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甲基组氨酸三室模型在研究猪骨骼肌蛋白质降解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施晓丽 郭春华 明道绪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460-463,共4页
3-甲基组氨酸(3MH)主要是动物骨胳肌蛋白分解代谢产物,它不能再用于合成蛋白,因而3MH是研究动物骨胳肌蛋白降解率的一个可行示踪物.将标记的3MH经颈静脉注射,对血液中的同位素丰度进行观测,再根据猪体内3MH代谢特点,构建出猪骨胳肌蛋白... 3-甲基组氨酸(3MH)主要是动物骨胳肌蛋白分解代谢产物,它不能再用于合成蛋白,因而3MH是研究动物骨胳肌蛋白降解率的一个可行示踪物.将标记的3MH经颈静脉注射,对血液中的同位素丰度进行观测,再根据猪体内3MH代谢特点,构建出猪骨胳肌蛋白降解的三分域模型.本文着重对该模型的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室模型 3-甲基组氨酸 骨胳肌 蛋白降解
下载PDF
生长猪蛋白质周转代谢三室模型建立及参数求解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勇 周安国 朱宇旌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307-310,共4页
介绍了用房室分析方法研究蛋白质动态代谢规律的数学模型,建立了蛋白质动态代谢的三室模型并给出了用单剂量终末产物法求解改模型参数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生长猪 蛋白质 动态代谢 三室模型 参数 周转代谢 数学模型
下载PDF
“患者”-伴有超滤的透析型人工肾系统三室模型的研究
3
作者 王绍亭 李士雨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利用五条大的肌酐联体实验数据,分析了生物体内不同组织之间溶质浓度分布系数及超滤对三室模型的影响程度,建立了一个同时考虑室间溶质浓度分布及超滤的三室模型修正式及一个可以转化为多种三室模型和二室模型的综合性三室模型式,并利... 利用五条大的肌酐联体实验数据,分析了生物体内不同组织之间溶质浓度分布系数及超滤对三室模型的影响程度,建立了一个同时考虑室间溶质浓度分布及超滤的三室模型修正式及一个可以转化为多种三室模型和二室模型的综合性三室模型式,并利用上述实验数据,对三室模型修正式进行了参数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质 人工肾系统 三室模型 超滤
下载PDF
矩阵实验室在拟合构建药动学三室模型中的应用
4
作者 陈伟 王宇 +2 位作者 费小非 谢兰桂 李国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056-2060,共5页
目的:使用矩阵实验室(MATLAB)对符合三室模型的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考察MATLAB对于复杂非线性曲线的拟合程度,建立三室模型的常规拟合方法。方法:采用白及多糖家兔血浆药物浓度,使用MATLAB编写拟合程序,采用拟合结果最优的nlinfit... 目的:使用矩阵实验室(MATLAB)对符合三室模型的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考察MATLAB对于复杂非线性曲线的拟合程度,建立三室模型的常规拟合方法。方法:采用白及多糖家兔血浆药物浓度,使用MATLAB编写拟合程序,采用拟合结果最优的nlinfit函数进行非线性拟合,使用求解方程组的方法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计算结果与3P97软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拟合程序可用于三室模型常规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动学 三室模型 非线性拟合 矩阵实验
原文传递
脑肿瘤细胞微循环体系“三室模型”创新理论与技术的精准诊疗应用
5
作者 杨军 +11 位作者 韩鸿宾 童志前 于春江 石祥恩 孙建军 陈素华 杨辰龙 陈新 高文源 谭辰 钱海 王泷 《中国科技成果》 2022年第20期64-64,共1页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单位围绕脑肿瘤微环境的前沿学术问题,在脑科学及相关的神经外科领域率先提出了实质细胞-微血管-细胞外间隙的“三室模型”,研发了一系列全应用周期的创新技术,在虚拟现实技术、术中荧光及神经纤维成像等融合入脑胶...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单位围绕脑肿瘤微环境的前沿学术问题,在脑科学及相关的神经外科领域率先提出了实质细胞-微血管-细胞外间隙的“三室模型”,研发了一系列全应用周期的创新技术,在虚拟现实技术、术中荧光及神经纤维成像等融合入脑胶质瘤切除等临床技术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主要创新成果包括.以下几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室模型 肿瘤微环境 实质细胞 虚拟现实技术 神经外科 脑胶质瘤 细胞外间隙 微循环
原文传递
芸香甙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赵维中 王宇翎 +3 位作者 刘功传 李前进 江勤 戴俐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研究芸香甙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家兔一次静注芸香甙5mg·kg-1后,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应用3P87药动学软件程序对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结果芸香甙的药时(C-T)方程为:C=85.... 目的研究芸香甙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家兔一次静注芸香甙5mg·kg-1后,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应用3P87药动学软件程序对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结果芸香甙的药时(C-T)方程为:C=85.9789e-0.9044T+34.5105e-0.0587T+4.3838e-0.0046T。芸香甙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1/2a:(0.7609±0.1066)min,T1/2b:(12.5667±3.7139)min,T1/2c:(162.5651±50.6035)min,K12:(0.5123±0.1316)min-1,K21:(0.3298±0.0737)min-1,K13:(0.0739±0.0182)min-1,K31:(0.0100±0.0037)min-1,K10:(0.0774±0.0160)min-1,Vc:(0.0404±0.0044)L·kg-1,AUC:(1679.7583±480.6045)mg·L-1·min-1,CL(s):(0.0031±0.0008)L·kg-1·min-1。结论芸香甙在兔体内的C-T变化符合三室开放模型;芸香甙在体内的分布、消除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香甙 药代动力学 开放三室模型 参数
下载PDF
癌光啉(PSD-007)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绳林 徐允璋 +1 位作者 毛嘉农 陈宇东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1987年第7期-,共5页
新光敏剂癌光啉(PSD—007)给健康家兔快速静脉推注(剂量5~10mg/kg),定时采血,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其血浓度,按AIC最小准则,判别其家兔体内配置模型为三室模型,快分布相t_(1/2)(π)为0.178±0.160h,慢分布相t_(1/2)(α)为3.12 ±... 新光敏剂癌光啉(PSD—007)给健康家兔快速静脉推注(剂量5~10mg/kg),定时采血,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其血浓度,按AIC最小准则,判别其家兔体内配置模型为三室模型,快分布相t_(1/2)(π)为0.178±0.160h,慢分布相t_(1/2)(α)为3.12 ±0.97h,末端相(消除相)t_(1/2)(β)为24.47±4.10h。对11例肿瘤病人快速静滴(滴速0.1mg/min·kg)后的“C~t”数据,按AIC最小准则,亦以三室模型拟会为宜,t_(1/2)(π)为0.26±0.05h,t_(1/2)(α)为4.52±1.04h,t_(1/2)(β)为32.9±5.3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动力学 药代动力学 生物力学 三室模型 PSD-007 癌光啉 健康家兔 肿瘤病人 药动学参数
下载PDF
多瓶指数衰减输注的药动学分析
8
作者 谢海棠 孙瑞元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13-213,共1页
目的 对药代动力学符合三室模型、治疗指数小、需要快速达到目标血药浓度药物的用药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主要步骤有理论推导、数学证明、计算机模拟及实验验证等。在宋建国—孙瑞元提出的双瓶法指数衰减静脉输注的基础上 ,建立三室模... 目的 对药代动力学符合三室模型、治疗指数小、需要快速达到目标血药浓度药物的用药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主要步骤有理论推导、数学证明、计算机模拟及实验验证等。在宋建国—孙瑞元提出的双瓶法指数衰减静脉输注的基础上 ,建立三室模型药物按三瓶滴注方案用药的数学模型 ,分别列出三瓶装置及三房室经时变化的微分方程组 ,经过拉普拉斯转换 ,得出C -T曲线上升速度是π的函数 :C1(t) =dCaK10 V1(1-e-πt) ,血药浓度达到 90 %坪值所需时间为 3.32个t1/2π ,而单纯恒速静脉滴注达到同样的浓度则需要 3.32个t1/2 β(t1/2 β>>t1/2π) ,同时经拉氏转换得出的还有各瓶的容量和用药浓度 :Ca =CssV1K10d ;Vb =dK3 1;Cbo =CadK3 1αβ (α +β -K3 1) ;Cpo =CaπK10;Vp =dK2 1。结果 用异丙酚对犬和兔分别进行本法和单纯静脉滴注给药 ,经两种动物实验 (犬 ,兔 )所得的个体参数用药证明 ,按此法用药可使异丙酚快速达到目标血药浓度并保持于恒定水平 ,麻醉起效快而无不良反应。结论 本文建立了多瓶联滴指数衰减输注方案的数学模型 ,经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提供了两种用药装置 ,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瓶指数衰减输注 三室模型 异丙酚 CMI HPLC 血药浓度
下载PDF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与人工控制输注的效果比较
9
作者 封英 傅峰 《浙江预防医学》 2006年第2期46-46,47,共2页
关键词 靶控输注 人工控制 瑞芬太尼 效果比较 全凭静脉麻醉 血流动力学变化 药代动力学 效应浓度 三室模型 输注系统
下载PDF
氟代谢动力学研究概况
10
作者 韩敏 《兽医导刊》 1994年第3期19-23,共5页
氟是动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适量氟对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但过量可引起中毒。氟中毒对人和动物是一种危害深广的常见病之一,目前遍及30多个国家。随着人们对氟认识的加深,各国学者对氟源氟病的研究也日趋广泛和深入。为... 氟是动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适量氟对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但过量可引起中毒。氟中毒对人和动物是一种危害深广的常见病之一,目前遍及30多个国家。随着人们对氟认识的加深,各国学者对氟源氟病的研究也日趋广泛和深入。为了更好地了解氟被机体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在体内存留时间的长短,代谢转化的速度以及由机体清除的速度,预测和判断氟对机体的生物学效应和毒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氟病 代谢转化 氟浓度 作用机理 模型 三室模型 线性动力学 大鼠
下载PDF
连翘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进东 柴秋彦 张立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4期53-56,100,共5页
目的:建立连翘酯苷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其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大鼠静脉注射连翘酯苷50mg·kg^(-1)后,于不同时间点采血,用HPLC测定其血药浓度并用3p97软件拟合,计算药代动力学各参数。结果:连翘酯... 目的:建立连翘酯苷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其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大鼠静脉注射连翘酯苷50mg·kg^(-1)后,于不同时间点采血,用HPLC测定其血药浓度并用3p97软件拟合,计算药代动力学各参数。结果:连翘酯苷血药浓度的回归方程为Y=20598727 X-20590(r=0.9999),在1.95~250μg·mL^(-1)之间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浓度为0.8μg·mL^(-1)。静脉注射连翘酯苷50mg·kg^(-1)后,其体内过程经3p97软件拟合,药时曲线符合三室开放模型。结论:首次建立了连翘酯苷血药浓度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静脉注射连翘酯苷后,其体内过程的药时曲线符合三室开放模型,具有体内分布快、血药浓度下降迅速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酯苷 HPLC 药代动力学 三室模型
下载PDF
在^(68)Ga EDTA 动态 PET分析中用正常区域取样和参数成像实现大脑肿瘤的统计分割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云 黄嵩正 +1 位作者 包尚联 D.F.Wong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09-215,共7页
为了研究和评价用68GaEDTA动态PET研究和评价脑肿瘤定量分析的可靠性和灵敏度,我们在本文中提出了估计容积分布(distributionvolume:DV)和血脑屏障渗透率(k1)分布的线性参数成像模型。我们还用F统计学方法实现了把肿瘤从正常组织中分割... 为了研究和评价用68GaEDTA动态PET研究和评价脑肿瘤定量分析的可靠性和灵敏度,我们在本文中提出了估计容积分布(distributionvolume:DV)和血脑屏障渗透率(k1)分布的线性参数成像模型。我们还用F统计学方法实现了把肿瘤从正常组织中分割出来的方法。用一个三参数双腔室模型描述用PET测量的数据。用于估计DV(=K1/k2)和K1的主要计算公式为:Cpet=(K1+k2Vp)t0∫Cpds-k2t0∫Cpetds+VpCp和t0∫Cpetds=(DV+Vp)t0∫Cpds-(1/k2)Cpet+(Vp/k2)Cp,这里的k2是脑内通过血脑屏障到脑外的渗透率。在参数成像中我们采用了一个可靠和如棒的基于像素的局域线性回归算法用于产生DV和K1图像。同样基于像素自由度为2和k-2的F统计学方法采用的计算公式为:F=(((k-2)k/(2(k2-1)))D2,这里的D2=(x-μ)'S-1(x-μ),而μ和S分别表示脑肿瘤对侧正常区域内采集的样品的平均值和协方差,这些样品是按照二维空间狖(K1,DV)狚采集的,而常数k是取样的总数。在不同水平上阈值α,就可以得到不同置信度下的F统计图像。用这个方法对11个肿瘤病人进行了68GaEDTA动态PET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的DV,K1和F图像的质量都很好。而且用于产生DV,K1和不同置信度下的F图像的算法效率很高,容易实现。本研究方法中研究和发展的方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集成多维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肿瘤 统计分割 ^68GaEDTA动态PET成像 线性参数成像算法 双腔参数模型
下载PDF
胺碘酮的现代观点 被引量:40
13
作者 郭继鸿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43-151,共9页
胺碘酮(amiodarone)又称乙胺碘呋酮,已在临床应用40年.其强大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结果所证实。目前.胺碘酮是临床应用最多、最广泛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在美国和欧洲,其占抗心律失常药物处方的1/3.而在拉美国... 胺碘酮(amiodarone)又称乙胺碘呋酮,已在临床应用40年.其强大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结果所证实。目前.胺碘酮是临床应用最多、最广泛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在美国和欧洲,其占抗心律失常药物处方的1/3.而在拉美国家高达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去乙基胺碘酮 开放模型
下载PDF
用于预报血药浓度和设计给药方案的微机软件
14
作者 张文贵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13-13,共1页
本软件对静脉注射、静脉滴注、非静脉用药,对线性一室、二室、三室模型均适用。要求使用者给出:1.用药方式;2.房室数;3.混杂药动参数值,即血药浓度-时间关系式中的系数及指数常数;4.用药次数;5.每次用药剂量、时间间隔、滴注时间(每次... 本软件对静脉注射、静脉滴注、非静脉用药,对线性一室、二室、三室模型均适用。要求使用者给出:1.用药方式;2.房室数;3.混杂药动参数值,即血药浓度-时间关系式中的系数及指数常数;4.用药次数;5.每次用药剂量、时间间隔、滴注时间(每次用药剂量、时间间隔、滴注时间可以不相同);6.打印血药浓度的时间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药浓度 给药方案 三室模型 时间间隔 滴注时间 微机软件 静脉滴注 谷值 和容 运算速度
下载PDF
诺维本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闫桂清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9年第4期44-44,共1页
诺维本(Navelbine,5-去甲—脱水长春碱)是一种新型长春花生物碱类抗肿瘤药,主要作用于分裂期微管蛋白,阻断G<sub>2</sub>期与M期细胞的有丝分裂。其代谢符合三室模型,终末期平均半衰期40h。临床主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转... 诺维本(Navelbine,5-去甲—脱水长春碱)是一种新型长春花生物碱类抗肿瘤药,主要作用于分裂期微管蛋白,阻断G<sub>2</sub>期与M期细胞的有丝分裂。其代谢符合三室模型,终末期平均半衰期40h。临床主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乳腺癌的化疗,既可单用,也可联合使用其他化疗药。因此药对局部组织有严重刺激性,故使用时选择上肢较粗、直静脉,建立静脉通道,静注2%奴夫卡因8-10mg保护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维本 非小细胞肺癌 转移性乳腺癌 临床应 抗肿瘤药 微管蛋白 平均半衰期 有丝分裂 生物碱类 三室模型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6
作者 凌树森 张敏 +1 位作者 石晶 孙维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89年第4期51-55,共5页
雷公藤甲素经小鼠和大鼠单次剂量ig,以及高、中、低三种剂量分别单次iv后,其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ig后的药-时曲线为开放二室模型,小鼠的胃肠吸收较大鼠快,Tpeak分别为0.687、1.037小时,体内消除较缓慢,t1/2β约58小时:三种剂量下iv... 雷公藤甲素经小鼠和大鼠单次剂量ig,以及高、中、低三种剂量分别单次iv后,其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ig后的药-时曲线为开放二室模型,小鼠的胃肠吸收较大鼠快,Tpeak分别为0.687、1.037小时,体内消除较缓慢,t1/2β约58小时:三种剂量下iv后的药-时曲线大体相似,呈开放三室模型,t1/2β较ig略短,但小鼠在高剂量下Vd、AUC增大、CL减少,t1/2β延长。提示可能出现的非线性动力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药代动力学 大鼠 药-时曲线 TRIPTOLIDE 模型 免疫抑制作用 药理试验 三室模型 半对数纸
下载PDF
盐酸阿芬太尼手术病人药代动力学研究
17
作者 尹文记 许光炘 +3 位作者 刘立京 王文钤 尹大光 蔡志基 《中国药物依赖性通报》 CSCD 1993年第2期96-97,共2页
本文进行了两组不同剂量的阿芬太尼在14例手术病人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7例病人一次性iv 80 μg·kg^-1·阿芬太尼.另7例手术病人一次性iv 40 μg·kg^-1。用RIA法测定0-8h阿芬太尼的血浆浓度和0-18h尿中阿芬太尼的回收率... 本文进行了两组不同剂量的阿芬太尼在14例手术病人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7例病人一次性iv 80 μg·kg^-1·阿芬太尼.另7例手术病人一次性iv 40 μg·kg^-1。用RIA法测定0-8h阿芬太尼的血浆浓度和0-18h尿中阿芬太尼的回收率。研究结果表明.阿芬太尼在两组病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均为开放型三室模型。阿莽太尼的初级消除很快.给药后30min内80%的原型药被消除。两组中的平均t1/2在三相中无显著差异。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研究 阿芬太尼 手术病人 药代动力学参数 盐酸 不同剂量 血浆浓度 RIA法 三室模型 一次性 回收率 开放型 人体内
原文传递
出生体重过大与成年后身体成分改变及糖耐量异常无关
18
作者 石永言(译)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9年第12期900-900,共1页
目的研究出生体重大是否与成年后体脂百分比升高及糖耐量异常有关。方法本研究纳入1975年至1979年出生于Uppsala大学医院的27名出生体重超过4500g的受试者以及27名出生体重位于±1标准差之内的正常对照。受试者在研究时的年龄为34~4... 目的研究出生体重大是否与成年后体脂百分比升高及糖耐量异常有关。方法本研究纳入1975年至1979年出生于Uppsala大学医院的27名出生体重超过4500g的受试者以及27名出生体重位于±1标准差之内的正常对照。受试者在研究时的年龄为34~40岁。收集相关人体测量参数,并通过空气体积描记仪和生物阻抗仪,依据三室模型来分析人体成分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脂百分比 身体成分 糖耐量异常 出生体重 三室模型 成分数据 受试者 正常对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