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奈托克联合泽布替尼治疗三打击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
作者 管佳恒 叶春美 +3 位作者 石培民 张静 吴雪 陈宝安 《现代医学》 2022年第3期375-379,共5页
目的:双打击淋巴瘤(DHL)或三打击淋巴瘤(THL)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非常罕见且难治的亚型,目前尚无针对DHL或THL的有效疗法。维奈托克联合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在治疗其他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发挥的作用驱使我们去探究其在DL... 目的:双打击淋巴瘤(DHL)或三打击淋巴瘤(THL)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非常罕见且难治的亚型,目前尚无针对DHL或THL的有效疗法。维奈托克联合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在治疗其他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发挥的作用驱使我们去探究其在DLBCL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转诊至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1例原发于小肠的THL患者的治疗经过。结果:该患者为原发性小肠THL,于外院行肠淋巴瘤切除术,转入我院接受R2-CHOP方案和R2-EPOCH(R2-CHOP+依托泊苷)方案各1个疗程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之后患者接受了两个疗程的维奈托克联合泽布替尼疗法,复查胸腹部CT示病灶缩小、减少,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结论:使用维奈托克联合BTK抑制剂疗法治疗THL并取得了良好疗效,安全性亦良好。这给对传统化疗方案不敏感的THL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奈托克 泽布替尼 三打击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 淋巴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流式免疫表型特征在判断二次或三次打击淋巴瘤生存结局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洪俊 饶永彩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7期500-505,共6页
目的确立二次或三次打击淋巴瘤(double/triple-hit lymphoma,D/THL)流式细胞免疫表型(flow cytometric immunophenotyping,FCI)特征,分析其与B淋巴细胞白血病(B-LBL)在免疫表型上的差异,并探讨流式免疫表型特征与D/THL生存结局的相关性... 目的确立二次或三次打击淋巴瘤(double/triple-hit lymphoma,D/THL)流式细胞免疫表型(flow cytometric immunophenotyping,FCI)特征,分析其与B淋巴细胞白血病(B-LBL)在免疫表型上的差异,并探讨流式免疫表型特征与D/THL生存结局的相关性。方法用多色FCI分析法对40例D/THL患者和25例B-LBL患者的骨髓和外科活检样本免疫表型进行检测和评价,并将流式免疫表型结果与基因亚型以及总体生存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0%(36/40)的D/THL病例CD10表达呈阳性,48%(19/40)的病例缺乏表面轻链,45%(18/40)的病例CD45表达呈弱阳性,40%(16/40)CD19表达呈弱阳性,43%(17/40)CD20表达呈弱阳性,28%(11/40)伴随CD19和CD20的弱表达,38%(15/40)的CD19和CD20表达呈差异化表达(variable expression)。Bcl2^+/Myc^+、Bcl6^+/Myc^+和Bcl2^+/Bcl6^+/Myc^+3种基因亚型D/THL之间,Bcl2^+/Myc^+组CD45弱表达和CD20差异表达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cl2^+/Bcl6^+/Myc^+组(P=0.03,0.02);Bcl2^+/Myc^+组中Bcl2阳性率为96%,其他基因亚型组阳性率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其他流式免疫表型特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LBL的CD45和CD20弱表达发生率明显高于D/THL(χ~2=20.78、20.83,P<0.01);D/THL病例CD19和CD20同时弱表达发生率(28%)稍多于B-LBL病例(1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9,P>0.05);B-LBL的Td T阳性发生率明显高于D/THL(χ~2=30.74,P<0.01)。对30例已经死亡患者进行生存分析显示,不同基因型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l2^+/Myc^+对Bcl6^+/Myc^+,P=0.08;Bcl2^+/Myc^+对Bcl2^+/Bcl6^+/Myc^+,P=0.13;Bcl6^+/Myc^+对Bcl2^+/Bcl6^+/Myc^+,P=1.0);CD45弱表达和Bcl2阳性预示着较低的总体生存率(χ~2=11.2、10.4,P=0.01、0.015)。结论 D/THL与B-LBL都可以出现CD45和CD20弱表达及Td T阳性,但B-LBL的生存率明显高于D/THL。D/THL患者的CD45弱表达和Bcl2阳性预示着较低的总体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或打击淋巴 B淋巴细胞白血病 流式免疫表型 总体生存率
下载PDF
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万秋 张旭东 陈清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64-567,共4页
目的:探讨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6月至2019年4月HGBL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HGBL患者中HGBL,非特指型(HGBL,NOS)患者12例,发病年龄55(2... 目的:探讨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6月至2019年4月HGBL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HGBL患者中HGBL,非特指型(HGBL,NOS)患者12例,发病年龄55(24~72)岁,免疫组化MYC^+和BCL^2+双表达5例,GCB型10例,FISH检测结果显示MYC^+/BCL^2-/BCL6^-4例、MYC^-/BCL^2+3例、MYC^-/BCL6^+3例;HGBL伴有双打击/三打击患者(HGBL-DT)14例,发病年龄53(23~74)岁,MYC^+和BCL^2+双表达10例,GCB型13例,FISH检测结果显示MYC^+/BCL^2+/BCL6^-7例、MYC^+/BCL^2-/BCL6^+4例、MYC^+/BCL^2+/BCL6^+3例。12例HGBL,NOS患者PFS为14(2~58)个月,OS为15(3~58)个月,2例患者行CODOX-M/IVAC方案治疗均评价为CR。14例HGBL-DT患者PFS为7(2~26)个月,OS为11(4~48)个月。结论:HGBL患者生存期短,易侵犯结外器官,好发于GCB型,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HGBL,NOS患者可考虑行CODOX-M/IVAC方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B细胞淋巴 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与伯基特淋巴未分类B细胞淋巴 打击淋巴 三打击淋巴瘤
下载PDF
探讨Double/Triple Hit淋巴瘤的流式免疫表型特征在疾病诊断及生存结局相关性中的应用
4
作者 洪俊 饶永彩 《四川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372-378,共7页
目的确立二次或三次打击淋巴瘤(Double/Triple-Hit lymphoma,D/THL)流式免疫表型特征,研究与B淋巴细胞白血病(B-LBL)在免疫表型上的差异,并探讨流式免疫表型特征与D/THL生存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色FCI分析法对40例D/THL患者和25 B-... 目的确立二次或三次打击淋巴瘤(Double/Triple-Hit lymphoma,D/THL)流式免疫表型特征,研究与B淋巴细胞白血病(B-LBL)在免疫表型上的差异,并探讨流式免疫表型特征与D/THL生存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色FCI分析法对40例D/THL患者和25 B-LBL患者的样本的免疫表型进行检测和评价,并将流式免疫表型结果与基因亚型以及总体生存率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90%(36/40)的D/THL病例CD10表达呈阳性,近一半病例(48%,19/40)缺乏表面轻链。45%(18/40)的病例CD45表达呈弱阳性,40%(16/40) CD19表达呈弱阳性,43%(17/40) CD20表达呈弱阳性。28%(11/40)显示伴随CD19和CD20的弱表达,38%(15/40)的CD19和CD20表达呈差异化表达(variable expression)。在不同基因亚型之间,除Dim CD45和BCL2阳性发生率达有差异外(BCL2+/MYC+组Dim CD45发生率明显低于BCL2+/BCL6+/MYC+组(P=0.03); BCL2+/MYC+组中bcl2阳性率为96%,而其它基因亚型组阳性率均为0%),其它表型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B-LBL相比,B-LBL的CD45和CD20低表达发生率明显高于D/THL(X^2=20.78、20.83,); CD19和CD20同时弱表达在D/THL发生率稍多(28%D/THL vs. 10%B-LB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1)。B-LBL的TdT阳性发生率明显高于D/THL(X^2=30.74,)。对30例已经死亡患者进行了生存分析显示,不同基因型总体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BCL2+MYC+对BCL6+/MYC+,P=0.08; BCL2+MYC+对BCL2+/BCL6+/MYC+,P=0.13; BCL6+/MYC+对BCL2+/BCL6+/MYC+,P=1.0); Dim CD45和Bcl2阳性预示着与较低的总体生存率(X_1~2=L11.2,10.4,P=0.01,0.015)。结论 D/THL流式免疫表型特征研究有助于D/THL鉴别诊断。对流式免疫表型与疾病结局的生存分析结果,将有利于临床对D/THL整体预后进行危险分层管理,以便能针对特定病人及时采取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或打击淋巴 B淋巴细胞白血病 流式免疫表型 总体生存率
下载PDF
伴MYC、BCL2、BCL6基因重排的DLBCL/HGBL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5
作者 魏晶 何雅琪 +5 位作者 薛田 柏乾明 水若鸿 陆洪芬 李小秋 于宝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09-817,共9页
背景与目的:伴MYC、BCL2和BCL6基因重排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high-grade B-cell lymphoma,DLBCL/HGBL)又称三重打击淋巴瘤(triple-hit lymphoma,THL),其发病率低且文献报道较少,人... 背景与目的:伴MYC、BCL2和BCL6基因重排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high-grade B-cell lymphoma,DLBCL/HGBL)又称三重打击淋巴瘤(triple-hit lymphoma,THL),其发病率低且文献报道较少,人们对其缺乏充分认识。本研究旨在探讨TH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患者预后。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2016年6月—2021年12月诊断的THL病例1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采用H-E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学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其免疫表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法检测MYC、BCL2和BCL6基因重排,采用EB病毒编码RNA(Epstein-Barr virus-encoded RNA,EBER)原位杂交法检测判断EB病毒的感染状态。结果:10例THL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54岁(43~80岁)。其中2例发生在淋巴结,6例发生在结外器官,其余2例结内外均受累。临床分期Ⅲ/Ⅳ期4例(40%),Ⅰ/Ⅱ期6例(60%)。40%(4/10)的患者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评分≥3分。50%(4/8)的患者有骨髓侵犯。2例(20%)有B症状。40%(4/10)的患者有乙肝病毒既往感染史。显微镜下观察5例呈非特指DLBCL(DLBCL,not otherwise specified,DLBCL-NOS)形态,2例兼具DLBCL与伯基特淋巴瘤特征,1例呈母细胞样形态,其余2例因组织挤压严重无法准确分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80%为生发中心B细胞(germinal center B-cell,GCB)型,20%为非GCB(non-GCB)型;78%(7/9)为MYC/BCL2双表达,BCL6阳性率为80%,Ki-67增殖指数均≥80%。FISH检测显示,10例均同时有MYC、BCL2和BCL6基因重排。EBER原位杂交均呈阴性。除1例手术切除病灶后未化疗外,9例均接受系统治疗。10例患者的总生存期为2.0~55.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6.8个月。1年总生存率为68.6%,其中Ⅰ/Ⅱ期患者的1年总生存率100%,Ⅲ/Ⅳ期患者为25%。结论:THL好发于中老年人,以结外器官受累更常见,是一组形态学表现多样、以GCB型为主并常伴有MYC/BCL2双表达的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本研究患者中临床分期Ⅰ/Ⅱ期占多数且预后较好,因此及早甄别THL对于及时干预、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高级别B细胞淋巴 打击淋巴 基因重排 临床病理学特征 免疫表型 生存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myc、bcl-2和bcl-6蛋白表达与基因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白聪 李敏 +3 位作者 刘翠苓 高子芬 黄欣 徐菁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7年第3期152-155,共4页
目的 探讨多重基因异常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发生情况及其与蛋白高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确诊的DLBCL非特指型患者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myc、bcl-2及bcl-6蛋白表达情况,采用间期荧光原位... 目的 探讨多重基因异常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发生情况及其与蛋白高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确诊的DLBCL非特指型患者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myc、bcl-2及bcl-6蛋白表达情况,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FISH)方法检测3个基因异常情况.结果 50例DLBCL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3~85岁,中位年龄50岁.发病部位:淋巴结23例(46.00%),结外27例(54.00%),以胃肠道最为多见(13例,48.1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myc蛋白阳性率94.00%(47/50),阳性细胞超过40%者41例(82.00%);bcl-2蛋白阳性率84.00%(42/50),阳性细胞超过70%者38例(76.00%);18例(36.00%)同时高表达c-myc和bcl-2.FISH检测结果显示,7例(14.00%)c-myc断裂,2例(4.00%)扩增;6例(12.00%)bcl-2断裂,4例(8.00%)扩增;8例(16.00%)bcl-6断裂,3例(6.00%)扩增,1例(2.00%)同时断裂及扩增;4例(8.00%)检测到多重基因异常,其中1例(2.00%)c-myc合并bcl-2基因异常,2例(4.00%)c-myc合并bcl-6基因异常,为双重打击淋巴瘤(DHL),1例(2.00%)同时检测到c-myc、bcl-2及bcl-6基因异常,为三重打击淋巴瘤(THL).4例多重基因异常病例中,3例起源于生发中心B细胞(GCB),1例起源于非GCB.18例c-myc和bcl-2蛋白双高表达组仅有3例(16.67%)检测到多重基因异常,包括2例DHL和1例THL.结论 多重基因异常在DLBCL中的检出率为8.00%.基因异常与蛋白高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DHL的检出依赖于分子遗传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大B-细胞 弥漫性 双重打击淋巴 打击淋巴 双表达淋巴
原文传递
CD38表达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明霞 万文丽 +5 位作者 洪韫 李敏 胡凯 王艳芳 克晓燕 景红梅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探讨CD38表达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102例初发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主要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73例、Burkitt淋巴瘤7例和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22例]患者淋巴结或骨髓标本中... 目的:探讨CD38表达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102例初发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主要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73例、Burkitt淋巴瘤7例和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22例]患者淋巴结或骨髓标本中流式免疫标记物的表达情况,比较CD38在各组患者肿瘤细胞上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其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特点。结果:3组患者肿瘤细胞膜表面CD5、CD19dim、CD20dim和CD45dim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10表达水平以及缺乏免疫蛋白轻链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P=0.043);将DLBCL分为MYC-R+和MYC-R-患者,CD38+、CD38++和平均荧光强度在DLBCL MYC-R+、DLBCL MYC-R-、Burkitt淋巴瘤和双重/三重打击淋巴瘤4组患者肿瘤细胞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D38+在诊断这4组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时除DLBCL MYC-R+外特异性可达100%,但敏感性较低;CD38++诊断DLBCL MYC-R+时特异性可达100%,敏感性低至13%,而诊断Burkitt淋巴瘤和双重/三重打击淋巴瘤时敏感性则明显升高(分别为86%和79%)。结论:CD38不同表达水平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CD38高表达可以及时准确地早期诊断双重/三重打击淋巴瘤,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8 侵袭性B细胞淋巴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 双重/打击淋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