC50、96hLC50值,以及中国对虾不同发育阶段的24hLC50、48hLC50、72hLC50值,对处理有关的污染事故和评价海洋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 三唑磷 毒性试验 污染事故 有机农药 海洋环境
下载PDF
三唑磷农药水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肖乾芬 王晓栋 +4 位作者 魏忠波 周芳 高士祥 孙成 王连生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56-358,共3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三唑磷农药在不同温度、不同酸碱条件下的降解动力学情况。结果表明,三唑磷农药较易水解,其水解速率受pH和温度的影响较大。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速率明显大于中性及酸性条件,而高温(70℃)条件下的水解速率远大...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三唑磷农药在不同温度、不同酸碱条件下的降解动力学情况。结果表明,三唑磷农药较易水解,其水解速率受pH和温度的影响较大。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速率明显大于中性及酸性条件,而高温(70℃)条件下的水解速率远大于室温(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磷 水解 高效液相色谱 动力学
下载PDF
3种淡水藻对三唑磷的降解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英利 朱小燕 +2 位作者 李爱民 王学东 杨劭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5-89,共5页
为揭示藻类对水环境农药污染物的降解能力,选择3种代表性淡水藻类———莱因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纤细裸藻(Euglena gracilis)和聚球藻(Synechococcus leopoliensis)为材料,分析了这3种藻对三唑磷的降解和积累.结果显示:... 为揭示藻类对水环境农药污染物的降解能力,选择3种代表性淡水藻类———莱因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纤细裸藻(Euglena gracilis)和聚球藻(Synechococcus leopoliensis)为材料,分析了这3种藻对三唑磷的降解和积累.结果显示:在初始ρ(三唑磷)均为10 mg/L的条件下,8 d内,莱因衣藻、纤细裸藻和聚球藻对三唑磷的降解率分别为35.3%,44.6%和9.8%,表明这3种藻对三唑磷均有显著的降解能力;这3种藻对三唑磷有很强的积累作用,因此可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上一个营养级,将对水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产生更大的风险;纤细裸藻的生物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而莱因衣藻和聚球藻的生物降解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 三唑磷 生物降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