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异形柱的稳定验算研究
1
作者 赖程钢 杨文 +3 位作者 朱思其 龙卫国 肖克艰 向新岸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6,共6页
以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变截面异形柱为例,分别采用计算长度系数法和直接分析法进行整体分析设计。提出了适用于变截面异形柱中不同截面的等效计算长度系数取值方法,并将得到的计算长度系数代入等截面稳定公式进行验算。阐述了直接... 以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变截面异形柱为例,分别采用计算长度系数法和直接分析法进行整体分析设计。提出了适用于变截面异形柱中不同截面的等效计算长度系数取值方法,并将得到的计算长度系数代入等截面稳定公式进行验算。阐述了直接分析法的设计流程,尤其是初始缺陷方向的选取。为验证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将计算长度系数法和直接分析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并讨论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利用有限单元法对单根变截面异形柱进行弹塑性失稳分析,探究变截面异形柱失稳特点。结果表明:计算长度系数法与直接分析法的计算结果接近,变截面异形柱的强度和稳定均满足要求,异形柱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 变截面异形柱 直接分析法 计算长度系数法 弹塑性失稳 初始缺陷
下载PDF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大型螺旋坡道结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文 赖程钢 +4 位作者 刘晓舟 龙卫国 肖克艰 向新岸 文见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共6页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中庭的螺旋坡道采用钢箱梁结构体系,最大半径28.7m,水平投影长度118.5m。介绍了大型螺旋坡道结构体系选型和边界条件的对比过程,采用通用计算软件MIDAS Gen建立多尺度整体模型考虑螺旋坡道和主体结构的相互作用...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中庭的螺旋坡道采用钢箱梁结构体系,最大半径28.7m,水平投影长度118.5m。介绍了大型螺旋坡道结构体系选型和边界条件的对比过程,采用通用计算软件MIDAS Gen建立多尺度整体模型考虑螺旋坡道和主体结构的相互作用,通过静力分析和反应谱分析考察螺旋坡道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和变形,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分析模型进行连续倒塌分析。结果表明,螺旋坡道采用钢箱梁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刚度,静力荷载和地震作用下坡道的应力和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并具有较好的抗连续倒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 大型螺旋坡道 钢箱梁 结构选型 支座设计 多尺度建模 连续倒塌
下载PDF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结构设计与减震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文 兰天晴 +4 位作者 赖程钢 龙卫国 肖克艰 向新岸 王盼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51-56,70,共7页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采用钢框架结构,展厅区域屋面采用组合网架结构,结构平、立面及空间关系较为复杂。为改善结构抗震性能,达到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本项目进行了消能减震设计,设置了屈曲约束支撑及黏滞阻尼器。简要介绍了该项目...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采用钢框架结构,展厅区域屋面采用组合网架结构,结构平、立面及空间关系较为复杂。为改善结构抗震性能,达到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本项目进行了消能减震设计,设置了屈曲约束支撑及黏滞阻尼器。简要介绍了该项目的结构体系及设计重难点,并重点论述了该项目结构减震设计思路,对各水准地震作用下结构附加有效阻尼比与能量耗散情况、减震结构与非减震结构的地震响应,罕遇地震下结构弹塑性损伤情况等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罕遇地震作用下,减震结构的楼层剪力、层间位移角等结构整体指标明显减小,屈曲约束支撑及黏滞阻尼器滞回曲线饱满,耗散了较多地震能量,结构的抗震性能与安全储备得到提高,达到了预期的减震设计目标与抗震性能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 消能减震 钢框架结构 黏滞阻尼器 附加阻尼比
下载PDF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大型螺旋坡道结构减震设计与舒适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赖程钢 杨文 +3 位作者 刘晓舟 龙卫国 肖克艰 向新岸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93-98,共6页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中庭的螺旋坡道采用钢箱梁结构体系,其最大半径为28.7m,水平投影长度为118.5m,宽度为4.5~14.5m。介绍了螺旋坡道结构减震(振)设计过程,通过设置黏滞阻尼器和调谐质量阻尼器减小坡道在地震作用和人行激励作用下...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中庭的螺旋坡道采用钢箱梁结构体系,其最大半径为28.7m,水平投影长度为118.5m,宽度为4.5~14.5m。介绍了螺旋坡道结构减震(振)设计过程,通过设置黏滞阻尼器和调谐质量阻尼器减小坡道在地震作用和人行激励作用下的结构响应,采用MIDAS Gen和ANSYS软件建立多尺度整体模型考虑螺旋坡道和主体结构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地震作用时程分析和人行激励舒适度分析。结果表明,各水准地震下黏滞阻尼器对螺旋坡道水平加速度减震效率约为45%~50%,水平位移的减震效率约为55%~70%。设置调谐质量阻尼器对螺旋坡道竖向振动加速度减振效率约为55%~60%,有效减小了坡道在人行激励作用下的结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 大型螺旋坡道 消能减震 人行激励 舒适度分析 黏滞阻尼器 调谐质量阻尼器 减震效率
下载PDF
太阳崇拜视域下古蜀文化对真善美的诠释——以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文物为例
5
作者 邸晨梦 《炎黄地理》 2025年第2期161-163,共3页
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融合,是人类对文明追求的最高境界。太阳崇拜现象盛行于古蜀文化中,文章将从太阳崇拜的成因、呈现方式等角度探究古蜀文化中“真善美”的统一。在古蜀文化中,“真”是了解其文化的根本,是体现“善”和“美”的前提... 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融合,是人类对文明追求的最高境界。太阳崇拜现象盛行于古蜀文化中,文章将从太阳崇拜的成因、呈现方式等角度探究古蜀文化中“真善美”的统一。在古蜀文化中,“真”是了解其文化的根本,是体现“善”和“美”的前提和基础;在“真”的基础上,古蜀文化体现了在精神和物质上的人性化关怀以及宗教神权对道德伦理的规范,即“善”;“真”与“善”融合并通过器物形式的表达呈现出古蜀文化独特的审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蜀文化 太阳崇拜 人性化关怀 金沙遗址 三星 道德伦理 出土文物 呈现方式
下载PDF
古蜀文化旅游品质提升的路径研究——以三星堆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梁刚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16-122,共7页
通过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文化旅游由观光产品向创意产品的转变,是以古蜀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依托型传统旅游产品品质提升的必然要求。要增强三星堆博物馆对游客的吸引力,除优化传统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呈现方式、开发... 通过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文化旅游由观光产品向创意产品的转变,是以古蜀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依托型传统旅游产品品质提升的必然要求。要增强三星堆博物馆对游客的吸引力,除优化传统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呈现方式、开发多种游客可参与的体验活动外,更应大力发展文化旅游,通过建设古蜀文明主题旅游区、打造古蜀文化精品旅游演艺节目、创建古蜀文化旅游节庆等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增强游客的参与度、体验感,培育古蜀文化旅游产业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蜀文化 产业融合 文化旅游 三星博物馆
下载PDF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
7
作者 刘艺 肖波玲 +19 位作者 龙卫国 杨扬 杨文 杨玲 杨久洲 李慧 杨鹏程 董彪 陈宏宇 吴寰 沙澎 赖程钢 魏明华 刘帅 敖发兴 万雅玲 辛振 彭小芳 文玲 《建筑实践》 2024年第7期50-59,共10页
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广汉三星堆古城遗址外东北角的鸭子河畔,周边田野辽阔,园区内林木参天。现存的2号老馆于1997年开馆,作为园区主轴线的对景和天际线制高点,是三星堆为人熟知的建筑地标。新馆用地紧邻老馆,位于园区主轴线北侧、沿河的狭... 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广汉三星堆古城遗址外东北角的鸭子河畔,周边田野辽阔,园区内林木参天。现存的2号老馆于1997年开馆,作为园区主轴线的对景和天际线制高点,是三星堆为人熟知的建筑地标。新馆用地紧邻老馆,位于园区主轴线北侧、沿河的狭长地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轴线 古城遗址 天际线 广汉三星 三星博物馆
原文传递
三星堆博物馆文化传播路径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黄英 罗子明 《传播与版权》 2022年第12期90-92,共3页
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要想取得更高效的文化传播效果,必须不断创新传播路径,比如扩展渠道、丰富内容和创新推广方式等。文章从借助新媒介技术,拓展传播渠道;立足古蜀文化,丰富传播内容;创新文化推广方式,强化国际传播力三个方面分... 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要想取得更高效的文化传播效果,必须不断创新传播路径,比如扩展渠道、丰富内容和创新推广方式等。文章从借助新媒介技术,拓展传播渠道;立足古蜀文化,丰富传播内容;创新文化推广方式,强化国际传播力三个方面分析三星堆博物馆进行深度文化传播的路径,以期为推动三星堆博物馆文化高效传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博物馆 古蜀文化 文创产品 文化传播
下载PDF
试论文化符号在博物馆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三星堆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思齐 《四川建筑》 2017年第6期71-73,共3页
文化符号在博物馆景观建筑上的运用应遵循"与建筑景观相融"和"整体协调及人性化"两大原则,二者相辅相成,能合理营构出博物馆外部空间环境的文化意象,充分展现、烘托相应文化内涵和文化意境。文章以三星堆博物馆景... 文化符号在博物馆景观建筑上的运用应遵循"与建筑景观相融"和"整体协调及人性化"两大原则,二者相辅相成,能合理营构出博物馆外部空间环境的文化意象,充分展现、烘托相应文化内涵和文化意境。文章以三星堆博物馆景观建筑为例,对建筑意象的构拟、文化符号的提炼创新、景观建筑与景点的搭配关系以及运用相关文化符号的作用、意义等诸方面作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文化符号应注重的唯一性、识别性和典型性等景观设计上应注意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建筑 博物馆 景观设计 三星 文化符号 文化内涵
下载PDF
古蜀文化源远流长──广汉“三星堆”遗址揽胜
10
作者 曹弘 《四川统一战线》 1997年第4期33-33,共1页
古蜀文化源远流长广汉「三星堆」遗址揽胜曹弘金秋时节,我前往川西古城广汉市,谒访早已名闻遐迩,饮誉海内外的古蜀文化“三星堆”遗址。同时,参观了即将竣工的“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遗址,位于广汉市西郊10余公里处。遗址... 古蜀文化源远流长广汉「三星堆」遗址揽胜曹弘金秋时节,我前往川西古城广汉市,谒访早已名闻遐迩,饮誉海内外的古蜀文化“三星堆”遗址。同时,参观了即将竣工的“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遗址,位于广汉市西郊10余公里处。遗址是因座落在内牧马河古河道南岸,有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 古蜀文化 博物馆建筑 三星遗址 出土文物 古蜀 考古发掘 文化 早期蜀文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载PDF
三星堆文化与古蜀文明--关于三星堆文化研究的论争和前景 被引量:5
11
作者 段渝 《天府新论》 1993年第6期74-81,共8页
关键词 三星文化 古蜀文明 研究
下载PDF
古蜀文明探源系列之三:略论三星堆文化的内涵(上) 被引量:2
12
作者 段渝 《天府新论》 CSSCI 2023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三星堆文化是长江上游最早的古代文明,它的初创年代约在中原二里头夏文化的晚期(约公元前2000年),经历了整个股商时代,直到西周初期(约公元前1000年),其后又经过十二桥文化阶段,发展到春秋前期(约公元前600年),持续发展达1600年之久,并... 三星堆文化是长江上游最早的古代文明,它的初创年代约在中原二里头夏文化的晚期(约公元前2000年),经历了整个股商时代,直到西周初期(约公元前1000年),其后又经过十二桥文化阶段,发展到春秋前期(约公元前600年),持续发展达1600年之久,并以其独有的文化特征雄踞于中国西南,这在中国古代史上是不多见的。.三星堆祭祀坑内出土的黄金制品和大型青铜器群,不论在科学上还是艺术上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如从总体上概括三星堆文化的内涵特点,可以说,神权文明是三星堆文化的深层内涵和特质,而青铜文明则深刻体现了三星堆文化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文化 中国古代史 古蜀文明 青铜文明 十二桥文化 文化 二里头 西周初期
下载PDF
“三星堆遗址器物断代暨巴蜀文化研究”座谈会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若地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3-84,共2页
“三星堆遗址器物断代暨巴蜀文化研究”座谈会综述若地一九八六年,广汉三星堆遗址两座祭祀坑被发现。出土了一大批以青铜人像及金、石、玉器为代表的古蜀文化遗物,当时震惊了世界,发掘简报将这批器物所代表的三星堆文化的年代定在商... “三星堆遗址器物断代暨巴蜀文化研究”座谈会综述若地一九八六年,广汉三星堆遗址两座祭祀坑被发现。出土了一大批以青铜人像及金、石、玉器为代表的古蜀文化遗物,当时震惊了世界,发掘简报将这批器物所代表的三星堆文化的年代定在商代晚期,古蜀文明的断代上限因此被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文化 三星遗址 文化研究 祭祀坑 座谈会 巴蜀文化 青铜文化 器物 四川盆 文化遗存
下载PDF
三星堆时期古蜀国与远方的文化交往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剑华 《文史杂志》 2001年第4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三星 青铜文化 文明 西亚 考古学文化 古蜀 古蜀文化 海贝 远方
下载PDF
古蜀文明探源系列之四:略论三星堆文化的内涵(下)
15
作者 段渝 《天府新论》 CSSCI 2023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祭祀坑”与宗教信仰体系有的学者认为,三星堆青铜文化仅仅反映了古蜀人的自然崇拜,似乎三星堆文化还处在文明或复杂社会以前的宗教形态。有的学者则认为,三星堆文化主要反映了古蜀人的祖先崇拜,但也有自然崇拜。还有的学者认为,三星... “祭祀坑”与宗教信仰体系有的学者认为,三星堆青铜文化仅仅反映了古蜀人的自然崇拜,似乎三星堆文化还处在文明或复杂社会以前的宗教形态。有的学者则认为,三星堆文化主要反映了古蜀人的祖先崇拜,但也有自然崇拜。还有的学者认为,三星堆文物揭示了古蜀昌盛的太阳崇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文化 青铜文化 古蜀文明 古蜀 自然崇拜 太阳崇拜 祖先崇拜 祭祀坑
下载PDF
三星堆文物“进京”:讲述古蜀文明故事
16
作者 江渚 《中国报道》 2024年第9期94-96,共3页
经过几代考古人的不懈追求和接力,以三星堆和金沙文化为代表的古蜀文明面貌日渐清晰。“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带着神秘古蜀文明的故事,三星堆文物周游了大半个中国,终于来到了首都北京。从6月至10月,“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 经过几代考古人的不懈追求和接力,以三星堆和金沙文化为代表的古蜀文明面貌日渐清晰。“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带着神秘古蜀文明的故事,三星堆文物周游了大半个中国,终于来到了首都北京。从6月至10月,“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展出,265件(套)古蜀文明代表文物,带领观众探秘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揭开中华文明多元起源的神秘面纱一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蜀文明 三星 金沙遗址 大运河 中华文明 金沙文化 文物 博物馆
下载PDF
创新与融合:三星堆文化符号与陶艺新方向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付子哲 李光亮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4期87-89,共3页
目的,三星堆遗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价值,本文通过对三星堆文化的深度研究,将其运用到陶瓷设计中,为陶瓷艺术提供新灵感,创造出具有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的陶瓷设计,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更好地通过陶瓷进行传播。方法,首先通... 目的,三星堆遗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价值,本文通过对三星堆文化的深度研究,将其运用到陶瓷设计中,为陶瓷艺术提供新灵感,创造出具有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的陶瓷设计,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更好地通过陶瓷进行传播。方法,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阐述三星堆元素的特点和艺术价值;另外通过案例分析法对三星堆元素与陶瓷艺术结合的设计进行案例分析,了解其如何利用陶瓷设计传达古蜀国文化;最后利用归纳总结法和实践法,将前期调研进行分类总结,并提取出陶瓷设计实践的三个方向进行创新设计。结论,通过设计让三星堆陶瓷既能在器物的表达方式上与传统文化链接,让现代人感受到传统文化魅力,又能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具有实用的功能和趣味性,给陶瓷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方向,更是让中国三星堆文明可以通过陶瓷这个媒介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文化遗址 陶瓷艺术 发展前景
下载PDF
中国青铜时代的龙图腾信仰——以二里头文化与三星堆文化中的龙图腾为例
18
作者 邢楷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4年第6期38-41,共4页
在中国,龙图腾信仰出现的年代很早,出土于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的蚌塑龙、出土于内蒙古赛沁塔拉旗的红山玉龙等都说明,在广域王权国家建立之前,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先民就已经形成了龙图腾信仰。发展至青铜时代,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进步,龙图... 在中国,龙图腾信仰出现的年代很早,出土于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的蚌塑龙、出土于内蒙古赛沁塔拉旗的红山玉龙等都说明,在广域王权国家建立之前,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先民就已经形成了龙图腾信仰。发展至青铜时代,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进步,龙图腾信仰更加突出彰显。本文以二里头文化与三星堆文化中的龙图腾为例,对青铜时代的龙图腾信仰进行简要梳理,进而展示龙图腾信仰在这一时代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里头文化 三星文化 龙图腾信仰 中国青铜时代 濮阳西水坡遗址 青铜冶炼 新石器时代 蚌塑
原文传递
三星堆遗址与古代西南文化关系初论 被引量:11
19
作者 罗开玉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31-37,共7页
三星堆遗址遗物,从1931年开始发现,迄今已近六十年历史。在这半个多世纪中,曾先后进行过多次发掘并公布了一批专题研究成果。1986年夏,又发现祭祀坑两个,出土大量珍贵文物。本文准备就三星堆遗址与古代西南文化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旨... 三星堆遗址遗物,从1931年开始发现,迄今已近六十年历史。在这半个多世纪中,曾先后进行过多次发掘并公布了一批专题研究成果。1986年夏,又发现祭祀坑两个,出土大量珍贵文物。本文准备就三星堆遗址与古代西南文化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旨在引玉。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遗址 广汉三星 祭祀坑 文化关系 成都平原 陶器 文物 城邑 卜甲 干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