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心腔起搏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宗辉 郑良荣 +2 位作者 王利宏 郭明 杨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16期2435-2436,共2页
目的观察三心腔(CRT)脉冲起搏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心功能Ⅲ~Ⅳ级(NYHA)的患者16例,起搏前心电图QRS平均时限140ms。行CRT起搏器植入。术后1个月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CRT起搏器植... 目的观察三心腔(CRT)脉冲起搏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心功能Ⅲ~Ⅳ级(NYHA)的患者16例,起搏前心电图QRS平均时限140ms。行CRT起搏器植入。术后1个月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CRT起搏器植入前后患者心功能及病情的变化。结果CRT起搏器起搏后心功能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充盈增加,二尖瓣反流量降低,NYHA心功能分级从Ⅲ~Ⅳ级提高到Ⅰ~Ⅱ级,起搏后心电图QRS时限缩短。结论三心腔起搏器治疗DCM伴CHF近期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 扩张型肌病 充血性力衰竭 三心腔起搏器
下载PDF
三心腔起搏器治疗1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朱华 张瑜 邱建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8-79,共2页
目的观察三心腔(CRT)脉冲起搏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的患者10例,起搏前心电图QRS平均时限为140 ms。行CRT起搏器植入手术。术后1年应用心脏彩色超声观察CRT起搏器植入前、后患者心... 目的观察三心腔(CRT)脉冲起搏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的患者10例,起搏前心电图QRS平均时限为140 ms。行CRT起搏器植入手术。术后1年应用心脏彩色超声观察CRT起搏器植入前、后患者心功能及病情的变化。结果 CRT起搏器植入后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充盈增加,NYHA心功能分级从Ⅲ-Ⅳ级提高到Ⅰ-Ⅱ级,起搏后心电图QRS时限缩短。结论三心腔起搏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衰竭 充血性 三心腔起搏器 起搏
下载PDF
三腔抗心衰起搏器置入术的术前、术后护理 被引量:5
3
作者 唐艳 李红梅 高玉红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7年第6期33-34,共2页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展至中晚期患者病死率高,生活质量差,治疗难度大。我院自2001年1月~2005年4月对6例重度CHF患者实施三腔抗心衰起搏器起搏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治疗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 起搏 充血性力衰竭 置入 护理
下载PDF
双心室起搏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应用研究(摘要)
4
作者 王如兴 赵淮 +1 位作者 王松丽 郭涛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起搏 难治性充血性力衰竭 三心腔起搏器 冠状窦电极 普通室电极 螺旋电极
下载PDF
心脏同步化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马芷琴 张永军 《中国综合临床》 2010年第10期1033-1035,共3页
目的探讨三心腔(CRT)脉冲起搏器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择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心功能Ⅲ、Ⅳ级(NYHA)患者8例,均植入InSync(8040型)起搏器及2187... 目的探讨三心腔(CRT)脉冲起搏器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择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心功能Ⅲ、Ⅳ级(NYHA)患者8例,均植入InSync(8040型)起搏器及2187冠状窦双极电极。术前48h内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常规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并进行6min室内平面步行试验(6MHW)和临床心功能评估及血浆NT—proBNP检测。出院前行心室起搏优化确定最佳V-V起搏间期,术后3、6、12个月再次重复上述检查,其中第6个月重新优化V—V起搏间期。结果CRT起搏器起搏后全部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术前Ⅲ级4例,Ⅳ级4例;术后1年I级5例,Ⅱ级3例),6min室内平面步行距离均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前(291.00±80.93)m,术后3个月(387.62±83.51)m,术后1年(420.50±80.96)m,P均〈0.01],优化V—V间期使主动脉瓣射血时间.速度积分(VTI)从术前的(20.89±1.82)cm·s增加至(24.08±2.16)cm·s。左心室射血分数从术前的(31±3)%增加至(44±3)%。起搏后心电图QRS时限缩短,血浆NT—proBNP较入院时下降[术前(878.75±297.67)ng/L,术后3个月(607.50±207.64)ng/L,术后1年(482.50±198.69)ng/L],术后各组数据与术前相比均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三心腔起搏器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能减少恶性心律失常事件,显著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 充血性力衰竭 三心腔起搏器 N-末端脑钠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